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布拉格你会发现很多餐厅都会用类似上图的招牌:一个蓝衣灰裤的捷克军人。但这可不是一般的捷克军人,这个形象取自著名小说《好兵帅克》(The Good Soldier Švejk),上面这个图形算是最美化的了,更多情况下你看到的是下面这个传统形象
简单的说,帅克同学虽然是个喜剧形象,但基本是捷克的反战英雄,据说没有一个捷克人不一提他的名字就笑得前仰后合的。一般饭店酒馆拿他做招牌,意思就是表明其内部环境如帅克小说那样让人轻松亲切,其招商效力如同夏天北京餐馆“内设空调冷气”的招牌一样。
这些我以前当然是一点都不知道的,这都是到了布拉格之后,看到街头巷尾总有个“土匪”形象,俺不由心说“这什么情况?”,查了书才明白的。
至今我还是又佩服又困惑:捷克人怎么就把一个民族英雄设计得像个土匪聂?
—————————
门外常站土匪就不说吧,这门内的服务怎么样呢?
第一篇里提到了,书上说捷克人恨不得从有史料记载开始就有服务意识差的名声。我和小巴的感觉还好,旅游区和酒店的服务都至少还挺客气的。质量嘛,那就全靠运气喽,旅游区的餐厅一般服务还可以,虽然服务生有的时候自家卖的什么饭,有的时候上错了盘,但基本很快都能纠正过来。
最逗的要数我们住的酒店自带的餐馆了。据说我们住的酒店在布拉格是还算有名的商务酒店,楼下的餐厅也小有名气——但我们住的4个晚上,没有在那里吃一顿饭,原因?
第一天我们就去了,然后被老服务生给“劝退”了,过程如下——
我们问:你们午餐开门么?
答:开,开。
我们打量一下酒杯码放得整整齐齐餐具擦得光亮亮但空无一人的餐厅:那我们随便找桌子坐?
答:呃⋯⋯你们为什么不去外面的咖啡厅吃呢?
–呃⋯⋯
–去吧,去吧,其实他们做的饭和我们的都是一个厨房出来的,很好吃da,你们去咖啡厅吃吧
–可是你们菜谱不一样,我们想吃你们的XXXX⋯⋯
–哦~那个菜其实也就那么回事,你们想吃可以的呀,但我的意思是咖啡厅吃多方便呀?
⋯⋯
什么方便啊,完全是服务生大叔图自己方便,懒得干活嘛~总之我们就这么被服务大叔出于为我们考虑的名义被劝到旁边的咖啡厅吃去了。咖啡厅的食品质量确实还不错,人也不多,就四五桌的样子,只是一顿饭恨不得吃了2小时——其中1个半小时都在等啊等啊⋯⋯
第三天晚上我们又打算去楼下这个餐厅用餐,结果这回是等了15分钟才有服务大叔跑过来,这回的理由是:“你看我们半小时后这里预定了一个私人包桌聚会,那不会吵到你们吃饭么?那多不好啊,去别的地方吃多好啊?”
囧。这也太懒了吧!
服务叔叔接着说:“很欢迎你们在这里吃啦,如果你们不嫌一会儿吵就在这里吃吧。”——服务叔叔微笑地摆出一副“后果一切自负”的架势示意我们随时可以入座。
小巴认为绝对不能支持没有诚意的买卖,所以就拽我出去了。但这回也没有听服务员的建议,去旁边的咖啡厅吃,我们听说酒店地下一层有“全布拉格最好的”日本餐馆Katsura,虽然我俩都不是日餐的粉丝,但就凭这噱头,也得去尝尝哇!
是不是“最好的”日餐馆不敢说,但貌似非常地道,原因有两个:
1.小小的厅堂,日本人占绝大多数,而且基本都是日本男性,sake都是大盅啊!一看就是地道日本人地道八卦的地方
2.我和小巴点了一个“发酵大豆拌鱿鱼”,看着新鲜——上来更是新鲜,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日本食品:大豆基本都是拔丝装,味道极其不可言语(的恐怖),鱿鱼居然是生的,里面还拌了芥末,日本大叔告诉我们还要自拌酱油——酱油就不必了,就前面三个就已经让我不知如何下咽了。可看旁桌都吃得很欢,可见我俩不得其中的美妙 =S 。主菜我和小巴点了一个店里推荐的牛肉火锅(配米饭),看说明里面有蘑菇啦,大葱啦,面筋啦,洋葱啦,感觉跟洋葱爆肉没啥区别。结果火锅上来之后,日本大叔还给我们每人上了一碗生鸡蛋,嘟噜嘟噜说了一串小巴也没听懂的英语,大概那意思是:牛肉熟了之后要沾着生鸡蛋吃=S
小巴保守派,拒绝尝试新事物,被我轻微鄙视了一下,咱是博采众长来者不拒的主,自然很好奇地试了一下⋯⋯结论是——嗯,小巴果然很明智 。。。
我俩后来只好又要了一大份天妇罗虾仁饭,终于吃饱了。虽然这顿饭吃得有点冤大头,但我俩出来还挺高兴——回英国可以跟同事吹嘘啦,这么奇异的日餐在谨慎稳妥的英国哪里也吃不到哇!哈哈
—————————————–
除了日餐,我俩还吃了一回越南牛肉面pho。倒不完全是因为大冷天的“热汤面”有独特吸引力,而更是因为布拉格是个越南移民特别多的城市,这就如同在伦敦不妨吃个印度饭一样,在布拉格不吃回越南馆子这到此一游就不够完整——
布拉格还有个奇特的地方:它居然没有中国城!想一想世界上还有哪些著名首都没有中国城的呢?
———————————
在布拉格这几天还去了两次国家剧院对面的Cafe Slavia,和更著名的Cafe Savoy一样,这个豪华的咖啡馆也是天鹅绒革命前后那些革命分子,即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云集的地方。第一次是因为这里是捷克前总统哈维尔当政前常光顾的地方。现如今,因为捷克没有室内禁烟,所以还是能闻到点烟味,而且虽然该咖啡馆后来装修过吧,但看那大窗户,那厅堂的气势,那满墙的黑白文艺照片,我第一反应是:知识分子们革命都够有情调的哦⋯⋯
而且里面的糕点都好好吃,看小巴的表情就知道了——
俺面前这个蛋糕也是个神物,大概有三种不同的水果口味,但是吃起来居然味道很协调,一点也不张扬。
第二次来这家咔灰馆是周日上午,离开布拉格之前,这回绝对是冲着点心来da!看下面这个,你觉得会是什么味道的呢?
巧克力外科,中间是蛋挞类的嘛?
恩,我之前就是这么想的,但是其实里面蛋黄似的东西是以朗姆酒配的酱汁!吃到中间虽然液体会像蛋黄一样流出来,但味觉上会有小惊喜。
在欧洲大陆旅游的一大乐趣就是可以拿着本书天经地义地泡咖啡馆。
在这家咖啡馆大Joy看完了两本小说,Frank Parkin80年代写的两本“校园文学”,The Mind and Body Shop是讲哲学系在学校经济收益的压力下怎么开店赚钱的
Krippendorf’s Tribe是讲一个失业人类学家怎么炮制出亚马逊一莫须有部落的。
两本都是典型的黑幽默,辛辣得稍显重口味,但特别特别逗,而且不论是“学术创收”的压力还是装模作样地学术瞎掰,放在现在的学术界好像也挺合适的,哈哈,所以20年之后读起来依然对其中的讽刺很有同感。
之所以提出这两本书,是因为作者Parkin是俺们侃大社会学系的教授哦!!!俺们侃大在出E.L. James之前早就有老辣的小说家啦!哈哈!Parkin不仅仅是个会写小说的教授,他本人的阶级闭合论(closure theory)也很有意思,其对现代马克思社会学的评判也和写小说的语言风格一样,辛辣讽刺。
大Joy的这两本小说都是200页的小册子,开页又小,方便携带,大家且看小巴同学每天书包里背着的都是怎样的大部头——
啊哈哈哈哈⋯⋯想来前年去马赛的时候,小巴正在看Ken Follett世纪三部曲的第一部,那就是个800多页的大部头,每天吭哧吭哧背着,让 @小拐弯 同学大呼神经病。话说去年Ken Follett的世纪三部曲的第二部出版了,但我俩都没时间看,这回来布拉格,小巴终于逮到机会看啦,于是每天呼哧呼哧背着⋯⋯ >.<
小巴这回背上瘾了,说为了迎接两年后Ken Follett的第三部出版,他打算现在就筹划届时也要选个好地点一路哼哧哼哧地背着一路看,这样比较“配套”,恩哼。(估计看到这里@小拐弯 已经彻底晕倒了,哈哈)
当然,这两天并非都是在室内活动D,我们还是把布拉格重点地带走了个遍D~查尔斯桥差不多就走来走去走了三遍,详情见下篇。
这篇里的吃的确实没让我口水,尤其是看到日本餐馆那段的时候,好惊悚,还顺便想起前几天weibo流传的那个活八爪鱼刺身视频,55555555555
好奇小巴的书包有多大啊?看这架势得天天拉个行李箱到处流窜吧?
日餐确实好诡异哦=S 难怪日本出村上春树,哈哈哈哈哈哈⋯⋯
我说,同学,那个,你们就不能买个 kindle 嘛……Ken Follett 不重嘛居然还是 hard cover 的……
哈哈哈哈⋯⋯我也是这么说的,可是小巴这只OCD,因为第一本买的是hardback,一定要三本都齐刷刷地攒成hardback >.<!
祝福你们的书架……我上周才把宜家的毕利书架换成的铁的那种,已经压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