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塞罗纳名义上呆了五天,其实也就三天。虽然事先并无计划,但这三天貌似漫无目的地转悠回顾起来恰好是第一天可以说是“高迪日”,第二天是“毕加索日”,第三天是“米罗日”。
看来潜意识还是起了作用,比如为啥第一天就去看高迪的?并不是因为最喜欢高迪,相反,实在是因为大Joy一直以来对建筑提不起兴趣(不是因为不知其价值,而是因为打心眼里觉得建筑和音乐一样,都超乎了我的智商范围,所以你会发现下文俺都是把建筑当画看>.<!),尤其以前麻麻带俺去过高迪公园和巴城里的标志建筑,而小巴没看过,所以大Joy想的是赶紧带小巴“到此一游”一圈,tick the box,然后就可以踏实看美术啦!嘎嘎嘎嘎
所以第一站就是“圣家堂”
比十六年前还真是进步不小,但居然还要十年才能完工——说是为了赶上纪念高迪逝世百周年。。。
听到解说器里对工期热情洋溢的保证,不由得让人感慨——还是建筑师牛,每个作品都是自己的丰碑。高迪离世一百年了,其风格居然依然从未被超越。也不由让人冷笑——纪念高迪离世一百周年?哈!高迪晚年的时候因为主要资助人破产自己也穷困潦倒,搬到低档社区不说,因其极端虔诚的宗教信仰而保持苦行僧似的朴素生活,撞到他的有轨电车司机还以为他是个乞丐——要不是因为电车司机以为他是个穷鬼,讹上自己,把他推到一边;要不是路人也以为他是个穷鬼,估计送到医院也没有保险支付医疗费,高迪估计会得到更及时的医疗救助,或许,就不会这么死了。所以或许这教堂的工期底线还会延长个几年也说不准……好个纪念高迪逝世一百周年!
(所以说以后见到大爷大妈摔在路边还是得扶,说不准这扶起的是棵摇钱树呢……)
高迪是个很让我困惑的家伙。因为从某种角度讲,他是个特别狭隘的人:他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加泰罗尼亚地区,几乎只会说加泰罗尼亚语,一辈子只想打造“加泰罗尼亚”的建筑艺术,但是他同时又那么具有超越性:他的灵感几乎都根植于自然界现存的动物和植物结构(而非局限于“民族的”)
比如圣家堂里面的房柱即大树——
比如米拉公寓的“石涛与海带(阳台)”的造型,及公寓里蛇骨式的回廊构造——
从来没有人能让石头这么柔软,砖这么锐利。
高迪另一个让人“困惑”的地方是,他所有的作品都那么的宏伟大气,他那对“高、大、上”的推崇简直不能再明显了——你想啊,19世纪末,高迪设计圣家堂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现在的芝加哥呢,即电梯这事还处于雏形呢,10-20层的房子就称之为“摩天大楼”,而高迪当时设计的圣家堂就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在真正的摩天大楼面前也毫无压力啊!也因此,我觉得教堂门口的乌龟好辛苦呀,你瞧这累的直吐舌头呀——
嘎嘎嘎嘎,我想Terry Pratchett的discworld里的那只海龟估计也就这样吧
但同时,看高迪又是个OCD,其的作品(不论是家具还是建筑)又那~么细节
在门口看见了一组鸡的雕塑,嘎嘎嘎嘎
高迪是超级OCD的,有一次有个主教问高迪:你教堂都建的那~么老高,一眼望不到顶的,你干嘛还把那么多精力设计顶楼啊?高迪回答说:可是天使看得见呀!
>.<! 服了!
我带着怀疑和极高的警惕性参观了圣家堂里还展出了很多高迪设计的教堂内的家具,因为别看外表看着这些家具都挺好挺圆润的,但是我听说高迪对其都动过一番心思和手脚,他设计出的教堂的椅子如果不正襟危坐就很不舒服的哦!!
但说到“困惑”,圣家堂里最让我不解的后门的这个受难基督的雕塑——
因为我当时觉得太穿越了——哇靠,这构思是高迪的?!这十字架与基督的空间变幻不应该是达利的原创么?莫非(同是西班牙的)达利50年代的时候剽窃了高迪?后来回家查了查,原来是西班牙雕塑家Josep Maria Subirachs80年代末设计的——嗯,这时代就顺了。
而后来我俩路痴,迷路巴塞罗纳街头的时候,还碰巧看见了Subirachs的另一个作品,这是纪念西班牙设计师制造的世界“第一个”潜水艇的雕塑——
巴塞罗纳这南欧小巴黎行呀,惊喜不断呀!
第一天除了圣家堂还去了上面提到的米拉公寓,屋顶好炫呀
背景里长得特别像Game of Thrones里House of Targaryen的士兵头盔的都是烟囱,大的“圣诞冰激凌”都是楼梯,哈哈
这个公寓现在居然还有人在住,而且每家门上还有高迪亲自设计的符合手型的门板,无比羡慕嫉妒恨
这个公寓有个“样板间”对游客开放,其中一间是书房,你看同是在书房拍照,大Joy多乖,而你再看小巴是多么的八卦,瞧那表情——
窗外也没啥啦,风景如下
其实就看了圣家堂和米拉公寓,已经觉得很有收获啦!路过下面这个高迪和其竞争对手的公寓楼,就没再进去,因为已经到了铁钉喝小酒的时间啦!而且是俺眼花了么,我怎么觉得这公寓对面的树上的瘤子都那么的高迪范儿?
(未完待续)
高迪的作品确实很细节,细到每一张照片都得放大了才能慢慢品味。
我最突出的感受是:看高迪的作品特别毁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