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嘎嘎,又到了一年一度盘点好书的时候啦!而且又到了一年一度漫画版照片的时候啦!(去年新添的传统,记得哇哈哈)。
啊,我觉得吧,过节的精髓就是无法无天。必须的。要么怎么有过节的气氛?过节就是要早上一睁眼,就直接是平时在一天会议结束之后reception的节奏:

下午还什么下午茶啊,直接晋级到晚餐后的port

啊,生活太美好了。
如每年圣诞一样,上完一学期的课,最享受的就是闭门在家自己玩。在英国一到十一月底,那雾气潮气和永远跟不上趟的暖气,总会让人感叹难怪英国会出狄更斯,难怪英国会出辣么迷恋侦探小说。迎合窗外的气氛,今年买了几个cold case的桌游,摊在桌子上,和小巴一起合作破案。


合作嘛,自然就要有分工。大Joy自然而然就特别适合做探长。你不觉得嘛?瞧下面这些工作照,咱天然就有那些名侦探的范儿啊——


怎么,你没有看过名侦探毛利小五郎嘛?嘎嘎。
一个多小时后警员小巴成功抓到凶手,找到了凶器来源,分析出了逃跑路径……你以为大Joy只是在吃吃喝喝哇?对于现场消失的20块钱被用来干嘛了这个游戏的最后一个问题,小巴百思不得其解,还不是靠在一旁已经光盘的大Joy一语道破天机。呀哈哈哈~~~
哦,今年还得允许我显摆一个圣诞礼物,因为包装实在太好看了

有没有觉得?这是包装哇还是行为艺术让拆开礼物都成为一种道德选择困境咧?里面是一条围巾。这是小巴同学今年学假期间跟我在巴黎蹭会的时候买的。哇,买礼物果然还是要在巴黎这个矫情之都买哎。我跟小巴说,那我明年要继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回头还带你蹭会!啊哈哈哈哈哈。谁说圣诞礼物不会有助于新年励志的啊。
好啦,现在开始盘点2022年吧。
首先呢,Spotify说我是个很老派的人,我想说,其实咱内心住着一个朋克


其次呢,pocketcast说我是一个新闻狂人,我想说,其实咱就是个下里巴人


真的,今年最喜欢的播客是几个月前跟一只猫和春晖他们推荐的Whetstone Magazine的这组关于食物的社会人类学播客:









下面来说一下今年看的书


















确实有点难选,尤其是小说类,因为今年虽然小说看了不少,看小说的心情很少,所以有些真就是当故事看的,有触动的不很多,基本如同拿好茶饮驴差不多。非小说类也很难选,因为今年看了太多特别棒的非小说类图书了。
左思右想,下面是我的三本年度书(小说,非小说,学术)



先说小说类:最后我觉得还是应该推举Three。这是一本以色利的心理小说。其实从文字上来说,年初Sarah Moss的Summerwater 最好,从构思上几年前Sittenfeld写的希拉里克林顿的alternative history,Rodham果然名不虚传。但英语国家的小说优势太明显了,所以我要挺一下非英语国家的小说。还有一个原因是回忆起来,在汉堡都Three的时候是今年心情最轻松的几天。
非小说类,这个Peter 2.0有点时间上的优势:放假前刚看完。这个是Peter Scott-Morgan生前写的自传。他是在被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之后,从“求生”角度主动要求各种有创且不可逆手术,把自己做为试验品,成为世界第一个名副其实的赛博格。英国之前有个关于他手术的纪录片。今年参与的好几个讨论都是和科技伦理中“不行动的代价”有关的——主要是生物安全、环境安全,有一些重大遗传病,但我真没想到年末国内的新冠躺平又给我了一个反面例子,Scott-Morgan虽然没有说,但他基本的经历也是从一个侧面呼吁生命伦理学考虑“不行动的代价”。所以年度非小说。
但下面这8本书都是并列第二呢。第一行前三本是很好的专辑,然后是两本很好的纪实文学(或者说是两个记者给他们熟悉国家写的传记),然后是一本很薄但很有穿透力的主流文化对亚裔隐形歧视的道白,美术科普类图书很少能写的出彩,但Rembrandt is in the wind这本从宗教角度却不说教的书莫名的清新,最后一本是关于身体政治的,之所以并列第二,也是和今年频繁参与的讨论有关,总结一下就是我的观点就是既要重视“不行动的代价”,也要捍卫每个人“不作为”的权力。








学术类:Jullien是法国当红哲学家和汉学家。一般来讲“法国哲学家”和“汉学”都不是我的菜,但他是既大狮子以来对全球化的阐释让我最有共鸣的学者
小巴今年的年度图书(小说,非小说,学术)



最佳小说:The Magician是去年很火的一本书,Thomas Mann的小说版传记。小巴说又长知识又娱乐,完全停不下来。
非小说:小巴说他上大学的时候就觉得Robert Bellah这种能把实证研究和哲学联系的这么好的学者特别让人崇拜,今年读完这个传记,更是对他目前的现代斯多葛主义运动的研究很有启发。大Joy认为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咳咳,Robert Bella是个社会学家!嗯哼。
学术类:Sloterdijk是最近几年特别新锐的一个学者。我觉得很多领域都在狂引用他吧。简单来说,核心观点这个世界不是有权势和没权势的,而是可以通过每个人每个社会网络搭建起的规则而决定的。有点类似于用Elias的视角重新修正了一下福科。
楚楚的年度图书,依然只有一本,依然是一本诗集

这本书她几个月前跟我大力推荐过。我没当回事。几个月后她依然坚决认为年度最佳别无他选,我就立马在亚马逊上下单了。
下面进入更为有趣的年度图书。照例来自两位小朋友。第一个是黄豆。
话说那天白菜给我发过来黄豆的小说类年度最爱的时候,我对着手机有点恍惚——
我怎么觉得这个好像在哪里见过?!?!?!
真的真的。不信我们来做个游戏,你来找一下,黄豆的年度最佳在哪里?

啊哈哈哈哈哈哈~咳咳,白菜不要告诉黄豆哈,本干妈还要保持形象呢。
惭愧的说,我至今没有看完过一本霍金的书,他女儿的播客我开了个头也没有听完,就冲这个,黄豆绝对长江后浪推前浪。
黄豆的非小说类年度最佳——

不行不行,我觉得明年我需要给黄豆订一本罗素,以逻辑为诱饵,然后慢慢把他颠覆到社会科学来,哈哈哈哈。
另一位小朋友乐仔也是,居然年度最佳也是和宇宙有关系:

我觉得明年应该给乐仔订制一套耶罗尼米斯·博斯,那才是终极平行宇宙。嗯呢。
说完精神食粮了,现在物质食粮去了,mmmmm~别怪我没喊你吃饭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