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之旅,没有Art Institute of Chicago(AIC)怎么能算完整呢?
确切的说,虽然之前什么芝加哥学派呀Hull House呀Cubs呀Al Capone呀Bayless的Guacamole呀等等等等说得很high,但实际上大Joy最早要来芝加哥玩的主要就是冲着AIC来da!
AIC因其印象派的收藏而大名远扬,而且好几年被评为‘Best museum in the world’——British Museum很不服气地心说,不就是trip advisor评选的嘛,又不是什么peer-review出来的——但那也禁不住米国人会得瑟——
哈哈哈哈~AIC是大Joy向往已久的呀!俺们的酒店和AIC就隔着一条街,所以到芝加哥第二天早上,在Wildberry吃完一顿极具幸福感的早餐之后,在AIC开门前半小时俺俩就在门口傻坐着等开门了。嘎嘎
AIC不算特别大,但内部比我想象的复杂,楼层交错,而且地图画的实在很艺术,让人完全找不到北——LP绝对不会告诉你,在AIC最逗的经历是你将会在展馆里遇上和你一样也找不到北的家庭,然后在电梯上大家一起吐槽!嘎嘎
AIC给我的主要印象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作为一个久居欧洲的家伙,我觉得北美人挺好玩的:一般美术馆都有个导游手册吧,AIC好像除了一个特别小的pocket book是没有官方出版的Guide,因为AIC好像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他们买的书直接就是《法国印象派》之类的这种对印象派综述的书籍。
不愧是北美最大的印象派收藏地,霸气!
在展馆里溜达,时不时听见很多学生发出哇~~~这样的赞叹。不过对于守着伦敦、巴黎、阿姆斯特丹的家伙来说,AIC的馆藏真没那么震撼。
不过还是很有收获的,比如,看了好几年修拉的“星期天下午”工薪阶层的左岸(下面第一幅小图,藏于伦敦国家美术馆,Bathers at Asnières),这回终于是看到了那个星期天下午中产阶级的右岸了(下第二幅大图,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梵高的卧室一共画了两幅,一幅在奥赛,这下也看全了
在印象派这块的惊喜是,看到了一幅很少见的雷诺阿的海景,真好看真好看。把细节用手机摄像摄下来了,微信发给麻麻当福利。
不过最大的惊喜是我要说的第二个感触——也是和地域有关系——AIC让我第一次发现美国艺术这么好看!
真的,这事我这次发现真是和地域很有关系,盘算一下欧洲其实很少有北美现代画家的大展,偶尔浮光掠影看一两眼,也觉得哦,这不是拷贝俺们康斯特伯嘛,哦,这不是受法国影响嘛
AIC的美国艺术展览在楼上,虽然是大多数(美国)参观者不太关注的(因为相比楼下,楼上人烟稀少呀!),但真是让大Joy大开眼界。Sheeler, Albright, Geller, Blume…统统喜欢。尤其Sheeler,
回到英国第一件事就是在Amazon上找关于Sheeler的书——AIC的书店实在应该反省,一点都不保护民族文化产业,只顾着摆印象派的书,大Joy当时那么想就地消费,居然都未遂!
AIC最著名的两个美国画是——
1,《夜鹰》(Nighthawks)
大Joy有一个关于这幅画的漫画,哈哈,是一个叫Jinru的人画了一本《Painting Stories》,是对6幅名画进行画外“YY”的短片漫画集,其中第二个故事就是关于《夜鹰》的。YY得还可以吧。
2. 另外一幅美国画里的镇馆之宝是下面这个《美国哥特式》(American Gothic)
最为好玩的是,当我们走进这个展室,迎面看见这幅画的时候,小巴当即瞠目结舌,一副整个人生观都被颠覆的样子。
我问为啥
小巴说,这幅画从他开始记事的时候就一直挂在他父母的卧房里,因为这是他那个会画画的做法官的太姥爷在晚年的时候画(临摹)的,所以小巴一直以为这是他太姥爷的原创呢!!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我安慰小巴说,没事,我以前一直以为French Toast是法国人从我奶奶无比好吃的鸡蛋炸馒头片那里偷学来的~
总之至少这下你可以想象当年Grant Wood(嗯哼,真实作者)的这幅画有多么流行了吧!
看画展总会有你意想不到的幺蛾子,比如下面这幅画——
我只想对里面表情纠结的模特说:没事,头发这么乱真不是你的错……
嘎嘎嘎嘎~
AIC是个博物馆,除了画还有其他展品,比如另一个很有名的事夏加尔德这组好漂亮的“美国窗户”
最后一组两幅窗户拐了个弯是iphone pano功能数据分析不得力哈,实物是直的。
旁边的说明里写道,从左到右,这六块玻璃分别代表的是美国的 音乐,美术,文学,建筑,戏剧和舞蹈……
嗯,大Joy认真的一一对号入座。
然后发现,哎~左边第二幅,美术,那个窗户,发现啥问题没有?
右上角好大一只公鸡哎~
夏加尔咱不好把自己的作品就这么植入吧?
嘎嘎嘎嘎~
当然,公正的讲,“大公鸡”在夏加尔很多画里都有,因为夏加尔认为大公鸡是“多产”的意思,所以其实上面这个小图,夏加尔画的他和他老婆逃到自由世界巴黎之后的欣喜之情,按大Joy的理解基本就是文雅版“祝我早生贵子”的意思。而美国玻璃上这只公鸡,大概也是祝美国美术繁荣昌盛吧——当然,画家夏加尔明显偏心眼,其他5门艺术就没有获得这特殊又直白的祝福喽!
AIC还有一个展室特别有意思,那是在原来芝加哥证券交易所被拆迁的时候,AIC担起保护历史文物重任,把交易所主厅,一砖一瓦地搬过来,在AIC得以复原——
你看,那个时候的证券交易还需要在绿黑板前蹬梯子手写呀!
……
本来写到这里以为芝加哥之旅(总算是)写完了,但忽然想起来,除了AIC和世纪公园的雕塑群,芝加哥街头也有不少名家作品哦!
比如这个农贸市场后面,棕色大楼前,是毕加索的“狐狸”(本名“无题”,大Joy建议叫“Fantastic Mr Fox”)
侧面照——
(小巴疑惑地问:“你确定这是一只狐狸吗?” 吓~毕嘎索的东西,谁搞得确定)
总之,狐狸街对面就是米罗的“芝加哥”
天线宝宝是从这里得到的灵感嘛?
还有那天从Walgreen出来,迎面就是Jean Dubuffet的雕塑,叫什么忘了,反正他的雕塑都这样
芝加哥人觉得这个雕塑很像Snoopy,所以给它起了个外号叫Snoopy。我觉得这个外号和雕塑原本的名字一样匪夷所思——不就黑白相间嘛,哪里像snoopy啦?也许是文化差异吧,我觉得这个雕塑放英国,外号就会是Newcastle United。
嘎嘎嘎嘎~
好啦,至此,芝加哥之旅就算记录完啦!
下一站,北京!
我知道美国哥特式是从今年新出的一个美剧那里,叫Fresh off the boat,讲中国移民家庭的,你可以google一下海报。
最后那个雕塑,我也同意叫纽卡斯尔联队,哈哈
是哇?我也去看!
已笑疯。美国哥特也是美剧绝望主妇片头的一帧画面。国内好些文艺青年是通过那个剧知道的。Jean Dubuffet,貌似前一阵子Royal Academy of Arts后门还摆了他的作品.
哥特式那幅画好诡异,和《绝望主妇》确实很配。明儿个回北京,到北京和Amy猫大吃的时候馋你哈!哈哈哈哈
这两天回北京?你可真会挑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