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塞尔小记

IMG_2197

节前最后一个会啦!没想到全是戏!就举一个例子吧,会上有个俄罗斯(/也是前苏联)鼎鼎大名的自然科学家——人挺好的,就是作派特别“前苏联”,哈哈,比如讲话前问主办方,你要我说多长时间?主办方说,比较灵活,20-30分钟都可以,如果你需要更多时间也可以。他说,不,我是个科学家,我喜欢精准,所以25分钟吧,我就准备了25分钟的发言。主办方连连说,好啊好啊。

然后大科学家开始讲话了——确实挺有意思的,尤其穿插了好多国际高层的奇闻逸事——然后25分钟到了,他拍了拍滚圆的肚子,说:“啊,我知道到时间了,可是我是个俄国人啊,所以我是不守规矩的!”

哈哈哈哈……到目前为止,其实倒都还挺可爱的,不过享受特权感觉的男性大科学家的一些古怪也有点端倪了。

总之,最后这个讲话“绵延”了快一个小时!!!——这也就是为什么大Joy后来在FB上走神大声吐槽饿死我了的主要原因!(低血糖愤怒表情再一次!)

但戏还没完。偏偏午饭前有一个丹麦女社会科学学者通过skype讲述了自己对俄罗斯科学界实证调研的结果——大科学家很!不!满!意!, 说西方的社会科学学者评论俄罗斯都是吃饱了没事干地瞎掰……然后坚持午饭后要增加时间跟这位女学者“交流”一下,有问有答的“对话”一下。

组织者答应了,大家迅速的吃完了延后了80分钟左右的午饭回到会议室后,联线女社会科学学者,对话开始……大科学家说:“你的研究还是有好的地方的,但是我是个俄罗斯人啊,我不会你们那种客套,所以我就单刀直入直接讲你的问题了啊!”——结果是长达半个多小时的独白!!完全没有别人插话的缝隙——而且你知道那个女学者的讲座不过才25分钟!神奇吧!

大科学家一言堂的内容嘛……理科直男’mansplaining’领导加强版。反正我听了三分钟就决定走神了。但我拍了两张这次“对话”的照片,一张是女学者在开始3-4分钟之后的表情,第二张是大概半小时后的表情,而大科学家则是右边靠近投影仪的蜀黍,哈哈哈哈,我觉得女学者虽然插不上嘴,但无声胜有声啊!

IMG_2299

IMG_2302

哈哈哈哈,这位学者绝对是2019年我见过的女性主义第一大榜样,哈哈哈哈!

会议总的来说开得挺有收获的,开完会,回酒店判了一晚上作业。今天爬起来,开始玩!!!(画风立转)

第一站就是去哲学家/神学家Erasmus故居——

IMG_2472

在布鲁塞尔的西北边,很不错哎!比想象中大太多了!在当年这里就相当于是个“宫殿”吧(以前是神职人员办事处)!我觉得Erasmus比Spinoza幸福多了!

展馆里有一些16-17世纪一流名家工作室出品的绘画,以及类似Erasmus头骨的复制品等。还有当年教会改革前天主教堂向公众贩卖的赎罪契,或者说就是花钱消灾保证你上天堂的证书——不知为啥,中学历史我就对这段记忆特清楚,今天居然见到原版了

IMG_2467.JPG

但纪念馆里最多的还是书,但我和小巴又不懂法语也不懂荷兰语(更不懂拉丁语了),所以基本属于俩文盲逛图书馆。但是我看懂了一个,就是Erasmus死后,其著作被天主教堂视为异端邪说被和谐,文字被大段大段抹掉——

IMG_2461

哇,你有没有觉得16世纪的censorship还很有点Rothko的艺术感?哈哈

从故居出来,斜对面就是St Guidon教堂——语言不通,但从教堂内饰和只留下隐约影子的壁画来看,我猜这应该是当年就存在的教堂,这个Erasmus不过住了几个月的故居作为“神职事务所”也比较合理。但这个教堂让我觉得最新奇的是——居然底层的系列壁画都是加了现代(一战和/或二战?)元素的——

IMG_2477

欣赏完精神食粮,中午的物质食粮体验了一把咸的(savoury)华夫饼。长这样——

IMG_2486

吃起来基本就是比利时馅饼啊——比如我点的是“汉堡包”味道的,结果就差不多是把汉堡包的内容压扁了包在了华夫饼里面:

IMG_2489

哈哈,是不是就是馅饼的意思嘛!挺好吃滴!

吃饱转悠回圣凯瑟琳大教堂附近(就是以前梵高当传道士时受培训的地方)的圣诞市场,哇!!!我觉得比利时的旋转木马是我见过最酷的有木有!完全steam punk–

上面这个有机械僵尸,有大甲壳虫,有从Bosch画里爬出来的各种怪物,口味有点重,下面这个视频挑一个老少皆宜一点的——

所以你别说,别看布鲁塞尔来了这么多遍,每次都有新发现哦!

比利时小记

IMG_2467

虽然是带大Boss团重游欧洲,很多地方是N年前去过的,但是即便对于大Joy来说,也有很多新发现,比如上面这个Magritte的作品,蜗牛镜子,我肿么不记得7年前我见过呀?

再比如在布鲁塞尔参观了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教堂——

IMG_2252

看起来不起眼,可是当年在梵高成为画家梵高之前,传教士梵高当年接受职业培训的地方就是这个St Catherine’s教堂哎!!!

再比如,以前只知道布鲁塞尔有个男尿童,这回因为跟朋友嘚啵带大Boss们玩,我俩才从一个搞北约武器研究的同事口中知道布鲁塞尔还有个80年代创作的抗议性女尿童

IMG_1757

再比如,发现布鲁塞尔的街边涂鸦(尤其是下面没有显示的经典漫画人物的涂鸦)越来越和英国有一拼了

IMG_1772

IMG_1776

当然除了这些表象新发现之外,我也重新认识了一下比利时。

我和小巴以前对比利时印象都比较好——因为同是法语国家,真的比法国让人舒服多了(咳咳);二来超级投缘的“熊猫眼”是比利时人,然后他也经常跟我们说很多巴黎的匪夷所思在他们老家布鲁塞尔根本不会发生;三来……大侦探波罗是比利时人呀!多可爱呀!

但是这回去比利时(布鲁日、根特、布鲁塞尔),我俩都特别明显感觉比利时街头的难民可真多啊!真的比英国多多了!然后因为带大Boss团旅游,所以对各种错误信息更为敏感,有好几次在布鲁塞尔遇到官网上的信息跟实际情况根本不符,让人很想吐槽:这么散漫,真不愧是法语国家!!——当然,我时常一厢情愿的以为布鲁日和根特一定要比大都市布鲁塞尔好一点,因为弗兰德文化总归要自律内敛一点吧。不知道这个理论有没有事实基础哈。

后来在布鲁塞尔的Waterstones买了本The Brussels Times杂志,看上面对比利时的分析,矮油,发现原来比利时其实真的比法国好不到哪里去。移民(尚且不说难民)手续繁冗又不透明,别看布鲁塞尔是很多国际组织的基地,但是完全不“歪果仁friendly”,有个在国际组织工作的美国人吐槽说,光登记一辆私家车就耗了她10个月的时间!——哇哈哈哈,想起我那漫长的法国注册经历了。而且比利时一边说欢迎难民,一边官僚严重,而且没有辅助培训资源,以至于很少有难民能在3年内找到工作,一般都需要6年以上……

而且你知道哇,比利时据说社会隔阂严重,比如德国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土耳其移民一般以德语为主,而比利时的第二或第三代土耳其移民不仅还很多会说土耳其语,而且往往依然聚集在各个城市的土耳其社区,融入主流社会的难度要大很多——而且一战的时候,大部分比利时士兵虽然是说德语,但是为了显示军官的优越性,所有军官的口令都是用法语的。矮马,在战场上,你说这算不算为了得瑟也是不要命了?

总之,这回让我对比利时有了新的看法。下周开会见到熊猫眼的时候,我打算挤兑挤兑他,哈哈。

这回和大Boss们出游也是很饱眼福滴。

布鲁日就不提了,世界文化遗产,但更重要的是van Eyck画 The Arnolfini Portrait的地方。更重要的是,这次去Ghent看了Ghent altarpiece,更为没有想到的是,居然美术馆安了大透明玻璃,可以直接看到修复现场!

哇噻!!!十年前吧,我总说要是小时候知道的话,我就先去读个艺术史再去修个法律学位然后去给大拍卖行工作,过着每天和名画飞来飞去的生活,多爽!后来对美术了解的越多(尤其成了Gabriel Allon粉丝之后)越觉得,其实古画修复才是最牛逼的专业。妈呀,化学物理材料历史美术设计那得多交叉学科,得知道多少东西呀!!!——而且你如果尝试仿制一幅画你就知道,其实“模仿”对一个人的技法的要求要比单纯的艺术家高很多。所以我觉得绘画修复师根本就都是“低调牛逼”的典范(所以Daniel Silva让古画修复师Gabriel Allon成为间谍大佬是很精妙的)。

趴着玻璃看三个女性修复师在显微镜下修复van Eyck兄弟的教堂画,大Joy简直羡慕嫉妒口水横流呀!特别过瘾。(Ghent altarpiece想当年就是比Giddens的Sociology还牛逼的全欧洲美术教科书啊!)

还有就是这次去比利时皇家美术馆,居然看到这幅Bosch的“圣安东尼的诱惑”的本尊了——

IMG_2340

矮油,您这也是旅游来啦?不是应该在里斯本么?!

一直很想看这幅原画,因为大Joy书架上一直有个小摆设,就是来自于这幅画——

 

比利时皇家美术馆其实真的是一个被低估的美术馆——虽然确实没有卢浮宫,普拉多之类的有名,但那天我们去还是惊讶于美术馆里的空旷——作为参观者,这倒是好事。不过呢,比利时皇家美术馆真的有相当棒的馆藏,尤其如果你感兴趣16世纪的画,除了维也纳,世界上收藏老Brueghel画作最多的就应该是比利时皇家美术馆了。

除了绘画,关于行会的展览也很有趣——有时候我会想,如果中国当年有强大的行会文化,现在的天朝又是怎样一番不同呢?在布鲁塞尔老城门看到下面这个行会徽章——

IMG_2574

旁边的说明一概看不懂,但我就想,啊哈哈哈哈,这是什么十六十七世纪的Tony&Guy吧,哈哈哈哈

还有下面这个是啥?猪肉圣人哇?畜牧业行会的?

 

不过文盲也不耽误各种耍——

IMG_2153

(如果你玩了前一阵我提到的Four Last Things游戏,你一定就知道上面这幅小Brueghel画的乡村律师了——还有那关的提问简直让人抓狂,最后大Joy不得不网上搜了cheat。)

最后要说的是,这次和大Boss团旅游时间安排得特凑巧,恰好比利时在踢1/4决赛的时候,我们在比利时,然后英国踢1/4的时候我们在英国,那气氛,简直了,就是俺们这些非球迷都觉得很high。

IMG_5687

哈哈,尤其是比利时那场,特别逗(或者说特别倒霉),比利时对巴西进了俩球,一个是在我们坐电梯下到大堂酒吧的30秒中进的,另一个是我们看了半天也不进一个球,干脆乘电梯回房间的30秒钟进的。>.<!! 后来麻麻说我俩就应该窝在电梯里,没准比利时还能再进几个球,嘎嘎

矮马,总之这一圈玩得,过瘾哎。

IMG_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