
哈哈,你觉得我真的会让2022年就这么默不作声的过去吗?
这几个月之所以没有博客,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是这几个月荒谬的让人有点无语——我说的是天朝的政治。既然是简体中文博客,自然读者大部分都是和天朝多少还有点牵挂的。过去几个月几次想写博客,但打开网页吧,真是不知从何说起:想八卦一下旅行见闻,但想起国内荒谬得变本加厉的核酸检测,我就觉得说那些都有点扯;想吐槽一下我的同事甲乙丙丁,但8时区以外的莫名其妙,感觉有些愚蠢真的是普世的,想起来情绪都降低一个八度;想唠叨一下时政吧,其实不论英国中国美国,各个地方都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包裹于从情理到道德都不太正确的“政治正确”,有些话尚未说出口就已经被咽下去了。

如同9月份英国的这个讽刺政府的伪竞选广告:主流话语体系不靠谱,理性的声音不是没有,但似乎要以“拟人”的方式通过Larry这只猫来表达了。
不过呢,虽然世道让人感到无语,让大Joy沉默还是有点难的。博客上的沉默了好几个月,只是因为我需要pick my fight而已。我的fight是啥?就是让这个世界稍微公平那么一点点。我跟人说,我所有的研究都围绕一个问题:’how to promote accountable science in an ideologically fragmented world’。这里包括东西方权力差异,南北方话语权差异,但也包括不同学科之间的权力差异。
9月份就是从拿到British Academy的一个关于印度和英国科技关系的项目开始哒(开篇照片)!这是我第一次做印度项目的PI,源自我的书,还是很开心哒!虽然中国印度有很多类似的困惑,但作为一名老外研究印度是要比作一个土生土长北京人研究中国要舒心很多的——因为看到问题时,毕竟是和自己隔着一层关系,少了很多”恨铁不成钢“的怨气或怒气。当然还有就是感觉壁垒少了很多。
拿到项目的时候,有国内朋友说“印度?”可能混杂着惊讶和一点点的不屑。但是当中国让人感到望而却步的时候,世界自然就会把目光转向其他国家。这一点在基础工业制造业已经有所证实了:感谢天朝三年闭关锁国,东欧小国接了不少加工的单子,虽然没有以前便宜,但反正混在通货膨胀里面,感觉好像和以前也差不多。在科技和学术上?也一样呀。而媒体上也是,都说外媒丑恶,确实有丑恶,但近几年多少懂中国的记者被迫转移去做其他国家的新闻了——然后换上一批无知者无畏的新记者就对天朝好了?
国内有的老师好像总觉得“世界毕竟离不开中国”,感觉“西方毕竟是对中国好奇的”。其实世界完全离得开中国。损失惨重一点,但是真的离得开。而且过去三年就是在慢慢离开,而且就是从政治慢慢到社会层面的对中国政府和中国社会的漠然:尤其对于在TikTok长大的一代,他们更忙更紧张,世界那么大,既然想了解你那么难,不如去了解了解别人。
我不知道那些乐观都是从哪里来的。这段吐槽我在凌晨参加的国内一次政策咨询会上直截了当的提过——我就说让大Joy保持沉默很难嘛——而且后来有点正面效果,这点我还是挺欣慰的。
今年《卫报》给出的圣诞聚餐避免摩擦的首要建议是“莫谈国事”。我想博客差不多也应该如此,但因为俺每天面对的都是这些,不牵扯到违和的有点难,所以有一阵没写博客了。好啦,那我就打住,说点娱乐大众的闲事吧。
9月份最八卦的事情当然就是女王驾崩。我家的向日葵及时默哀~顺便从肯特当地的食品店里买来一瓶很应景的红酒。

有人说女王去世代表一个时代的结束,有吗?一来女王其实并不参政(除了给政客施压为自己拉利益以外),而她经历的……只是“一个”时代嘛?她经历了太多时代了,好的坏的都已经远去了,而目前这个时代的分崩离析早在她老人家去世前就开始了。
女王是活在大家想象中的。她的成功在于一辈子几乎没敢让世人知道自己对任何事物的真实想法。我个人觉得女王去世也没什么特别可悲哀的,因为那个符号依然会活在大家各自的想象中,而至于女王她自己,祝她在另一个世界可以获得言论自由。
女王驾崩第二天我俩还是在伦敦凑了一下热闹的——并不是特意给女王送行,而是恰好前一天我姨妈和姨夫来英国坐邮轮,那是33个月以来俺们第一次见到亲人哦!见姨妈之前先去白金汉宫前溜达了一圈,果然好多好多媒体,好多好多人聚集等待……里三层外三层,谁也不知道在等待什么,偶尔开出一辆清理草木的车,引来群众自嘲式的热情欢呼~





对于我俩来说,这是顺带的八卦,那天的亮点是在“胡同”中餐馆和家人吃饭。



话说这个餐馆在伦敦还是小有名气滴,在the Shard的33层。窗外景色很不错(据说男洗手间的风景尤其好),但食品感觉很一般呀!真的真的,虽然我辣么久都没回国了,我还是觉得其实很一般。小巴也不谦虚的评价说和他的手艺比起来差不多嘛!哈哈哈哈。有点道理哎,比如这是小巴9月份做的巨下饭的波本鸡和巨销魂的龙虾


虽然餐馆吃的一般,但姨妈从美国生生给我带了一大箱子——确切地说,因为托运重量限制,带来的时候是一大一小两箱子——的零食。哇塞,亲姨呀!哈哈
最逗的是,我回家一个一个拿出来摆在一起向爸妈汇报,然后就有了如下的微信记录——

9月底开学,新冠以来第一次回到大教室正常上课,有一种舞台兴奋感,我又开始以跳操的节奏在讲台上张牙舞爪扯脖高吼社会学理论了,哈哈。
今年开学还有个兴奋事是2月底成立的 研究中心开始举办定期讲座,哇啦啦,这是我为第一次讲座做的小视频,有没有觉得我们很酷?
the Shard!我还是上个月才从黄豆的书里知道这座英国第一高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