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

阿哈哈哈,又到了每年盘点的时刻啦!

今年特别明显的一个感触就是,很多出行实在是overrated。虽然我也是很怀念在陌生城市四处乱逛的感觉吧,但是自3月份英国闭关之后,当时一共取消了7个国际旅,等到12月份的时候觉得,除了没回国溜达一趟感觉着实“缺嘴”之外,好像生活质量也没太大影响。尤其之前提到的,当很多学术活动都搬到Eventbrite上之后,反而我觉得今年学习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哎!

而且虽然不论是因私还是因公出行都很兴奋,但现在一对比才忽然觉得,那些打包、拆包其实很是挺stress的。生活中最明显的变化是两个,一个是现在去大sainsbury买菜,也会在卖威士忌的货架前停留一阵了,看看有啥新品种——过去几年基本都是机场的传统娱乐项目;还有一个就是ipad上下载的大量BBC,Amazon prime, Netflix都堆积着没有看呢——以前俺对视频吞吐量极大,因为你想啊,飞次纽约来回就是15小时,掐头去尾也是一个mini series的长度吧!

因为没有追剧的契机,就看书啦!今年收成——

你不觉得年底再翻过头来看这一年来看过的那些书,就忽然觉这一年还真挺长的:哪几本是在巴黎开会的时候看的,哪几本是在荷兰疯玩的时候看的(麻麻当时电话说,欧洲不安全,别瞎折腾哈)然后翻回来lockdown看了很多anti-capitalism的,啊哈哈哈哈,然后开始关注印度关注南方国家,然后去伦敦放风又买回各种新书,然后翻了几本covid的书~然后然后,嗯,最后那张圣诞老人不是看的书,而是大Joy满足地过完(一)年准备减肥的样子,啊哈哈哈!

下面说下今年大Joy的三本年度图书,从左到右,分别是fiction,non-fiction, academic

头两本好像今年都写过,Ozeki的小说感觉就是把《追忆似水年华》和《存在与时间》结合在一起了。Ingold的这本学术散文集是lockdown最好读物,不仅一花一世界,而且你每迈出的一步都包含着big bang一般的奥妙哦!今年读了很多知识论和知识去殖民化的书,Fricker这个吧,不是今年读的写的最好的,但言简意赅是个很好用的书。

小巴的三本年度图书,同样顺序——

在小说的选择上,小巴纠结了好久啊,后来Little Eyes以微弱优势胜出,哈哈。很明智的选择哎!这本阿根廷作家的小说写的真是不错哦!全球化人与人之间通过机器搭建新关系的书,聚焦在一个一个普通人身上,全书如同很多短片小故事,没有大部分写社会与全球化小说的广度也没有大部分写人与科技的小说的长度,但是并不是没有深度哦!我已经把它列为给学生的推荐读物啦!选中间这本作为non-fiction最佳,小巴说是因为让他完全重新认识了中世纪这些和现代性的联系~而右边这本学术书,Hadot是个古典学家(classicist),不过他不单纯是研究古代哲人都说了什么,而是想还原在哲学变成逻辑和分析的工具之前,是怎么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的——也就是说,让哲学重新回归“生活的智慧”。——你们没发现嘛,小巴连续两年都选的这个人写的书哎!而且这本书其实他去年就看过了,今年又看了一遍,力挫群雄(把Nussbaum都给挤下去啦!)

而且你们没发现嘛,自2016年以来,大Joy每年最后一篇带字的博客都是“说书”哎,啊哈哈

下面是楚楚的

左边这本似乎真的是特别好,因为年中的时候,我问她有什么好书推荐,她就发过来这本,年底的时候还是第一个说这本书好看。遗憾的是,电子书下载至今我还没有看,或许应该新年假期的时候搞定一下!中间这本据说是个关于同性关系、家庭暴力等有点沉重的话题的,楚楚说,但从弱势角度写的,这种角度的很少。第三本嘛,哎我怎么看着眼熟呢

嘎嘎,啥叫沆瀣一气同流合污所见略同呀!

小巴哥们儿最喜欢的non-fiction——

大Joy的第一反应是:“呃……==!!”,他说这可不是vegan宣言什么的,对食物链分析很透彻的。哈哈。好吧,本杂食动物回头也翻翻吧,看看我的烦恼到底是什么。

下面是两位小朋友的年度图书,当当当当~

黄豆的一套三本——

我记得我小时候比较高级的读物是《十万个为什么》,但其实强调的是“涨知识”;现在时髦的是“问问题”,这个Andrea Beaty 和 David Roberts合作的“Questioneers”系列,写各种小孩对理科的探索。很不错哎!除了理科,还有“社科”版的Sofia Valdez, Future Prez哎!

乐仔今年好像选择也很纠结,虽然我说只能选一本吧,但是既然纠结,那就一本fiction,一本non-fiction吧——

受乐仔启发,我一会儿去拼Ugear汽车去!嘎嘎

最后显白一个今年最后一个需要盘点的——

啊哈哈哈哈,俺可以自如翻阅比利时漫画的日子指日可待哦!

各位新年快乐,2021年再继续八卦啦!

啊我那“又黄又暴力”的圣诞节!

嘎嘎,我自己都觉得我很恶趣味哈!

俺们英国今年的圣诞不同寻常,首先是圣诞前夜那天全国人民从一大早就眼巴巴地等着包胖子宣布和欧洲的贸易协议。本来说是早上的,然后一直一直等啊等啊,午饭都下肚了,还没有动静。这期间首相府的猫Larry占了头条——

够暴力吧?Larry还挺政治正确的,很快在微博上转发动物保护组织关于对避免家猫扑鸟的建议,哈哈

大Joy就没那么政治正确了,因为法国停止英国货车出入的余波还没有消化,且俺家和著名的M20也就步行10十分钟,在等包胖子新闻的时候,俺早上就在自家窗台上也摆起长龙——

我自己都不由得感叹:家里玩具多就是有优势啊!

圣诞节看闲书的好时节,前两天楚楚就问我今年打算看什么?我说积压了太多太多啦!这让我从何看起啊呢?——结果圣诞前夜早上受Larry和脱欧两个暴力事件影响,俺就来灵感了——不如来个又黄又暴力的圣诞节吧!

所以我选择只看黄色封皮的书!

先看了两本小说。右边那本Slaughterhouse Five就不说了,经典“科幻”文学。久闻大名,比预想中还好看。‘So it goes…’, 不由让人联想起每天那些因covid死亡的人们。。。

而左边那本Leonard and Hungry Paul是几个月前去伦敦放风在Foyles买的,因为书底有句介绍很吸引人:书中两个人物讨论,蒙克的那幅著名的《呐喊》你说那个人是要捂住耳朵自己尖叫呢,然是要把别人的尖叫堵在耳朵之外呢?常年住在“Aspergistan”的内向人估计一看就懂,不过没有预想中精彩。

第三本书是物理学家Rovelli的小品集——

他太有才了好不好,而且这本书还是签名版哦!

第四本是擦边被选中的,橘黄色也算一种黄吧,哈哈。

这本书是几个月前买回来就开了个头,但就被乱七八糟的事情岔开了,终于看完了。图书的卖点是作者从事博物馆工作多年,有一天在床底下“发现”了祖上留下的一盒盒物品,然后开始考古一样的开启寻源寻己之路~应该是侦探片和文艺片的混合体。但其实呢,一半是家庭回忆录,一半是作者对各个博物馆的文艺笔记,但作者要搭建的“Museum of Me”还是挺有意思的——典型的自省和自知途径呀!尤其今年,大部分人都第一次和自己呆那么长时间吧?如果让你建一个museum of me,你会展出什么呢?(我在想,需不需要把AC放在欢迎大厅?哈哈)

昨天顺便看完了两本文学社会学沾边的书——

Said那本传记很好看很好看,我从来不知道他对Joseph Conrad有那么多纠结,而且作者也是和Said一样在发达国家学术的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所以书里很多小细节还是让人挺有心有兮兮焉的。

我窝在沙发上看书的时候小巴都在干啥?小巴在重新整理他的书架,啊哈哈哈哈,这绝对是个巨大体力工程!昨天我“视察工作”的时候,小巴已经蹶在地上——

嘎嘎,当然,也不完全是看书看书看书啦,那多没劲呀

圣诞节基本是在拆礼物拆到手软以及吃吃喝喝中度过的(有没有觉得我俩的套头衫都很“专业”=P)

有一个吃的一定要说,就是下面这个我特别订的写了我俩名字的圣诞布丁状的橘子巧克力

发现问题了吗?对啦!别看我的DaJoy写对了,但是Xiaoba给拼错了!!啊!郁闷!不过这个礼物来的好慢,所以也没有时间退换了,将就了吧!尤其还有个背景故事是,小巴12月份的时候有两天发高烧——如果你问我,我觉得就是经典的“挺食着凉”,咳咳。——除了发烧和头疼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症状,两天后就好了。但在这期间,因为小巴头疼,所以自己就上网查,然后自己诊断是脑膜炎。你说不是吧,人家还不高兴,因为觉得明明就是不重视。我赶紧说,嗯嗯,好吧好吧,脑膜炎脑膜炎……咱是多么随和呀!啊哈哈。所以当我收到这份拼错了的巧克力的时候,我寻思着:哎,其实这错的也有道理,你说小巴这个“脑膜炎”,XioBa也很恰当呀!嘎嘎嘎嘎

至于喝呢,在英国呆了这么久,我今年才突然意识到,你造哇,国内热黄酒的那种杯子其实是热圣诞红酒最好的利器哎!酒精不会挥发太多,可以随时加热,而且比起刷锅来说容易清洗哦

因为新闻很灰暗,所以今年圣诞电视走feel-good低幼路线——

Klaus的故事讲得太好啦!

除此之外,剩下的时间就是拼模型了。虽然没有办法回国,但还是支持一下若态这个店,两款小木头拼装玩具都很好哦!

下面这个Curiosity最好玩,我上课要用,下面这个图片也是给讲义ppt拍的,哈哈

啊,这么哈皮的圣诞,肿么就过完了呢?嗯,圣诞礼物里还有Ugear的模型,我计划明年写完一篇东西就拼一个——当然计划未必赶得上变化。哈哈

2020的博客还没有结束,因为每年的年末图书大点评还没有写呢,今年除了楚楚、黄豆儿、乐仔,还有小巴的哥们心目中的年度图书,等我明后天更新哦!

“新武汉” (Xmas double entry)

好久没有写博客啦!一转眼居然都要到月底啦!跟《经济学人》这种杂志学习,来个过年特长增刊,哈哈,这篇特别长,别怪我没提醒你哦!这个月巨忙,刚才刚刚判完最后一个作业,进入过节模式。回想这20来天,真的发生了好多事情——

哦,从标题说起吧!——新菌株!封城!警察巡街!外国停止海陆空交易!取消新年!被世界媒体啧啧啧地戳脊梁骨——这不是2020年初的武汉所经历的嘛?

错啦,这是我们肯特啦!

厉害吧?可是武汉当年是医学界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新病毒,措不及防;俺们英国是运筹帷幄自吹自擂了一年,结果是这么尴尬的一个结果。

所以我说,肯特就是“新武汉”呀!

当然,中文说起来感觉有点贬低武汉哈,不过英文语境里对象不同,意思也不同——这两天给aspen institute录制一个关于科学怀疑论者的纪录片,其中就说到中国对新冠控制的这个问题。然后我的美国搭档说了句他就是不明白中国怎么就是那么那么那么(我就不传播二次伤害了),我就有点烦——就是还甩不开那点歧视的习惯呗。

我说,其实新冠这件特别不幸的事情的一个好处是,它让很多发达国家大概近80年来第一次开始考虑发展中国家每天都被困扰的问题:我是去救济经济还是去救助生命?人命和经济发展孰轻孰重?英国大半年来都在考虑这个问题是吧,美国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是吧?你们想过这是发展中国家过去一个世纪近乎天天都在想,人人都在想的问题吗?所以,或许新冠能有什么警醒作用的话,是能让发达社会更理解发展中社会吧?——有些事情不是你想不想去做,而是你有没有资本去做。

—— 说白了,英国之所以出现新菌株那是因为过去一年基本传染率都没有控制呗,为啥不敢控制啊?因为怕影响经济呗,如同我们坚持要当面授课一样。如WHO所说,你让病毒一直飘着,那可不是就静等着它变异哇。所以英美沾沾自喜个啥啊,不过是“新武汉”啊!以前幸灾乐祸用在武汉身上的那些话,回收一下用在自己身上,再加上个更字就可以啦。

嗯。其实说这些话在中文圈里有点怪怪的,因为有点像中文语境里民族主义极左的口吻,但是面对那么右派的偏见,我就不得不很左地回敬一下啦!

录这个纪录片最匪夷所思的是个事情是,当我跟同事说我要录的这个题目是science denialism的时候,有几次都莫名其妙的有点尴尬,我几乎觉得我需要补充一句:“啊,但是内容说的不是你或者咱们学校哈。”

>。<!我想我这种感觉基本就是这一年荒唐最好的折射了吧?

不过总体和Aspen Institute的合作还算愉快,挺专业的,为了10分钟的精华,录了2个小时的原材料。俺第一次在家布置两个机位,三个镜头(因为还有要本地录的镜头),端坐在屏幕前,左右一共是五个自己!哈哈哈哈,真的特别崩溃–尤其当你专心要讲明白一件事的时候,前面晃悠着一个自己都烦,五个角度不同的自己完全就是捣乱啊!

这是一个屏幕上的截屏

——所以如果成品剪辑出来你觉得我“目光躲闪”那是因为我实在不忍目睹自己侃侃而谈的样子!哈哈哈哈哈

不过编辑团队一直是在线的(基本上面屏幕里都是),他们觉得我算是采访专家里很有镜头经验的——哈哈,我说没办法,因为前两周,我每天都在自己书房里搭建的破败小摄影棚里给自己下学期的课录像——不过只看到屏幕上一个自己,不是五个!!

我下学期的课可棒啦!不是我老张卖瓜,而是我老张真的卖的不是一般的瓜:2021年我推出新课程,“南方社会学”,覆盖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及中东部分地区所有“南方社会”(Global South)的新课,从貌似“大Joy环球旅”的各种八卦里,给学生反思认识论、知识论以及知识不公正的问题。绝对很给力,而且真的很好玩哦!

剧透一下,左边是我在印度那节课上的样子,右边是讲南非舌头打卷NG了N次,自己把自己气死的样子(后面的绿幕布瑟瑟发抖,哈哈哈哈)——

我很会玩吧。会玩的人才会讲课嘛,是吧?!

但这个月大Joy最会玩的一点体现在——啊哈哈哈哈,你们都听说伦敦封城关市是了是吧?圣诞市场什么的都取消了是吧,哈哈,可是你看——

嘎嘎,这是12月初刚刚解禁的时候,大Joy果断决定和小巴在相对安全的时候抓紧时间去伦敦享受一下圣诞气氛哈!

嘻嘻,当时covent garden虽然没有往常那么热闹,但是apple market 80%还是营业哒!还有乐高圣诞展,johnnie walker的酒摊儿等等。你能在下图里找得到我们嘛——

嘻嘻。不过那天我们也发现,social distancing在餐馆什么的地方根本不存在,而且真的不是所有人都戴口罩。所以……之后一周伦敦传染率就上来了,也真不奇怪。

我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英国人都怎么想的,或者他们小时候学校都是怎么教的——在这周封城闭市之前,侃村儿也有一个也就往年1/3大的圣诞集市,这倒是对的,但是那保留的1/3的摊位主要是什么呢?主要是薯条啦,churros呀这些当街用手抓着吃的小吃!特别奇葩吧!

不管怎么说,幸好赶早,感受了一下圣诞气氛哈!

尤其去伦敦很重要的一点是去中国城买了好多好多青菜呀!啊哈哈哈哈!比如茼蒿呀,中国小芹菜呀,油麦菜呀,金针菇呀,小白菜儿呀~哇哇哇哇特别爽。还有蛋糕蛋糕蛋糕

看着都很有食欲吧?嗯嗯。

更大的惊艳在后面!昨天收到了Ada的无比大礼包——

天呐!我从来没有见过比这个更大的巧克力礼包好哇?!更不要说是Godiva的!就那金灿灿的六个字母就完全馋涎欲滴

说几件好玩的事,一个是麻麻最近油画艺胜群雄!然后被中央美院的网课老师公开表扬,还当招生广告啦

真的很不错哦!最逗的是,这让麻麻成为班里的风云人物,大家纷纷问:你是谁呀?什么背景呀?是不是美女呀?

麻麻回答:“年近七十,是退休的资深美女。” 啊哈哈哈哈哈哈。

那天我在网上看见这款乐高玩具——

哇塞!我巨惊讶!不仅仅是因为居然110胖子,而是因为——

对啦,这不是我抽屉里还没有来得及拼的那款哇?!而且你知道我为什么没有拼嘛?因为这并不是我们买的呀,而是去年买其他乐高模型时免费送哒!对哒!免!费!哒!哇,居然落一年土就身价蹿到110镑啦!粉丝的力量。

那天院长召集大家在线茶/酒话会——

来的人并不怎么多,然后在线茶话会基本就是在线一言堂——只能每次都大家听一个人说呀,特别有像在教室上课的感觉,然后听着听着我就走神了……我还是挺注意形象的,比如我还是偶尔点个头,而且一直正面对着镜头(即屏幕)的。

然后忽然电脑里传来一个同事的声音:“大Joy你是在给我们的谈话做笔记么?” 我赶紧说,米有米有,我是一边听你们聊天一边做幻灯呢……(就是上面录课程的幻灯呀!)——啊哈哈,所以说真的别跟老师面前玩走神儿,居然隔着屏幕都能被抓个正着!吓!=P

好啦,流水账写完啦!今天判完了作业,交完了所有的表格,连所有的圣诞电子贺卡都写完发出去啦!太高效了,开始放羊喽!!!

年底乐事多

最近好忙好忙好忙,好忙好欢乐。有些是真欢乐——

比如上图这个我也说不出来(忘了)叫什么的Sainsbury超市的南亚小面点,还有模有样的,而且居然吃起来味道还可以接受哎!

再比如上周把我下学期开的新课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outh大纲和reading list什么的都搞定了——涉及地域:东亚、南亚、非洲、南美,绝对宏伟工程,本老师这几年闷头攒的各种“挑衅”主流社会学理论的干货,啊哈哈。即便在大纲阶段,本老师也绝对埋了很多很多“哏”,嘿嘿嘿嘿。抖搂一下,第一节课叫 “Sociology Gone South”(相当于如果你讲“北方社会学”第一节课叫《社会学败/奔北》差不多),最后一节课是 A Sociology for the Mars Generation (这个世界会好吗?嗯,那要看我们能移民到火星的时候依然还有哪些放不下的“原罪”)。

除此之外,最近Twitter上好像流行列出对自己的11 inspiring women的接龙游戏。有个去年参加我组织的会的UCL的博士后居然把我列进去了,很惊喜。因为一共就同处了三天嘛,还是觉得挺荣幸的哈。

还有就是今早一睁眼,SXF同学说俺们医学院学科评估,让我填个优秀毕业生代表的表——哇噻!兴奋感立刻爆棚哎!因为别看事情不大,但多酷呀!这就是一名翘课生的逆袭呀!我说我要向我的同事们大吹特吹,绝对的。

当然,还有些欢乐是黑幽默。

比如前两周我们学院开会的时候,院长还在张罗圣诞聚餐的事情——而且还特得意的说他跟当地某餐馆找到了一个deal,可以给我们专门开一场——院长以为会有(类似大Joy这类的又)跳出来泼冷水,但Zoom上一阵寂静,随后有几个同事在聊天里发出各种庆祝表情,院长很意外很开心,然后就想参加的赶紧报名啊~!而且院长还特别煽情的说,他觉得今年学院聚餐尤其重要,不仅仅是疫情让大家的接触减少了,而且因为财务紧缩,有不少老教授申请了提前退休的福利,有的同事合同到期将不再续,而我们都没有像平时那样,机会给他们开个像样的欢送会,所以,院长一字一顿地说,“我是特别希望能给他们一个向大家正式道别的机会……”

我和楚楚同时私下短信说:为什么他说完那句话后我觉得后脊梁发冷?==||

大Joy又不傻——我只管教学的事,私人时间如果别人愿意承担风险,我为什么要阻拦呀,尤看会回复区都是好呀好呀赞呀赞呀。但大Joy又搂不住火地手欠,开完会我在网上发了一个侃村儿48小时内的感染率激增的图,被工会主席逮到了,问我“大Joy你哪里搞来的数据?”(言外之意:不许混淆视听)——偏偏大Joy是个很注意reference quality的主,我回复说:英国政府官网。。。

……嗯,所以这大概就是那些呼吁“放心去当面教学吧”的家伙们对现实的认知。其实那天之前的几天,肯特部分城市已经是英国感染率攀升头几名的了。但有个很有趣的事情,就是虽然会上大家好像反应不错,但院长很快跟另一个同事抱怨,说报名参加聚餐的人很少。在那之后没两天,肯特被划分为高危地区——圣诞聚餐是否合法有待今晚议会投票。

那天跟同事在线读书会,好几个同事提到了我在网上发的那个图——虽然她们每一个人点赞或者什么的吧——但是都觉得院长完全就是不现实啊!有一个同事说,她社交媒体上几乎所有人都是反对戴口罩反对限制活动的,所以她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错了(当然,这里一个原因是她曾经做过阴谋论的调研,所以社交媒体上的朋友圈有点特殊哈哈哈);另一个同事也说,那天反对戴口罩的宣传单都塞到她(原本认为挺开明的)社区了,她特别惊讶,一般公开场合她也不表态了,因为太惹事。还有一个同事说,虽然她跟院长报名参加聚餐,但是那只是在“可行”的情况下,她可不是不分是非的主儿哦!

——嗯,你们都是最明道理的,只是青椒们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都瘪茄子了。嗯,读书会下一本读什么书好呢?我觉得这个冬天特别适合读Hannah Arendt,你们觉得呢?

那天讲社会学理论,有个学生问我什么叫‘symbolic violence’,我说,“学校制造舆论压力变相强迫青椒老师给你们面对面授课就是一种symbolic violence呀!” ——之所以这么敢说,是因为学生也心知肚明啦,因为过去这两周很多课都没有学生再愿意上面对面的课了。不过阿弥陀佛下周开始,终于所有的面对面教学都取消了。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家伙,但怎么感觉今年被英国同事们的无声或无为生生逼成了个vigilante。

除了学校这点破事,俺还是好好学习的了——最近Eventbrite就是我的netflix,因为忽然一下子全球的讲座都近在咫尺哎!尤其我还发明了新式偶像合影法,比如这个,如果把主持人屏蔽掉不就是俺和Fauci单独的合影了嘛,哈哈哈

还有些欢乐是与人同乐。比如上周小巴生日,今年的生日哲学范儿——

右下角那个杯子是“亚里士哆哆”(Aristurtle)。我最得意的是发现了这个——

这个糖白菜知道,小巴超级喜欢吃,还拜托白菜当天入地地到处买来着。这是美国超市里9毛9的软糖,因为忒廉价,英国绝大部分糖果店都没有进口,以前伦敦只有一家店有,买大概5胖子。lockdown之后基本就断货了。不知道现在是不是有缓解,但两个月前我在网上买的之后,可以说是全英国最后两盒了!

当然与人乐乐意味着不仅小巴有礼物,我自己也不能亏着呀!哈哈。今年因为也没法出游什么的,就一个买了两个advent calendar——给小巴买的一个是咖啡,一个是巧克力,很搭配吧!我自己呢,买了一个电子版的,一个纸质版的。这个纸质版的是专门给couch potato的——我很有自知之明吧!

圣诞节倒数24天,每天都有三个可以选择的活动项目。比如右下这个是今天第一天的——

矮油,其实我看所谓三个选择,其实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深蹲起了。因为这两天大雾,出门跑步冷飕飕,能见度又低跑也是瞎跑;而圣诞节歌曲本来就是应该躺在沙发上听的,搭配圣诞歌曲的唯一合法运动就只能是拆礼物,没有其他。

而那个电子版的是Jacquie Lawson的,颜值特别高哦!超级推荐

不仅颜值高,而且配乐也特别好,所以让人玩起其中拼图接龙消消乐这类无脑游戏完全停不下来

这个软件还有个挺可爱的地方是你“家里”有一只狗两只猫,这仨天天睡大觉,每次进出房间都会发现它们换了不同的地方睡觉,但你点击它们的话,尤其是两只小猫,会立刻爬起来喵嗷~~~ 你可以在自己屋里装点自己的圣诞树,而今天advent calendar第一天,“城里”也安上了圣诞树——

好了,记录到这里,今晚不干活,看小说去也~~!

凡事莫勉强,阿弥陀佛阿门

今天大Joy干了件特别哭笑不得的事情。话说事情是这样的:还记得我们那个整个大学的工会主席嘛?还记得我们有个友谊的小船儿嘛?呃……

周三工会开完会之后,周四早上一睁眼,我就看到主席同学头天半夜给所有工会会员的一封信——说最近他听到的关于职工感觉被强迫接受工作方式或工作量的事情引起了他的“震惊”,这种不公平情况之泛滥让他“非常担心”。。。

还没有起床,我就觉得神清气爽,因为这封邮件的语气和两天前他补刀告诉大家传染率没有那么严重的口气几乎相反。所以我觉得,矮油,看来昨天会议上大家发言还是很管用哦!

后来早上楚楚也说,哎,你看他的邮件了嘛?口气180度大转弯哎!楚楚还跟我说,其实上周楚楚跟他说存在bully情况的时候,他还很自信地跟楚楚说:“你说的都是道听途说的八卦吧,比如咱们学院根本就没有啊”

……嗯,可见他之前真的不食人间烟火哦!所以这两天院内院外的同事有好些确实依然很气。但我觉得吧,虽然他这次是挺匪夷所思的,但想来周三对于他来说真的是惊到了,估计下了会心情也不是很好,不管怎么说,能这么快U turn就是好同志哈!

话说大Joy给他的课带讨论课,然后今天早上他给带这门课的老师们发了一个下周用的内容。早上看到了,我就寻思着今天一定得想着回——尤其他上一封邮件我就没回,不是耍态度哈而是因为还没得空回,然后外加想着这周受了点“刺激”,也怪不容易的。我自己跟自己心说,回头得琢磨点词藻,得写封团结友爱的邮件表示支持一下。但是写什么呢?哎呀真想不出来,然后我就上课去了。

课上我问大家有什么问题,有一个小女孩说,我倒是没什么问题,我就是想说这周录的课可真有意思,我不是说别的周不好,但是这周的课讲的特别好!

我说,哎呀真的嘛?太好啦,我一定转告。

我已经好久没有查看这门课的在线lecture录像了,一来因为材料都熟,二来头两周听主席同学充满了“嗯嗯阿啊”录的课件我就听得特别无聊,尤其明明是50分钟的课,他每次都对着话筒录90分钟!——讲课和公共演讲一样,冗长繁琐很容易,简洁明了才是功力。所以90分钟,天,默默鄙视——学生这几周一直反应课程听不懂,所以今天听说这周课件录的好,我觉得确实需要点赞哈!

下了课,我就给主席同学回了封邮件,感谢他邮来的下周讲课内容,然后加了一句“今天有个学生特别强调她真的特别喜欢这周的课,觉得这周的课讲的特别好——我想你应该知道哈,祝周末愉快。大Joy”

为了营造“友好”和“点赞哦”的气氛,我特意写的特别啰嗦——熟悉俺的都知道,俺向来长话短说,至少工作邮件和学术写作中少用形容词,更别提统一内容重复两次了——哎,我这不都是为了强调友好强调点赞嘛!

嗯,发送!我对这封邮件很满意,尤其在他这一周U-turn后大度表示和他友谊如旧而沾沾自喜——妈呀,我真大度,回想起来,你说我咋就没有自己用右手拍着左肩膀说“老张你真善良”了聂?

总之,这之后我就该干嘛干嘛啊——学生meeting,回复邮件,查看新闻,整理笔记……两个小时过后,在我整理这么课我自己的讲义的时候,忽然!——忽然升起一阵凉气——哇靠,不会吧,不会吧?——我迅速扑到键盘,噼里啪啦登陆课程网页……

Oh no! — 确切的说,oh f**k! 真的如我想起来的——

呃……

之所以学生喜欢这周的课,是因为这周是第一周课不是由主席同学讲的,而是由一个年轻女老师讲的!!!

啊哈哈哈哈哈哈……我真是哭笑不得——尤其是返回去读我那本意以“友善”为主旋律的邮件,立马显得特别“刻薄邪恶”——妈呀,我还“尤其特别”翻来覆去说这周的课不一般哈,我还说“我想你应该知道哈”哈,啊哈哈哈哈——你说我咋不直接往主席同学身上戳一刀聂?我隐约听见屏幕那边主席同学抽出刀子直接戳在友谊的小船船底,沉了它!沉了它!

笑死我了。但你想啊,我之所以后来想起去看看是不是别人讲的,也主要因为他今年讲课实在质量说不过去。那学生反响这么不一样,他确实要自己反省嘛!也不能完全怪我糊涂嘛!

只能说,看来这万事真不能勉强。主席同学,想夸夸你也真是不容易啊,我也是尽力了。

当然,后来我把学生的话转给那个女老师了,为了避免她再无意补戳几刀(因为短期合同的老师有时候会向“上级”彰显这些反馈,以便于续合同),我顺便说,哎介个,这个好评主席同学已经知道了哈哈(请脑补大Joy尬笑)。但至少女老师听到学生的表扬可开心了,说她这周末绝对很愉快啊!嘎嘎。

好啦,滑稽的事说完了,现在说点让大Joy特开心的事吧

一个就是上面这盘菠菜炒鸡蛋——这是大Joy每次回国必大吃特吃的菜,因为大叶菠菜在英国真的是奇货可居。但这两周别看lockdown,俺们村中东的流动菜摊居然还营业,所以俺又买到大叶菠菜啦!!!而且你看见没有,还有虾皮呢!——又是一稀罕物,我觉得这盘根本就是“菠菜royal”

另一个是大Joy等了好几个月的reMarkable阅读器终于到啦!——真的特好哎,以后再不用打印pdf了,绝对的学术神器。下午讲课前刚到的,才玩了一两个小时,已经爱上学习。阅读、笔记、速写啥的都没问题哦!

各位周末愉快,明早在线招生,后天早上“坐台”iGEM竞赛会场,丰富多彩的生活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