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风儿喽

打完疫苗就是有底气呀,上周去伦敦浪荡了一下。

最主要的当然还是去GowerStreet的Waterstones啦,顺便调研了一下周边,比如空荡荡的大英博物馆周边——

(上面是大英博物馆外面,其对面正对着的“胡同”,以及St Pancras旁边的那个“复兴”酒店)

话说发达国家里,就英国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被新冠折磨的最惨,因为自食其力很多年,现在政府又没有钱,又不让全面开放,大英博物馆这类的展馆似乎未来一两年都只能是五六分之一的客流量哦!那天听说连女王美术馆都向女王私人银行贷款以维持营生,啧啧啧,惨。

不过整体来讲,作为一个没有游客,没有毕业季的伦敦来说,哇,街面上人类还是挺多的!对于在家蛰伏已久的家伙来说,还真有点不适应——

在Waterstones的咖灰馆吃了一个加热的肉桂卷,哇,以前挺嗤之以鼻的咖灰管,肿么今天的肉桂卷辣么好吃呢?被惊艳到了。但是我立刻意识到,上次“进城”还是去年十月的事,然后俺们村儿还真没有做肉桂卷的,所以……所以相当于我觉得要是给我一个糖三角我也会觉得很销魂哈哈哈!

当然,这种大惊小怪的反应我们早就意识到了,所以出发前我和小巴就互相叮嘱说一定要注意素质注意品味,比如好不容易进趟城,坚决不要吃在家里能自己做的,一定要去吃个比较新鲜的餐馆哈哈哈!——那天正好我爸生日,一起床就看见微信上他们中午吃的大餐。吃的就不说了,我就看着那照片上牛排的刀有八种可以选,盐好像也有十来种可以选。麻麻总结说牛排质量不错,下次我们回国可以一起去吃。我说,不行不行,带小巴这种选择困难症患者去这种餐馆,一个午饭还不得吃到后半夜去呀!

哈哈,真不是我邪乎,确切的说是两个选择困难症患者:话说我们两个特别笃定有素质的人下了火车,在伦敦街道上一溜达,经过那些熟悉的餐馆就忍不住纠结:中午是去吃中国面条呢?还是去吃日本面条呢?——之前说的素质呢,之前说的去新餐馆的雄心壮志呢,啊可是质量很好的拉面自家也不容易做的吧?

这件事最大的笑点在于,我俩一边逛书店一边纠结,墨迹了一上午——真的好久没去伦敦了,Waterstones和Foyles两个书店消耗了四个小时!——你猜最后我们午餐吃的啥?嗯,在中式面条和日式面条之间,我们最终选择去吃了韩国烤肉,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其实还是有一部分原因是被爸妈的大餐勾引的哈,yum yum yum,好吃好吃。

这也是我们大半年来第一次在餐馆里吃饭。特尴尬的是,喝了一口水把自己呛到了,按理说,咳嗽一下就好了嘛,但是现在在公共场合咳嗽是一件多么骇人听闻大逆不道的公共卫生事件呀!下意识忍了一下,结果反而更糟糕——咳咳咳,咳咳咳——机关枪般咳嗽完,啊,舒服多了。服务生惊恐地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我反人类的Ew PeopleT恤,迅速挪出了我的视野范围……

对于村儿里没有中国超市的孩纸来说,好久没有去伦敦也就是好久没有中国蔬菜哈,所以回家前,在中国城气吞山河地买了五袋空心菜,两包茼蒿,两包小白菜,两袋油麦菜,三包金针菇,一段藕,然后更有品味的是还买了三包老坛酸菜方便面以及一包恰恰香瓜子。我姨后来问我们为什么买了“五袋”空心菜,我说因为买六袋书包放不下了呀。啊哈哈哈。其实是因为小巴超喜欢吃空心菜哈。

囤完货还是回到家里比较自在,不论是喝水呛到还是花粉过敏,在自己地盘上想啥时候咳嗽就啥时候咳嗽~嘎嘎。尤其判完了卷子,开完了会,这周在家staycation,借着五月底的bank holiday长周末,狂欢从周六下午改完博士生的论文开始。尤其这个周末开始天气开始爆好,20来度的小太阳,哇,冰啤酒的季节终于来啦!假装在旅游——

上面这本书超好看哎!原本是冲着“巴格达”买的,但是实际上是一本关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书,主要围绕克里斯蒂曾经乘坐以及写过的“东方快车”这条火车线沿线涉及的风土人情及对克里斯蒂的影响写的。

原来克里斯蒂后半生和中东还是有很多接触的,说起来都是因为跟她第一任老公离婚闹的,本来尘埃落定之后她是打算去加勒比海度假翻篇儿的,结果听一对刚从伊拉克度假回来的夫妇八卦听得入迷,第二天改道搭乘了东方快车直奔巴格达!——我在想在那个没有手机自拍和instagram的年代,这对夫妇的八卦得多引人入胜啊!而克里斯蒂随后遇到的第二任老公是个中东的考古学者,所以更是经常呆在“东方”,难怪大侦探波罗有那么多埃及遗迹里的故事!

而且你知道哇,克里斯蒂的麻麻有个怪理论,说小孩子八岁前不可以看书,不然不利于大脑和视力的发展,然后克里斯蒂5岁就自学学会看书了。。。啧啧啧,然后她还不是家里最tong明的,她姐姐比她发表侦探小说还要早,只是后来嫁人了才辍笔了。

这本书的作者是在轰炸伊拉克前夜去的巴格达,正好是西方大众文化对巴格达与中东印象的拐点上,从趋之若鹜的文化圣地到避之不及的恐袭之源,因为文字很朴实,所以倒不觉得有多讽刺,反而让人很有感慨。这本书也是最近几个月读的最让我挠墙想出游看世界的啦!

第二本书也挺有意思,是一本关于如何看待机器人的科普——

作者有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就是人机伦理应该参照人与动物伦理,这样可以避免对机器人的异化。机器取代不了人,如同动物取代不了人一样,只是建立了一种崭新的关系而已。

中心思想很简单哈,但是书里内容很丰富,尤其有两年没有更新我硕士生关于transhumanism那节课了,今天看完这本书感觉课件需要大大更新哈!那个2017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授予(沙特阿拉伯)公民资格的“香港裔”机器人Sophia太神奇了。挖到Jimmy Fallon对她的两次采访,第一个这个更好玩——

接下来三四天除了热烈庆祝生日基本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儿,嘎嘎!生日周该做点啥呢?带着这个问题,我翻开了下面这本书——

哈哈,有没有觉得有点巧,也有点巧妙咧?家里有罐子啤酒叫American Dream,而上面这本书的作者是在加州Oakland的女艺术家,讲的是如何回避社交网络。听说国内现在兴起“躺平主义”Tangpingnism,欧美新一代又何尝不是咧?新一代的“美国梦”大概不是咸鱼翻身之梦,而是梦想着可以大胆“无为”吧!

另外,有没有觉得我的啤酒都有点拉风呢?嘻嘻。丹麦的Mikkeller。味道还不错哦。不过最近发现最好喝的是一款低度啤酒,Binary Botanical .为什么好呢?因为真的是很适合喜欢葡萄酒的人的一款啤酒(广告图片)——

20 x 250ml 4.0% abv - binary botanical | The wine-lovers' beer

《放风儿喽》有4个想法

  1. 哈哈,公共场所咳嗽确实引人侧面~~午饭最后的选择很明智哈~啤酒罐亮了~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