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我没时间八卦啊?!-1

你看看,你看看,这完全都是被 @Yueming 同学逼的!啊哈哈哈

最近确实没怎么更新,因为最近有点忙,尤其有点忙着倒时差——前天刚从Boston回来,而再往前一周刚从北京回来。

其实从北京回来就一堆的感叹,一堆的“哎呀妈呀”,还有一堆的……嗯,还有一堆的学生作业要判……真的是“一堆”!!——你能想象一口气看60多篇关于涂尔干的小论文吗?换个方式说,你能想象一口气看60多篇关于阐释“自杀”这个社会现象的小论文吗?尤其当这些关于自杀的论文是出自不太会写学术论文甚至不太会引用文献的一年级小朋友之手……

判到一半,我忍不住写邮件给Adam抗议说:拜托你明年出点正能量的题目行吗?!>.<!

嘎嘎嘎嘎。

回到在北京那周,确切的说是6天:抵达一天,准备一天,开会三天,开另一个会一天,走人。

IMG_8151

三天的会议是俺和Z大老师主持的一个British Council的中英合作项目,三天,没有预先邀约的ppt,二十个英方高手和二十个中方高手即兴交流。

参与者是即兴发挥,聊哪儿是哪儿,会议组织者却要心中有数。所以这那天三是我举办过的最“熬人”的会议了——相当于引导一个长达三天的seminar,还一屋子的人精。当过seminar leader的都知道这其中的含义哈!

怎么让一屋子平均智商比你高的人精天马行空觉得不虚此行?让我想起张亮同学N年前在T恤上印那句话:你必须很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

哎嘛,摄影师有记录:大Joy都快使出洪荒之力了(尤其中间那张,完全可以直接入选指环王剧照,啊哈哈哈哈)

IMG_0303

三天这么多聪明的大脑,聚在一起都在聊什么呢?大概聊这些——

IMG_5335

嗯嗯,篇幅有限,我当然要拣最酷最上镜的说啦!!

哈哈,其实是说中英科技合作治理啦!会议蛮成功的,很开心不论是参会的自然科学工作者还是社会科学工作者,每个人似乎都很有收获(反正我的收获是很大啦!)

三天里,我们毫不留情地反思了科技于社会的现实关系、集体参观/吐槽了中国科技馆,大家在我刻意的误导下进行了一场荷尔蒙横飞地竞赛,然后在有故事的中关村糕点中化干戈为玉帛……当然,恐怕大多数人印象最深的恐怕是那天晚上聚餐,在Z大老师的伴奏下(妈呀!依然不敢相信),中方参会人和英方参会人分别合唱了一首歌曲:《歌唱祖国》和Auld Lang Syne(友谊地久天长)。啊哈哈~GL同学的女高音太华丽了,歌唱祖国唱出了 Beverly Sills的范儿

IMG_8360

“For auld lang syne, my dear, for auld lang syne~”,这回也是借着开会的机会,我和一个认识十几年的朋友有了第一张工作合影哎

DSC_1567

妈呀,感谢摄影师记录被C老师“教育”的这一刻,有图有真相,这段友谊里我完全是“弱势群体”好哇=P

这回还第一次收到了实体的感谢卡!——一般大家礼貌性电子邮件客套一下,实体感谢卡我还第一次收,特感动哎

当然,这个活动之所以能成行,而且能如此成功,真的很感谢朋友们的力挺、支持,当然还有少数朋友的敦促,咳咳——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吐槽Paul,这个家伙真讨厌!会前赚足了我的眼泪(因为他家里最近出现了很多变故),会议中赚足了我的汗水~,靠!我永远记得那天会议晚餐,我把眼睛瞪到无比巨大居然依然无法把这只工作狂赶到别的桌子去。他安安稳稳地落座在我旁边,然后温文尔雅地跟我挥挥放在他身后的一个大文件夹跟我说,“大桌椅呀,我以为我们可以就饭谈点明天的计划?”

当时已经困到兔子眼睛的大Joy内心呐喊地是:我靠!我靠!我靠!我去!我去!我去!(确切地说是“你去!你去!你去!”)

但深吸一口气,NND,你知道Paul是对的,夹一大块烤鸭塞进嘴里,假装嘴巴很忙地样子轻描淡写地回应一句:嗯哼~那就开始吧!

(睡醒之后)谢谢以Paul为代表的你们,冒着“打翻友谊小船的风险”不断鞭策我成为我想成为的那个人。所以,一如既往,不管你看得到看不到(多半是看不到),大Joy只想说:感谢有你——

当然,也感谢没有参会的家伙们,比如?比如 @一只猫 还有 @松木木木 啦!那晚四只女人聚会绝对是此次北京行最愉快的晚吧尚!(尤其晚饭后还有冰激凌吃!)

IMG_8260

(图片最右侧的Zuma同学完全就是为“搅和社会”而存在的,特别淘气,大家可以忽略她的存在——虽然,这很需要一点功力……啊哈哈哈哈)

开完自己的会,去HL会上掺乎掺乎。

IMG_8330

然后粑粑麻麻带我去哈皮——

IMG_8415

粑粑麻麻是谁呀,粑粑麻麻去的地方是一般地方嘛?哇,这个箭厂胡同的“元古本店”真的很好吃哎!感觉就是取了一个日本名字,晃着欧式风格,作出了很好吃的中式糕点的店——

IMG_E8410

好吃好吃~尤其粑粑付钱更好吃哈哈哈!

最后显摆一下这次回北京的另一个收获,新纳手机壳一枚~

IMG_8074

未完待续,续里会有哪些八卦呢?Stay curious, stay tuned.

疯狂时代之时空穿越知识点

IMG_5873喵嗷~你们都没想到小胡的“回归”吧?哈哈。上图是这回收到的上天入地超级无敌之棒的礼物——喜洋洋给俺订了一个小胡的抱枕!!! 🤩 超爱哦!而且和小胡大小几乎差不多。姆啊~亲姐。

小胡最近还跟我搭配了另一个gig:这回我和小巴往东飞的原因是啥来着?哦,是帮我俩共同的朋友在暑期学校客串一下。因为另一个老师临时掉链子,所以大Joy还英勇救场了一下,临时加了四个小时的课,不过加料不加水哦!咱传播知识点还是很用心哒!比如暑期学校的主题有点深刻: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可是我觉得“暑期”学校嘛,就要有点暑假的样子!所以在讲义上附加了一系列胡椒盐儿的“旁观者清”外加“画外音”。比如下面这样——

IMG_5923GOGS0528

效果不错哎!我开篇跟学生说,我认为胡椒盐儿在他们脑海里停留的时间会比我唔哩哇啦讲的其他东西久远得多,虽然无从查证,但是我觉得大概是这个效果。因为后来小巴去上课的时候,学生还跟小巴提起胡椒盐儿呢,嘎嘎嘎嘎。

IMG_3315

关于小巴在我后面上课还有个特逗的事情,就是我上了三天的课,小巴上了两天,但两天都敲好是在我后面上的。你想啊,大Joy口无遮拦的,肯定是(在法律范围内)对这个疯狂时代手舞足蹈地发表各种“奇言怪说”。然后估计有些学生要么觉得新鲜要么觉得不适应(或者意犹未尽,嘿嘿),所以两天都后来在小巴的课上问麦克老师对同一个事情是什么看法或者对“之前那个老师”说的是个什么看法。然后小巴晚上回来坐在旅馆的阳台上,面朝大海(见上图)跟我学舌他如何和学生处理我的“遗留”问题。

哎,你猜咧?麦克老师当然跟大桌椅老师想的八九不离十啦!我说,那些学生一定心理在琢磨:靠这俩老师同出一辙, why don’t they get married哎?! 啊哈哈哈哈哈哈~

那些学生挺可爱的,真的都是学霸。他们的英语都很好,(比他们老师想象中更)爱发言,有观点,而且看的正经书都比我在他们那个年纪看的多。 当我对“现在的国内大学生”赞不绝口的时候,他们的老师跟我说,这些确实都是学霸,因为这些暑期班对其中很多人不是为了休学分,而纯属“兴趣”才报名参加的。俺从来都是很会考试但学习能偷懒就偷懒的家伙,所以听到这个有点佩服有点撇嘴(白菜知道我大学修炼的专业是“翘课”),学霸辣么多,想来现在的学生压力也够大的,让我想起这回在《新周刊》看到的一个段子——

IMG_3602

在即墨的图书馆里,还看到借书机器人——据说是可以帮你查书带你遛哒的,但是俺们去的时候赶上这机器人正在充电,任凭俺们用中英双语各种撩吃,也没搭理我们。我说不管咋说合影留念一下以后保不齐讲课会用到,而小巴说不管咋说合影留念一下以后保不齐能跟人家吹嘘秃顶是21世纪智能的标志……

据说现在秃顶是国内社会的新焦虑哎,因为工作压力不少90后都已经开始谢顶了,这是在这回在北京买到的新周刊上看到的。然后小巴表示自己和90后无缝衔接——

IMG_3592

原来青春的尾巴还是可以这么揪住的呀!

这回回北京打酱油增长的另一个知识点是下面这只熊猫——

IMG_3604

你是道它是谁哇?它叫阿璞,是中国所有熊猫的熊猫代表。我目前找出的和熊猫盼盼以及福娃晶晶的区别是:1)fancy的蝴蝶眼圈,2)时髦的莫西干一撮毛,2)长腿欧巴。

最抢眼的是这个名字:阿璞,据说是英文UP的译音。中国大熊猫代言熊猫的名字原文是英文,脑洞大开哦!

在北京期间,还收到俺最近认识的一个好友安娜的邮件——你知道一见钟情一触即发之类这些词的意思吧?这个家伙(女)基本就是臭味相投相见恨晚那种。她说起来是我同事,但是因为在人类学系,所以我俩从来都没有见过。我是在此次东游前去苏塞克斯开会的会议名单上看到除了我之外,她是唯二被邀请的肯大学者。

然后在去苏塞克斯的前半段火车路途上,我看斜对面坐着一个身着“乱七八糟”很hippie还很夸张地活动脖子的家伙,我当时就心想:哇靠,绝对的怪姐姐,一定要躲远一点。 随后我掏出了精神病学专家写的给大众看的精神病学(心理学)史的书,Shrinks(从苏塞克斯看到即墨,真的好好看!)

IMG_3323

我用余光看见她很警慎地朝我这边看了一眼,估计她也心说:哇靠,绝对的神经病妹妹,一定要躲远一点。

我们就这样坐在各自的斜对面互相戒备地嘎呦了一个多小时而完全没有对话。直到中途换车,我忽然意识到——哎,这个怪姐姐好像跟网上的照片有点像哎!到了苏塞克斯,我觉得好像需要礼貌一下,所以就在站台上跟她客套地打了个招呼——哎,您是不是谁谁谁呀?啊哈哈。“虚张声势”地客套了一番之后,我俩互相感觉有点投缘哎,因为我俩都一副“我真的不太喜欢跟陌生人聊天啊”的德行,哈哈哈哈

结果两个看似“内向”的家伙后来在会议间歇第一次聊天居然就莫名其妙地聊到了“裸体”、“毒品”(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但绝对比你想象的要赤裸!),特别欢乐,只见在一个“紧张活波”的会议午餐会场,一个hippie姐姐和一只精神病妹妹时不时迸发出嘎嘎大笑。后来我俩还感叹说虽然刚认识,但好像除了“性”其他的sin我俩都聊了,够不可思议——感叹到这里俺俩都停顿了一下,然后异口同声说咳咳“性”什么的还是留到下次吧,啊哈哈哈~(当然,所谓的“毒品”不过是大麻啦——因为安娜这个人类学家是做关于大麻和其他草本毒品研究的,而我最近很关注大麻和主流医学这个问题。)

总之三天会议结束,一起回到侃村在火车站告别是,安娜还意犹未尽地说,下回应该创造机会再一起去开个什么会,估计会很爽。前两天她给我写了个邮件说她看到一则新闻,立马想到了我:乐高将用(大)麻(hemp)作为其玩具塑料的替代品。啊哈哈哈,对于一个连烟都不会吸的家伙,俺对于能让安娜建立起“大麻=大Joy”这个条件反射还是很得意滴(当然这个反射弧的梗亦或是乐高>.<!)

而对于乐高这个举措,大Joy的反应是:这是自二战以来的Hemp for Victory 2.0!

好啦,啰嗦了这么多,我现在要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即便拯救不了世界,但我可以拯救我的智商呀!

IMG_5943

疯狂时代之时空穿越网红店

在外面溜达了一圈,回到英国时——

英国已经不再是记忆中的英国了。

首先,“强生”这个和爽身粉同名的胖子成了英国首相了,搞得人浑身不爽。之前在GQ上看到一篇批评梅婆的小文(见下),中心思想基本就是“即便疯狂时代人还是得要脸啊!”,我觉得写的特精辟,使劲跟春晖和一只猫推荐。

IMG_5875.JPG

后来强生当政,让人感觉“脸面”再次贬值,还是Private Eye一语道破天机:

1501_big.jpg

其次,英格兰迎来历史第二高温浪潮,周四居然达到了38度——任何高于25度的天气都足以让英国陷入瘫痪,别说38度了,昨天26度侃村儿M&S的面包房都歇炉不烤东西了!——而周四那天更是全国黄色预警,建议大家非必须不要出行,然后,然后大Joy居然去了伦敦!回来这两天主要在忙两件事,一个是给BBC广播电台指导纪录片,另一个是给Royal Institution指导搭建全球科技公众参与平台什么的——因为是公事,所以那天“进城”想来想去还穿了长裤,妈呀我都觉得自己好敬业,哈哈哈。感觉很需要在北京买的这瓶灭火器形状的酸梅汤饮料——

(是不是挺好玩哒?口感还可以吧,太甜了。其实夏天消暑,与其喝冰镇酸梅汤不如喝加了冰块的日本梅酒哈,啊哈哈哈哈。)

其实周四那天还好,因为英国没有国内那么潮,只要不站在太阳底下真没那么热,感觉上跟北京32-3度的天气差不多。但是第二天周五潮气上来了,虽然隔夜下了一场半透不透的雷雨而且绝对温度下来了,但感觉一天都在出汗啊!周四那天还一件很幸运的事情,就是虽然之前铁路线各种延误或停运的警告,但俺的往返都丝毫没有受影响哎:早上明显出行人数少了,所以高铁还挺空的,而下午因为听了邻居的小道消息,知道火车线大概在5点以后对火车“限行”,所以赶着两三点钟就扒上回程的火车了。后来从新闻上得知,俺刚离开伦敦不久,火车站就因为电线过热而着火了——

IMG_5920

这是神马豆腐渣工程呀~

当生活里充满着这些风马牛不相及的疯狂事的时候,就难怪我倒时差倒得困难,我跟同事说,充分显示出潜意识里我还希望世界能停留在另一个时区吧!哈哈哈

所以不说英国了,时空穿越一下讲讲这回路过北京的收获!

别看这回基本没在北京停留,根本就是洗了个衣服打了个酱油,但经喜洋洋指导,俺和小巴还是很有效率地和爸妈一起体验了两个网红店哒!

IMG_3414

第一个就是故宫角楼咖啡馆。最有名的不过什么千里江山卷啊(下右图第一个绿色的),什么康熙最爱巧克力呀~

据说这个咖啡馆还引起了好多争议,因为故宫凭嘛不开茶馆要开咖啡馆啊什么的,然后店方解释说因为要迎合年轻人口味然后才好宣扬文化嘛!不过呢,说实话千里江山图这两年被炒的有点让人审美疲劳,这家咖啡馆除了有这么一个芒果卷外,整个店面内饰也是这幅画,故宫就没藏点别的呀?

麻麻这么喜欢甜食,当然点了“康熙最爱巧克力”——之前我看网上关于这个店铺的介绍说,这还真不是噱头,因为巧克力真的是康熙年间引进来的,康熙还真挺爱喝的;但其他关于康熙和巧克力的网页又说,其实康熙还真不爱喝巧克力,因为当时以为是药,所以从意大利进口的,喝完康熙问这东东有什么功用治什么病,结果发现嘛也不治,就很生气,说摆着我大清那么好的茶不喝,喝这个苦不啦叽的怪味东东?一挥手,撤下!

——所以我至今拿不准康熙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巧克力,但我觉得那个大臣也够笨的:谁说热巧克力不治病呀?治啊!专治不高兴!而且如果里面加点棉花糖功效更佳!

不过要是说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个“光绪的黑酒”冰咖啡(上图),好像是黑啤酒味的冷萃咖啡(无酒精)。好喝哎!解渴解暑。(而且有没有觉得我那天穿的衣服很应景?)

这里不得不说,国内创意真的很让人艳羡,因为Costa有一款啤咖冷萃(大概这个名字),是淡啤酒味的冰咖啡,也超级好喝哎!——而且堂堂Costa,英国咖啡店,居然在英国没有这款饮料!!!你说英国人是不是大脑短路?英国这么喜欢喝啤酒的国家,如果来个啤酒味的冰咖啡,岂不要脱销?!但俺们居然没有!

而星巴克的mixology系列的各种冷饮俺们也没有哎!俺尝了一杯橘子和柚子的,有点过甜但味道总体还挺不错的,外带的杯子比味道更诱人,哈哈!

说完喝,说点吃的。

IMG_3566

第二个网红店就是这个“鸡本无敌”了。

哇,其三里屯分店真的好难找……尤其那天北京暴晒,小巴同学干脆拿我的杂志做遮凉工具——

IMG_3588

还没有机会体会传说中45cm的大盘,我就觉得这只rooster是够无敌的。最后大汗涔涔地找到了这家馆子,那天不管央视怎么预报的,反正我们测试室外温度是41度,这家店除了空调有待更新氟利昂之外,鸡本没毛病:

尤其对于两只属鸡的人来说,看到俺们rooster们被描画得那么腻害,立马觉得可亲切了。而盘中的鸡做的也不错。而且这家店有个好处,就是其实你以为你要的很多,但是里面骨头特别多,所以其实吃到肚子里的没有那么高啦!气势够大,热量够少!敞开吃吧!

IMG_E5847

鸡本无敌,但还有个更无酷的:自从两年前在北京被车撞了一下腰然后居然没大事之后,俺就特别喜欢粉钢铁侠哈哈哈,酷吧?(自行车要自配哈哈哈)

IMG_5898

 

回国篇-那些好看的

话说自从胡椒盐儿搬走之后,大Joy家后院院墙上的海鸥和松鼠明显增多。尤其那个小松鼠,妈呀,天天在以前被我们称为“Salt n Pepper highway”的木头院墙上,蹦呀,跳呀,冲刺呀,折返跑呀。妈呀,这些松鼠是嗑药了哇?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们这里是“村儿中无小胡,松鼠称霸王”。

自从3月中旬也一直没看见的是性格跟胡椒盐儿完全相反,每次见到人类都一副“矮马你怎么也在这里!”至今没有搞清楚自己是怎么从喵星掉到地球上的佐罗。

我以前一直猜测佐罗和胡椒盐儿来自同一家,因为佐罗经常跟着胡椒盐儿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很葱白的样子,所以好久没见佐罗,更让我们认为这多半是真的,也就是说胡椒盐儿不是一只猫搬走的,还带上了自己的sidekick!啧啧啧,不论这俩搬到哪里,哪里可热闹啦!

回到正题,说说回国见闻,这篇先拣着好看的说——那当然得先放张关于自己的呀!哈哈

这回Honglin邀请我去班门弄斧,而我意外的收获是下面这个(左侧)海报哎!有没有特别Star Trek??我觉得很有那么点意思哎!所以忍不住给自己P了一个Star Trek的胸章(右图),自己对着手机呵呵欣赏了一晚上,特美。

哈哈。现在说点“真正”好看的——

20190228125112_8326

北京民生美术馆的这个庞茂琨的回顾展真的很好很好看。

IMG_2755

IMG_2725

我一直认为我很难喜欢那种把古典画拿过来加上现代元素再炒一遍的画作,这种例子很多,最近比较网红的例子是哆啦A梦穿越到宋代山水之类的(没看过真品,或许看了我会改变对这以个系列的看法)。什么流俗曲解之类的这些暂且不说,用现代元素像药引子一样将人引入特别容易画蛇添足。但庞茂琨这个展览真的不是这样的,不论是“舞台”、“浮世游观”、“迷宫景象”还是“折叠肖像”这几个系列都特别有看头。因为经典画面即便布满画面,也只是背景,真正“耐看”的都在庞茂琨的笔下。尤其最近在琢磨伦勃朗的自画像,这个展览作品里有大量作者的自画像,很有意思。

带了一本展览画册回英国,明年上课不讲徐冰了,讲庞茂琨的“此在”(there-being)。这个词很有意思,虽然我觉得不论是从字面上还是从含义上,翻译成“彼在”都更合适。‘There-being’,最直接的意思是there is,即,你和曾经的“那些”(e.g. 过往、经历、历史或经典)的观察、互动。因为展览里大多数是经典与现代的碰撞,大师与作者的碰撞,所谓“相遇此在”,正是跨越时空和境况的一次偶遇。但从另一个方面讲,(这里不拽一下专业说不明白)在rooted cosmopolitanism的信奉者大Joy看来,我们经常说的“being”(比如human being,人类),都是指一种存在,而且是一个“此时此刻”的存在,有自身逻辑和自身尊严的存在。但我们是here-being嘛?因“此”而“在”嘛?其实什么being啊,becoming啊,那个存在的状态,有多少是需要根据已经在“彼时”“彼地”,在那个外在于我们的“there”已经既成的事实构造的呀。如果没有和那些过往的观察和互动,我们能形成我们自我意识中的being嘛?这样说来,being其实本质上不是here-being,而原本就是there-being啊。而我们一直对于“他/她/它者”的好奇,对“彼”岸的向往,不正是出自于我们寻求理解自身存在(being)的本能嘛?相遇彼在,不是穿越,是求“生”本能。

总之很好看的展览,居然还是免费的!!!!!立刻让我对民生银行的好感增生1000点,哈哈。在北京的都要去啊都要去,这种便宜真的很少见!

最近很火的片子是王小帅的这部《地久天长》。

p2549356750

周六下午带俺爸妈一起去看了。先说个深沉的/正经的,我比较突出的一个感叹是文革题材之后,最近几年触动人心的影视作品好像都和失独有关,比如《亲爱的》(小孩),比如《一家两口》。

影片本身挺圆通平稳的,没什么可指摘的,也没什么“个性”,对于一个中国观众来说,基本上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了,但我想或许正因为“平淡无奇”才会跨越文化地引起共鸣,才会获得国际大奖吧。

总体来讲,是个稍有沉重的影片,所以观后感说两个轻松点的。一个是看完之后,张总(AKA我爹)背着手一边往外走,一边感叹说:“年轻人都不会看得懂啊!”我跟在屁股后面接话说:“我看得懂啊。”张总呗儿都没打回了一句:“你又不年轻!”

>.<!! 哇!这刀扎的!这是因为那天没有给他买冰棍的秋后算账嘛?嗯,年轻的大Joy坚决这么认为!

另外一个是,看完电影,我觉得“邓英华同志”是全剧最郁闷的。不管你看还是没有看过这部电影,我估计你们当中大部分都不知道我说的是谁吧?因为一只猫事先教育我不许剧透,所以我就不告诉你们为什么了,但是如果你们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如果你们带着“邓英华是谁?大Joy为什么TA郁闷?”这两个问题仔细观看电影,一定会提高你们的观看体验。啊哈哈。

蹦四儿,跳起来!

每次回国其实大部分平时看的内容(包括国内的综艺节目)都被打乱了,但要是有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不管是熨衣服、写PPT、回邮件还是瞪大眼睛望天花板倒时差,我总会把电视打开随便翻台,虽然收不着什么台,总觉得还是接点地气儿(尽管我知道大家都不看电视了……)。这次撞到一个非常好看的纪录片,是北京电视台的《医者》:

0

随机在电视上撞见的那集居然是讲人民医院的,觉得真的很好看。后来一口气在腾讯视频上全看完了。虽然在北医的时候我是个绞尽脑汁翘课的坏学生吧,但是上过医学院的真的会让你对人生和社会有不一样的看法,这部《医者》拍的真的很好。

与此同时,名气更大的一部医学类纪录片似乎是《人间世》——看了简介和片花,具体我还没看呢,估计会不错。但先扯个闲篇儿——“人间世”,“相遇此在”,感觉现在“有深度的中文”就是要把普通语言调过来说。所以我很兴奋地联想到,如果我把自己的名字“大Joy”也倒过来翻译,那是不是也会平增几分深刻聂?

转变中:“大欢喜”———————–>“大喜欢”——what!?

靠,还是摆脱不了庸俗啊!算了,认命吧。

最后,你不觉得这个农夫山泉的矿泉水瓶也很好看嘛?这就是AC的梦想啊——

IMG_3020

回国记-吃篇

IMG_3091

哈!每次从国内回来都有好多八卦,但是这会我很自觉地从“最重要”的开始写起吧!——民以食为天,所以当然是吃啦!!

开篇先上一张“工作餐”,低调开场嘛!哈哈,上面这个麦当劳是那天去讲座之后,中午跟Honglin蹭的饭。之前Honglin早寻摸好餐馆啦!但是上午在舞台啊不说漏嘴了是讲台讲台讲台上,上蹿下跳口水横飞地说high了之后,在去吃午饭的路上,俺跟Honglin说,介个,要不你带我去吃麦当劳呗?Honglin挥着汗水问我:你这是要解馋么?俺鸡哆米似地点头。然后Honglin就只好随我吃了一顿垃圾食品,啊哈哈,好过瘾!

——不过你不觉得么,当你又饿又亢奋的时候,没啥比汉堡薯条更让人有幸福感啦!哈哈哈哈。当然,如果Honglin单位附近有肯德基的话,那天我肯定让她带我去吃炸鸡!因为国内KFC好吃嘛!——回英国那天,航班延误了一小时,然后大Joy开心地在T3消灭了四个KFC的鸡翅,妈呀,那感觉就是这次回国真圆满哎!

Rewind键快速回放一下,这回回国的美食之旅是从这里开始的——

IMG_2949

这是真的长沙的臭豆腐哦!好像叫“文和友”。特别好吃~这是在长沙第一天Liaomiao带我和楚楚去吃哒!

以至于Liaomiao说给我和楚楚合影留念的时候,俺都念念不忘举着空碗——

IMG_2978

那天特别好玩,在长沙的美食大街(忘了叫啥名字了)上我和楚楚在Liaomiao的率领下,一家一家的吃

IMG_2947

特意选一张照虚了的,因为对那天的记忆差不多就是这样,开心兴奋得对周边世界基本来不及聚焦(又或是被“辣懵”了,嘎嘎)。尤其楚楚教育我说,要保护环境,不要每一家都用一双新筷子,重复使用同一双就好了。所以我俩就出现了下面这个画风,就是各举着一双筷子走在长沙街头……我感觉以后我应该出一个专辑,用这个做封面名字就叫筷子摇滚。。。。

IMG_2957

然后那个美好的夜晚是这样结束的——

IMG_2971

但Liaomiao指点的美食之旅还不仅仅限于长沙,她还遥控我在北京找到了下面这个——

IMG_2583

这个可不是一般的苹果派哦,这个是建国初期中科院给留洋归来的学者开设的西式糕点铺,中关村糕点,出炉的苹果派。用Liaomiao的话讲,那里的老式西点一口咬下去吃到嘴里的都不仅仅是料足味正的黄油奶油,而根本就是活生生的科技史呀哈哈!

IMG_2931

这里糕点铺一切还跟七八十年代差不多,只收现金,不收微信支付啥的,而且货架基本比较空,因为基本上烤出来的很快就卖完了。据说蝴蝶酥什么的“名点”每天都要提前排很久的队才能买到哦!不过说实话,我觉得用现在的口味来讲,好吃是好吃,但是有点腻,一般吃两块大概就饱了,哈哈。Liaomiao推荐的咸甜酥特好吃,碰上买的时候刚出锅,还热乎乎哒!咬一口~哇那真是……什么科技史呀,完全就是很销魂的点心呀!嗯嗯吃完立马就有信心去造导弹去!嘎嘎。

另一家点心铺是临走前一天跟爸妈去的护国寺附近的“富华斋饽饽铺”——

IMG_E3254

这个店好像已经网红很久了吧?我好像是2年前听说的,据说是慈禧御厨(的孙子)的手艺,不是御膳胜似御膳。

这个点心铺还挺好玩的,和星巴克挨着——

感觉翻个院墙就可以直接中西时空穿越啦!

饽饽铺里面地方不大,但布置得挺热闹,红茶桌蓝水杯艳黄的背景~等餐时随手给麻麻来了一张。

IMG_E3251

后来俺妈也给俺抓拍了一张,这里就不放了,只能说,真真也就亲妈能拍得出来(还晒得出去)……>.<!

回到正题上,点心还是不错滴!当然十几块钱一块儿,质地是得不一样。和英国F&M的点心价格也差不多,换句话说东方太后的点心和英国女皇的点心是一个价位滴。相比中关村糕点,其实我更喜欢饽饽铺的点心,因为没有那么甜那么油,虽然一样很饱人。

这回还跟爸妈一起去了王府井中环的那个有机餐厅TRIBE——

哇噻~好吃哎!尤其那个石锅拌饭(左中和右大图),非典型石锅拌饭,但是特别好吃。这个店好像北京有好几家,也不是什么新店了。但是中环蛮好滴!因为从这家出来拐个弯,还有好玩的冰激凌当点心——

这个冰激凌很好吃哎。我琢磨着我爸饭后再吃冰激凌估计胃受不了,所以想都没想,直接只要了两个,买完觉得好像有点尴尬哈哈哈哈,让我爸举着先跟我妈照张相。于是有了上面这张照片。

拍完粑粑把冰棍儿还给我,然后酸溜溜地对柜台服务员吐槽说:“你看,她们不给我买冰激凌,还让我举着配合拍照,你说我惨不惨?!”

柜台后的小女孩说:“不惨,我看很幸福呀!”

啊哈哈哈哈哈哈~~我和麻麻都决定下次还去那里买冰激凌!

下面说个真正意义上的大~餐。这回回国跟春晖和一只猫聚了两次,特哈皮,第二次是在建外SOHO的一家意大利餐馆,真的是满地道的,只是照片拍出来效果很像我们仨在哪个村儿里的热炕头上跨年……啊哈哈哈哈哈哈~~

IMG_3140

(另外感谢一只猫牺牲坐在镜头前面,终于让我过了一把头小的瘾,哈哈哈哈)

要说的真正的大餐是春晖做哒!

IMG_2626

香椿、笋、年糕,还有广东香肠的蒸饭……都是戳在了俺的馋穴了。那个一只猫买的农夫市集的草莓也特别好吃。之前我带我爸妈去买了一次,我就记得洗完放不住,但是这真不是缺点,而是给你一口气把它消灭的理由!

另外要提的是,春晖家好酷哎!尤其是我有两大发现:1)春晖书架上有不错的漫画哦,2)哇~春晖比我还OCD,真的,因为她家冰箱上的冰箱贴都是整整齐齐的,跟阅兵仪仗队似的,让我特别有想打飞的回英国收拾屋子的冲动……

最后以我和春晖的主子花卷的合影来结束这篇吧,据说这是花卷近期最给人类面子的一张了——

IMG_E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