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宽体胖

嘿,还记得我上周吹说写东西是胡吃海塞居然没有长胖哇?然后就被打嘴(或者被进一步证实)了——因为过去的一周在家放羊之后,今早一称体重——哇!怎么会?!怎么会?!

思维敏捷如我马上进入自动分析模式:嗯,俗话说心宽体胖,只能说明最近几天过得很快乐!嘎嘎嘎嘎

当然昨天的饕餮丝毫没有帮助哈——

没错,这就是饭局的架势——昨天楚楚和她女友,还有M大姐来家里聚。这是自新冠以来,除了马丁老爷子夫妇俩之外,第一次家里来客人哈!所以又一种生活貌似回复正轨的欢乐感。这饭局起源于楚楚说要吃驰名中外的“老张烙饼”,呃,好吧。说实话每次楚楚来吃饭也麻烦也简单。麻烦在于每次都点烙饼,简单在于,每次烙饼+榄菜四季豆就很开心。

不过昨天因为人多,还是外加做了栗子鸡和左边这个茄泥(Baba Ganoush)和烤麸滴!桌子上没有掀开盖的是M大姐的酸奶石榴茄子——巨销魂,我就不在这里拉仇恨了,主要吃的太投入忘拍了,嘎嘎

然后聚餐很high,当然又对比就更high:小巴同学在楼上很悲催地开会,俺们四只女人就在楼下时不时爆发出哇哈哈哈的大笑,小巴开了4个小时会,四个小时后,我们也酒足饭饱了哈哈。

昨天饭桌上大家聊起健身这档子事,楚楚这种器械达人就不提了,她和女友好像最近的新项目是绕着俺们英国这个东南角,从肯特郡的南海岸走到北海岸(相当长!);而M大姐是又准备下(冰)海水游泳,又报名参加了24小时攀登3个山峰的挑战,听着我都肌肉酸痛。。。然后大家问我,我说我锻炼方式最environmentally friendly啦,又不耗电又不会因为需要器械而产生碳足迹——我就是在家run in place呀!然后我参加virtual challenge呀,一边在家当小仓鼠,一边看沿途的书籍呀,比如过去几个月我“去了”Inca,金字塔、喜马拉雅,现在我在环冰岛徒步旅行……然后楚楚的女友特认真的跟我确认了一句:“哦,所以你真的只是virtual…” ——哇这刀戳的,好吧,相比之下我确实是四体不勤的。

不过virtual challange真的很有意思呀。上周末翻完了两本关于冰岛的书——

左边这本是Sarah Moss在冰岛大学教英文文学那一年的随记,对于我来说,此书最大的亮点是——这是Sarah Moss在肯特英文系教书之后,从侃村儿搬到冰岛的一本随笔。印象最深的是她对冰岛大学里用多项选择教文学这种神奇的做法的吐槽。哈哈,感觉我的阅读完全偏离重点。而右边这本书很有意思。这个作者是冰岛人,写了好几本名字类似但侧重点各不相同的介绍冰岛文化的书。直白且信息量大,旅游必备,基本可以看作一个当代冰岛人对世界的吐槽。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关于“世界”(主要是欧美社会)对于“冰岛人迷信elf”的各种“不懈误解”,努力维持冰岛人就是“迷信乡民”这个形象——作者作为冰岛人的吐槽读起来又好气又好笑,简单来说,就如同西方大部分国家坚持宣传中国人吃狗肉这件事一样。——把那页纸的内容敲打下来,明年上课让学生讨论用。

最近BBC iPlayer上还有这个冰岛70年代的一桩谋杀案的纪录片——本小仓鼠目前只看了一半,不过很不错哎。没啥吓人的镜头,倒是很多关于那个年代冰岛的老镜头挺有意思的

之所以没有看完是因为那天翻到下面这本书,然后一边小仓鼠一边换上audio book——

这是前年出的书了,但感觉最近几天包胖子政府各种八卦透露给媒体的丑闻不断,让此书尤其应景。这书基本就是讲英国政治的八卦潜规则的:即为啥泡酒馆是如此重要的一件事。其实不光英国政治,英国大学也是如此,我推测英国其他机构也差不多,所以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哦。作者在书里几次感叹说,八卦这事是在哪里都有,但问题是并不是所有炮制八卦的人都掌握着国家命脉啊。书里后面作者提到新媒体已赋予八卦新的力量,这给依靠八卦运转的政体增加了新变数。

当然这不仅仅是英国,细想起来有多少政治团体(不仅仅是政府)不是靠八卦的力量操作的呢——换个高大上的词叫“舆论”,但舆论不都是一传十十传百开始的?

上面这本书是去年9月份暂时解禁的时候去伦敦书店看到的,这两天翻翻,虽然是讲极端主义的,但说的事和上面那个政府八卦的书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啊。我原本只是出于猎奇心理看的(——我同事里做犯罪学的很多,恐怖主义啊极端分子啊包括什么战争犯啊什么的都是他们搞的,听着都特别酷,所以看到这本卫报记者写的书,觉得应该是个挺好玩的“科普读物”——尤其作者是LSE和北大双重校友哦!!不过人家才29岁啦!!!)。看完吧,写的挺好的,或者说可能分析的忒现实了,让我细思极恐,尤其回想起我上课一贯鼓励本科生去做广泛一手研究,而且社会学自然离不开对边缘群体或者说那些“非常规”群体的讨论——上面这本书忽然让我意识到,对于现在这一代的学生,要教给他们的“研究方法”里面,恐怕最重要还不是怎么去发现数据,而是怎么去辨别真假。

嗯,好像这篇博客是从体重扯到反恐了,这八卦也是很发散思维哈!说起来所谓悠闲,最显著的特征莫过于每天从这里扯到那里,看一堆完全不想干的书,琢磨一堆没什么联系的事,所以也难怪最近心宽体胖哈!

周末就是五一长假啦!俺们英国下周一也是公休日哦!不写了,我去操心下一个议题了:这个周末又应该疯点什么呢?

春天都来了,假期还会远哇?

妈呀一晃一个月就过去了!春天终于登陆大英帝国,我也终于发现:原来2月份种下去的花没有发芽不是我的问题(也不完全是因为部分花茎被松鼠刨出来咬一口觉得不好吃扔一边!),原来此前发面没发起来也不是我的问题,而全部都是天气太冷的问题。最近两个礼拜,呵~完全一种“大地还阳”的感觉,瞧咱种的琉璃苣,完全势不可挡地肥硕哎~——特此声明,大Joy种琉璃苣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搭配小酒哒!啊哈哈哈哈

最近一个月都在干啥呢?记忆完全比较模糊,因为好多八杆子各自打不着的事情搅和在一起,比如那天早上五点钟起来,先是给人民日报海外版码了一千多字关于留学选择专业的小建议,八点多端着小咖灰已小有成就感,然后开始改一个关于印度科技政策的章节,中午给西班牙外交部下属的智库录了一段解读中国十四五关于科技的规划,下午继续码字,穿插着学生问后殖民社会学理论,听说圣诞节前录的纪录短片5月份上线(样片儿感觉灯光让自己惨不忍睹,所以本美女打算拒绝参与宣传,哈哈哈)然后英国一个科技怀疑论组织约我明年二月在其曼城年会上做一个50分钟的主席台发言,第二天早上爬起来作为考官看一个英国流产医生职业身份与流产立法的论文,八万字必须一天看完外加把report写出来啊,因为周三还有周三的事儿呢……

所以,日子点缀着各种兴奋点,但频繁切换频道也挺烧脑,偶尔真的觉得“这都哪儿跟哪儿啊”。——“烧脑”的一个证据就是上个月我好像基本没怎么运动,然后吃了好多巧克力啊,蛋糕啊,薯片啊~哎呀比较紧张的时候垃圾食品就显得特别给力,但居然体重一点没长哎!再次证明,静止状态大脑绝对是最消耗卡路里的器官,回想起来我那些天一定是天天smoke coming out of my ears -不是因为气愤而是因为灰质细胞在燃烧~哈

嗯,不过最近欠的债基本都搞定啦!外加英国部分解禁,所以大家都开始纷纷休年假,肯大的网络系统特别识时务地在这个时候卡壳在升级上,所以大家都没啥心思也没啥“机会”干活,我也打算从今儿开始完全撂挑子一周啦啦啦啦啦啦啦!!!

热爱蛋糕的麻麻说,放羊了就买个蛋糕庆祝一下吧。

热爱乐高我说,为啥要买蛋糕啊,买乐高庆祝啊!——

上面这个照片特别符合我现在的心情

虽然上个月很烧脑,绝对不想再来一次,但也有特别值得回忆的事情。首当其冲要显摆的就是我那些在Sociology of the Global South(我把它翻译为“非主流社会学”)这门课上的学生们。他们真的是我目前教过的最棒的一拨学生了。这门课的一个作业是他们每个人要用7分钟通过四个文化物品来做一段关于世界某个地方他们认为是“边缘群体”的presentation——我开始的预期是,至少会比较好玩;结果是这60来个学生几乎个个准备得精致深入。这种作业难免会触碰到一些敏感话题,让我有点惊喜的是,他们很多人自发的在演讲中照顾到一些言论的敏感性,比如预先提示无意冒犯啦,或者提示回避啦等等——为啥说惊喜呢,因为有这种文化同情心不仅仅是说学生自身素质的问题,也证明他们这些原本不认识的学生短短11周里能在线建立互相信任和尊重呀!不少学生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还有因为临床焦虑症从不当众发言的居然也尝试做了在线presentation的,嗯嗯,从教学的角度看吧,这才是直击心灵的教学哦!他们的presentations质量真的绝不低于研究生水平哦

最后我把他们演讲中涉及到的音乐,凡是能在spotify上找到的,都收到一个曲单啦,每一首乐曲的背后都是一个关于边缘群体争取平等话语权的故事,你要问我,这绝对是今年年度全球年度最佳曲单哈!点击图片就可以进入Spotify的曲单哦!从风格到内容,跨度太广了,很了不得的一班学生。

封面源自我们在讨论涂鸦作为另一种政治表达方式那周,他们把Teams的白板当作涂鸦墙的作品哈!至于“we went from the South to Mars” 指的是11周我们从美国的rust belt一直讲到未来从火星上看现在地球上的不平等问题我们会怎么嘲笑自己。

虽然本老师一向讲课很牛(而且从不谦虚)吧,但今年这门新课真的特rock,我从来没有在结课收到这么多而且这么多很长的感谢信——简而言之就是我觉得学生很棒,学生觉得我很棒,怎么挺真心的感慨说着说着有一种互相吹捧的感觉?哈哈哈。好几个学生说这门课让在COVID中泄气的他们又有了动力,这当然是每个老师都特别欣慰的啦。不过让我觉得尤其开心的,是有一个学生在很长的邮件末尾写了一句“…and I always left the seminars with a smile on my face”。

这句话真的让我特别开心,我觉得是对我讲课最高评价了吧。为啥呢?因为讲global south特别容易讲的“苦大仇深”,把课讲得有“煽动性”比较容易,讲得让学生觉得这事儿很严重,很蠢蠢欲动想“插手”,算讲的比较成功,但如果能让他们又很重视,有感觉掌握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至少是信心,这事儿比较难。说通俗点,就是我一向觉得培养愤青儿比较容易,培养乐观的愤青儿是本事,嘻嘻。

烧脑并不意味着没有娱乐哈,记得我之前提过用Conqueror Challenge在家假装在世界各地跑步是吧,过去一个月没太多时间做额外阅读追踪在冰岛的行程,但每天晚饭都在看这个烹饪旅游节目哦!两个摩托车大胡子,BBC有免费的哦,挺有意思哒!不过幸好自家有大胡子大厨一枚,每天饕餮着小巴同学的大餐,看他们的烹饪节目心里很淡定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