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到最后一篇才发现,原来Graz中文翻译不是格拉兹,而是格拉茨,汗!哈哈。
格拉茨老城本身是世界文化遗产——格拉茨是在二战中被炸得最惨的一个欧洲城市,所以还能剩下来这么多奇妙的建筑真不容易。上图是格拉茨山头的表楼(还另有一个“钟楼”),是格拉兹地标建筑。在一个好高好高好高的山头上——
你们看到图片后景里那曲折的台阶了吧?
所有的人都说,来格拉茨必然要看表楼,我和小巴下午走到这里,原本信誓旦旦地一定要爬上去看个究竟,但仰脖望,哇那么多台阶……我俩就不约而同的开始说“哎呀,其实一个表楼,反正也不让进去参观,远看和近看一样的呀”“其实看城市全景的话,在山头上看还能比在飞机上看‘全’啊!”
我俩纷纷觉得对方所言极是,并且因此都觉得表楼的游览价值一定是被高估了。
正打算打道回府,忽然发现好像有个什么山洞电梯缆车之类的东东可以不用爬把人捎上去。让小巴再仔细看看,小巴断断续续的翻译说好像是什么一个小时3趟的样子,时刻表见……见……反正是要参看哪里。
但总之听起来算是个还算不太费卡路里的事,我俩就走到山洞里买了票,在售票口远远看见山洞深处有仨大电梯,估计这就是那个什么电梯缆车吧。
四下里看,一个游人都没有,我俩就特别谨小慎微地问售票员:这个,这个电梯缆车什么时候来啊?
售票员听了一愣,说:你一按就来了。
小巴还觉得售票员没听懂,又很慢速地用英语问:这个上山的电梯每隔多长时间一次啊?
售票员如面对俩外星人一样,忍住没翻白眼儿,一字一顿地回答我们说:这个电梯和普通电梯没有区别啊,你按它,它就来了啊!
啊?!这么简单啊!哇哈哈哈哈……事后发现,我们开始读的那个一小时三趟的那个电缆车其实是个毫不相关的小孩游艺设施,只是牌子正好挂在登山电梯附近,被我们两个自作聪明的文盲给想复杂了。没文化真可怕,哈哈哈哈
除了老城这个文化遗产,离这个老城不远,还有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埃根博格城堡(Schloss Eggenberg)
这个城堡外面花园和里面的房间一样值得看。
尤其是大早上起来去这个城堡,一进门就和一只孔雀擦肩而过。孔雀都不爱搭理我们的,非常皇家范儿——
这不是一个“皇家”宫殿,而是一个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很铁磁的家族的宫殿——当然后来里面住过好多皇宫贵族。
在欧洲看城堡很容易审美疲劳,但是这个城堡里面好豪华,尤其这是一个相当geeky的建筑——
据说那会儿新科技和旧哲学一碰撞,让好多奥地利人都晕头转向找不到北,整个社会如没头的苍蝇,然后Eggenberg家族就觉得自己有义务在无序中重新树立秩序,而其秩序的根基就是……嗯呐,数字。
这个宫殿一共有365个窗户,第二层有24个大房间,而且24个大房间是左边12个,右边12个,代表日夜交替,每层一共是31个房间,代表每月最多31天,主楼层一共是52个窗户,代表一年52周,加之卫星房的8个窗户正好是60,代表一分钟60秒……这房主真可以。
这个城堡还一个历史优势,就是在它好不容易建完了之后,Eggenberg这家人基本就绝后了,最后一个主人,Eggenberg家族一女眷的老公,在咽气前留下了这个城堡的一个完整的家具目录,之后就撒手人寰了,然后这个城堡就关门大吉了。
正因为这关门大吉,之后30多年这里的文物都没有被破坏过,直到后来捐为公有后,重新开放修复。而且因为有之前的目录,现在屋子里的摆设几乎可以完全还原盛世原貌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里还有个非常棒的中世纪美术馆——大Joy不太喜欢中世纪的宗教画,因为不太懂,但这个小美术馆馆藏很好,布局精巧,展品不多不少,可是说是第一次让我耐心看了一次中世纪画作,特别有收获。尤其看到了一幅15世纪的基督大头像,非常感人而且太现代了!可惜里面不让拍照,而且回家网上搜了很久都没有找到=(
和这个中世纪小美术馆相对应的是格拉茨更为著名的当代美术馆,就在会场旁边,长这样——
嗯,我想不用我说,大概也能猜出来这个当代美术馆就是那个形状很想被切了须爪的八爪鱼的建筑。
网上对这个美术馆好评如潮。不过当代艺术,还是让人瀑布汗……
我们赶上的是一个名为“晕”的装置展
上面几个是还能稍微看出点所以然的作品。
而且我怀疑这艺术家们一定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粉丝,有几个作品非常白宜洛和艾未未,有一个装置作品(下右)干脆挂了一个和谐北京的照片(下左)
但绝大多数是看不出个所以然的。
比如下面这个灯罩和酒杯。我觉得一定要加上小巴那反光的大脑袋才有点意思,哈哈——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艺术家们的目的达到了,因为看了确实很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