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说过,要是咱的专栏能维持到50期左右,俺就公布我写这个专栏的初衷,咱也有咱的小agenda不是,呵呵。这里是妈妈朋友前一阵的一份对我专栏的评价,作者是原解放军报社总编室主任,很有意思的一个老爷爷,记忆最深的一次见面是在北展看胡桃夹子,开演前我和我妈在座位上八卦得正欢,忽然回头发现他的小孙子和他就坐在后排,==|| 挺欢乐。
明天贴回复。
—————————————————-
穿越时空的一桌一椅
—读悦悦文章
国庆假日,忘年交老朋友宴请,并带来了她女儿悦悦的文章剪辑。这是悦悦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写的题为《一桌一椅一世界》的专栏文章,从2011年4月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四十多篇。拿回家,一口气读㓀来,只觉得耳目一新,仿佛在湿润的森林呼吸到了新鲜空气,沁人心脾。好久沒有这种清爽而又轻松的感受了。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只几年时间,似乎瞬间,我同悦悦置換了一个位置,现在是她在告诉我……
上世纪九十年代,她随父毌从美国回来,以儿童的目光和心态,观察和记敘着大西洋彼岸绮妮的风光,金发碧眼小朋友间的欢乐交往。那还是一本少儿作品。不久,她成为北京中学生通讯社社长,以记者身份参加了悉尼奥运会的采访报道。我读过她不同于一般报社记者所写的新闻作品。再以后,我得知她考入了医科大学,学医了。出乎意料的是,突然,苏霞邀请我去看悦悦的攝影作品展。真有意思,她不是学医吗,怎么又玩起攝影了呢?去一看,又是一番震撼,那不是一般的览风光留影,那一幅幅不同视角的瞬间纪录,美好画靣背后反映的是当今社会深层的值得思索的问题。到那时为止,我还是以一个老资格的报人身份,来审視和欣赏她的作品,赞扬中还掩飾不了那种长者对新人成长的姿态。
但是,今天读她的这些文章,心情完全不同了,我成了一个在翻动新课本的小学生。她把我带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她把我带进了那个以二十所“罗素联盟”大学为主导的学朮圈子里,随她一起游荡,去看那些好奇、探讨、爭辩,做学问的人,和他们的生活。
她告诉我,现今有一个新生的学科:合成生物学,它对绿色能源、医疗、农业、材料等国民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被称为“笫四次工业革命”。
她告诉我,英国大学里经常举办的各种各样的培训研讨会。把先锋艺术家请进科研实验室,把顶级科学家拉入艺术家的话语圈。人们不再是简单的提倡“多才多艺”和“跨学科培养”,而是強调会不会把音乐思路“应用”到生物实验设计上;会不会把数学模型“翻译”成生物表达。各种各样的培训研讨会,正是在促进着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范式的交互转换。以探寻真理为已任的科学研究,必然得益于艺朮的开放性、灵活性和反思性。
她告诉我,复活节假期过后,又是一年考试时,英囯的那些大学生们,往往在阳光充足的时候,会聚集在一些草坪上,铺开大野歺巾,或躺或坐,在享受阳光的同时,抱着书本复习。他们的考试,选择填空题基本看不到。一般试卷也就是一页纸,十来个论述题,目选二、三个,在两三个小时内回答,貌似简单,回答起来讲透彻很不容易。现在讲究的是通过考试来考察学生对某一领域提纲挈领的掌握。这种源自心理学的基构理论运用到教育界,強调的是人对外物的认知不是通过一砖一瓦的积累,而是通过一个或多个熟悉的基本框架,把现实世界的信息编织在一起掌握理觧。(她这一番一时还弄不大明白的介绍,使我想到我们每年高考试卷那些要靠死记标准答案的局面,要走到现今世界教育先进的那一步,恐怕还是很遥远的)。
她还告诉我,她朋友的一位在中学读书的小女儿,给她们带来一大罐子自做的曲奇饼干。我们在国内的中学生,恐怕天天在背标准答案,家务活不会做,家长也不忍心让她做。来英国前这位小姑娘当然也是如此。但是现在,英囯学校里刻意授给学生这些“生活常识”,并鼓励学生探索怎样才能把这些寻常琐事做得有创意。在这种氛围中,小姑娘开始一边玩转法语、西班牙语,冲击牛津、剑桥,一边研究各种糕点书籍,一边打点出国考察行李,一边兼顾烘烤曲奇并干。朋友说,我第一次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上学的目的是为了学会怎么生活!
她还告诉我,她在伦敦逛书店,
她还告诉我,看棒球赛,球场内外种种,
在学生食堂,
在火車上,
在囯家啚书館,
在……
她告诉我……
她不愧当年中学生通讯社记者的实践锻炼,也不愧曾举起相机镜头,摄下一个个精彩瞬的阅历,她在一桌一椅的“小不列颠”,穿越时空地,展现给我们一个真实的“大世界”。我已经习惯了我们长年形成的新闻语言,充满政治朮语的套话,几乎把自己的“真实”淹没殆尽。我们一代的所谓的老新闻工作者,常常无法摆脱这种悲哀。看到悦悦的文章,真的是“悦悦”,心情愉悦。
不止如此。从悦悦的文章里,我更为欣喜的是,在海外的另一个世界里,我们有着潜心治学,在学朮最前沿,思考着,奋进着的悦悦和悦悦们,这才是我们的希望所在。
—-八十三岁老翁宋群2012年10月9日于北京
老爷爷的思路很清晰,果然是老编辑~~~
想起来我是你的博客(具体是私人博还是专栏博我记不清啦)里知道Goodenough和Ciao Bella的,就觉得你的博客真是一个信息大源泉…
我还把你的Goodenough那篇专栏转给了Admission,嘿嘿嘿;下次去Ciao Bella也争取跟他提一下你的博,嗯哼
你应该直接说就是你写的,然后让Ciao Bella欢乐的免单,哈哈
影展是北医的吗?这么说我见过老爷爷啦?
果然不愧是老作家老编辑,写得真好!
我也觉得是,我80岁的时候估计话都说不利落了,据说老先生现在还在每天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