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ckholm tittle-tattle-6 会玩篇

P1010757 copy

如果出差,尤其是带家属的出差,还想顺便玩一把的话,就得算计好时间——比如上次去吃“人民的肉丸”,5点半散会,订的6点半的座位,连坐地铁外带“计划内迷路”(俺们是多么有自知之明呀!),等撞到餐馆门口正好6点半哎!啊哈哈哈哈~傲视门口排队未预约的群众,牛牛地就入座了,啥也没耽误

还有个例子呢,就是你说如果第二天早上的会10点才开始,而瑞典皇宫8点半就开门,那么早上起来在酒店自助塞了那么多好吃的之后又去哪里遛食儿呢?嘿嘿嘿嘿~

IMG_6407 copy

早起真的很有好处,皇宫开门的时候,马路上除了清洁工好像还没啥人呢,皇宫里面更没有人啦!

说起来瑞典皇宫很小,很朴素,还不如英国王室上下船歇脚用的Somerset House气派,但是这是我觉得最棒的一次皇宫参观体验啦!因为和欧洲绝大多数皇宫不同,这里没有强制性讲解,也没有工作人员虎视眈眈地盯着你,走好几间房才会有一个工作人员“嘿”你一下(瑞典语的哈啰就是‘嘿’),而且早上连游客都稀少,所以感觉整个皇宫任由俺俩在里面撒欢

我想象如果皇宫里有摄头的话,保安一定在屏幕后擦汗。

皇宫没什么特别可说的,对于皇宫来说,真是一般豪华。而且绝大多数房间都比较暗,大概是为了防止紫外线辐射。

想吐两个槽,第一个挺可乐,是一个拐角的小屋子叫玛格丽特间,这间屋子是以玛格丽特太子妃(crown princess,在她老公登基之前就去世了)命名的,因为这位玛格丽特(还是个英国人,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女)特别爱画画,然后这个屋子里就挂满了她的作品。

作品水平一般,尤其室内光线也不好,其实也没太看清。好笑的是,看着这满墙炫耀的作品,小心眼儿的我一下子想到我一个画画很糙又不自知还特别喜欢在朋友圈晒的朋友,啊哈哈哈哈~我当时忽然十分庆幸幸好她不是个格格,不然北京故宫就要被她拿来涂毒民众审美啦!想到这里,一串寒战从后脊梁蹿过~~~

images

第二个要吐槽的是,对于喜欢猫的人来说,皇宫里有幅画太“政治不正确”了

P1010716 copy

瑞典皇宫别看小,但是个挺穿越的宫殿,好像瑞典人也没琢磨明白到底把皇室放在哪个时间段比较合适,因此,就有类似下面这样为庆祝瑞典国王登基N年而特意装修的现代屋子(有点宜家,天花板再高,还是很宜家)

P1010728 copy

但是国王至今和政党们见面象征性探讨一下国事的屋子却依然保持下面这个样子——

P1010719 copy

中间那一排应该是法典之类的吧——哇噻,现在谁查法律还查书啊,iphone,最不济ipad就好了吧。嘿嘿

等我们从皇宫出来,旅游大巴什么的就纷纷到了,赶紧逃跑。我们多会掐点呀!

Stockholm最豪华的宅邸还真不是皇宫,而是 Count Walther von Hallwyl和他老婆 Wilhelmina的旧宅,这是临走前的早上去看的,感觉就是临上飞机之前还过了把眼瘾,居然还是免费的!

P1010872 copy

豪华不说,女主人是个小有名气的艺术收藏家,所以他们的旧宅现在是Hallwyl博物馆(Hallwylska博物馆)。里面的艺术品收藏让人想起纽约的Frick老宅。我觉得收藏好像有个“往东看”的规律——美国的收藏家一般就喜欢屯点欧洲的东东,欧洲的收藏家一般都喜欢收藏点近东远东的东西。所以你看Frick家一排排的荷兰法国意大利画家,而Hallwyl家一柜子一柜子的汉唐、古朝鲜陶瓷啥啥的。

可惜我对物件儿收集不太感兴趣,所以Hallwyl博物馆里的“大亮点”在我眼里就是“太晃眼”,直接跳过了,倒是他家楼上这个画廊让俺很high,我还是喜欢看画

P1010888 copy

有两幅Pieter Brueghel the Younger的画,农村婚礼

Brueghel家就是图像小说鼻祖,每一寸画面都特别禁得起琢磨

P1010891 copy

但我最喜欢的是下面这个荷兰画家,Aert van der Neer

Aert_van_der_Neer_-_Winter_Landscape_with_Skaters_on_a_Frozen_River_-_Google_Art_Project

上面是google的图片,下面这个局部是相机拍的

P1020003 copy

女主人Wilhelmina Hallwyl应该是很喜欢他的画,因为我那天看见挂出来的好像就有三四张。不过这个Van Der Neer生前和死后都没有什么名气,所以博物馆布展的时候好像是把他的画用来填缝——不是挂在墙的最下面,就是埋在某个游客很难看到的拐角当背景。

不过就算当背景塞缝Van Der Neer还是很打眼。之所以上面同一张画摆两张照片是因为光线问题我拍的有点虚,但是google做的对比太强烈了,其实原画肉眼的真实感觉介于上面两个图片之间。Van Der Neer的画很动人的一点就是对暗光细腻的描绘,然后在人物身上撇上一点棕红一点蓝,嘿,整个画面都透气了,真生动。Google把图片都弄得高对比度,是“清楚”了,这法子搁15世纪前的画还行,搁之后的画,把油画搞的都跟薄脆似的,气氛全没了。

我猜Hallwyl家当年一定很有趣:因为除了收藏了那么多好东东之外,你看他们家图书馆,中间的走廊还可以两用来打保龄球!(保龄球就在左图右下角,图书馆尽头的保龄瓶见右图)

哈!这才叫“满脑子都是疯”!真会玩!

Stockholm tittle-tattle-5 音乐篇

P1010398 copy

很得瑟的一张照片吧!

去瑞典之前对这个国家的文化基本不太了解,但除了肉丸和宜家,瑞典流行音乐是知道的,久仰久仰,比如ABBA,去之前就在地图上圈出了ABBA博物馆

P1010639 copy

嗯呐,我特想跟现在的小朋友们说,在有韩国“欧巴”之前,我们都是听瑞典“阿巴”长大哒

下面这个是ABBA70年代在英国Brighton赢得“欧洲好声音”(Eurovision)比赛的服装——

P1010602 copy

哎呀妈呀,bling bling的,真够土的!好像Star Trek走出来的。只听歌声不看服装还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多么老的乐队,看到当年的审美,才忽然意识到,说自己是听ABBA长大的太暴露年龄了!!

所以我要赶紧解释一下:大Joy之所以听ABBA,是因为有个比大Joy还老的喜洋洋!啊哈哈哈哈~

最让人感叹时间嗖嗖嗖嗖的,是下面这个ABBA曾经获得的奖杯——

P1010633 copy

金卡带奖!哈哈,真的是上世纪的事了!

最逗的是在ABBA博物馆里我还看见一个瑞典妈妈站在ABBA全球发行的各种版本CD专辑封面前面,跟她几个6-7岁的孩子解释CD是怎么回事!!特别不可思议吧!后来想想也是,印象中CD这种东东好像N年都没有买过了,上次买应该还是2010年之前的事情了吧——出于好奇,刚才刚搬板凳在我家束之高阁的柜子里翻了翻,哎,我们家还挺守旧的,原来俺家买的最后一盘CD是Robbie Williams 2012的Take the Crown——

take_the_crown_cover

(里面那首Candy很好听哦!)

ABBA博物馆挺不错的,对于俺这种老年人来说超级怀旧,完全都是中学时代的曲调呀。里面有ABBA各种服饰、乐器、录音棚、拍摄封面的原版道具(右图),还有当年巡演的车子什么的(左上)

左下角背面这四个人在长椅上的照片和披头士过马路一样经典,博物馆里面安了个小凳子让游客合影,可问题这张照片气氛忒特殊,咋凹造型都觉得像是打酱油的,嘎嘎

下面他们拍ARRIVAL封面的飞行器,我就说他们是Star Trek走下来的嘛!

其实是不是喜洋洋介绍的ABBA我还真拿不准,也许是比喜洋洋还老的我小表哥告诉我的,因为ABBA的曲子都好乖,不太符合喜洋洋的风格,但以前提到过,Roxette一定是是喜洋洋告诉我的。

P1010644 copy

ABBA博物馆顺带手把瑞典音乐都盘点了一下,Roxette当然也是大牌,上面那个是他们Joyride的唱盘。刚发现,居然这个老乐队今年还出了新专辑!

roxette_-_good_karma

在iTune上试听了一下,感觉一般般,我还是最喜欢他们的How Do You Do

Ace of Base, Alcazar都是瑞典的。想想瑞典还真是个奇怪的国家——文学美术都是严重抑郁范儿,音乐咋都那么给力正能量聂?

从音乐上,瑞典都是这范儿的——

(你听这旋律,我真的觉得他们的歌手都是星际系的。)

Stockholm tittle-tattle-4 博物篇

P1010672 copy

Stockholm是个以博物馆著名的城市,好像拐个弯就是个博物馆的样子。但这并不意味着Stockholm的博物馆水平都很高,比如那个老城里的邮政博物馆就很让人失望,三层小楼,远远不如我在巴斯无意中逛的地方邮政博物馆有意思,感觉枉费了那么大一个招牌。在里面唯一觉得好玩的收获是了解到原来在职业邮政开始之前,很多农民是兼职邮递员的,而如果他们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投递的话,这些老农是要被关禁闭克扣口粮哒!——哇塞,如果这招能用在当今英国的Royal Mail上该有多好呀!嘿嘿嘿嘿~

除此之外,在邮政博物馆的收获就是上面这张图书馆的照片啦!

Stockholm最有名的博物馆大概就是下面这个皇家沉船博物馆了

此幻灯片需要JavaScript支持。

这艘因为设计头重脚轻而沉船的Vasa木船在斯德哥尔摩水域内沉睡了300年,上个世纪60年代左右被打捞出来,而且因为斯德哥尔摩附近海域是淡水,所以船体奇迹般保存了下来,目前展出的90%多都是原船!

下图是1:10的复原模型——

P1010535 copy

我发现闷骚的瑞典人还在船头甲板上做了一个托腮凝思的少年维特

P1010537 copy

船很震撼,不过目前还不让上,估计以后会让上,因为船内还有各种电脑和车床,继续着修复工作。既然不让上,大Joy就只好和复制品玩了——

P1010571 copy

看这个木船比较亲切的就是这些船上的绳索。嗯呐,这个夏天除了玩猫,大Joy和小巴还是干了点别的的,比如去了肯特的老船厂

IMG_5248 copy

今年暑假我们是跟船干上了,数了数如果算上两艘冷战时期的潜艇,不到两个月我们一共参观了7只船!

IMG_5316 copy

(后面那个绿色的家伙是做锚哒!)

俺还在英国二战时的潜水艇上捣了捣乱——

不过那次最主要学习的是绳子,原来航海的绳索有那么多讲究,比如每个绳子里面会埋一根有颜色的线,这个颜色就是制绳厂的商标,出了事,一看颜色就知道是哪个厂家假冒伪劣,呵呵。而且肯特郡原来是很有名的航海制绳地,早年间有个长达1 mile的红砖房,就是为了能制造长而又长的航海绳索,现在这个超长的楼房一半成了博物馆,但好像另外一半还在做绳子!

我才知道“麻”是航海绳索的主要原材料。然后我终于明白原来那个中文里称之为“麻”的纤维原来是和“大麻”有关,是大麻的根部。哎呀妈呀!原来大麻种植还有这用途呐!以后再穿麻质衣服,自来high~

航海用的绳子真沉——你想啊,那些蓬松纤细的根须要挤压到怎样的密度才能拧出个绳子状啊。而下面这一小坨直径5厘米的绳子就相当有分量了,感觉要比一瓶矿泉水沉,肯特特色的镇纸——

IMG_6440

回过头来看这17世纪瑞典沉船上的绳索(都是后配的了),俺在YY,就算船体没问题,这么多绳索估计也得头重脚轻地沉下去了吧?

虽然不知道Vasa古船上的绳索是哪个船厂造的,但是我们在下面这个瑞典第一艘公海破冰船上撞见了一“老乡”

IMG_6281 copy

在船头有下图这个巨大的锁链装置,不知道干啥的,我猜应该是破冰船很关键的破冰设备吧。

P1010598 copy

机械看不懂,但商标一下子就看到了——

P1010597 copy

‘Gateshead on Tyne’!哇塞!这不是俺们新堡出产的嘛!(Gateshead和Newcastle相隔一个Tyne河,俩城市根本就是北京东西城的关系啊,当年新堡的肉丸都是在Gateshead的宜家吃的哇!)

老乡见老乡,两眼放光芒~

Stockholm tittle-tattle-3 城市篇

IMG_6376 copy

如果你和大Joy一样,在去Stockholm之前恶补了一下第一季尚可而第二季即传说中”craptastically”烂的电视剧Welcome to Sweden的话,你会发现瑞典或许是个具有英国一样潜质的,闷骚得可能有点可爱的国家。

这是个出产了“龙纹身女孩”、情绪化侦探Wallander,还有启发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和Graham Greene的最伟大犯罪侦探小说夫妻档塑造的神探Martin Beck的国家,不知道瑞典犯罪率怎么样,但瑞典绝对是犯罪小说之乡。感觉好像是因为天气太冷,冬天太长,大家习惯于猫在家里自己吓唬自己玩儿……==||这两年比较火的作家Johan Theorin为了纪念自己儿时的故乡Oland,一口气写了春夏秋冬Oland犯罪四部曲!(Oland Quartet)矮马,第一次见这么重口味的故乡情~啊哈哈哈哈~

而非犯罪类近年在西半球比较火的那个Jonas Jonasson的“跳窗玩失踪的百岁老人”也是个讽刺小说

the-100-year-old-man-who-jumped-out-of-the-window

周日泰晤士报有个评语特到位,就是虽然内容依然秉持瑞典“反人类”(misanthropic)的传统(冻到一定程度不反人类也难啊!哈哈),但比Strindberg等及其他瑞典搞笑了很多——按照英国这个评论人的意思,就是瑞典作家达到了“反人类”新境界。哎呀,一个闷骚国评论另一个闷骚国真乐趣。

从机场开赴酒店的路上,看到Ericsson(爱立信)的大招牌感觉好穿越——已经N年没注意过爱立信的商标了。话说当年手机业刚开始的时候,大Joy跟大Joy粑粑一样,都是爱立信的粉丝,但后来有一阵东城区强调素质教育,非让俺们每周被老师压着去图书馆看一小时书——(你说有老师的大眼睛盯着,俺能看啥?!)就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南风窗》关于芬兰神话诺基亚的报道,一小时之后俺就成了诺基亚的粉丝,后来听说爱立信基本被排挤出了手机市场,后来就再没听说过爱立信了

到了瑞典才知道爱立信公司还好强大!不知道是不是得益于爱立信,Stockholm的免费无线网络覆盖真好,这回是俺第一次出差无须使用漫游功能。

Stockholm还有一个第一,即它是是我去过的第一个信用卡真心比现金方便的城市,好多地方不收现金的说。

Stockholm还是第一个我去过的真的可以用英语毫无困难走天下的非英语国家。

但这不是说我对Stockholm没意见。

下了飞机就被坑了,而且还是傻乎乎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才发现的——从机场到酒店的出租车,进城的时候,要价675瑞典克朗,几天后出城的时候酒店帮我们叫的出租车,原来才收520克朗!哇靠,差不多多收了我们1/3哎!虽然是不同的出租公司,所以或许机场价略有不同,但这差价依然让人乍舌。

上次被坑好像是在布拉格。但在大型国际都市,比如巴黎伦敦纽约之类的,好像就鲜有这样的事,所以不由得让人对“小首都”产生一点点戒备。

但Stockholm可爱的地方是,真够男女平等的,你瞧连路标都得一男一女做俩——

IMG_6263 copy

哈哈哈哈~唯一想吐槽的是,Scandinavian女性大多都又高又瘦,这个裙装路牌显得她们好胖,啊哈哈哈哈

P1010489 copy

而且瑞典确实很在意设计,你瞧这书店里的椅子看着都不一般

P1010479 copy

你看书店里的椅子充满设计范儿吧,瑞典皇宫里的沙发则充满宜家范,哈哈哈哈,没有图片,但真的是这样!

也许瑞典的闷骚特点之一是,它将自己的艺术范深埋于地下——Stockholm的地铁站据说是一景。嗯,还不错,虽然实在不能称之为“美术馆”,但确实比较热闹,下面的幻灯一半是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地铁站拍的,好geeky!

此幻灯片需要JavaScript支持。

不知道瑞典是不是和英国一样是个十分适合植物生长的国家,感觉像,因为在Stockholm看见很多商店卖植物的标本或者植物教科书那种科学绘画,但那天从Monteliusvägen下来,经过一个当地保存比较完好的老区的时候,发现办公楼里的那些窗台上的植物其实都像那些标本画一样:

Stockholm真心不大,其“中心广场”大概就是下面这个啦——我觉得几乎和侃村的一样小哎!哈哈

这个广场侧面就是诺贝尔博物馆了。这是下了灰机大Joy第一个游览的地方,看,崇拜各位学霸时俺的T恤穿得多么的(不)爱学习,哈哈

诺贝尔博物馆比想象中好看。里面除了有队诺贝尔生平的回顾,所有获奖人的资料和演说词,还有很多获奖人平时喜欢用的东西,比如Amartya Sen在Shantiniketan调研时的自行车,Oliver Wiliamson的棒球手套等等。让我眼前一亮的是Herta Müller创作时的这把用来拼接词汇的剪刀

P1010426 copy

哇噻,这就是江湖上传说的“达达的剪刀”吧!Tristan Tzara一定很欣慰。

博物馆里有个临时展,是德国摄影家Volker Steger让每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自己科研贡献的摄影作品,很有趣

此幻灯片需要JavaScript支持。

但最好玩的是下面这位geek,1988年物理学诺贝尔奖得主,Leon Lederman–

为啥要得诺贝尔奖?因为这样就有女孩子喜欢我啦!

啊哈哈哈哈~

最牛的是1984年物理奖得主Carlo Rubbia,居然是个小画家哎,他给自己画了个自画像:“干煸原子的大厨”——而你看大Joy天天称自己是神厨的也顶多做个干煸四季豆啥的,哇噻,太自惭形秽了!而且还带玩颠勺的!终极偶像!

P1010432 copy

Stockholm tittle-tattle-2 吃篇

IMG_6343 copy

别的不敢说,但瑞典跟英国有一点是很像的——就是我看都不太会做饭。

真的,别看Stockholm吃的特别好,那主要是依赖进口的好,各国特色餐厅比比皆是——尤其是日本寿司,大概和鱼类发达有关。而且在Stockholm俺们居然吃到了目前为止最好吃的越南米线——没有之一,就是目前俺们在越南之外吃到的最好吃的

IMG_6223 copy

但我觉得所谓的美食之都都是假象,因为都是靠这些高质量“外援”,真正的瑞典饭吧,感觉乏可陈善——最有名的是茴香腌熏三文鱼,第一次吃觉得挺好吃的,尤其茴香和黄芥末的使用,让大厨又有新点子了,但吃过几顿吧,觉得好像瑞典饭基本就是茴香,茴香,茴香……

IMG_6388 copy

连吃个薯片,都是茴香味的==||

IMG_6413

除了茴香就是甘草(licorice)了——大Joy很不地道但是非常北医的想,像Scandinavia这种高肉制品消耗的地区,多吃点licorice确实很有败火需求哈哈哈哈哈~

瑞典是甘草天堂,甘草铺天盖地,不试试都对不起到此一游,所以俺俩尝了大概7-8种不同的甘草零食——最诡异的是在诺贝尔博物馆买的,居然是甘草和jalapeno的,这是玩墨西哥口味?最好吃的一种是在Vasa博物馆买的,是烟熏的甘草——还是double  smoke的——确切的说冷烟cold smoke和热烟hot smoke分别熏过的——我靠!从来没见过有哪个国家对甘草这么上心!——吃起来味道好极了!因为烟熏得根本不像甘草,那烟味十足的,嚼起来有种西部牛仔的感觉!

当然,在来瑞典之前这些相对健康的食品统统不知道,想起瑞典唯一想到的就是——肉丸!!!

请允许我再放一张酒店早餐的肉丸照片——

IMG_6411

肉丸肉丸肉丸~哎呀妈呀,大家的留学经历俺不晓得,但是俺上学那会儿,就算自己会做饭,宜家的肉丸也绝对太美好啦!当时和老陈以买家具的名义一次次地去宜家,主要就是奔着宜家的肉丸za去哒!还有后来在新堡,当时和小巴以买家具的名义一次次地去宜家,也是奔着宜家的肉丸za去哒!

后来搬到侃村,肯特的宜家离俺们太远,俺俩还扼腕叹息了一下——主要是为了那肉丸za!

丸子全世界都会做,但我不得不说,“浇汁肉丸,沾着覆盆子酱”,还真就是宜家的好吃,哈哈!现在想起来也是口水~口水~口水~

所以这回去瑞典,肉丸za的老家,你说我能不去吃肉丸嘛!

记得旅游书上有一条说瑞典人特别会过,尤其善于把边边角角的肉啊什么的回收做成各种菜肴——所以我就不打算去猜测这些美味的肉丸里到底都有什么东西了。我觉得搁早年间,瑞典的肉丸基本就相当于中国的卤煮吧?咳咳。

但对于吃肉丸俺们是十二分认真的!一定要吃特别特别地道的!所以小巴特意找出这家埋在非旅游区的“人民的肉丸”(Meatballs for the People),在Stockholm北边的斯德哥尔摩大学开完会,俺俩一路跑到南城,就为了吃这个人民的肉丸——

P1010494 copy

室内好暗,有点虚,借着窗户的光线拍成这样实属不易哈—— P1010500 copy

原来这是“地道的”肉丸。大Joy发现原来瑞典人吃肉丸不是覆盆子酱,而是越橘(Lingonberry)酱,味道差不多,但是越橘余味稍微苦一点。

好吃好吃好吃。你说有多么的好吃吧,其实也不过是个普通肉丸,但是也就是因为是丸子,所以怎么吃怎么过瘾!这年头,舌尖刺激太多了,过瘾才是王道!

哦,瑞典还有个底层民众喜闻乐吃的食品,就是这种巨大的薄脆面包片——

P1010357 copy

据说这个是自公元500年就是瑞典底层民众的小吃啦,所以那么接地气的人民的肉丸店点完菜就先给我们上了一个这个——

P1010498 copy

我们俩老外看着这纸袋直犯愣——没点外卖啊……——然后看看旁边桌子上的,才知道里面是这种薄脆面包片,跟中菜馆的“炸虾片”功能差不多,不过为啥要放在纸袋子里,俺们就不知道了。

8月份还是瑞典传统的小龙虾季节,所以下馆子必须要小龙虾一下——

哎呀妈呀,又是肉丸又是小龙虾的,瑞典人基本可以入中国籍了,啊哈哈哈哈~

你们猜上面的小龙虾和面包蟹给的是什么蘸酱?

对啦!茴香芥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