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罗马的72小时

在无法乘飞机出行的日子里,铁轨就决定了人生高度哈,所以现在连坐个火车俺都特别兴奋地扒在窗户上对着外面拍呀拍呀。虽然英国火车的车窗大多数脏脏的吧,但下面这张aerial view还是可以吧

无法飞来飞去的日子里,旅游也全靠想象啊!

上周俺们就来了一趟“古罗马三日游”。嗯嗯,游览的高潮是那天进城去伦敦看了大英博物馆的这个Nero大帝展——

真的很值得一看!

话说我对Nero的兴趣始于N年前第一次听说Nero咖啡店——大Joy多好学呀,然后就查这Nero名字什么来历呀?然后发现,哇,历史有名的大暴君,然后俺就想,哇给自家店起这个名,这得是口味多重的咖啡店老板,或者是希望他们的顾客都能暴殄天物般的消费?哈哈哈,没有继续研究Nero咖啡店的渊源哈,但是对Nero这个历史形象的兴趣确实是起源于那个直播古典音乐咖啡一贯靠谱但所有非咖啡饮品根本就是谋财害命般难喝的连锁店(我还很喜欢吃它们家的蘑菇三明治,去年推出的“黑森林”蛋糕卷一点也不黑森林但很好吃哦!)

啊,言归正传,这回大英博物馆这个特展还是很期待的,尤其这个展览的口号是,要给Nero正名——一反教科书历史学对他暴君的脸谱化描述,展览说要有理有据地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热血小皇帝(Nero16岁当恺撒,被谋反被逼自杀时才30岁哈)。其实这个言论并不是那么新,以前也有过,只是并非教科书观点而已。反正大家都明白的,历史哪里有什么盖棺定论,历史是比未来更可以随你任性的:如果大部分人说历史是这样的,总会有人说,不,我偏偏想认为是那样的,而且和未来不一样,你几乎总能为自己的设想找到’佐证‘。未来或许可以被证伪,历史只能被证“明”。

如同以前出游之前一样,去看展览之前,俺也是做了一下功课滴!嘎嘎,主要看了三本书,首先是两本关于Nero的历史小说——

哇,这个Margaret George,我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人,这回发现这个作家专攻古代历史小说,很有名而且真名不虚传!——这两本小说,每本都是五六百页,每一本都是嗖~一口气看完!以前我试图看过几次关于古罗马的历史书,然后基本都很想睡觉,一来是名字太乱了,二来是生存状态太不一样了,嘎嘎。这两本小说让俺第一次能对古罗马帝国有点3D的想象!而且这两本小说其实就是给Nero平反,小说的主旨基本就是把Nero的暴行放在当时Nero生活的贵族成王败寇的大环境以及连他麻麻都跟他勾心斗角的微环境中,来理解这些暴行的原因(有点像社会学研究哈),还有就是从人文角度分析Nero这个热爱音乐戏剧崇拜阿波罗的文艺男青年的抱负和怨念。

后来看展览那天发现纪念品店里也摆着George的这两本小说哎,可见确实是和策展人一个思路。大Joy功课做的歪打正着很到位嘛!嘎嘎。这两本小说很推荐哦,不仅仅是因为引人入胜,而且很多书评也说,这个有扎实研究的“戏说”版,恐怕是最接近真实的Nero独白。

我一般对历史展没有什么太大的兴趣和耐心,因为看那些文物很枯燥呀!不过因为George的两本小说,那天看展品感觉好亲切呀!比如Nero的蛇样手链(复制品),比如罗马大火的残余,比如罗马禁卫军的浮雕,比如那诸多女眷的石像——妈呀都是小说里的人物哎!再比如罗马帝国的戏台等等。

当然,关于Nero和关于这次展览,对于大Joy来说亮点还有世界主义源泉的斯多葛学派的Seneca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提前捋顺了历史人物和事件前后顺序,感觉这次展览连细节都很好看。最好玩的展品是下面这个悲剧演员的小雕像。天,能在生动点么?——

作为一个从小被老妈当作政治筹码,因过继给前任恺撒而登基的儒略-克劳迪王朝的末皇帝来说,看展览那天Nero忽然让我联想起光绪!——妈呀,有没有觉得大Joy的知识,简直了,完全没有逻辑,我都为我的思维跳跃惊艳到了。哈哈哈哈哈哈……但忽然让我想到这点的是下面这四枚当时的硬币。虽然没有古罗马那会儿没有“垂帘听政”一说吧,但Nero刚登基的时候,硬币是母亲在前,他只是硬币的背面(1),后来硬币是母子二人对视(2),再后来是母子重影,但他在前面,“母亲”只是图案的背景(3),直到最后母亲完全被抛在公众范围外(4)。我当然就想到另一位少皇帝,由此也难怪Nero是有名的暴君(确切的说是弑母的暴君),不残暴也是难把掌控者踢到公众视野之外。当然,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历史学家强调Nero不是神经病(sociopath)而需要将其残暴放在当时的环境中解读。

不过这次展览让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你知道Nero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位populist民粹主义统治者——他喜欢跟草根混,喜欢掺和下里巴人的文艺,而且基本就是国民男偶像,在民众中呼声很高——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有少数历史学家要给Nero暴君形象平凡,因为Nero死后很多民众起义都是以他的名义进行的。而整个大英博物馆的展览,虽然并没有避讳他如何的’popular‘受欢迎,但居然没有提populist这个词一次哎!

有意思!尤其在凭借民粹印象上台却盖不住其和右翼保守派自相矛盾的当下英国来说。当然既然要给Nero平反,在2021年提民粹这点本身也是个非常尴尬的事情。

展览里还有一个投影(下图),还原当时古罗马酒肆墙上的涂鸦,这个涂鸦被推测是民众画的Nero,因为Nero当时推广了新发型,还是国民时尚型男,让人纷纷效仿

为啥我觉得这个涂鸦也有点像川普呢?

你说几百年,别说几百年吧,几十年后,会不会有主流博物馆举办川普总统展,来给川普“平反”呢?反正我不会觉得很惊讶。

这倒不是说我觉得Nero和川普是一类人,而是在这个“阐释”横行的年代,还是我上面说的,未来可以被证伪,而历史只能被一次又一次的重新证“明”。不同时间阶段的社会将历史照明的是我们“需要”和“想”看到的角度,而和事实其实没什么关系。

上面说了古罗马72小时游主要靠三本书,说了两本,第三本也很轻松,就是下面这本——

虽然是古罗马的大串联吧,但是很长知识哎!读完你就会发现,原来candidate,synthetic,parasite等等这些词都是源于古罗马的习俗哎!而且当时指的完全都是另一码事!

感觉因为说古罗马,应该放一个有点古老感的照片——

哈,瞧那云,有没有觉得岛国的云默认模式就是战鼓擂鸣厉兵秣马的架势?

当然,游完了,穿越回现在哈~这个展览看着过瘾,现在开始琢磨8月份游玩目标

Skippy后续

话说那天人类大摇大摆地把那张通缉令钉在Skippy它们家树下之后,第二天早上,Skippy就在我家后院门前留了一个信儿——

感觉特别像惹了黑道老大,晚上来你家溜达一下先做个警告……

下午Skippy坐在我家的院墙它特定的spot上,掏出一个带壳的花生,磕开,把仁儿吃了,吧唧把花生壳丢我们家院子里了。然后又从腋下不知道哪里掏出另一个花生,磕开,把仁儿吃了,吧唧把壳丢我们家院子里,妈呀,您咋就不顺手一起偷瓶啤酒呢?

吃完零食,Skippy牛气冲天地向左看看蓝天向右赏赏白云,也就是赶上花生不塞牙,不然用爪子再剔剔牙齿,这全村儿的二流子也没谁能比了。

人类这两天仔细研究了一下,发现Skippy可不得了,你知道它们连余光的视力都是2.0(本人类戴上眼镜好像都达不到那个级别),而且脚腕关节可以扭转180度,所以可以360度无死角地攀岩(这奏是动物世界里的变形金钢!!),它们是野生动物里最容易适应都市生活的,其大尾巴就是天生的空调,冬天促进血液回流,夏天促进散热(这进化一定是几百年前就预见到了人类搞的气候变暖),而且它们不仅家族性群居吧,而且松鼠和松鼠之间还特别爱八卦,晚上回窝还互相蹭蹭打招呼,酷似人类的亲吻礼——我觉得基本就像极了“教父”哈哈哈。更重要的是,它们还是鼠类里最像灵长类的动物,即它们会使用诈术!!!

这是08年的一篇文章(doi.org/10.1016/j.anbehav.2007.07.026),基本就是说如果松鼠发现自己被暗地跟踪/监视的话,它们就会假装没发现的样子,假装该干嘛干嘛,比如如往常一样的挖地埋松果,一样的填埋。唯一的不同是,它们会假装把一个松果埋到地里,而真正的松果会藏在自己身上,动作之快很难看清真真假假,填埋完,假装没事鼠一样的离开,伺机摆脱监控~

理论上讲,猫和狗都算松鼠的天敌,所以有的人在网上说,家里有猫有狗的时常放出来溜达一下松鼠就不敢来。我不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哪个国家的猫和狗。反正我们隔壁邻居有个我看着都瘆人的大吵狗,但好像并不被Skippy放在眼里。周边的几只猫就更别提了,我们那天看见前两天刚刚享受完小巴免费摩萨基的Cheese Burger(一只类似加菲猫的猫)蹲在我们后院木屋上,忽然目光锁定移动中的Skippy——我们本来以为会有好戏看了,结果Cheese Burger翻个白眼一仰身横卧在木屋屋顶上,一副“大热天老子不动弹,谁爱管闲事谁孙子”的样子,嘿!人类在楼上看着心说:真孙子!

嗯,总之,人类和Skippy接下来的故事仿佛结局已经写好了,the writing is on the wall!

最后加个不相关的广告——

这两天打着帮助学法语的旗号开始看下面这个巴黎房屋中介真人秀——哇,好养眼哎!那巴黎,那房子,那三个中介小哥儿。目前我最喜欢他们的奶奶,出场一脚把门踹开,特别飒,网上相亲虚降年龄还担心自己碰上个连环杀手……哈哈哈哈,我怎么去年窝家里没有发现这部剧呢?!我怎么去年没有想起来好好学习法语呢?! 嗯,其实自己吭哧了一年法语也绝没到能听懂的水平,借着英文字幕偶尔假装听明白个一句半句的,就觉得自己特学霸。哈哈哈哈

大Joy不-高-兴-啦!

如果我们学院有什么院报的话,上周的头版头条一定是《大Joy不高兴啦!》

真的!而且这可能是2021年迄今为止全学院老师手机间传播最快最广的八卦!

特别不可思议吧?

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即将上任的新院长开始和各个系主任谈话,了解各系的情况。然后那天跟大Joy在线聊,大Joy也是学院里的招生主任,所以我说哎正好有个事我觉得不地道,[此处略去一千字],这怎么可以呢?对同事公平吗?

然后就这个事情我们谈了大概一个小时,我的观点其实很简单:要么大学给学院一个合理的解释,要么学院没有理由不做出改变,有些事情完全是不需要更多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就可以做的更好。

新院长提到大学经常提到的那些理由,都被我一一回驳了,因为都不是理由,

新院长说:哇,我真的没有想到你如此的upset(不高兴/生气)

我说,我没有不高兴啊,我只是觉得这事没道理啊。

然后新院长又忍不住嘟囔了一次,哎呀不要生气不要生气,没想到你这么不高兴。

我说:我生哪门子气呀,跟我个人又没关系,我只是告诉你我觉得这事做的不公平。

对话结束,大Joy跑到楼下去吃午饭,我还跟小巴嘚嘚:你说多逗,他居然说了好几次没想到我这么不高兴,我有不高兴嘛?你刚才听我说话,我口气生气嘛?

想象——求生欲极强的小巴瞪大眼睛使劲摇头,没有没有没有……你哪里有生气,没有没有没有……

啊哈哈哈哈哈哈,真实情景是小巴也没觉得我很生气,他还在旁边敲边鼓说:“我听见他最开始还打断你了,你就应该说‘请你不要打断我’。”

嘎嘎嘎嘎,我极少会用“请不要打断我”这句话,一来也少有人打断,二来一般说完这句话你是可以继续你的哇啦哇啦了但对方的耳朵估计已经关闭了,所以未必会有什么真效果。

不管怎么说,小巴作证哦,我只是态度很坚决且明确地表达了我对学院某些事情的不满而已。

过了两个小时,几个meeting之间,发现新院长给我发了一封邮件,感谢我的坦诚,然后中间有一段特意用下划线指出,我一定要记住我是学院里人人都喜爱的大Joy(‘much valued and much admired’),所以我一定不要跳槽一定要留在肯特……

嗯?我说我要跳槽了么?

因为下午事儿多,这封邮件我没来得及回,傍晚的时候,新院长又给我打了一通电话,问我是不是心情平复了一些。搞得我都有点不好意思。

后来小伙伴们凑头八卦,问另一个系的系主任跟院长聊什么了,她上来就说说:新院长跟我说大Joy特别不高兴。

过了两天现任院长给我发了一封邮件,没有上下文的一通感谢,而且表示学院里我最值得信赖啦!——我想,大概新院长也是跟他说“大Joy不高兴啦!”

然后在线同事群里那天聊工作的事,然后学院一位小哥左一个点赞右一个小桃心儿!接着我的话说,“如果有需要帮忙的大Joy老师尽管开口哦!”——呃,好吧,我都懒得问他最近跟谁聊了。

我真的没有不高兴啊!就是就事论事嘛。我就想引用《教父》里的那句台词——

啊哈哈哈哈,总之就是这样一件又有点滑稽又挺暖心的事情。妈呀,一不留神发现自己威信这么高呐,所以谁说我不高兴啦,美滋滋哒!

一定要说不高兴的话,最近真的把我惹了的,是下面这个家伙——

那天终于抓它了个现形,这是正在吃隔壁邻居家的还没有长大的苹果!——咬几口吧唧就扔了,再拿一个咬几口吧唧就扔了——我觉得孙悟空和蟠桃也不过这种嚣张,这是奔着“5-a-day”的节奏嘛?

有了Skippy的标准照,大Joy在院子里贴出了下面这个公示——

它真的不是一般的气人,那天居然趁一阵微风拂过,掀起了遮盖作物的纱布,一头钻进去,把大Joy汗滴禾下土的菠菜给刨了。为了什么啊?为的就是埋一颗花生!!喂,你吃了这么多花生,许地山的《落花生》没有学习过吗?中心思想,做个有益于社会的松鼠,你没有看懂哇?而且拔了那么多菠菜,就为一颗花生米——还是炒熟了的,所以也长不出更多的花生来,值吗?!值吗???!!!

通缉令就贴它们家楼下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树丛里一道晃眼的光,已经被折腾的疑神疑鬼的人类心说,这是Skippy拿镜子晃我哇?!赤裸裸的挑衅!

啊!我觉得人类已经被逼的没有办法了,感觉需要使出网上大家疯传的最后的杀手锏了!

人类对付松鼠一劳永逸的方法只有一个——

另摆放出好吃的,贿赂吧!

虽然出门在外被一只大尾巴耗子整,但关起门来,人类依然可以假装天下太平地小文艺着——

这周末大概可以跑完法国蓝色海岸的路程,这两天英国特别热,傍晚吹着电风扇,喝着俺们肯特的冰镇苹果酒,看着这本收集蓝色海岸边所有文人墨客典故的书——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我终于深刻的意识到自己基本就是一文盲!书里大概1/2的名字别说知道了,连听都没听说过!如果你心理足够强大,这将是一本特别长知识的书。不过我看完了,知识不好说记住了多少,自信超级受打击。哈哈!

相比这下,下面这本特别烧脑——

如果你不喜欢看没有获过奖的小说的话(嗯,我认识这样的小矫情呀!),那你一定要听同名的podcast,Rabbits。哇,基本就是This American Life的Serial,唯一的不同是内容不是真事,但烧脑的点在于——你怎么知道这就真的不是真的呢?

我有的时候就想,你说如果组织一场关于这种基于阴谋论的文学作品的创作伦理的讨论,是不是也很有意思呢?

在历经了几个月断断续续的制作之后,这周还完成了第一个Ugear——

Ugear官方说组装上面这个模型需要13个小时, 我觉得大半年稀稀拉拉地用了30个小时都不止!!小处的细节和小齿轮机械还是很棒哒!但大Joy这部车是没有办法像广告中那样跑起来的——妈呀那个木头真的需要很多很多很多润滑!!

算了,也不用跑,摆着看也是很拉风哒!

最后喜大普奔,我们终于第二针疫苗也打完啦!

又是两周过去了

Pew pew!时间这个杀手。

哈哈,小巴手里拿的不是香蕉哈,而是邻居家种的黄色西葫芦。

嗯呐,一晃儿,又是两周过去了。忽然这么一想吧,感觉自己这两周好像没做什么事情。但仔细琢磨一下呢,给明年社会学理论课从时代到广度大换血的十一篇讲义基本写出来了,上了两次媒体,给欧洲财团讲了个座,审了两篇稿子,成功组织了一个小coup(啊哈哈哈哈),然后就是全校中年教师(consolidator)科研奖里拿了个第二——败个了化学系的一个老师,和一个生物科学系老师并列第二,人文和社会领域里就大Joy啦,所以我觉得还是有点虽败犹荣哒!

嗯。列举上面呢,是因为最近学年结束了吧,然后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一直没有衰落——我们学院对工作社会学研究挺牛的,自疫情以来就一直在社会各界活跃地呼吁四天工作周呀,批评传统的“工作就是要让人看见”(presentism)这种“刷存在感”或者监视性办公室气氛的愚蠢呀,引用数据指多少工作量就是无用的会议造成的呀,等等,但同时,好学院里的气氛却一直都是大家“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多么多么多么的忙,多么多么多么多的会议……他们自己不觉得自相矛盾哇?

去年在一个采访里我说,新冠的一个携带效应是,它让第一世界国家在大概一百年以来第一次体会了一把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思路。当时我是说的是国民经济与国民健康的选取。但之后的大半年,我觉得“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可能还真的比你想象得重要,因为至少腐国还真是“回缩”到很多特别幼稚的思路

比如上面说的用“自制的忙碌”来刷重要感的自我矛盾,对于一个“第三世界”长大的家伙来说,我总感觉这种把熬时间来充当劳动输出的简单思维那都是爸妈甚至爷爷奶奶那代人经历过的滑稽吧,但至少我周围的英国同事们可能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会沉浸在这种假装忙碌中呢。

我觉得做社会科学的都有个眼高手低的通病:如同这个自相矛盾又批判虚假工作量又情不自禁自己把自己搞得很忙这件事。好像这个思维就是说,我们不得不持续这个互相都吐槽多么忙碌参加多少会议的愚蠢,因为大环境就是这样的,然后要有变革,必须大环境改了,只有大环境变了我们才可以改变。

但很多事情不需要大环境的变化,每个人自己就可以做很多改变呀。比如,去年大Joy“神不知鬼不觉”地给社会学砍了大概150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啊哈哈哈哈……该开的课都正常的开着,该做的科研也都做了,也没额外雇佣助教,所以也没有同事发现啊,之所以没有人发现,就是因为我砍的都是“假装忙碌”的内容呀啊哈哈哈哈……这事我觉得挺牛哒!可惜除了和特瓷的同事偷笑之外,没法跟学院里更多的人说,因为大部分人的精神是keep calm and carry on,即便是愚蠢的耽误时间,咬牙坚持才是政治正确的选择。啊,太扯了。

不过大Joy有些coup是见天日的。比如为了拼生源,上周四后勤通知学院老师要我们给所有的未来新生打电话——那可是最少也得200多通电话呀!而且用电话跟考生交流是件多19世纪的事情啊?接到陌生电话你不觉得就是骚扰电话哇?这是一件所有老师都觉得特别头疼但不得不走的形式。大学招生部说,这是“传统”,以前都是这么做的,而且艾萨克死呀苏塞克斯呀什么的周边学校也都是用这种办法,我们怎么可以不用?

然后大Joy运筹帷幄了一下,比较策略地写了两封邮件问学校,大学是希望老师都假装忙碌呢,还是希望把老师的时间用在真的招生上呢。48小时之后,学校决定虽然我们也有招生压力吧,但谁爱打电话谁打电话,大Joy学院今年是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走形式上了。同事们都睁大眼睛觉得大Joy神奇极啦,因为电话招生真的是铁打不动的“传统”!嘎嘎嘎嘎。当然,从小学好怎么写议论文也很重要哈哈哈哈哈

吐槽完工作开始八卦玩的。下面是一道美味的分割线——

啊,还记得发现在瑞典发现熏三文鱼和茴香乐趣的那个夏天哇?还记得很久以前在同事家吃他家种的可食用花朵的那顿午饭哇?虽然都说疫苗解放人类,但今年看来基本还是得家里蹲,所以这个夏天什么聚会啊,什么出游啊,真的只能靠想象力了。。。

还记得我之前说我订的在线“跑步”的virtual challenge吧?最近跑完了非洲的Kilimanjaro雪山(就是海明威笔下的乞力~山,中文永远记不住),换到法国和意大利边境的蔚蓝海岸~ 和其他跑步路线一样,一边在家“跑”一边查看沿途的书啥的

昨天下午好歹有半天晴天,四点来钟在家翻着上面这本图画书,喝着小酒,听着光复法国民谣的Galliano的手风琴~矮马,其实还是可以假装在旅游的

(主要一般旅游的话,下午四点来钟大概也是找个酒馆看闲书的时候~啧啧啧,尤其如果服务生是小巴的话,还不用给服务费!太爽了)

和以前出游会在iPad上下载一堆飞机上看的目的地电影一样,最近也挖掘了好多蔚蓝海岸沿线拍的电影——真的好多啊!——其中发现了这个Matt Damon早年的经典The Talented Mr Ripley

哇,我估计很多人早就看过了吧(因为后来发现原来这部电影好经典)?你们怎么都没有告诉过我?又很过眼瘾又很虐心,太绝了!

最近还发现一个“陈年”好剧,就是看广告看了好几年的Mozart in the Jungle

我一直觉得这一定是一部特别弱智的电视剧。然后看了几集之后,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个其实是个和ER有异曲同工之妙,特别适合穿插在工作间看的电视剧哦!好看!看完还能更开心的干活,哈哈。

周末一口气翻完这本小说,一个用律师收集到的电邮证据和两个助理的短信往来让你自己拼凑出谋杀案前因后果的一本书——

这本书怎么说呢,可以说是本无脑(或者烧脑?)的娱乐,内容没啥深度但挺有意思的,如同阿加莎的传统侦探小说,几种推理思路一一删除法;但买这本书来看主要是在书店里随手一翻,发现呈现方法很新鲜,满满都是app和社交软件时代长大的一代的叙事方式,所以赶紧买来好好学习一下,不然过几年估计要看不懂学生的作业了。

照片里前景的那个饮料也很好喝哦!一个叫MOTH公司的鸡尾酒,虽然质量没有NIO好,但也比NIO便宜一半呀,性价比还是非常高的,尤其每个罐子的侧面(红色部分)都印了一个问题,有助于边喝边聊(或者边喝边想),不错。

小酒儿是居家必备,尤其如果白天要在后院和大尾巴耗子斗智斗勇的话:大Joy和小巴最近两周的另一个大项目就是全面加固后院里所有的针对Skippy的“反捣蛋铁丝系统“——啊,Skippy(及家属)真不是一般的松鼠——总之我们被迫又在所有的花盆上处心积虑地加固了一层扎手扎脚扎爪子的铁丝(我不知道Skippy体验如何,反正我手上是扎了好几个口子==!),小巴则是“光头强附身”,每天端着一辣椒水瓶子在后院360度无死角巡视,随时准备战斗——

然后就在人类努力抵抗Skippy花样翻新的各种入侵的日子里,其信心的最后一棵稻草被迪士尼的新电影打败,大家知道今年的超级英雄是“尤利西斯”么?——

片花挺可爱的,但目前的网评一般,我感觉原因一定是因为打分的都是成人,然后成人观众和大Joy有类似的后院苦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