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在家就没新闻呀

嘎嘎,发现最近博客好像都是跟出行有关,明天飞香港,出发前要先这里记一笔:谁说在家就没新闻呀,也有好多可八卦的呢,只是这两周在家把我给自在的,感觉好久都没在家泡着了哈,所以这里坐坐,那里坐坐,哪里都觉得“新鲜”,坐到哪里都懒得再起来了,哎呀妈呀唤醒了一身的懒骨头!啊哈哈哈。可见俺平时真的很宅。

嗯,先说新闻。这两周在英国呆着也没闲着,拾掇了一圈博士生的论文,开了个会,干了一些杂七杂八的事,然后依学院要求老大不情愿地去学校接受了一下著名的/折磨人的REF Impact Case Study的培训——说白了就是教我们怎么展示自己的研究在现实社会里产生了正能量(哎!其实搜集正能量的证据的过程,非常官僚aka负能量——你能想象大Joy“一脸严肃满心开小差”的样子嘛?反正白菜和喜洋洋一定能。哈哈哈哈……)。

但我去了还是觉得挺开眼界的——倒不是对官僚系统的领悟,而是我发现俺们肯大真是藏龙卧虎哎:去年有个特别火的拉斐尔的素描展,记得当时各个报纸哇啦哇啦盛赞一番,然后还得了当年的Apollo年度大奖——相当于展览界的奥斯卡吧。(顺便再广告一下,除了WIRED,俺“长年”订阅的也就Apollo了,质量很稳定哦)——然后我才发现,敢情这个展览是基于美术系一同事对拉斐尔的研究做的。他也是策展人之一呢——差不多应该叫奥斯卡“展帝”吧!

然后另一个文学系的同事更牛,她是个诗人,然后根据歌川広重画的东海道(the Tōkaidō road)的画写了一个相应的诗集,然后这个诗集被搬上了世界各地N个舞蹈、话剧、音乐舞台,然后不论是她的诗集还是衍生的演出都获了一堆奖。妈呀,太牛了。

所以我说,俺们肯大文科真的很牛哒!(文科=人文社科,而人文与社科相比,当然俺们社科总体还要更胜一筹哦!来吧来吧!来嘛来嘛!嘎嘎)

————————————————————————————————

每年的十一月份都是“改善生活质量月”——因为国内有双十一,国外有Black Friday,全世界除了钱包不太高兴都很高兴呀哈哈哈哈哈哈!

今年Black Friday败了一对Boom 2音响——我知道已经出Boom 3啦!所以Boom 2才显得格外便宜嘛!

而且之前在网上看好像Boom系列被很多媒体评为性价比最好的的无线音响——嗯,在这个fake news的时代我”顶风作案”,发现,其实媒体的评价还真是很有道理!Boom 2真的是物超所值哎!音质很好,续航时间很长,操作很简便,占地面积非常小,最近几天耳朵非常享受。

另一个让耳朵很享受的是Michelle Obama的新书Becoming——其audible是Michelle Obama自己读的哦!所以耳朵非常享受——好吧,本来就很粉MO,但这本书真的很值得一看或者一听,因为写得真是太真性情了。而且每天读/听一点,都觉得很打鸡血哦!

becoming-michelle_obama-getty-h_2018

另外,之前跟小巴、春晖和一只猫推荐过了,这段对她和她哥哥的采访也特别精彩

这两周另一个消息是,Stan Lee去世了。2018年吃掉了两个我很喜欢的作家:李敖、Stan Lee。很幸运在无政府主义的少年读到了李敖,在理想主义的青年明白了Stan Lee。

“You know, I guess one person CAN make a difference. Nuff said.”

———————————————————————————–

好了,现在聚焦一下国内新闻:

IMG_9871

听说北京前一阵又霾了(然后又好了,然后又霾了……我已经跟不上变化了),麻麻特逗,坐在我爸车上还饶有兴趣的给我发来上面这张照片,跟我说,你看像画儿一样!

==|| 你别说,是有点Paul Klee的意思

最近好多有争议的新闻,比如伯明翰等大学(还有俺们肯特)据说明年开始承认中国高考成绩了,然后又有人说英国多所大学不再招收中国学生了,>.<! 其实不管好消息坏消息,都有点标题党。

然后听说D&G拍了辱华广告。这事倒不是标题党,但我插句嘴,“辱华”要看怎么说,这事更多的说明的是,D&G品味比较低俗,所以呢,要说“辱华”也对,就是中华大地大部分消费者被这种低俗恶心/侮辱到了;但是要说是从“看不起中国”这种“辱华”角度呢,好像也不至于,因为这么低智商的广告海外也很多呀!大家不好高估商家的智商哈!比如?比如BBC中文整理的这一串种族歧视广告: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news-46314935

但这个事情挺有意思,引申的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叫“辱”呢?是从发布者主观动机为标准呢,还是从受众感官和阐释为标准呢?打趣和踩蛊的边界在哪里呢?——其实不在一个文化圈里,这个边界还真是不好掌握。比如大家看过国内有个港荣蒸蛋糕的广告哇?就是演一个外国男孩拿好吃的蛋糕追一个中国女孩,结尾男孩仰头对阳台上的女孩说了一句"我对你是蒸(真)的" ——这不是挖苦外国人说话大舌头嘛?而且又不是每一个“外国”都一定必须是发达的一定必须有文化自信的,公开把外国年轻人塑造成“大舌头”典型,是不是可以被称为一种种族歧视呢,或者说是展现(中华)民族优越感呢?反过来要是有人说,不对啊,中国是“弱者”,弱者当然可以跟“强者”开这种玩笑,那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不是又有一点“受害者情结”?妈呀,有没有觉得这么想来确实有点政治不正确?上纲上线的话,也是杠杠的。

D&G的广告确实很低俗,看着也是够添堵的,不过呢,其实更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多文化沟通中,真的不要想当然认为对方会理解你的玩笑,“玩笑”这件事就是得在双方都在一个语境里才会好笑。把你得罪了,就要吱个声抗议,下次对方就记住了,但也一定有必要放到民族种族上。就是其实英语世界里,也有各种SB广告,比如前几篇提到的那个Vodafone的广告。哎……恶俗也算一种世界通病吧。

另外为啥要在博客里叨叨这件找骂的事呢,因为我偶尔的确会觉得,多文化沟通确实需要理性,并不是一定越“尊重”,越“包容”就一定越“好”,还是得就事论事吧。比如听说米国有大学要停演Vagina Monologues(阴道独白)了,因为这出戏没有囊括trans呀等等,所以显得女性主义得太狭隘,现在被‘breaking ground monologues’给取代了。嗯……虽然我理解这个逻辑吧,但是或许我确实要被时代淘汰了,我还是觉得停演VM太太太可惜了。第一次看到VM剧本还是在国内(大学初?),虽然当时对戏里很大一部分情节完全没有亲身经历的共鸣,但是那些精妙安排的台词仍然让我第一次觉得女性主义蛮震撼的。

—————————————————

最后聊点好玩的事。

在家工作的主旋律就是和猫斗智斗勇。但那天胡椒盐儿一早上都没有出现,本猫奴还很有一种“被抛弃”的心理不平衡。但晌午门口忽然出现了一只小黄猫,喵嗷喵嗷,自来熟到叫开门就要往里进。

我说别别别,我家可不敢再招惹别的猫了,咱俩有话外面说好哇?

然后我从门缝里挤出去,转身掩上门,你听听下面这个视频,这只小黄猫真的超话唠啊——“我跟你说啊……”

我也没听懂它说的是啥,但看它戴着项圈还有个牌子,应该得啵的不是迷路而是寂寞。当然,因为小胡一早上都没来骚扰,我也多疑地联想,这不是小胡又被卡在哪里,派自己的sidekick来求助的吧?

——小巴笑得稀里哗啦,小巴说,嗯,是小胡传话告诉你“I’m running late”

嗯,后来果然吃了午饭小胡就姗姗来迟。鉴于至今没有为啥那个小黄猫会忽然自来熟地在我家门口叫啊叫啊,我就暂且接受小巴的歪解吧!

这周和小胡并肩把下周在香港的两个talk给写出来了。

我有一点很困惑,就是你有没有发觉,每次跟小胡拍照,不管你什么姿势,怎么个扭,好像这厮永远是比较深邃的那个。这厮好像总是在思考着世界……其实这厮脑子里不定想着什么鸟呢!(literally!!)哎!

说来明天要奔赴的这个会大概是2015年以来全球关于基因技术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我觉得届时都不是满堂齐聚“有趣的灵魂”了,而是满堂齐聚未来能engineer“有趣的灵魂”的科学家(但“can do”和“will do”是两码事,“知识”和“怎么利用知识”是两码事,所以大Joy这样的人才会有工作呀!),所以能受邀在这样的会议上作两个发言还是非常荣幸哒!

第一个会议发言会网络直播,第二个不知道会不会,但我个人比较期待第二个发言。也是因为第二个发言,开始说活动要进行到晚上10点半,只好把晚上十一点半的机票拖延了一天,然后说哎其实9点半就可以结束了,呃!

不过拖延了一天的好处是,第二天可以在巨高级的宾馆里四仰八叉地睡一个超级懒觉,然后在据说选择无限的自助早餐里完全目中无人(因为大部分老师应该头天回家了吧)的吃个肚歪,然后慢慢悠悠地嘎呦到城里,撩吃一下定居香港的Marie,晚上在和下班后的Ada小聚,啊啊啊啊啊~~~~~人生快进到下周五还真是美妙哎!

总之,John Lewis的圣诞广告已经上线了,Michael McIntyre最新一季的Big Show又开始了,圣诞节还会远哇???!!!

《谁说在家就没新闻呀》有4个想法

  1. 前两天刚读这篇博文看到大Joy老师要去开会,就觉得很期待会后文,因为每次都读得津津有味很有启发!结果今天爆出H老师的新闻,哇…. 更期待大Joy老师的分享了!

    1. 哈哈!好geeky!
      今天下午着陆香港打开手机蹦出来第一条新闻。我本以为是穿越大陆的飞行,妈呀,敢情是穿越时空,再次踏上地球人类已经被迫推搡进新时代。
      到香港六个小时了,事态发展真快。从坐上会议组的车到晚饭,一直一直在听各个老师说这件事. 希望未来几天能有个妥善的共识

  2. 我看到那个新闻的第一反应就是,大Joy是不是又在心里说那个F打头的四字词了,因为又要改稿了。。。

    1. 哈哈,确实又差点“FINE”了一下,不过后来觉得不改了,一来我想国内来的权威的老师自然会发声,二来我认为这仅仅是“个案”,不算“典型”,没必要为迎合新闻口味改内容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