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拉兹-4

IMG_0790 copy

写到最后一篇才发现,原来Graz中文翻译不是格拉兹,而是格拉茨,汗!哈哈。

格拉茨老城本身是世界文化遗产——格拉茨是在二战中被炸得最惨的一个欧洲城市,所以还能剩下来这么多奇妙的建筑真不容易。上图是格拉茨山头的表楼(还另有一个“钟楼”),是格拉兹地标建筑。在一个好高好高好高的山头上——

IMG_0765

你们看到图片后景里那曲折的台阶了吧?

所有的人都说,来格拉茨必然要看表楼,我和小巴下午走到这里,原本信誓旦旦地一定要爬上去看个究竟,但仰脖望,哇那么多台阶……我俩就不约而同的开始说“哎呀,其实一个表楼,反正也不让进去参观,远看和近看一样的呀”“其实看城市全景的话,在山头上看还能比在飞机上看‘全’啊!”

我俩纷纷觉得对方所言极是,并且因此都觉得表楼的游览价值一定是被高估了。

正打算打道回府,忽然发现好像有个什么山洞电梯缆车之类的东东可以不用爬把人捎上去。让小巴再仔细看看,小巴断断续续的翻译说好像是什么一个小时3趟的样子,时刻表见……见……反正是要参看哪里。

但总之听起来算是个还算不太费卡路里的事,我俩就走到山洞里买了票,在售票口远远看见山洞深处有仨大电梯,估计这就是那个什么电梯缆车吧。

四下里看,一个游人都没有,我俩就特别谨小慎微地问售票员:这个,这个电梯缆车什么时候来啊?

售票员听了一愣,说:你一按就来了。

小巴还觉得售票员没听懂,又很慢速地用英语问:这个上山的电梯每隔多长时间一次啊?

售票员如面对俩外星人一样,忍住没翻白眼儿,一字一顿地回答我们说:这个电梯和普通电梯没有区别啊,你按它,它就来了啊!

啊?!这么简单啊!哇哈哈哈哈……事后发现,我们开始读的那个一小时三趟的那个电缆车其实是个毫不相关的小孩游艺设施,只是牌子正好挂在登山电梯附近,被我们两个自作聪明的文盲给想复杂了。没文化真可怕,哈哈哈哈

除了老城这个文化遗产,离这个老城不远,还有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埃根博格城堡(Schloss Eggenberg)

IMG_1039 copy

P1040001 copy

这个城堡外面花园和里面的房间一样值得看。

尤其是大早上起来去这个城堡,一进门就和一只孔雀擦肩而过。孔雀都不爱搭理我们的,非常皇家范儿——

这不是一个“皇家”宫殿,而是一个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很铁磁的家族的宫殿——当然后来里面住过好多皇宫贵族。

在欧洲看城堡很容易审美疲劳,但是这个城堡里面好豪华,尤其这是一个相当geeky的建筑——

IMG_1021 copy

P1040022 copy

IMG_1038 copy

据说那会儿新科技和旧哲学一碰撞,让好多奥地利人都晕头转向找不到北,整个社会如没头的苍蝇,然后Eggenberg家族就觉得自己有义务在无序中重新树立秩序,而其秩序的根基就是……嗯呐,数字。

这个宫殿一共有365个窗户,第二层有24个大房间,而且24个大房间是左边12个,右边12个,代表日夜交替,每层一共是31个房间,代表每月最多31天,主楼层一共是52个窗户,代表一年52周,加之卫星房的8个窗户正好是60,代表一分钟60秒……这房主真可以。

这个城堡还一个历史优势,就是在它好不容易建完了之后,Eggenberg这家人基本就绝后了,最后一个主人,Eggenberg家族一女眷的老公,在咽气前留下了这个城堡的一个完整的家具目录,之后就撒手人寰了,然后这个城堡就关门大吉了。

正因为这关门大吉,之后30多年这里的文物都没有被破坏过,直到后来捐为公有后,重新开放修复。而且因为有之前的目录,现在屋子里的摆设几乎可以完全还原盛世原貌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还有个非常棒的中世纪美术馆——大Joy不太喜欢中世纪的宗教画,因为不太懂,但这个小美术馆馆藏很好,布局精巧,展品不多不少,可是说是第一次让我耐心看了一次中世纪画作,特别有收获。尤其看到了一幅15世纪的基督大头像,非常感人而且太现代了!可惜里面不让拍照,而且回家网上搜了很久都没有找到=(

和这个中世纪小美术馆相对应的是格拉茨更为著名的当代美术馆,就在会场旁边,长这样——

P1030967 copy

嗯,我想不用我说,大概也能猜出来这个当代美术馆就是那个形状很想被切了须爪的八爪鱼的建筑。

网上对这个美术馆好评如潮。不过当代艺术,还是让人瀑布汗……

我们赶上的是一个名为“晕”的装置展

上面几个是还能稍微看出点所以然的作品。

而且我怀疑这艺术家们一定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粉丝,有几个作品非常白宜洛和艾未未,有一个装置作品(下右)干脆挂了一个和谐北京的照片(下左)

但绝大多数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

比如下面这个灯罩和酒杯。我觉得一定要加上小巴那反光的大脑袋才有点意思,哈哈——

IMG_0848 copy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艺术家们的目的达到了,因为看了确实很晕!

IMG_0841 copy

 

格拉兹-3

首先,在格拉兹期间偶然读到Viv1an同学在豆瓣上给《小世界》写的书评,好感动(也好羞愧呀。在此也感谢各位对此书的评论,就不一一点名致谢了,大Joy都记在心里啦),最喜欢里面6个字“同为人间卧底”,哈哈,忍不住在房间里嘎嘎笑起来:从她的博客到她现在的微信公众号Bazinga,Viv1an是个比大Joy更专注的geek,所以能成为和她同一战壕里的人间卧底,大Joy深感荣幸。(而且我觉得学医出身的人的geekiness自成风格,和IT界的geek很不同。而像大白菜这种跨界geek属于稀有动物。)

另外,好几个人问起了AC——AC超开心,AC说,I’m classy as usual 啦!

IMG_1246

目前AC正在为8月底的波士顿之行钻研“The Kennedy Women”这本书,不过格拉兹之行没有带AC,因为是欧洲城际超小飞机,对随身携带物品有限制,而大Joy是绝对不会冒险把AC同学放在临机托运行李里滴!

回到格拉兹之行,在格拉兹期间,我一边听着之前提到的奥地利人民的筷子兄弟DJ Otzi的各种“小苹果”,一边听着理查-施特劳斯的左手钢琴交响练习曲,你说,这是不是很有点人格分裂?!

(为什么喜欢听奥地利“小苹果”这点不需要解释吧,尤其对于一个德语文盲来说)不过之所以反复听施特劳斯这个左手钢琴曲是因为看the house of wittgenstein这本书的时候,最让我着迷的维根斯坦是那个哲学家维根斯坦的钢琴家三哥,Paul Wittgenstein.

51ht04raq6L._SY344_BO1,204,203,200_

——是的,在真找不到关于Graz的书籍之后,我决定“退而求其次”开始看至少跟奥地利近代史有点关系的维根斯坦了。而且保罗维根斯坦其实还在格拉兹开过演奏会呢。

保罗维根斯坦这个人实在让人着迷,他是个非常私密,闷骚,又十分倔强讲原则的人。违抗父命成为一个职业钢琴师后,却在二战中失去了右臂,但坚决继续演奏之路,成了左手钢琴师。维根斯坦之前,给残疾钢琴师写的曲子不多,好在维根斯坦家有钱,保罗维根斯坦就出资让好多作曲家为他写或改写钢琴曲。其中包括施特劳斯。

按理说,维根斯坦和施特劳斯还算是世交,保罗维根斯坦小时候就跟爸妈在施特劳斯家度了个小假,但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听说这点世交的面子一点没妨碍理查-施特劳斯狠敲了保罗-维根斯坦一笔——而因为保罗-维根斯坦是个很私密的人,所以到底花了多少钱无从查证,但反正给维根斯坦改编完左手钢琴曲后,施特劳斯好像就盖了一个豪宅……啊哈哈哈哈。

但保罗-维根斯坦也想的很明白,他跟别人说施特劳斯一家虽然真够爱钱的,但他们之所以是伟大的作曲家是因为别看他们会在作曲前和作曲后纠缠着你讨价还价,但是他们在作曲的过程中,脑子里除了音乐什么杂念也没有。(其实和维根斯坦最相关的作曲家是Josef Labor,不过维根斯坦的录音就少,Labor作曲的就更难找了。)

总之维根斯坦一家都是怪异的天才,但相比路德维希‧約瑟夫‧約翰‧维根斯坦,这个保罗维根斯坦更能抓住人的想象里。我觉得他就是一奥地利版Sheldon Cooper啊!比如有一次他去人家做客,女主人兴高采来的端出一盆奥匈特色的炖牛肉(goulash)来,客气地跟保罗维根斯坦说,“这是专门给你做的啦!”。保罗维根斯坦也真不含糊,将一锅炖牛肉接过来放在自己面前,呼噜呼噜全部吃掉,然后一桌人看着自己的晚饭就这么被干掉了,都傻眼了……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绝对的Sheldon Cooper

另外,我觉得一耳朵小苹果一耳朵施特劳斯,人格分裂就人格分裂,其实奥地利本身也是蛮分裂的,比如,我发现格拉兹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

比如?

你看下面这个店铺,你猜它是卖啥的?

IMG_0803 copy

服装?

家居?

包包?

居然,它是个卖巧克力的!

IMG_0804 copy

再看下面这个

你觉得这是卖啥子的商店

P1030898 copy

给个近景,帮助你思考

P1030900 copy

我靠

门口这么多蔬菜幌子,这家居然是个卖肉的——

IMG_0805 copy

门口那些蔬菜其实是炖肉/烤肉的辅助佐料!!!这思路,是不是够闷骚?

(未完待续,下篇不说吃了,下篇说个文化遗产…及其他)

格拉兹-2

IMG_1151 copy

今儿来侃点什么呢?

嘎嘎,那天我们晚上回到侃村家里正好下着雨,我俩琢磨着,真郁闷,估计胡椒盐儿家玩去了。然后雨停了,大约半分钟之后,有个家伙就瞪着大眼睛蹲在窗外往里面探头探脑了。

一看见我们,嘿,您真够不认生的,照例呲牙咧嘴地“喵嗷!喵嗷!”(回来了哇?开门!)

进门胡椒盐儿先检查了一下我们带回来的“扎啤”

啊哈哈哈哈~其实是一个啤酒杯的软糖,上面是几块大棉花糖!要说这“扎啤”在机场过安检的时候还引起一阵骚动,俩奥地利安检人员说行李里有一个可疑的大啤酒杯,掏出来的那一刻,俩officers瀑布汗,笑死了~

要我说,可见格拉兹的海关人员都不太爱逛街,这是大Joy在他们“王府井”的一家糖果店买的哦!而且我觉得这应该不算什么创意吧,他们那么爱喝啤酒又爱吃甜的——Graz城市不大,但糖果店、冰激凌店、冻酸奶店、蛋糕店满地都是!我觉得最好玩的就是巷弄里经常看见七八十岁穿着讲究的老爷爷老奶奶一人舔着一个大冰激凌,一边呜哩哇啦的八卦,跟幼儿园里出来的小朋友没什么区别。

奥地利人对甜的热爱也体现在他们的葡萄酒里——喜洋洋提醒我喝奥地利的贵腐酒,俺没敢尝,因为俺觉得他们普通的葡萄酒好像比法国葡萄酒甜一个级别啊!但做spritzer很合适。

IMG_1093

周日到格拉兹下午觅食,随便一溜达,就看见了eis这个据说是全有机的冰激凌店,而且,呵!真不得了,排那叫一个长队,跟北京秋栗香的栗子、鼓楼馒头店的馒头、方庄的手工烧饼似的!(……有没有觉得我知识点掌握得特别多?哈哈)

IMG_0637 copy

我们也加入大长队,我要了两个球,一个花生味的,一个开心果味的。确实好好吃,开心果味的那个比西西里的还好吃,不由得让人感叹有机的确实不一样。而那个花生味的简直就是销魂!!!因为那是一种淡淡但余香回绕的花生味——其实要不是因为文盲不会德语,我才不会点花生味的,谁想误打误撞出一惊喜!一边舔冰激凌我就一边心满意足的想:所以俗话说傻人有傻福嘛!嘿嘿

这个冰激凌店拐弯就是据说是奥地利最古老的糕点店Hofbäckerei Edegger——网上说好像15世纪就有了,但好像店铺自己说的是16世纪,总之就是很老很好的一个糕点店

IMG_0752 copy

正好赶上门口施工,所以小巴为拍这照片也是在镜头后扭曲成各种形状,嘎嘎。

这里吃了一个“皇帝什么什么”巧克力蛋糕(文盲就是文盲啊)和苹果派,还行。没什么特别的wow factor。这里比较有名的好像是什么茜茜公主饼干之类的,买了,还没有吃呢。不过顺便还买了一小袋沾了巧克力的薄荷蛋白脆饼(Meringue),非常好吃,还有一小铁盒至今不知道叫什么的核桃酥片——味道自就不说了,质地很见功力,即便回到英国两三天了,依然酥脆。

话说国内最近有个网红Akoko曲奇,据说是入嘴就化,在格拉兹,我一边大嚼着各种甜品一边思考这个网红曲奇的成功之处是不是因为曲奇的成分少,而meringue即蛋白的成分比较多……

但总体来说,我吃了一圈,我认为奥地利糕点不如法式糕点花哨,但是一样的好吃。比如下面这个橘子蛋糕,看着简单,却不显山不露水的藏着四个层次,质地和味道相得益彰

这个是在离酒店不远的歌剧院咖啡厅吃的。话说很多英国人喜欢奥地利人,因为奥地利人贫嘴起来和英国人一样的闷骚——真的是这样,不信你翻出小时候看的《茜茜公主1,2,3》,里面的笑点风格和《是大臣》很类似,而且这个歌剧院咖啡厅也是,你坐下打开菜单一看,扉页基本就是说:“我们自1861年以来就是各位名流风雅的场所了,只能说客官您真有品味!”

除了下图酒店另一边以轻食出名的Frankowitsch之外,格拉兹大部分咖啡馆的糕点还是没有法式糕点讲究卖相滴——

IMG_1109 copy

但Frankowitsch真是太贴心啦,你看见每个糕点后面都有相应的“缩微版”嘛?哎呀妈呀,咖啡一次可以一下尝试几个不同味道的,好爽。这个店以单面三明治著名

IMG_1097 copy

离镜头最近的那个是龙虾口味的,用料真足。

说起来这回参加的会在奥地利国内还算挺高规格的,因为又是格拉兹市长的午餐会又是Styria省省长的晚宴接见啥啥的,不过对于大Joy这种吃货来说,咬着三明治跟地方政客握手远不如抓紧时间尝遍当地美食来得实惠,所以从会场溜出去,吃吃吃!

奥匈帝国地盘上基本都是肉食为主,不过奥地利确实还是往南了,所以即便同样的大鱼大肉做的要精致好多。来开会之前我还跟小巴盘算着,运气好的话,还能赶上白芦笋的尾巴吧!

IMG_0662 copy

果然赶上了,好好好好好好吃!!!

鲜芦笋怎么做都好吃,越简单越好吃!尤其对岛国人民来说,鲜的白芦笋简直是奇货可居。兴奋地把照片发到家里的微信群里,结果我那些姨们居然隔空开始热烈地讨论起白和绿芦笋里的化学物质对尿液味道的不同影响来了……  >.<!! 你可以理解在一个医生云集的家庭里长大多不容易了吧!

这回食物上的最大发现是,原来奥地利也有“疙瘩汤”——

IMG_0820 copy

上图右角是“疙瘩”,然后泡在左下角这个火鸡炖蘑菇里,酸甜口。麻麻事后说,比起东北的疙瘩汤,这更像是山西的猫耳朵。嗯……反正嘻哩呼噜全下肚了!

格拉兹是个相对保守的城市,所以在路上看见一个抹茶店还挺惊奇的。店主说他们好像是Styria省第一个或许是唯一一个抹茶店。我对抹茶的兴趣不过是今年年初的事,还是源于小巴的忽悠——因为抹茶要比咖啡的提神作用持续,旅行佳品啊(虽然我觉得抹茶味道好难闻)!而且这家店居然还有小包子(虾饺)卖!吃一顿再走!

嘿嘿,看我们还要了一个积分卡做纪念,从卡片设计上能看出店主还是很用心的吧!

最后显摆一下在格拉兹最爽的一顿晚饭——开完会从超市买了一堆当地小酒和食材,猫在屋里自high。这是在巴黎做博士后的时候发现的最好的消遣。各位可能看着有点奇怪,但对于岛国人民来说,没啥比大啃新鲜出炉的面包、高质量奶酪和大嚼各自有味的时蔬更来劲的了。(在食物“新鲜且可口”这点上,北美和中国绝对都比不上欧洲大陆)一边吃一边感叹:哼,英国脱欧可真够傻啊!yum yum yum

IMG_0785

未完待续,谁说明儿不会继续说到吃呢?=P

格拉兹-1

IMG_0779 copy

格拉兹(Graz)是哪儿啊?要不是开会我也不知道。也不怪我这个亚洲老外不知道——格拉兹说起来是奥地利第二“大”城市,但却是个连伦敦都没有直航的“小”城市;格拉兹说起来是世界文化遗产古城,但却是个连找本英文旅游介绍都难的地方——确切的说,即便在格拉兹市中心的几家书店和旅游中心里,关于格拉兹的介绍也都是德语的,似乎这里还依然是德语世界的一个秘密。而网上关于格拉兹的旅游介绍几本都是在原奥匈帝国地界上“顺带游”一类。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大Joy觉得格拉兹这个会必需要去呀!——不然哪里有动力特意去一趟呀!嘿嘿。而且赶上德语比中文好的小巴休学假,同去同去,连翻译都有啦!

为了能在会议之余在格拉兹玩一下,俺俩定的周日早上7点从伦敦出发的航班——格拉兹其实不远,跟维也纳飞行距离差不多,但是中间要转机,到格拉兹也就下午一点了——也就是说,我俩周日早上3点半就起了!

连接我们的司机师傅(估计他是2点起的)都说,矮油,你们做学术的还蛮辛苦的。

我说:咳咳,其实是为了玩,也是蛮拼哒!——周一一早开会,周日早上飞,会前还能玩一下午!!!哦耶!

在鸡(和胡椒盐儿)都没起床的点儿去机场的好处是不堵车,而且就算是希思罗,安检也没有排队,一分钟搞定!哈哈。

本来以为三点起床会很困,但是其实相当兴奋,在机场吃了顿早饭,然后在书店里转悠,买了本此前在waterstones看到的一个翻译小说

IMG_0547 copy

听说这本书不错,而且是个奥地利作家写的,写的是30年代维也纳一个香烟报刊亭的事——之前看了没有买,因为写的是维也纳,但后来我发现奥地利这个国家很奇妙,虽然每个国家的首都都有多少有点曝光率的优势吧,但奥地利近乎是一个除了维也纳“乏可陈善”的国家,奥地利虽然有那~~么多作曲家,那~么多社科名人,但是他们的活动范围几乎全部都在维也纳!跟格拉兹有关的书籍非常少。甚至是在头天晚上翻了一遍贝莱尔的《奥地利史》之后,都对格拉兹没什么太多印象,所以在机场看见Seethaler这本书的时候,虽然(又)是关于维也纳的一本小说,还是决定买下来。

在之后的四个小时,大Joy从伦敦飞到慕尼黑,在慕尼黑兴冲冲地吃了一个大pretzel,又从慕尼黑飞到格拉兹。在空姐说准备降落之前,上面这本书已经被看完了。

我想说,这真的是一本非常非常非常好看的小说

我觉得是近几年唯一一本“没有什么情节”却让我一口气看完的小说。情节很简单,其实就是一个男孩长大的故事,背景是二战前夕,这个故事可以有各种俗套,但这个小说都没有落——或者说,即便它落了俗套我也没有发觉或者留心,因为这本小说从第一页就让你对主人公异常感兴趣。

而且读完了小说,好像它并没有告诉我什么我之前不知道的奥地利/纳粹历史,但是我感觉一下子对奥地利人的心态理解很多。

还用说嘛,周日早上翻完的这个小说,在周四在慕尼黑转机回伦敦的时候,手机上就下单买了作者另外一本翻译过来的小册子“A Whole Life” (这样周五就能确定收到),昨儿(周五)晚到手就在读,今儿判了三个毕业论文,一会儿写完博客就继续看。

很好看的一本书,也是一被man booker奖提名的奥地利作家——有些获奖作品看完给人的感觉是:为啥这书会获奖,有些作品则是“难怪这书会获奖”。这本书是“居然这书没获奖?!”

IMG_0652 copy

总之,在在3个国家驻足,在慕尼黑机场买了两块“核桃”一块“松子”橡皮和一杆日本木质自动铅笔,吃了一个新鲜出炉的pretzel,以及看完一本让人唏嘘却又无从说起的小说之后,当下午一点抵达格拉兹机场的时候,我有一种好像已经度假完了的满足感!哈哈

但更多惊喜在后面——

到旅店被告知学校帮我订的标间已经没有了——所以我们被免费升舱了(嗯,只要你飞的不是United,一般到机场听说经济舱已经满了都是好消息,大Joy两次被免费升级到公务舱嘎嘎嘎嘎嘎嘎),一进门发现门框是这样的——

IMG_0573

客厅是这样的

IMG_0553 copy

矮马,觉得我今年的会议经费太赚了。

这还是个挺“文艺”的旅馆,拉行李上来的时候就发现楼道里每个房间的门牌都是一个与众不同的雕塑——

IMG_1167

同一个当地雕塑家的作品。而且房间内客厅和卧室都挂着大概是当地艺术家80年代左右的原作,当然,艺术品云集,大Joy少不了要提醒小巴注意焦点,啊哈哈哈哈哈哈——

IMG_0564 copy

安顿好行李也差不多三点了,打算晚饭前小溜达一圈,没想到这个文化遗产古城真是紧凑,不到5分钟的路程,五个“景点”(大教堂,神圣罗马帝国斐迪南二世陵,格拉兹堡,老耶稣会学院,古城门)就尽收眼底了,而且俺俩一不留神还溜达到了格拉兹市的地理中心点(下图雕塑标示)

IMG_0615 copy

最好玩的是在格拉兹大教堂,小巴指出那蜡烛好似是百事可乐赞助的,啊哈哈哈哈~真是见解独到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格拉斯堡旁边的绿地和从以前护城河改造的城市公园。

你不觉得它就是一幅典型的浪漫主义时期的画么——

IMG_0682 copy

帮你想象一下——

IMG_0685 copy

对于一个花粉(与自然)过敏的家伙来说,我依然忍不住深深吸了好几大口空气,而且不得不说,这酒店外5分钟的景致太让人惊喜了(请留意那树有多高,这才是一个城市真正的积淀),我不停地跟小巴说,有历史有大苍天树,我不能想象一个格拉兹人为什么还会想去别的城市居住(当然这个想法在之后几天是有变化滴)

P1030839 copy

未完待续,明儿个放好吃的拉仇恨,别怪我没有提醒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