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过节的日子

啊哈哈哈哈,从农历新年到情人节,大家不觉得从周四开始感觉就是天天过节嘛?

周四下午俺照例“学习”了一下春晚,好像朋友圈里唯一还坚持看的就是underland,因为只有她的朋友圈不断实时更新槽点,话说作为一个歪果仁也真是一种国际主义精神。哈哈哈

今年春晚给我的感觉槽点并不太多——因为本来就是政治节目而不是娱乐节目嘛,所以整个晚会其实比我预想的要踏实哎,至于表演水平,这个看跟谁比了,比Bollywood还是可以的嘛,啊哈哈。有两个感触,一个是居然全晚会没有提新冠疫苗的事(或许是我漏掉了?),嗷~!要是确实没提的话,感觉疫苗界被深深扎了一刀;另一个最大的感触来自于岳云鹏的那段相声——对于今年因为新冠BBC“遥”请Alicia Keys出山感觉连每年压轴的auld lang syne都被取消的大Joy来说,岳云鹏的相声完美阐释央视的高明——靠,太厉害了,不管你怎么吐槽春晚,它还是串联起一个群体几代人集体记忆的超高效平台,不像BBC,每年都是一个不同的商业歌手,零碎的片段,喝完小酒谁记得谁呀。

我对春晚最大的槽点是上图——你不觉得央视的设计有剽窃Iron Man的嫌疑么?

哎,对于2016年后自认为是Iron Man亲戚的大Joy来说,我觉得这个这个,咱就不能有点文化创新么?就算没有文化创新,就跟现在粉红小哥都翻唱老歌一样,咱可以翻翻箱底参考一下牛魔王呀。网上不是有牛魔王设计大赛嘛,我觉得都比央视的设计好呀

槽点深刻,尤其还因为当时俺还是一边看春晚,一边拼乐高Iron Man头像,哈哈

很不错的设计哎!尤其和俺在家“云跑步”获得的奖牌摆在一起,很霸气吧!

过完年三十儿,大年初一是reading week前的周五,又没课,所以基本感觉在度假。哈哈!

周五大晚吧尚儿,某期刊的编辑从期刊平台忽然私信了我这一长~封邮件。我还以为我闯什么祸了呢,原来哥们儿说话大喘气,使劲使劲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表扬我的:

这是一个月前审的文章了,早忘了是关于什么的了。信末还有一段说所有reviewer的反馈和编辑部给作者的新都在期刊后台上。哎呀被表扬的我都不由得好奇我写了什么,所以很八卦地爬上网看看自己和另一个评委分别写的是什么。然后发现最近一年审的4篇文章都在上面,一个个点击编辑给作者的邮件看(期刊一般会告知审稿人编辑的决定的,但未必一定会把编辑部寄给作者的邮件也全文附上)。审的这几个文章都是由不同编辑接手的,四篇里有三篇给作者的邮件里都说“我们提示你尤其关注Reviewer 2的意见”,或者“Reviewer 2的意见尤其重要”——啊哈哈哈哈,嗯呐,我就是那个R2。(可惜没有D字打头的事,不然我可以争取做R2-D2)

比较幸运的是很早就有前辈告诉我文章评审的门道——从编辑的角度讲,编辑部并不简单是问你“可不可以发”或者“需要改什么/添加什么”,编辑心目中真正的评审高手是那些即便对于写得很不错的文章,也能按照作者的思路提出有见地的意见(注意是按照作者的思路,不是评审人自己的喜好),使得文章深度更上一层楼。因为期刊的质量,aka影响因子,就是这么被评审人“拱”上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好的期刊编委会需要经过推荐和选举两层筛选。

学术圈见被评审、看别人的评审以及评审别人的作品多了,林子大了什么自然什么鸟也就都有。其实一个学者是否公正(比如有否政治或学术思路偏见)有没有短板(比如是否明明不懂定量分析或超小样本分析还在胡掰)有没有广度(比如是不是绕八个弯子也能扯着让作者一定引用自己的文章)编辑和其他评审人都能看到哦。前一阵大Joy有一篇文章的R1就挺出洋相的,连R2都说这种评审太汗人了,编辑部都没再找他。所以一篇狂妄的评审让自己上了黑名单,这事也是有哒!

大Joy每次都良心评审哦,哈哈,有一次另一个期刊的编辑说有个稿子(因为大Joy的意见)被拒了,居然作者后来还给编辑写了封感谢信说这评审太有帮助啦!啊哈哈哈~嗯,我也要向作者学习,不管你是谁,您的谦虚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哈哈,匿名评审都是义务工作,能给评审人这种反馈的也都是良心编辑哦!

公开显白一下收到的表扬信还有一个原因是我觉得匿名评议是个经常被忽视的事,因为即便在英国平时大家开玩笑也说它是大家轮流给别人做嫁衣(或者轮流“背后插刀”,哈哈)的事情,其实文章评议说白了就是学术鉴赏,是个特别开阔评审人深度和广度的事儿——不懂就没法鉴赏嘛。说实话,我觉得除了讲课之外,评审文章是最快速壮大自己知识的事情啦!

大年初一被表扬之后,接下来周末的重头戏就是情人节。

情人节我给粑粑麻麻一人买了一个围裙——虽然我麻麻完全不会做饭吧,但情人节送礼就要成龙配套不能偏向哦:粑粑的围裙是炒菜用,麻麻可以画画用呀!然后我爸我妈就有了下面这张情人节合影:

可爱吧?大家是否觉得我这个处心积虑琢磨出来的经济实惠的情人节马屁也是有一定段位的啊?

啊哈哈哈,我和小巴的情人节那是很低调啊,就是一点巧克力和小酒嘛

哇,这个NIO Cocktail实在特别令人惊艳——调制好的鸡尾酒装在密封塑料袋里送到家,你只需要摇一摇,撕开一角,倒在加了冰块里的杯子里就可以享用。

上面这个是专门搭配Majani这款黑巧克力做的鸡尾酒,超级销魂

真的真的,别看我们插了橘子片,但其实真的什么都不需要添加。我之前还很怀疑这种“速递”款鸡尾酒会很甜,如超市里的各种罐装鸡尾酒类饮品,但这个牌子的真的是正经八百的鸡尾酒。虽然没有新鲜香料还是欠缺了那么一点点,而且因为就是“摇摇开包倒”,没有顶尖酒吧里围绕serving设计的各种舞台效应,但大Joy很负责的说,至少在一般三星至四星酒店的酒吧里,如果喝到这个质量的鸡尾酒,我绝对会觉得满意。

我是很负责的哦,因为我试了这家的好几款,质量都是酒吧水平——

我和小巴都在琢磨,每次出差开会或调研晚上回到旅馆真觉得需要小酌一杯,但并不是每个住所都有好的酒馆儿(比较囧的一次是,我和楚楚都只好将就7-11剩的两罐低度啤酒,哈哈)所以以后出差是不是应该常规带两盒放在行李里咧?

=P

很牛的一年即将结束,更牛的一年即将开始

嘎嘎,标题不很准确嘛?2020年很牛,完全前无古人,但愿也后无来者。

至今鼠年之初立的愿望基本都实现了,除了“收养一只属耗子的猫”这件事——自从我说我想养只猫起名叫耗子之后,连一直反对养小动物的麻麻都对这件事立刻变得很积极。可见不论是天下大事还是招猫逗狗,framing真的很重要!

原则上一直到四五月份我们大概都能领养到鼠年的猫,因为小猫都是12周以后才可以领养的吧。不过现在看来这件事比较渺茫,因为那天我们看了一下英国从救助站收养猫的程序,妈呀,跟领养个娃差不多,好繁琐,还要面试,还要家访……这个,就英国疫情这德行,第一个能进我家门的,绝对是修补阁楼的师傅而不是养猫面试官。。。

养不成猫,但是可以折腾点别的呀!比如你看大Joy那天给厨房里添了一个新挂件儿,好看吧——

你要仔细仔细看才能看到其妙处哦!

仔细仔细看

啊哈哈哈哈~好玩吧! 这是乐高的明信片,里面还有文具、音乐等系列的。框是网上后配的,很简单哒。

上周和同事讨论一起选个什么小说来看,之前一个同事说过她从来不看男性作家的图书(这个好像以前说过),然后另一个同事说她热衷于看悲伤的文学作品,另一个同事说她只卖软皮本小说, 然后大Joy以她超强的归纳能力总结说,明白了!我们要找的就是cheap sad female……

然后隔着屏幕我都感觉自己瞬间被几束鄙视射线化掉了。不过哎呦看个小说,怎么也能想出那么多上纲上线的事儿啊~不是我说,学术圈真不好混,以后你们谁都别说我矫情,我都是被我同事带坏的,哈哈。

被带坏之余,大Joy依然奋斗在毁人不倦的一线。今天下课前跟学生说,周四是中国除夕哎,所以你们要想周四爬梯醉酒的话,可以说是你们老师要求你们做的文化体验哦!哈哈~哎,我也经常反思,我咋不知道教学生点好!嘿嘿

我家反正已经爬梯起来了,香槟和bellini喝起来——

有没有觉得右图小巴表情很到位,哈哈,这张照片其实是两周前小巴同学终于结束长达7年的各种学院行政职位之后的撒欢儿解放状,搞过行政的都知道,这表情绝对发自肺腑!

最后再来一张更应景的,祝各位牛年都牛气哄哄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