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布拉格还在下雪。气温一直在零下。所以虽然布拉格被称为最美的城市,但这次大Joy 拍的“外景”照片并非很多,因为这大冷天拍照片是需要勇气的,你没看那大教堂圣维特大教堂的鸟兽都冻得口水都飞流之下三千尺的——
布拉格的一大景区就是布拉格城堡区——这是一片城堡、教堂、监狱的综合体。
即便是在这样景点密集的一级景区,我俩仍遇到了如同第一天的问题——门呢?门呢?捷克人真的不把路标做清楚啊,所以我俩经常在雪地里转好几圈才搞明白皇宫的入口是哪里,教堂的入口在哪里。
听说景点找不到门这还算是小事,捷克的路标,尤其是高速公路的才折磨人,普遍都属于“点到为止”类型的,据说这是因为当年苏联在的时候,捷克人不愿意让苏联人在自己国家上那么如鱼得水,因此撤掉了很多路标,结果苏联人走了,捷克人也懒得再把标志都放回去了⋯⋯和我一起开会的一个德国同事话说小时候,好几个夏天就是和家人开着大篷车来捷克度假,对布拉格大致方位还算熟悉,但他也抱怨,每次一看布拉格的地图就犯晕,图上说的和实地标志有时候完全两码事。
尤其上周那么冷,所以“找不到门”这件事就尤其让人想吐槽。
但找到门,进了门也有麻烦事:布拉格的景区管理几乎为零,完全没有游客人数限制。虽然我们去的时候游客人数远远少于凡尔赛或者卢浮宫吧,但是布拉格的皇宫也是远远远远小于这两个地方,结果就造成进入皇宫之后,其人挤人的程度如传说中的北京300路汽车。而且各个旅行团队各行其政,往哪个方向拥的都有,我和小巴基本需要拳打脚踢地才能“杀”出一条前进的路来,哼哼哈嘿!
而且天气冷,所有人都穿得厚厚的,感觉就是一团团的棉花在相互夺路。是在一片棉衣的汪洋中瞎蹬乱踹地寻找出口的过程中,有那么几次好像虽然在人群中前行着但也不好说是不是真的踩到地,凌波微步估计就这感觉吧⋯⋯
小巴瞪着俩大眼睛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混乱的景点。
大Joy则心有余悸地说:幸好这是大冬天来,这要是夏天,这么多人,这么多汗,这⋯⋯
皇宫本身呢⋯⋯建筑上好新鲜,这是网上的一张照片,我们去的当天四周都黑压压的一片就对了——
可是皇宫里面几乎是空的,就连皇帝接见大臣的屋子都好小,捷克的皇帝爷爷都好简朴哇——这也是我一直搞不明白的地方,地处柏林和维也纳之间,怎么布拉格就给人感觉少了一些气势呢?莫非这是“波西米亚”风情的一个体现么?
看我在皇宫的窗户前望到了什么——
火箭??再把镜头拉近一点——
看到了么?这个就是著名的Zizkov电视塔,以形状怪异著称,这个貌似随时准备发射到太空的电视塔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转播电视、电台信号,但据说,这个超级信号塔的实际公用是为了当年阻截BBC和解放欧洲电台的信号哦!!
你说皇帝老爷爷能想到从他的办公室窗户望去会有这样的景观嘛?就在你以为自己走在一个人潮涌动空无一物的16世纪老匣子里,窗外一瞥把你一下子推到20世纪末的民主思潮上⋯⋯
我就说嘛,布拉格在时间上是个让人迷惑的城市。
相比皇宫,圣乔治教堂更給力一点。上上篇那两个“推杯换盏”的小塑像就是来自这个教堂,而且一进这个教堂,你马上就会发现它的玻璃非常有意思:
不晓得这个窗户是什么时候完工的,这这这这是在玩点彩画法么?还是在玩梵高?(或者说修拉偷偷来过这里?哈哈)
更为奇特的——或者,到这里我想我们可以说,更为“布拉格的”——是这个教堂的玻璃风格还迥异,再往里走,你会看到这种写实派的——
还有几何装饰类的
现在你有那种感觉了么?就是那种:嗯?这是哪出?都哪儿跟哪儿啊?
尤其你再回忆一下之前提到的,从一下飞机开始,你就能发现各种时代的混搭,从厕所设施,建筑风格,室内装潢,公共服务,以及行为做事的逻辑和他们的多层水果蛋糕味道一样不可思议⋯⋯
我觉得,亲身体验了这座城市,才有点理解为什么布拉格会出卡夫卡了。 囧
从圣乔治教堂回望圣维特教堂的背面,这情景让我想起L.S.Lowry的画来——
以前总听人分析说Lowry的画里背景那些冒烟囱的工厂仿佛是教堂,隐喻工业生产成了一种宗教——这我早知道了,道理不难“理解”,但当那天眼前这个情景让我穿越到Lowry的画的时候,我忽然彻底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在感觉脑细胞活跃程度都受影响的低温下,有这点小心得还挺洋洋得意da。
说到卡夫卡,来布拉格自然是要寻找卡夫卡的足迹D~除了第一天就去看过的卡夫卡出生地,及老广场卡夫卡和爱因斯坦碰头的地方,城堡区也有个卡夫卡故居——黄金巷22号
一个比旅馆双人间还小的小盒子,以前是给城堡卫兵用的兵营,卡夫卡在这里住了一年吧。
当然,为了表示对卡夫卡的“葱白”,光看故居什么的是不够的,在离开布拉格之前,我们在“西班牙”犹太教堂门口看到了这座卡夫卡塑像——
然后大Joy决定照猫画瓢地身体力行一下俺在布拉格的“卡夫卡时刻”——
更逗的是在卡夫卡博物馆的空地里,我们看见这个两个面对面的“尿男”~
这两个塑像的腰臀部是左右转动的,边左摇右摆边嘘嘘,又是在相互挑衅又很惬意的样子,哈哈哈哈
我也去凑热闹——
今天就玩到这里,还有更多下篇再说。
亲身体验了这座城市,才有点理解为什么布拉格会出卡夫卡了。
——看到这句终于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了。。。
不过卡夫卡的明信片一个都没敢买,因为上面总有那个变形记的大甲壳虫,看着我就浑身鸡皮疙瘩=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