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基本都宅在家里。今天早上起床先是和新生吧啦吧啦吧啦,然后和2年级和3年级的返校生吧啦吧啦吧啦,然后跳转屏幕无缝连接到我一博士生一年级答辩,已经进行了一半了,所以有点不好意思,结束又多跟她聊了半拉小时,然后在线被我一同事逮到了,我俩又“好久不见什么世道”地从世界局势到今晚吃啥地八卦了一番,然后我说我得走了,还有个开学前最后一次教学会……现在时间周五下午五点二十,俺感觉嗓子毛渣渣的,严重需要小酒的滋润。这年头Zoom和Teams是魔鬼,绝对让你宅到嗓子沙哑。
周一一大早M大姐很委婉地聊吃我:她跟我说她这整整一周都天天在办公室哦!——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我也来学校,约起来也约起来!我一边想象这M大姐和她那被我誉为“喷气式飞机”的奔驰再次进驻侃村儿上空的场景,一边敲字儿说这周迎新周,和学生的meeting太多,所以抽不开时间去不了学校啊!
哈哈哈,这是多么奇怪的世界啊!——因为要(在线)见学生,所以反而没时间去学校。
这周每个老师的重点都是一样的就是和学生在线见面,对他们表示关心呀,让他们对学习有信心呀等等等等,而且还要这周开始的时候见一次,周五再见一次。院里好多同事说学生的兴趣不是很高,周一学生点卯了,周五就不见人影了,每个系的新生在线问答并不是很积极,有几个系主任说他们只好一言堂了。
大Joy(一脸无辜但大概又十分“招人恨”地)举手说,没有啊,我感觉俺们社会学系学生都很积极啊~周三全系新生在线问答,他们自己唔理哇啦说了半个多小时呢,俺都插不上嘴。
你猜这咋回事?逆向心理呗。今年大学的一大恐慌就是留住学生——担心学生因为今年特殊的教学情况,犹豫推迟入学而申请退学费,这对大学可是很大一笔损失啊。所以大概大部分迎新的重点是谆谆教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怎么最大程度在一个非理想的环境下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理想的时候……我这么一个从小就不爱上学的老师,新生见面我上来就问:“上什么学呀?哎,你们有没有仔细想过,这年头尤其今年,真的没有上学的必要?网上资源不是很多嘛,好多还是免费哒!没事跑这里来上什么学呀?辣么贵,还不能爬梯……”
然后隐藏在新生中的赫敏们就集体反攻,跟我掰吃:不对呀,不上大学怎么能开阔视野呢?
我说:吹~视野不能从TED Talk的什么的扩展呀?跑这里来拓展视野?
有个女生特可爱,她很认真地跟我说:老师,我曾经跟你想的一样,但我粑粑说了,他当年上了大学之后发现看世界的角度就不一样了。另一个学生说:对对对,比如我们中学以前大家都想的差不多,你不脱离自己的环境,去跟不同背景的人接触,怎么能听到不同的观点,扩展自己的视野呢?
我说:扯,人生苦短,没事我听不同观点干嘛?给自己添堵玩啊?
学生说:不对不对,还是要知道不同的意见,这样才能丰富你的思维方式。
我说,对啦!你们来这里不是学习知识的,是学习思考方式的。所以不要期待填鸭和手把手教学,所有知识类学习是要你们自学的,来上课就是为了讨论的,学习分析问题的方式的,这是大学之外你无法获得的!——记住你们自己说的哈!
当然,本老师也不能显得太不着调,所以我说我同意他们的说法,学术嘛,就跟做饭一样……啊?我刚才是说cooking嘛?因为你们已经跟我扯到午饭时间啦,每一位学者里面也住着一位吃货啊!我刚才说academic research 和cooking是一样一样的嘛?对呀,因为这两个的行为的本质都是“transformation”:cooking的真谛是 you need to transform raw material into something nutritious;而research的真谛是 the ability to transform seemingly random and chaotic social phenomena into sense that enriches you。嗯我还是挺喜欢我的“学术烹饪说”的。啊哈哈哈哈
后来别的系的同事说周五再召集学生见面,学生参与度明显降低这件事也没在俺这里出现。我说因为本老师“做人无底线”啊,使了一个“阴招”耍了一下学生。
老师们说:从实招来!
我说,我周一就给我的学生发了一串问题,比如怎么找资料或者某门课第一个作业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等等,反正就是一堆他们必须知道的事情,我跟他们说,他们可以以个人或者以小组合作形式去找答案,周五到我这里来报道,表现好的有奖品。我是说,有含金量的奖品,不是小红花或者一包薯片什么的。
“利诱”之下,学生们都可带劲了,中途还写邮件问我,是不是需要提前把答案发到我信箱里,我说别别别(没那么重要)周五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一起公布吧。
所以今天早上,呵,大家不仅出席,而且发言可积极了!唔理哇啦,基本把本来我需要跟他们讲的都自己得啵出来了。
参加过俺的活动的人都知道,俺这么和谐的大Joy,一般在发起竞赛之前,早就预设好了一个你赢我赢大家都赢的大欢喜结局。但今天这事儿怎么收场呢?——这回小巴也为俺捏了吧汗,因为能隔空发放的奖品或者礼物很有限啊。
我跟学生说:嗯~你们都很棒,所以我决定给你们每个人都有奖励——你们说这个《经济学人》《纽约时报》《financial times》、《New Statesman》还有《WIRED》杂志的电子订阅,你们觉得够意思不?
学生心花怒放,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我特别自我陶醉地说:对吧?啧啧啧,你们真是多亏遇到我这么一个大款老师,是不是?一定要告诉你们的同学们哦,大Joy老师最慷慨了——尤其善于慷他人之慨。嗯,订单已经都给你搞定了——
然后我把学校图书馆的页面打开给他们看——没错,以上期刊订阅是大学图书馆订的,根本就是包含在学费里的!!尤其NYT 和FT,还全是app版的,跟私人订阅是一样的,但是有多少学生根本不知道呢!
我一边屏幕分享给他们示范怎么使用这些电子订阅一边说说:你们从来没有想过学校图书馆里除了枯燥的学术杂志,还订阅了这么多流行媒体吧?
哈哈哈哈,屏幕两边大家都笑了,屏幕上学生都顿时两眼冒光,一边纷纷摇头说没想到没想到,一边满眼“贪婪”地噼里啪啦地敲打键盘,注册免费报纸账户,感觉结束视频后就会向小伙伴们显摆去……
所以,我真正想说的是,会学的人才真正会玩,嗯哼。然后我就愉快的结束了和他们的视频。
这段经历讲完,下午被同事集体“diss”了一下:靠靠靠,就你天才。
嗷嗷嗷,耍学生好开心。
咳咳咳,嗓子都哑了,所以耍他们我也真的是很卖力的!

耍完学生周末和上周一样,踏青去!——暴走不是现在全世界被lockdown的人类中最流行最嘚瑟的游艺项目嘛。
这周俺在镜头前耍,但也积极看新闻来着,嗯,这周最棒的报纸头版是下面这个头两天小报总结的包胖子的疫情政策,不幸的是,总结的很到位——

国际新闻我也关注呀,Emmy颁奖是吧,哇,Jennifer Aniston 都胖成这样了,我们还有什么可顾及的呀——

Happy weekend everyone。我打算明早出去暴走回来像上周一样,买个奥利奥芝士蛋糕回家,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