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起去波士顿,最令人激动的是发现从波士顿去瓦尔登湖很方便。之前在“你猜我这是在哪儿”那篇末尾的提示“I wanted to live deep”奏是梭罗说的啦!
《瓦尔登湖》绝对是一本让大Joy最为触动的书,说不上来为什么。记得上学时看完这本书之后,大Joy觉得豁然开朗,不断地跟人说以后去做这样一个“农民”该多好,这让当时昵称“小胖子”被甩后代号“死胖子”的前男友很是不解,估计是无法想象俺在土里打滚儿。确实,鉴于大Joy根深蒂固的洁癖,我觉得那个小木屋要是里面能贴一层绝缘膜,再能有一台空气分流器之类的就好啦。嘎嘎
《瓦尔登湖》可吸引人的角度很多,它是本自传体日记,是本DIY攻略,是本历险记,是本哲学读本,还是一本自然志。所以梭罗笔下的瓦尔登湖和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其实很不一样。面朝大海太超然了,但是《瓦尔登湖》字里行间透露着一种对生命“忘我的投入”,所以梭罗的“live deep”并不简单是活得“深刻”,而是他可真的是活得深入,透彻,而且深深盘结于其他生命中。
这点你从书里那些对日常生活极其细致的记录就能看出来。瓦尔登湖真的是每一寸土地他都仔细的丈量过。在去波士顿的飞机上,翻了一个地理学家写的下面这本书——
哈哈,前两章看得好晕,因为一堆岩石的名字。但总体还挺有趣的。这本书里讲,从梭罗留下的笔记(很多内容没有发表在《瓦尔登湖》,因为编辑觉得太geeky了)来看,其实梭罗当年近乎发现了北极冰川漂移的定理。包括他写夜路回家看见月光在积雪上细沙一般的反光,其实不是文笔精美,而是很准确的科学记录。
好多研究梭罗的书都有类似的论述。他好奇为什么瓦尔登的湖水那么蓝,所以他一直在通过测绘和地质考察寻找答案——所以梭罗其实不仅仅是个哲学家,他还是个科学家。梭罗的文字之所以有魅力,不完全是春暖花开的洒脱,而更多的是生而为人他有一种超我的热忱。
到美国的第二天一大早,我和小巴就买火车票去波士顿附近的小镇Concord拜访瓦尔登湖去了。
瓦尔登湖离Concord小镇其实不远,我俩下了火车,走了20分钟,走到了。妈呀妈呀,太兴荤了。
这个湖有一小部分是开放的浴场/海滩,放暑假好多小孩来玩土,挺欢乐的。
面对瓦尔登湖,小巴问我感觉咋样,跟想象中的一样不?我说,我发现真的瓦尔登湖的湖面比我想象中的要大很多哎,但是树要比我想象中的矮很多。
小巴对我两个体会都觉得很奇怪,他说,“pond”本身就不会很小吧,而且这些树看着挺高的呀。
说起来呢,倒也是。但我说的也没错,所以后来我想,我之所以有这种错觉,大概恰恰是因为梭罗文字的细致入微,是他对瓦尔登湖的“了如指掌”给了我这个湖体积上的印象,然后也是他文字的专注让我印象里认为这是一个被(参天)大树庇护的地方。其实瓦尔登湖当年离地方铁路线并不远,梭罗按理说是可以听见火车呼啸的声音的。而且梭罗当时经常就步行去城里爱默生家里吃饭去了,所以其实他的生活一点也没有想象中的与世隔离,
我俩基本绕着走了大半个湖,旁边还有一片半开发的小树林儿,在里面溜达了好一阵子,主要是因为方向感极好的大Joy进了树林就走丢了(然后树林里信号又不好,google map时有时无),然后平时路痴的小巴居然在树林里导航能力超强!服了。走了半天就是为了去看梭罗小木屋的原址,别看《瓦尔登湖》那么有名,居然这个小屋的旧址好像是四五十年代才发现的——
总原址上走出去,这个就是梭罗每天一出门看到的湖景耶——
湖的另外一头,游客中心旁边,有一个1:1复制的木屋:
小屋里有复制的家具。数了数,嗯,没错,是三把椅子。梭罗曾经说过特意放了三把椅子,一把给自己,一把给朋友,一把用来社交(大概这个意思)。
原家具收藏在Concord博物馆里(下左),还有当时梭罗勘测的工具和绘图(右上)和收集的各种石头标本(右下)
湖边复制小木屋门口有个梭罗雕塑,引起了大Joy捣蛋的兴趣,先让他观摩了一下我、松木木木和一只猫三人的微信八卦——
八卦完,从小巴书包里掏出本书,跟梭罗一起学习一下《美国哲学》
啊哈哈哈哈~
碰巧书名还挺搭调的,梭罗和爱默生所倡导的超验主义算是美国哲学很主要的一个支系了吧!
所以看完梭罗,自然要去爱默生家转转。
我俩就又从湖边折返回城里,也是差不多20多分钟——听说爱默生也是个爱走路的人,以前经常下午就从家里出发到瓦尔登湖边溜达溜达,琢磨文稿啥的。一个人走路特别适合思考,两个人走路嘛……
一路趟着草向前走,小巴一路嘚啵早上看报纸说美国今年蜱虫泛滥,听的我浑身痒痒……真!讨!厌!!(我觉得以后哪天我要也瓦尔登一下的话,我的小屋估计得按照南极科普考察站的卫生标准建立……嗯)
走到一片空场,赶紧打岔小巴的新闻联播,我说,哎呦,这简直天然就是一幅David Hockney的画呀!
小巴没反应过来哏在哪。哎,算了,还是继续说蜱子吧。。。
终于走到了爱默生的家——
保持的好完整呀!里面保持了当年的原貌,但不让拍照。下图是马路对面的博物馆里复制书房
爱默生的书没有看过,因为印象里都是些“道可道非常道”一类一句话八种解释的哲学美文,理科生表示投降。但是爱默生故居书架里的书很有意思,楼下客厅听工作人员讲解的时候随便在书架前坐下,听完讲解回头一看,背后那本书是达芬奇论绘画(Leonardo da Vinci on Painting),好玩,其实达芬奇当年也钻研了冰川漂移来着,不知道这本书在爱默生家曾久居的梭罗看过没。楼上在卧室里类似梳妆台上的小书架上看见一本圣奥古斯汀言集和安徒生自传“我的一生”,哈哈。
除了爱默生和梭罗,写《小妇人》的女作家Louisa May Alcott和写《红字》的霍桑也是一个村儿的,哇噻,你说以前走进Concord,那不超验都不行的呀。当然Concord还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重镇,以前中学历史书上讲莱克星顿的枪声,基本就是Concord边上打的,不过这段历史过两天再说。
总之瓦尔登湖看完,好满足呀!回波士顿的火车40分钟,火车上掏出手机搜到画面递给小巴,你看像不像Hockney——
未完待续。
因为蜱虫泛滥,所以出了美剧《超级蜱人》是吗?。。。。。。。。(捂脸)
我觉得那个美剧也好恶心啊,类似于如果中国推出一部“蟑螂侠”,哎呀妈呀……
爱默生的房子比梭罗的大这么多!!怪不得梭罗老上人家里蹭饭去。
我记得上学那会听你说了几次瓦尔登湖,等黄豆爹过生日的时候我还买了一本送给他,也不知道他看完了没有。
不止呢,梭罗那个木屋其实是爱默生的主意,确切的说就是为了回头写本书,之所以建在那个地点是因为那块正好是爱默生他们家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