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圣诞模式!

IMG_0950

圣诞节喽!今年的圣诞俺俩都特哈皮,因为这是四五年来第一次俺俩都不需要赶书稿,而且是在家而不是在路上,或者准备在路上。所以所有的爬梯邀请都婉拒了,俺俩要在家慵懒自在地过个圣诞节,主攻:吃、喝、玩、乐。

早上从Fortnum & Mason的 mulled wine口味的果酱开始——约等于在北京过中秋从稻香村儿的五仁月饼开始吧?哈哈哈哈

那个果酱口味有点奇怪,但不难吃。还真有点mulled wine的味道,我和小巴讨论了一番,觉得主要是橘子皮的味道——让我想起特小的时候奶奶家冬天暖气片上总烤着橘子皮,那时候橘子皮好像还能卖钱呢。那个味道俺还是很怀念的,因为特别好闻,去年L’Occitane刚推出Neroli(橙花油)和兰花香水的时候我就很土豪地想:其实搞个陈皮味香水也不错嘛。

啊哈哈哈哈哈哈……

别看就我俩,你瞧咱圣诞过得还挺热闹的吧?

IMG_0937

为了配合节日气氛,我和小巴还一人买了一件傻毛衣——

IMG_0955

我妈看了照片马上安慰我们说:“毛衣穿着不傻,不傻。”

麻麻就是麻麻。

而粑粑只会关注(无关紧要的)技术细节,比如——“树是真的么?”

树不是真的。Thank God树不是真的!因为虽然新鲜的树会有好闻的味道,但大Joy有洁癖呀,自打入了12月份大Joy就一直担心:“这地毯怎么保护?这墙壁怎么保护?会不会有虫子?怎么浇水?……” “Nature”一如既往地让我手足无措——小巴每到这时候都会揶揄我“so Chinese”!哈哈哈哈

还好后来因为俺家房子高,一直没找到适合高度而且又丰满的活树,尤其还不环保,俺俩就用假树了。

今天早起外面还不大不小地下得很节制又十分考验人耐心的英国小雨。等到天亮了(快11点了吧),雨就停了,居然就出太阳了。阅读室的窗户望去,瞧俺们的小镇还挺可爱的——

IMG_0980

阳光打在墙壁上

IMG_1037

俺家的阅读室里没有电子设备,只有一台收音机,“冬日阳光+Classic FM+躺椅(recliner sofa)”,滋润的圣诞呀

IMG_1044(1)

小巴在读——

9780230710160

大Joy在读——

51ZmawQqp2L._SY344_BO1,204,203,200_

Martin Gayford的艺术评论都很好看,这本也不例外,而且印刷非常精美的一本书,精美得我都不在意其小字体啦!

另外,昨晚翻完了纽约客的插画师McGuire的graphic novel, Here

41kUT+YgTKL

奇书一本。这是一本可以5分钟看完,也可以50年才看完的连环画。我对时空的各种幻想被完美视觉化出来了。

lead_large

明天早上mimosa走起拆礼物!最后超级无敌可爱之AC祝各位圣诞快乐——

IMG_1030

自由啦!

自由啦!自由啦!大Joy历史上最为繁重的教学学期(一共convene四门课)终于圆满结束啦!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最近还是发生了很多事情的,之所以拖到今天才写博客,主要是因为中间又重感冒了一次,昏昏沉沉地睡了一周末之后又活蹦乱跳了。现在依次记来。

1. 头条新闻

头条当然是白菜家的小黄豆出生啦!哇哈哈哈哈,恭喜白菜!而且这小名起的超棒呀!

另外,这是我干儿子哈!这干妈身份是大Joy自己自封外加申请来的。之前和白菜在北京见面的时候,白菜曾经像每一个做父母的人一样,用很怀疑的眼光仔细审视了双子座的我一番,然后很认真地说:“不行不行,我家儿子肯定得被你带坏了!” ——然后大Joy更认真地说,“可是教坏是每个称职干妈的必要责任呀!”(然后周围服务员什么的都集体崩溃了)

但后来似乎是在发现小黄豆是射手男之后,白菜也就“破罐破摔”了,然后大Joy就得逞了,嘎嘎嘎嘎。

(另外,小巴就是射手男。射手男和双子女绝配的,俺们都疯到一块去了)

2. 纪念日

上周一是俺和小巴大“昏”五周年纪念日哦!

IMG_0767

哇塞,我俩已经互相“忍受”了5年啦!(加上dating是8年呀!)Oh my lady gaga!我和小巴都感慨,矮马,容易嘛!咚咚咚一杯小酒下肚,哈哈哈哈……

上周一学校还没放假呢,所以俺俩哪里也没发去,我讲完下午3点的大课,颠儿颠儿下山到侃村市中心和小巴回合,然后开始吃喝玩乐——第二天大Joy还有2节课要讲,所以俺还在温习讲义呢(大Joy讲课从不带稿子,脱口秀的节奏绝对是台下的功夫哟),小巴则已经开始看Ken Follett最近刚出的世纪三部曲的第三部了,嚣张得气人呀!

IMG_0786IMG_0787

俺俩决定等俺俩十年的时候,那学期说啥也得调课去个滋润的地方high去!

IMG_0813

3. 教学新闻

这学期之所以疯狂是因为恰好院里几个老师一齐修research leave,外加某大抱怨唧唧歪,大Joy就大义凛然地接手了。但这学期院里已经用咱项目里的钱雇了替补老师,所以从下学期开始的未来三年,大Joy就可以只教自己开的小灶,滋润呀!

对于手忙脚乱的一学期来说,俺自己觉得有惊无险地一学期的教学效果还是很不错D!时近年底,陆续收到好几封学生写的“感谢信”,比如大Joy的课是他们大学以来最好的课啦,等等。我就特开心,每次都会觉得:矮马,值了。成就感满满。——当然,俺觉得这么高强度的成就感以后还是不要再来了。

大Joy一般两三年才感冒一次的,这学期就感冒/发骚了两次,足以证明workload有问题呀!而且居然学期中案焦虑得俺都长青春痘了好哇?!我觉得自从最后一次北医考试之后,俺就很久没有长痘痘了好哇。。。

那天和新同事吃饭,也是因为research leave的原因,外加下学期大Joy“雪上加霜”的有拉风的research buyout,她要convene四门课。她一边咬着汉堡一边吐槽说:“Next term, I think I’m gonna die!” 作为一个“过来人”,大Joy嚼着薯条,很淡定地说:“uh-huh, you will.”

因为一起吐槽教学,俺俩已经迅速成为新盟友。哈哈。

4. 学术新闻

教学那么重,基本没有学术产出的可能。不过这学期末很打鸡血的事情是,之前写的两个book chapter的书终于出来了,尤其这本关于东亚民族国家观的,这真是我写的和合著的书里所有封面里最好看的!这是日本艺术家Yuken Teruya的作品,多亏合作者之一跟他是哥们,搞到了版权。

9781138819351

大Joy一般不写book chapter的(因为学术档次没有article高呀),不过这本书里的作者都是非常棒的东亚学者,俺在里面的chapter也是俺比较得意的。推荐一下。明年出软皮本。

另外比较开心的是,临近期末的时候,得知一个理论期刊接收了俺的新论文,而且只有很简单的minor revision。这是关于普世主义实证方法论的论文,明年初出炉,嘎嘎,这是俺对普世主义批判目前写过的自己最喜欢的论文。

5. 后教学时代

学期结束,积攒了一学期的各种想做的事情终于有时间做啦!

比如买圣诞礼物,比如听特意攒到心情闲在时听的podcast,比如做点和敲打电脑没有关系的事情……

所以俺就开始挑战了一项手工项目。

大家知道的,这是伦勃朗的名画《夜巡》——

IMG_0859

在听完Grayson Perry 2013年的Reith Lecture和12集Serial之后,大Joy也完成了剪纸版《夜巡》——

IMG_0873

妈呀,真是特别麻烦的一个作品呀!伦勃朗画那幅画画了三年,大Joy做这个手工做了三个晚上呀!

做完后小巴说,赶紧发给老妈看看呀!

大Joy无限感慨的说:其实我最想转发的是我小学时的手工课老太太。

小巴问:歪?

我说:因为当年每次手工课交作业的时候,她都会大声地当着全班的面问我 -“这是你用手~做出来的嘛?!”

……

啊哈哈哈哈哈哈……

6. 请客

这学期是典型的work hard, play hard,房子装修得差不多之后,开始对同事朋友邻居等开放了,大Joy和小巴轮流主厨。

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是和Ada和Chunhui过的。这是俺家第一次中餐待客——因为西餐容易呀,又不用等客人来了之后炒炒涮涮一身油烟——所以对于懒人大Joy来说,来俺家能吃上中餐的绝对是VIP待遇。

而且聚会做中餐真不容易——除了各位的口味,你还得琢磨怎么安排烹饪顺序,避免最后一个菜出炉第一个菜已经凉了。想起80年代的时候家里请客,我爸在狭小的厨房能不断出炉各式美味,矮油,现在才体会我爸真是NB实力派哎!

不过咱第一次下厨做四个人的饭也不赖嘛——

IMG_0887

这是吃了一阵想起来拍的,事先切好的才,全部5个菜20分钟搞定,从左到右是:豆豉菜心,小白菜炒虾仁,水煮鱼(可见下的比较快吧),栗子鸡,叉烧肉。

酒品是:

开胃:Prosecco

佐餐:俺们南部肯特郡啤酒Spitfire,中部啤酒Bass,和北部的Newcastle Brown Ale

消食:Tawny port

在把我们的客人喝晕之后,大家吃得很开心,一致夸赞大Joy厨艺高超,哈哈哈哈哈哈

那些“嘿我这暴脾气”

在记录诸多匪夷所思的关于学生的事情之前,需要记录的是,在开始这个博客之前的前10分钟,在xiami上听歌,无意中听到了李宗盛的那首“爱的代价”,尤其那句“走吧,走吧,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喝着小酒的大Joy抑制不住地满脸微笑。

小巴问,咋了?

我说:以前在北医每次纠结要不要翘课的时候,白菜总是瀑布汗地跟我唱这句“走吧,走吧,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然后我就不可救药地happy翘课了。

但忽然让我觉得好玩的是,每次白菜拽着我去上实验课的时候,她其实会用同一句歌词。

=)

--------------

第8周,过的很累,也很high

累在于两点,第一是因为上周去sussex开会,所以这周要补上上周取消的课程,结果这周大Joy破天荒的一共上了12个小时的课,尤其周三连续给硕士上了4个小时的课,紧接着周四给本科上了5个小时。第二是因为这期间大Joy一直在“发闷骚”哦——大把的药物控制,使得大Joy除了周一在讲堂里讲课第一次需要麦克风之外,基本可以把体温维持在37.5左右,课堂上可以正常发挥。

High嘛,一是因为几节课讲的都还不错,尤其周三那个硕士课,在微博上自我吹嘘了,大Joy从社会学角度讲人工智能和控制论,唾沫横飞地基本把计算机系翘课来旁听的硕士小哥给侃懵了,连赞这课真没白翘。嘎嘎嘎嘎嘎嘎……其实大Joy当时也是晕晕乎乎地,哈哈哈哈。

回家很得意地跟小巴显摆说,你知道我来英国留学前在国内读的最后一本书是什么嘛?就是关于控制论的。 虽然当时咱对信息技术一点都不懂吧,但事实证明有一群geek朋友是三人行必有我师“蔫”~!

但这周也遇到不少让人翻白眼儿的事。比如?

比如有个本科生跟我做论文,但在看到我对其的点评之后,自尊受到了莫名奇妙的损害,居然写邮件警告我“说话小心点”——在同事里,我对学生是比较“软”的,这还是第一次有学生听说看了我的评论之后表示“嗖不鸟”的。所以,当我看到这么一封邮件,我也“嗖不鸟”了,心说,嘿我这暴脾气的,小祖宗,我以后绝对会“小心点”。

再比如,我有个硕士生的论文,我和另外一个同事分别给了distinction,但External Examiner质疑我们的评分,说在他看来应该降至少一级。一般对于这种事情吧,大Joy都会采取“避嫌”政策:既然是咱自己的毕业生,咱就不要出面理论,自有公论嘛!而且确实要尊重不同意见嘛。但看过External Examiner的理由,其中包括“为什么没有更多理论”(因为这是个实证研究好哇?)“为什么没有用XXX理论”(因为和研究内容没有直接关系好哇?)“为什么只研究了一个case”(因为这是个case study好哇????!!!),但最让大Joy头皮发麻的一句评语是——“新浪微博(Chinese Twitter)的内容每一个都超过了140个英文字母”——嘿我这暴脾气的!本老师决定出击全面为学生辩驳,因为俺决不能允许俺的学生栽在这么自以为是的批评上——External写了满满一页纸的评论,提议将论文降级。本老师重新找来论文原本,有理有据地写了3页纸的回复,对其异议逐一辩驳,解释为何应该维持原分数——英国教育体系有一点是好的,就是讲“理”——研究生院的教学主任看了不由称赞,External后来也同意维持原分数,而在周三的学位审核会议上,这个学生最终拿到了(我认为名至实归的)一类学位。这是我极少有的对自己学生成绩的干预,但这是我最开心的一次,因为我觉得这个学生真的值得获得一类学位,因为正如我的同事给的评语所说,这是一个应该发表的作品。

第三个“暴脾气”是周四,在上完5个小时的课之后,我的一个课上的博士生TA气呼呼地来告诉我他课上一个女孩极其狂傲。那个博士生属于温和乐天男,能让其如此委屈与愤怒着实不是一件容易事。小哥很委屈,跟我忿忿地说,“这在我们国家(波兰)那是绝对不会发生的!”大Joy听了事情原委,也是瀑布汗呀,一边安慰说“别激动,别激动”,一边解释其实在英国也属不正常呀!我跟小哥分析说:“从教育心理学上讲,你知道在学生眼里,不管他们表现得对老师有多么的不屑,其实他们还是很希望获得老师的认可的,他们其实是‘怕’老师的?”小哥一脸委屈和惊诧地跟我说:“真的嘛?!但我是很‘怕’他们的,我是很担心他们不满意的。”

与此同时,我的另一位TA则严守学术标准,包括拒判一个学生迟交的作业,尽管这个学生事后提交相关临床抑郁的证明。但我这位TA做事有板有眼,指出医疗证明的时间差,学生本应在”索命线“之前提请延交,而非拖沓了2个礼拜之后才“想起来”要补交作业。这位TA认为,出于对其他学生的公平,就不应该同意这个学生的延交申请——谁让她自己不为自己负责呢!——学生完全痛哭流涕。TA反问我,难不成我的逻辑是错的?!我说,你的逻辑完全没有错,但是你想过嘛,一个抑郁症患者本身是可能极其拒斥和外界接触的,也许她需要足足2个礼拜的时间才有勇气向你提出延期申请?

其实大家都很脆弱,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为什么不能相互多一些体谅和鼓励呢?

我很感谢那个计算机系的小哥上完课写邮件告诉我他超有收获,因为他的邮件让我整整一天都特别开心,让我觉得那些扑热息痛吃的特别值。

现在不骚啦!最紧张的一周也结束啦!撒欢!!

第六周

最近还是挺多事发生的。

比如上周没有记的,去Tate Britain看了Turner的展览,哇噻~~~在伦敦还没有去过的同学们一定要去呀,真的好过瘾呀!真是一次盛宴。盛到最后我和小巴都看累了,捏哈哈哈……相比起前几年在北京看过的那个庞大的透纳展,这个只能说是超级庞大吧。而且好像才十一二胖子的样子。性价比超好呀!嘎嘎嘎嘎

这回再看透纳,虽然不少作品在北京那次见过,依旧很多发现,所以可见策展和布展是很重要的。这次主要收获是发现透纳对蓝色和红色的运用,以及对空间的拉伸的。而且透纳在这点上真的真的很牛,看来水彩功底真是不可小觑,有一张画是夕阳下田野里支棱出的一棵绿树,那枝叶婆娑得,好看。走进了一看,不得了,原来树是先画的,远景的天空是后画的,但视觉上却是完全相反的效果。而且这家伙居然是用巨干的笔皴出的巨“浸润”的视觉效果。真是长见识。

小巴问我为啥迷透纳,我觉得太多的描述都是多余,一句话就能概括:世界上只有透纳能涂抹一堆金色,但你居然还知道他画的是海洋!

看完透纳就去看楼上的一年一度的透纳奖提名展。哎呀,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啊,四个作品看得我和小巴都一种被骗钱了的感觉。后来看Apollo杂志讨论透纳奖是不是曲高和寡,错就错在选拔过程不够公开和民主,而我则觉得难道是评委挑选了四个作品为了表达当代艺术集体失语了么?

我真是觉得他们集体失语了,因为我至少很努力外加很耐心的看了两个作品,实在没看出什么额外的意味来,唯一做的不错的就是四个作品说明,但除了文字,以及作品里的文字意外,实在实在没有再从别的元素里找出更多的信息了。但我以为靠文字吃饭的是作家,或者俺们搞文科的呀,不是画家艺术家呀,所以我觉得他们集体失语了,失去用艺术语言表达的能力了。好像所有的作品说明里都提到这是一个多么深刻的作品,表达了多么“multi-layer”的意思,但是我觉得他们都是被multi-layer这个词给害了,因为我觉得他们就连完整顺畅的表述一个layer的耐心和语言都没有,完全就是呜哩哇啦一堆符号颠三倒四地堆给你。我倒是不怀疑这些作品都超有思想,但问题是如果想看明白,我估计怎么着也得先看100多页的背景解释吧——这种作品完全失去了交流能力,有思想不能交流管屁用。 所以和楼下的透纳展相反,这个透纳奖真是让人失望呀!唯一好玩的是展览外面的留言板: IMG_0398 IMG_0400 IMG_0401

总之,下面这个一语中的——

IMG_0397

回来说这周,阅读周后回来上课,赶上各门课的索命线,尤其是这是大一新生体验的第一个索命线,矮马,真是要命,我的邮箱和办公室电话基本要崩溃了,要说学生关心在意自己的学业表现做老师的应该很开心的,但今年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以前年资的同事跟我说一点点信息不到位都会在学生见触发疟疾般的焦虑,而200来口子年轻气盛的学生集体焦虑是件很恐怖的事情——真的是恐怖啊,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及最不靠谱的谣言(比如一篇essay只能引用四篇文献——你说可能嘛?完全反智啊!)都会引起“电邮喷发”——没错,就像火山喷发一样,呼啦啦一下子邮箱里有无数类似的焦虑邮件,还有学生发完邮件还怕我没收到,在给我办公室电话留言……

==|||

所以好歹周一傍晚,索命线也过了,这茬集体流感也算过去了。 矮马。

然后周四,英国全国高校工会就开始罢工,工会成员集体拒判作业。虽然作业是助教判,但那些慌乱中提交的作业的成绩什么时候才能公布,要等大Joy罢工结束才能公布——没错,这是大Joy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罢工哦! 因为咱也是刚加入的工会嘛!嘿嘿嘿嘿!确切的说,是罢工开始的那天早上缴纳的会费加入的,很有为了逃避劳动而加入劳动人民组织的嫌疑,哈哈哈哈哈哈……不过我同事基本都是工会成员,不加入工会在罢工的时候真是很难协调教学,不如就join the revolution了。

去年罢课的原因是普通教员工资待遇提升不够,这回罢工则是因为我们的养老保险被莫名的打了折扣。 其实就算不加入工会,被工会这么一闹腾,该有的养老保险也会有的,就如同该提的工资也会提的,但是总不好老做free rider,还是应该实际支持一下,该参与的抗议还是应该参与,所以俺就罢工了。

英国的罢工是这样,只有工会成员能罢工,因为工会会为你提供法律保护,而你没有加入工会就不能罢工,否则后果自负。所以开始我还有点担心,因为我那大一课上的3个助教都是博士生,都不是工会成员,他们要辛辛苦苦地按时把200多份essay判完,但是我,因为要和大学资本家们抗争嘛,所以要拒绝moderate他们的判分——相当于“质检”——而没有我的“质检”,他们判出的分数和写的各种评语都不能发到学生手里。换句话说,他们干也是暂时白干。 不过我想大概是咱没有罢工过,还不够理解罢工这件事在英国是件多么和个人权利相关的事情,因为三个助教听说我的安排以后,都一边继续按原速度玩命判作业(顺手还发现俩抄袭的案例),一边无条件支持无限期地推迟成绩发布。

嗯,在英国9年,依然年年有新发现。

----------

周五去伦敦见一对朋友。本来是计划聚会之前要去看伦勃朗的展览的。但是到了国家美术馆之后发现,哇靠,原来因为人数众多,开始“限行”,我们准备买票的时候,要至少等45分钟才能入场。 咱爱艺术可美爱到那份儿上啊,决定改天起个大早再来吧。空下的时间就没计划地在浪荡的街道上浪荡。 无意中发现一条俺俩从来都没有去过的小巷子,没什么人,很有趣的样子。溜达进去发现是古玩店呀,旧书店呀,还有艺术品交易商店等等。其他的店都不好玩,有一家古玩店却很有意思,在各种有趣的雕塑摆设之中,一眼发现了这个: IMG_0490

细节特别好,越看越着迷

IMG_0495 IMG_0491

1899年,出品于巴黎近郊的铜雕。多有意思呀!!!19世纪末光绪年间,中国留学生第一次漂洋过海抵达花花西洋世界,虽然有政府的自主,但依然紧巴巴的,勤工俭学求知似渴,而歪国小孩在公园里看着这些穿着长袍拖着辫子一天到晚读书的中国男人觉得好奇又好玩。你说这雕塑里描绘的是魏瀚 ?陈兆翔?还是陈季同?

照片上显示这个雕塑已经移居第N拨留学生大Joy的家啦!铜塑不大,全算上两个巴掌大小,我觉得这就是咱老北京所谓的 ‘玩-意’吧。

真没劲,又开学了

高中的时候坐在大Joy后面的是个学霸胖za,他和大Joy唯一的共同特点就是每次午饭的时候我俩一前一后都是埋头啃吃异常投入,然后每次他吃完都会在座位上自言自语一句:“真没劲,又吃完了。”这时候坐在前座的大Joy望着同样一扫而空的餐盒完全就是心有戚戚焉的桑感啊~

所以每次桑感的时候,都会想起这个“真没劲体”,比如阅读周居然说过完就过完了,明天又要声嘶力竭活力四射地在讲堂里当麦霸……

来一杯金汤力,赶紧把还没记的记下来。

过去一周是大Joy新家第一次接待客人。首先是上周六,请俺们对面的邻居,一家三口英国人来喝小酒。其实是“还酒”,这就是那家之前请我们6点去“drink”的一家人,阅读周终于有机会回请人家了。这家人集合英国人的实诚与闷骚,交往起来又轻松又滑稽,平时对我们还特别照顾,所以对于这次迟到的小酒,大Joy和小巴自然十二分的重视。

首先是在小巴的OCD上,买了各种dip及小吃,足够邀请10个人来的。

其次,除了买了各种小酒,饮料,和零食之外,大Joy还亲自下厨做了一堆的rice cube——

IMG_0365

我的亲娘咧,这一盘子看着简单,可花了俺两个小时呀!日本人可活得真不容易!有甜有咸,有荤有素。主要是素,因为俺家邻居女主人不吃荤,男主人在减三脂(而上次在他家,大Joy酒后超high地说:娃哈哈,如果晚饭没有肉生活还有什么乐趣呀!——回想起来二得崩溃呀!!!)

但我还是做了几个三文鱼的和鸡肉的——因为我和小巴确实不是吃素的主呀!

准备就绪,看看表,6点差5分,正合适。歪在沙发上歇会。

歇会。

歇会。

歇会。

再看表,6点5分了,怎么还不来?

没事,歪国人兴“fashionably late”。

再看表,6点10分了,怎么还不来??

大Joy开始跟小巴犯嘀咕:你觉得他们会忘了嘛?

再看表,6点15分了,怎么还不来???

这个时候大Joy想的是:不来不要紧,可是万一他们忘了,准备的那一堆“零食”,岂不是要我和小巴吃到阅读周结束???

小巴假装很淡定地说,没事,没事。 但他分明在此期间跑了N次厕所,窥测了N次窗外。

但话说英国人好可爱,6点17分的时候来了。虽然只是从马路对面走过来——一共也就20米吧,但一家人依然穿得整整齐齐的,连他家上A-level的小男孩,那皮靴子也是擦得一尘不染的。我好喜欢英国人这一点,生活得永远那么认真。

这家人在这条路上生活了有20年了,以前的房主也邀他们过来过,但看完我俩对房子的重修,很是赞叹了一把——哎呀,当时我俩真是开心呀,因为真是只有来过这个房子的人才理解我俩当时粉刷的辛苦呀!哈哈哈哈。

坐下来小酒零食,我不无得意地介绍说,做这盘rice cube我是相当专业的——做荤的和素的之间,我不仅是要洗手,而且所有的刀具案板都完全洗净的,所以绝对没有荤素味道混杂的。

邻居说:哦,没关系的,我是不介意荤素同盘的

大Joy立即备受打击,心说:我靠!原来荤素都不能同盘的呀!我还真不知道这规矩。

但我看邻居的素食主义很不靠谱,因为三文鱼的rice cube瞬间就没啦!哈哈哈哈……

一晚上胡诌八扯特开心,一转眼就9点多喽!

邻居决定回家吃饭了,临走前小巴煞有介事地说:回家路上小心哦!

嘎嘎嘎嘎嘎嘎……

另一个开心的聚会是昨天,阅读周末尾的周六,“一只猫”和“松木木木”一起来家里小聚。很high,尤其是家里终于来了懂中文的了,大Joy终于可以显摆什么余华莫言的签名了!嘎嘎嘎嘎!

IMG_0441

这回是小巴主厨,海鲜面面面!但是大Joy也是有贡献的哦——

IMG_0446

两位学霸很捧场,昨晚又是再密集而欢乐的八卦当中度过的。啊嘎嘎嘎嘎,啊嘎嘎嘎嘎……

所以今天早上爬起来面对一张白纸的讲义,心理那叫一个落差呀:真没劲,又要开学鸟!

手机背景换成——

IMG_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