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哆嗦,啊不,得瑟-2

今天翻效率手册时,猛然发现上回回国的事情再不写完,我下下周就又回去了,哈哈。

对,这世界上还有一种叫效率手册的古董,而且大Joy每年都用,嗯,怎么滴吧!Moleskine就是比iphone好用!今天是个老、古、旧最为被欣赏与崇敬的日子,因为今天是英国女王90岁大寿呀!所以一下子“老”成了全世界最霸气最时髦的事情!

下午回到家,刷屏着铺天盖地的报道——我忽然想到,贺卡店里现在会不会90大寿的卡片特别多?记得前几年我姥姥过90岁生日的时候,我愣是在侃村和伦敦都没找到90的贺卡,最高一般就到80岁,当时着实为英国人民的平均寿命捏了一把汗,记得当时我只好买了一张60岁的,一张30岁的贺卡,加一块给我姥姥了,还美其名曰,那是因为她有60岁的智慧30岁的美貌之类的,我姥姥那叫一个受用!——矮马,高级马屁都是被逼出来的呀!

女王生日这天另一条抢眼的消息就是Prince去世了,歌手Prince去世了。

小巴在旁边一阵唏嘘感叹呀,大Joy悄悄地赶紧搜Prince的歌曲——这个歌手我听说过,不就是杰克逊那会儿的嘛,但是他的歌我还真的没听过。小巴觉得很不可思议,我说我小时候多乖呀!确切说我是上大学之后才发觉出杰克逊的好处来的,以前觉得那都是噪音呀!所以(广义上的)摇滚乐得有点智商才能欣赏,嘿嘿。比如俺小时候就喜欢boy band,比如Westlife呀,Boyz II Men呀,All-4-One呀,98度呀,Backstreet Boys呀,*NSYNC呀……矮马,掰着手指头数起来,小时候好丢人呀,以后我再不嘲笑本科生喜欢One Direction了。嘻嘻

言归正传,拜厦门食物中毒事件所赐,这回在北京有几天基本就在家窝着了,虽然打乱了调研计划,后来觉得真挺好的。因为每次回北京好像时间很长,但是其实自己在家消停会的时间很少,一般回家就直接闷头大睡了,第二天早上晃悠晃悠又出门了,这回正好有机会在家安安安静地待会儿

IMG_9014

翻书看报,看到打盹,醒了擦擦口水继续看,舒服死啦!

《视觉》杂志一如既往的好看。这是我现在最喜欢看的中文杂志了。

《新知》里面的中文都太后现代,写得太拗口,所以很早就不看了,但是这回因为第一次看东野圭吾(真的好看死了!看完将书合上才感觉背后隐隐丝丝凉气,太过瘾了!——吃货我能说,这就如同吃四川的燃面,直到你吸溜完最后一口,才真正感到舌尖上那强劲地烧灼感嘛!),买东野圭吾的时候看见新一期的《新知》是关于侦探小说的,也没看里面具体是什么,顺手就买了。后来发现主要分析的是英式侦探,尤其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这期写的不错哎!

IMG_1176

为什么买书的时候都没有翻内容呢,因为国内的书十之八九是单个塑封包装的。

以前没太发现,但这回感觉特别明显,几乎所有的书,所有的杂志,不管是网上买的还是书店里买的,都是塑封包装。

开始我对此万分不解和反感,因为好麻烦啊,还要一个个的拆包装,而且凭空制造污染啊!后来把书堆在茶几上放了几天,我就明白单独塑封的用心良苦了——国内土大,买来的书放自己家里几天都落一层土,你想要是搁库房,这得什么效果呀。

我怎么不记得小时候北京这么多土啊?那时候书也不用单独包装啊。

调研常常需要等人候场,所以我现在到一个新地方首先在地形上搜索的,就是最近的咖啡馆在哪里,咖啡馆的椅子要被坐穿了,翻了几本正经或不正经的书——

蒋勋的两本书都挺让人失望的,干货太少。在家那几天翻的这本让•波德里亚的《艺术的共谋》还不错,法语翻译成中文,依然显得很高大上,呵呵。

所以我绝对iphone照片也要拍得玄一点——

IMG_0769

上周在伦敦买了一本John Tusa的“Pain In the Arts”(想想谐音),书名就透着下里巴人,其实论点满满正能量,很期待这本英式吐槽。

但其实在国内最让我意外的一本跟艺术有点相关的书,是小野洋子的——

IMG_9480

这是本让人脑洞大开的书——其实我至今不知“脑洞大开”是什么意思,不过感觉用在这里很合适哎!——这本书真的很不错,每页上都是小野洋子用寥寥数语(或寥寥数笔)制造一个场景,然后,你就去想吧!每一页都是一个想象力的脑力练习。

因为每页纸都那么空,文字又显得那么清新易懂,所以刚开始看的时候很有上当的感觉——当然,在书店看不见里面是什么呀,不然我才不买咧!——小野洋子大概没把这设计为让人一口气读完的书,但因为有上当受骗感,所以翻,翻,翻,一页一页过得很快,但看得过程中,你会不知不觉地慢下来,等到50多页的时候,发觉好像有点意思,再往后看,那些“脑力游戏”让人越发觉得有味道。

比如有一页写到

IMG_9481 copy

这本从文字量上估计20分钟就可以看完的书,足足逗了我一晚上。好看。

另外一本非常好看的书是徐冰的《我的真文字》

IMG_9392

这是在熊也餐厅等一只猫和松木木木时看的, yum yum yum。我是徐冰粉丝,他的“天书”买不起,“地书”前两年买到硬皮本,这本《真文字》是一本特别好的了解徐冰创作过程的书。

《观复猫》和《我的凉山兄弟》是倒时差的时候看的,好看,后来还和一只猫与松木木木‘reading group’来着,哈哈。

但最后要隆重推荐的,是费孝通下面这本小册子——

IMG_0016

看起来标题很严肃,里面也确实讲的都是这些严肃的事情,但是是非常少见的散文故事形式,是费孝通留洋期间的随笔,记叙的都是日常琐事,相当的生动,但其对这三个敏感词的大胆与坦白,让人吃惊(至少让我吃惊),酣畅淋漓。说起费孝通总是离不开《乡土中国》,他晚年的作品我也看过,但我觉得这本书比乡土中国有震撼力得多,因为当代中国更需要这本书。不知道为啥才发行了6,000册,我真觉得这才是公民教育读本。

《继续哆嗦,啊不,得瑟-2》有8个想法

  1. 作为一个几乎走到哪包里都背着Molskine空白小本的人,很有点好奇大Joy是怎么用Molskine,是完全取代手机calendar,做planner吗?

    1. Moleskine有planner,也是用了很多牌子之后,觉得M的设计最方便就用他家的了。随身记事本我喜欢无印良品的,他们去年推出了一款A6大小,6mm横格本,比以前的“护照本”大一圈,厚约一倍,特别实用,生怕断货,家里永远OCD地囤着两沓子。

    1. 你是没有看见镜头如果转向左边,那半节沙发上的绒毛玩具呢,不然你会觉得更幸福哈哈哈哈哈哈哈~它们都是“看着大Joy长大”的元老呀,照片右边的加菲猫是麻麻给我的13岁生日礼物

      1. 我一眼相中的也是沙发!看上去就好软 好软~~~

  2. 上面只是羡慕,你姐姐我得天独厚啊,“记得清理房屋的时候沙发直接拉我家”,露了一个边的加菲猫靠垫哦,居然还有呢!!!哈哈哈哈哈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