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三本书

FullSizeRender 先晒一张前一阵在纽卡斯尔我和小巴在酒馆里“被偷拍”的照片。

用镜子反光的效果自己聂的啦,哈哈哈哈,效果挺好玩吧。

最近有三本书一直想上来嘚啵嘚啵。 第一本是图像小说《The Thrilling Adventures of Lovelace and Babbage: The (Mostly) True Story of the First Computer》

1

Babbage是计算机原型的发明人这个估计很多人都知道,不过诗人拜伦的女儿Lovelace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程序的撰写人,我还是看了这本书才知道da!

这本书写的和画的都特好,尤其写的——其实这本书应该算是本“漫画”,类似于小时候看的那套蔡志忠漫画,主体是详尽的研究,但不乏搞笑的成分(从第一页开始揶揄数学geek,维多利亚女王出场的段落为抖包袱作出的考证让人佩服,作者本身也很处女座哎——哎,不对,用喜洋洋的话说,也非常的A型血!)。

最值得推荐的是,这不仅是一本关于计算机诞生的科技史,而且更是一部关于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文化史,全书的亮点其实在footnotes和endnotes里,而各种备注我觉得基本是全书文字的2/3!特别特别过瘾!

前一阵小巴姐姐家来,我就买了一本送俺那个长得如哈利波特似的geeky外甥,外甥女在旁边示意我,这个马屁可是拍到点上了!啊哈哈哈哈哈哈~

第二本要嘚啵一下的书是女性主义社会学(sociology)学者Ann Oakley对她父亲,英国社会政策学(social policy)三大奠基人Richard Titmuss的回忆录。

20948553

这本书好久以前在书店就看见过,但要不是在学院里B大姐组织的 reading/gossip group 的诱惑下,我估计是不会特意去看的。

但是这真是一本奇书。奇在不仅仅如作者自诩的那样,这是一部英国当代社会学史(父女俩都非常有建树,尤其她爹)——虽然我觉得此话有点夸张,但是读下来对于一个老外来说,我觉得这话还是有70%的正确性的,确实是对英国战后社会科学的大脉络的写照。

(另外,这里加一句,这本书倒是一部LSE史,对LSE有兴趣的一定要看,因为战后LSE几乎所有的大事件、主要学者都在书里有描述哦!)

这本书奇在,它是一部非常非常大胆的书——不好说它是一部“坦诚”的书,因为Ann Oakley自己也会说回忆与故事都是主观阐释——但,谁会想到大名鼎鼎的Titmuss原来是个天天被便秘折磨性取向模糊地老烟枪呢?谁又会去这么“爆料”自己的父亲呢?

去reading group的路上同事“楚楚”就给我打预防针说肯定很多同事都会认为Ann Oakley不知感激的人,因为Titmuss在社会政策圈里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果然,居然那天我和楚楚是唯二觉得这本书写得大胆而精彩的,而且Oakley不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实在是没有得到父亲(不仅是生理父亲,更是学术上的父亲)认可而引发的各种纠结——搞学术的都应该有体会的。

其实看到牛逼如Oakley,直到晚年仍然这么纠结,后生看起来心里倒是踏实很多了呢!哈哈。

我觉得不是非凡的人写不出这么大胆的书。而且如果你体谅她的女性主义出发点,你就能体谅没有大胆的文字就无法说明她要点明的父权机制的弊病。

第三本书是社会学家Richard Sennett早年的一部小说,An Evening of Brahms

rs_jacket_AnEveningOfBrahms_125

这是一本关于年轻大提琴家成长的故事,也是关于理性与情感,技术与表达,面对与逃避的故事。

喜欢音乐的一定要看,因为书里对勃拉姆斯C小调钢琴四重奏及多部其他作品有非常细致和个人化的描述。

你知道大名鼎鼎的城市社会学家Sennett老先生原本是要当音乐家的呀!是因为少年时手部受伤,断了职业提琴梦,Sennett才转而搞学术的啊!——而且居然人家“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都做到了这个世界知名的程度,这天才得也太让人乍舌了吧!!!

至于他又懂指挥,又写小说,又当社会学大师,怎么还把另一位社会学大师Saskia Sassen娶进门的,根本就是神话嘛!

(不过话说Sennett和Sassen都在LSE任职,但其实在LSE六年,俩大师我都没见过哎~)

说到天才,最近听BBC广播采访另一个神人Lisa Jardine,这个人是个数学家出身的历史学家,还曾是英国人类授精和胚胎管理局(HFEA)的头头,超跨学科。

这也是一个天才。据说5岁时就发现在数学方面天赋异禀,节目里历数她的学术成就就不说了吧,她也是爱好广泛的主儿,节目里老太太自己也说,‘不是我不谦虚哈,但是我从小学什么技能基本都能学好,比如学吉他,虽然达不到专业水平也拿了好多奖,而且出去旅游拨拉着吉它路费就搞定了。’ (让我不禁联想,如果骑在摩托车上的Oliver Sacks狂飙途中遇到斜挎吉他的Lisa Jardine会是什么情景……[OS的经历参看‘On the Move: A Life’])

后来主持人问,你小时候喜欢数学训练嘛?

Jardine说,喜欢,而且很享受在学校楼道里听到其他大孩子间互相嘀咕说,他们的爸爸妈妈说如果下次考试能考过Jardine就给他们买自行车之类的大奖。

主持人问:那后来有人考过你吗?

Jardine很坚定简短地说:No。

后来主持人忍不住都感叹,你这么直白的谈论自己的才智,不觉得太不够英国嘛

——啊哈哈哈哈哈哈……闷骚的英国人好可爱呀!可惜广播里看不到脸,不然我想Jardine一定是一脸无辜的“可是学者不该实事求是嘛”的表情。

不过Jardine也是失败过的,她说在剑桥读大学的时候,第一次被人考过了。主持人问她此次挫败对她的影响,Jardine很实在地表示适当的失败有利于聪明人的心理健康。嘎嘎嘎嘎……

总之爱死这个老太太了。

另外,Jardine是著名科技史学家Bronowski的女儿,Jardine和她粑粑关系基本上和Oakley相反,听说她也正在写一本关于她父亲的书,想来一定非常有趣。

最后说点题外的感想:看Sennett的小说,听Jardine的广播,都是让人很振奋的事情,因为感觉西方学术圈真是挤满了“别人家的孩子”,做学术就是和这些传奇较量,即便较量不过总得有两下子才行,也难怪学者社会地位高,同时也感叹,难怪大学老师在国内不算啥,国内有多少人依旧习惯认为做学术是份安闲退隐的职业(看知乎上的提问便知),又有多少“别人家的孩子”会选择学术呢?

《一张照片三本书》有3个想法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