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佛记-3

昨天嘚啵嘚啵着,就到饭点儿了,吃不成火锅咱就水煮鱼来凑!所以草草收尾,跑去剁菜帮煮豆芽了,所以上一篇关于丹佛书店还有个事忘说了,嘎嘎,那就是“皱皮书店”(Tattered Cover Books)

IMG_7660

在“西单”的另一头,我觉得地位和伦敦的Foyles差不多,都是当地有名的独立书店,不过皱皮书店的社区氛围可比Foyles好很多,桌椅沙发穿插于书店始终,完全一副不怕你蹭看就怕你不看的样子,咋一进去,我还以为是二手书店呢。这里的活动似乎也更多更亲民一点的。

转了一圈,虽然什么也没买,但我觉得这个书店品味棒棒哒!因为他们书架上很多推荐书籍啥啥的大Joy家都有哈!哈哈哈哈~

还发现了这个圣诞卡片,太逗了——

IMG_7662

咳咳,下面转入正题,就是在丹佛看的两个展览。

第一个展览是在Clyfford Still的美术馆看的关于他的展览。Clyfford Still是个抽象表现主义画家。Still这个人挺好玩。他一生不算“特”有名,比其同僚Pollock, Rothko, de Knooning什么de差远了,但有名到至少在Colorado是“州宝”,而且大概也是因为他没有那~么有名(外加他自己不愿意把画给非美国人),所以虽然他在湾区啊等地方小住过,但他绝大部分作品都留在了Colorado州内,所以就有了现在这个权威的Clyfford Still美术馆。

话说大Joy基本对抽象表现主义不怎么感冒,因为我觉得根本就是CIA的炒作嘛!而且,实话实说,Pollock把动态时间融汇到静态画面里,看一张是惊叹,看两张是感叹,看到第三张你不头晕莫?同样,你想象一下,看de Knooning的杰作对于OCD大Joy来说是多大刺激呢!

不过Still的作品还真是挺好看的,有看头

10+clyfford+still+1953+1953布展很用心,画选的好,展室内有对话,展室间有递进,后来我跟一个工作人员聊天提到这个,像餐馆吃high了要谢谢大厨一样,展览看爽了一定是一个好策展的功劳,那个工作人员听了无比哈皮地我跟我说,可不嘛!这个展览筹备了三年呐!

三年?一个“屁挨着地”都该答辩了哇。我觉得策展Still的作品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因为这是个遵循“重要的主题画两遍”的主儿——

当然,还有几幅重复4遍的,而且坚决说这些不算“copy”,每一幅都是original,而且坚决没有选择困难症……哈哈哈哈

但总之展览确实很好看,有证据:本来大Joy是中午12点下了会飞奔过去看展览的,心想这美术馆咋还没个咖啡馆儿什么的呀,在美术馆就把饭解决了,看完展览下午还能如同啥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继续回来开会,多飒呀!所以酒店附近一堆堆的餐馆都被我否掉了——结果饥肠辘辘地来到CS美术馆,买了票,拿了地图,发现——我靠!居然连咖啡馆都没有!这是在资本主义米国嘛?太坑爹了!

我原本寻思着,反正这个画派一般也没啥可看的,溜达一圈就去找午饭吃呗——结果看了看,发现这个美术馆还真大有看头,在里面泡了一个多小时,还好书包里长期有曼妥思——那是避免万一连堂讲课低血糖哒!现在正好派上用场啦!俺就一颗一颗地吃着糖豆,一间一间的慢慢溜达。而且低血糖也是不能阻止我耍宝哒!——

超级模仿秀,很传神的吧!

在这个美术馆还遇见两个很老的老太太,特别可爱。估计是俩老闺蜜,反正也没事干,就在美术馆里消磨时光,边看边聊,美术馆里提供的小纪录片也是分分秒地都要看完才起身。两个老太太也真是老了,看到中间一个展厅忽然忘了是从哪里过来的了,扯着脖子问另外一个展厅的工作人员:“小伙za,我俩刚才有没有看过你那个展厅哇?”哈哈~好可爱。

我觉得她俩打发时光的办法不错,等我跟小巴也七老八十了,可以参考。不过我又一想,小巴肯定说不能只逛美术馆,坚持要书店和美术馆轮流,万一我俩意见不统一咋办?嗯,反正小巴比我老,估计记性比我退化更快,到时候我就可以骗他说“可是咱刚逛完书店呀,你忘啦?”保准就把他糊弄过去了,啊哈哈哈哈哈~

完美地想出了未来争端的解决办法,大Joy也饿瘪了。偏偏居然这美术馆旁边出了一个英国pub之外就没别的餐馆了,没天理呀!我总不能飞了半个地球来这里吃fish&chips呀!这完全是原则问题呀(fish&chips原则上都很不好吃,就是这个问题)!

好在旁边是丹佛美术馆,里面有个咖会馆,就在那里点了昨天晒的“茄盒”。

丹佛美术馆本身也不错,很多美国西部的当代绘画——如同北美人跑到欧洲看到印象派和康定斯博大呼小叫一样,久居欧洲的家伙跑来看看美国艺术,绝对的乌啦啦级exotic

IMG_7591

赶上一个父子画家的特展,Andrew Wyeth 和他儿子 Jamie Wyeth,俩人都是小巴的滨州老乡。

IMG_7608

这个展览挺乐趣的,因为两人都是现实主义画家,而且还特喜欢小动物,比如上面这只狗,是展览宣传画,你造为啥那只狗左边眼睛有个黑圈嘛?因为这只狗特喜欢跟父子俩起腻,尤其画画的时候。然后有一天Jamie W画画的时候,狗就跑过来抢镜头,Jamie W赶它也赶不走,就拿画笔在它脸上随手勾了一圈,然后狗估计也不知道咋回事,觉得脸上冰凉凉的,就跑开了。

后来Jamie W就把这茬给忘了,直到下午有个朋友来访,看见这只狗,惊喜地问,这是天生的哇?你家小狗咋都那艺术聂?

Jamie W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胡乱应说是天生的,不过颜料是会掉的哈,从此每周都要再重新再给这只狗画个圈~啊哈哈哈哈

不过他最喜欢的动物好像是一只猪,画展里也有,跟这只猪的关系是不打不相识,因为那只猪有一次淘气偷吃了他所有的颜料,然后呢……然后之后的一周,那只猪都在拉七彩粑粑,猪的主人至今都解不开这个谜(除非他也跑来看展览还买了audio guide)。

当然,展览里也有很严肃的部分,比如这个对挺有名的儿科医生Helen Brooke Taussig画像

18WYETH_SPAN-master675

据说60年代这幅画刚出炉的时候,医务人员集体惊骇了,小转科生吓得眼泪都出来了,因为他怎么把他们尊敬的这样一位女医生画的这么……这么独立坚毅聂?有地位的女性不都应该优雅如老奶奶嘛?结果这个大逆不道的画马上就被扔一边了。后来呢,时过境迁,现在都觉得,哇塞,把成功职业女性的独立坚毅抓得好准确哎!结果又成名画了……

矮马,女性主义容易么!更多见NYT的报道

不过这个展览更多是比较欢乐的,最搞笑的是,快到展览的末尾,有一组Jamie W对于“7宗罪”的油画阐释。

7宗罪,都是邪恶的代表啊!你才Jamie W是用啥表现的?

——海鸥!!!!!而且还把7幅“连环画”加了一个红黄的内框,寓意它们都去地狱吧,放不了7个放4个上来

而且画家自己还特意注明,这不是用海鸥拟人,而是海鸥本身就是这7宗罪的集合体。矮马,不愧是小巴的老乡呀,见到海鸥都牙根痒痒呀!

另外,今天我家烟囱终于盖上罩拉上网了,明年应该就不会有海鸥之扰啦!

丹佛记-2

丹佛有一点很擅长,就是它的美术藏品。虽然到对丹佛的第一印象是破破的——因为快到凌晨到的,大晚吧尚的出租车带俺穿过漫长幽暗的街区,让俺觉得这里真萧条。不过后来白天醒来发现丹佛这个城市挺有意思的。

下面这个好像是州政府IMG_7528

与之遥望对应的是公民办事处,看那古典雕塑龛里都是啥——

IMG_7535

嘎嘎,很有点可爱吧。

不好说丹佛有多艺术,但丹佛大概是第一个让我觉得购置艺术品大概是最多快好省提升地方形象的城市——

IMG_7515

IMG_7584

IMG_7585

不好说这些雕塑有多恰当,但我觉得AC一定很喜欢丹佛,因为丹佛的地标是下面这只趴在丹佛会议中心的巨型熊熊雕塑——

IMG_7650

这只好奇熊的名字叫“I see what you mean”

IMG_7655

啊哈哈哈哈,好专心的一只熊。

另外,丹佛很多建筑不好说有啥审美,但很适合拍star trek哎——

IMG_7583

IMG_7544

上面这个图的左边是丹佛美术馆,无变形效果应该像是一个古堡,右边阴影部是Clyfford Still美术馆。两个美术馆离会场就5分钟的距离,所以午饭溜达出来看展览毫无压力呀!大Joy看了两个展览,都很好看,留到下回压轴。

现在先说说丹佛的书店。俺们酒店位置太好啦,背后就是一Barnes & Noble,而且开到巨晚。大Joy晚上跟panel的朋友吃完饭,又懒得回房间独坐硬椅子,就跑到B&N坐硬椅子啦!

在伦敦查令十字的Borders倒闭之前,英美差距还不是那么明显,自从BordersN年前倒闭之后,很多北美的杂志就不那么好买了——而北美的杂志真的物种丰富,制作精良哎!(虽然WIRED是UK版的比较好看)

B&N的杂志居然是8档还拥挤了整整一墙哎!连Marvel的漫画都有可以买到10集。矮马。太欢乐了。

每次到米国都会买一本Lapham’s Quarterly,倒不是每次都会看完,但这个只针对现实问题发表经典文献的杂志,永远不会过期哈哈哈哈哈

12004142_1166378186710171_8002221909424025774_n

不知道这么劲儿劲儿的杂志为什么在英国几乎买不到,连London Review Bookshop都没有,完全不符合其性格呀!

这次要隆重推荐的是下面这本杂志——

SF15_coverx350

其实在希思罗机场就看见了,不过在B&N买的,超级好看!!!!!我觉得最最好看的科幻期刊,没有之一。

据说这已经是MIT Technology Review连续第四年编辑的科幻年鉴了,我已经决定把之前几本补齐了,因为这实在不是一份传统意义上的科幻,而是一本写给做社会科学的科幻期刊,作者从媒体人到MoMA策展人,12个短篇,12个对当代科技的有根据无边界地想象,每个故事都极其丰满——这么说吧,大Joy坐在B&N的星巴克里,一边看一边想:嗯,这个可以做essay题目特合适,嗯,那个做essay题目也好……

啊哈哈哈哈,你造能做essay题目的材料必然精确、易懂但深邃,所以无比推荐各位有机会看看,有电子版的哦。

丹佛记-1

各位知道我写这篇博客的时候是忍了多少口水嘛——这两天好像全球集体降温,北京下了点雪,结果今天微信上所~有人都在吃火锅呀!矮马,你们不知道大Joy已经很久没有吃火锅了嘛T.T。(夏天回北京本来计划解馋的,结果北京也忒热了,下了飞机就想还是朝鲜冷面更靠谱……)看着各位晒着山南海北的火锅照片,矮马,你说让我们这前不着街后不着店的村儿里那里去找片羊肉和韭菜花去呀!

猛咽一下口水,你们这些坏人破坏了我原本丹佛记的节奏,下面改从吃开始说起——

每次去北美和去北京一样,去“开荤”是一大目的。比如我让学秘把机票定在达拉斯转机,拥有更从容的(6小时!)转机时间只是一部分原因,而另一部分原因是我琢磨着可以更从容地来它一顿德州烧烤呀!哇哈哈哈哈~

而对于丹佛这个城市,之前简单做了一番research,也没查出丹佛到底有啥特色来,最大的信息还是我的一个老丈人住在丹佛市的博士生跟我说,去丹佛一定要去吃voodoo doughnuts,说每次都是长队,但超级值得——结果我上网一查,好像原产还是Oregon的,连Colorado的都不是,所以我估计丹佛应该不是以吃擅长。

但丹佛的牛很幽默——

IMG_7656

哇嘎嘎嘎嘎~大Joy很听话,早饭去了好几次Boston Chicken旗下的einstein bros bagels。

美国的bagels跟国内的呛面馒头一样,很难在英国买到地道的,而且这回我发现好多咖啡店喜欢做南瓜面的饼啊,糕啊什么的,略有点甜,满口都是健康的感觉,这主意真不错,不知道英国啥时候也能引进一下。

而在酒店附近发现了Taco Bell更是两眼放光,12点上午的会一结束,大Joy拎着书包就飞奔去排队点单——但没想到的是……

Taco Bell居然不再卖大Joy最喜欢的Mexican Pizza了!!!!!T.T 一边悲桑怨念地咬着taco,一边微信小巴:难怪人家说the US is no longer what it used to be….(小巴狂汗)

垃圾食品未吃尽兴,但这并不是大Joy早上7点就溜达到Walgreen买了200多美金的健胃消食片及其他常用药的原因——哇哈哈哈哈!

没错,每次去美国都会囤积一堆常用药,因为美国管理松呀,不仅比英国便宜,剂量往往还翻倍,而且很多英国的处方药在美国都是OTC。在美国开会有一点我不明白,就是为什么每天早上8点半就开始!要知道在英国最最早也得9-10点钟才开始呀,而法国11点之前大家还在咖啡馆吻别呢——不过我也只是“原则性”地抗议一下,因为时差,反正我每天5点钟就醒了,醒了也没事干,就在城里溜达呗。

丹佛有一条街叫16th Street,基本是贯通繁华区长达1.25 mile的步行购物区,昨天博客里我管它叫丹佛的长安街,仔细想想,其实翻译成丹佛的“西单”才准确。大Joy的酒店基本在“西单”和艺术区接壤的地方,所以那两天出行极方便。而话说美国商店开得也早,早餐店6点多有的就开门了,而西单另一头的Walgreen居然7点就营业了,时差中的大Joy兴高采烈地自然一大早就沿着空旷的街道一溜小跑跑到Walgreen,然后买买买,装了一筐子的常用药。结账的时候,款台大妈一边扫条码一边忍不住瞟我,估计在琢磨:这亚裔吃货昨晚吞了些啥,一大早买了够我吃一年的健胃消食片?

啊哈哈哈哈,其实大Joy出差还是很乖很注意健康的,虽然脑子里成天YY各种胡吃海塞的大餐,但坐在餐桌前,往往还是会乖乖地点“草”吃的。尤其美国的沙拉也是毫不吝惜用料的呀!那油,那奶酪,那酱汁,都是大写意地手法放上喷洒,矮马,我觉得美国一碗沙拉的热量跟英国一盘烤鸡也不差呀。比如这是在“西单”一家名为‘Mad Green’的店吃的午餐——

IMG_7666.JPG

美国人真会做生意,这盆草估计在英国叫‘salad with grilled chicken bites’,而这家店给它起了一个无比高大上的名字——“萨瓦多尔-达利”!确切的说,这个店所有的沙拉都相对应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从贝多芬到米开朗琪罗,无一幸免。让你觉得他家盐里那都不是Iodine而直接是IQ,就算你没多少IQ至少可以阿Q一下自己的午餐是多么的……啊——!——努力阿Q了半天,肉食动物大Joy依然觉得鸡肉才是这盆草里的亮点……

下面这个是在丹佛美术馆吃的“eggplant gateau”——

IMG_7588

经大Joy鉴定,基本上就是忘放肉馅的炸茄盒,嘎嘎嘎嘎~味道挺不错的,舍得放猛料,豁得出去deep fry才是味觉王道呀!

当然,其实美国购物我觉得重点是零食。别看都是英语国家,英国可以买到的美国零食真的很有限,像Triscuit这种饼干,俺和小巴都是回北京侨福芳草地上货的有木有。这回之前还给白菜安排了任务帮我采购零食,白菜超认真地帮俺购置全大半箱子零食,还送了俺一桶creme de Pirouline的巧克力蛋卷。

巨甜,所以好好吃,因为铁桶上写了一句“全美唯一本土烹饪蛋卷,源自1860的美味”,俺还在wiki上查了一下这个蛋卷的历史——好像也没啥,而且wiki上说好像其实原来是一家比利时公司——我觉得这种对“异国发源”与“本土特产”两码事完全不觉得矛盾的营销,大概也就只有在米国能出现。

俗话说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所以回英国就发照片给我麻麻,说这个蛋卷好吃,下回他们在美国也淘换淘换。麻麻看了照片,很大气地说,这个蛋卷呀,是很好吃,因为你三姨经常买了带给我们呀。

大Joy开始还挺高兴的,但后来越想越不对劲,我问我妈:那肿么我每次回国从来没有见过呀?

“介个……那是因为每次都很快被我吃完了呀。” 麻麻掩面飘走~

==||

飞行记

上周在北美high,这周自然就要为教学学期中的淘气付出代价——周一早上回来赶紧补觉补课补(判)作业,一直到周三晚上,整整吃了三天的pizza呀!矮马,一个月之内谁也别跟我提pizza,谁提我吐谁……

昨天终于把essay判完了,又开始得瑟,照猫画瓢地做了在白菜家吃的大盘鸡皮带面(实验挺成功,以后再也不用特意去伦敦解馋了,嘎嘎),然后倒上小酒儿开始博客——

既然上周好像净在机场泡了,在说丹佛之前,就先嘚嘚一下坐飞机那点事的吧。

首先哈,我觉得国际旅行中,“culture shock”的第一站绝对在机场,尤其如果还要转机的话,机场安检各国风格不同,比如英国安检必须把kindle呀ipad呀统统掏出来,但(女士)鞋基本不需要脱,而我发现美国安检只要不是笔记本电脑,都吆喝你收包里,别拿出来“捣乱”(这让我很好奇美国X光机都是啥配置),但鞋都要脱脱脱!

你记得乔治-克鲁尼蜀黍在电影up in the air里过安检时那华丽的流水作业吧,基本上是大Joy的写照,那会每周往返巴黎和纽卡斯尔的时候练就的,为防止耽误自己和他人的时间,咱每次出行从着装到手提行李都是“安检friendly”,几乎很少会被拦下过。

这次也是如此。但上周自从巴黎出事了,机场安检都加强了,所以没想到的是,周日从丹佛回伦敦的时候,大Joy 的手提行李居然引起机场人员一阵慌乱。

俺和俺的箱子被拎到一边检查去了。我还琢磨呢,我连充电器都打到托运箱子里了,这手提行李里能有啥“可疑物品”聂?后来发现原来是下面这瓶东东——

以前在欧洲的一些高档超市里,我见到过这个牌子的海盐(犹他人估计会激动的拍着桌子纠正我说是“真”海盐),从来没买过,也从来不知道原来是犹他州的特产。那天在白菜家吃个肚歪,白菜夫妇送俺到了机场,离起飞还有半拉小时,大Joy就在机场商店里溜达着消食儿,心说从盐湖城买个啥纪念品给小巴聂?咦,忽然看见了这个背后小字声称“咸得有点甜”的恨不得跟Big Bang有一拼的宇宙第一勺海盐——矮油,你说送小巴,让他用这个做三文鱼给我吃岂不是一箭双雕两全其美嘛!哇哈哈哈哈~

手机查了查,这个盐据说是侏罗纪时代就在犹他中部形成的——大家看《侏罗纪世界》没有?剧情和克鲁尼的新片《tomorrowland》一样乏味哦——总之侏罗纪时代发生了两件重要事件,一件事恐龙消失了,还有一件是覆盖在北美大陆上的海水蒸干了,(但唯独在犹他)积淀下了一大厚层的海盐,后来上面有盖了一大层火山泥,矮马,隔绝污染不说还渗入了60多种矿物质(这盐糊脸上也美容不?)。

所以这是大自然迄今为止最古老最有营养最“原味”的盐啦!挖掘过程绝无提取和添加哦——你看右边放大的局部,难怪那盐看起来像一瓶沙子!

这个盐的网站可乐趣了,自我推销信心百分百的——比如他们会纠正你的错误观点——谁说“盐”吃多了会高血压啦?你肿么知道就不是“糖”惹的祸呢?再比如,他们还把犹他的这个侏罗纪海盐和俺们英国Celtic Sea的海盐做对比,说俺们的盐味道也还凑合啦,只不过俺们的海水里污染比较重啦,比如有点汞啊,铅啊什么的,嗯,bon appetit……>.<!

见过卖盐的,没见过卖盐卖这么得瑟的。大Joy都被其厚脸皮而动容了,马上收购一瓶。

回到几天之后的丹佛机场,当安检人员挖掘出“可疑物品”居然就是这瓶盐的时候也哭笑不得,一个女officer抱歉地跟我解释,主要其密度“不寻常”。

我玩笑说,是啊,估计很少有哪个旅客背一罐子盐上飞机的!

女officer眼珠子转了一圈,说:快过节了,你可不知道我们每天在行李里都发现什么稀奇古怪的鸟(diao)!

丹佛没有直飞伦敦的航班,所以回程的时候特意选择在芝加哥转机

IMG_7680 copy

看,那远处湖边上的高楼耸立就是大Joy无比喜欢的芝加哥啦!!!!!

虽然明知道芝加哥O’Hare国际机场就是一梦魇,但还是选择在这里转机,最主要的原因是大Joy需要再买一件Cubs的T恤。

你造哇,Cubs今年可牛啦,虽然没有打进the World Series,但MLB今天的四大奖项其中的三项——最佳投手,最佳新人和最佳经理,都是Cubs的哦!!!!!

最逗的是,那天在丹佛从它们“长安街”(16th street)一端的”皱皮书店”(Tattered Cover Bookstore)搭公车回酒店,发现美国人真的好爱聊天,有个黑人大叔跟俩大妈八卦完,忽然转身开始跟我嘚啵嘚——我的第一反应是好恐怖,俺们英国是不兴和陌生人说话的好不好——他开始嘚啵嘚自己赌马那点事,俺完全敷衍地哼哼两声,直到他忽然说了一句他支持某匹马就如同他支持Cubs一样。

大Joy忽然眼前一亮,说,哇靠,你不早说呀,我也是Cubs粉丝哎,哇靠,Kris Bryant和Jake Arrieta太帅了有木有,你看没看第三场季后赛那6个home runs£&@!¥$^£^£^%&*£%£@……blah blah blah……

黑人大叔瞪大了眼睛——我想他一定是impress于本亚洲小女纸居然对Cubs知道这么多——没想到等我喘气的功夫,大叔终于有机会插嘴说——咳咳,其实我是White Sox的粉丝……

Whaaa???!!!

你造这俩芝加哥棒球队的关系是这样的——

cubs

所以,很“恰巧”的是,公车停靠的下一站正好就是大Joy要去的地方啦!(哈哈…哈哈……一脸抽搐地byee~~~~)

总之,芝加哥机场转机确实是一场梦魇,从主航站楼转到英国航空所在的航站楼基本对于芝加哥的地勤人员来说也是一个谜,我问了5个工作人员,一共给了我4个不同的答案!但好歹是在耽搁了一个小时之后,终于爬到了BA登机口,并且如愿增补了CubsT恤,顺便还发现了一个夏天没有看到的棒球型Wrigley Field球场的冰箱贴,啥都别说了

content_197691416308115192

在去芝加哥的飞机上难得坐了个靠窗的位置,发现伊利诺伊洲的地皮好好看呀,随便一俯视都是艺术品呀,有木有——

IMG_7677

你不觉得这地貌(下图左)很像Sonia Sekula的画(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