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是上周日下午干完活关上电脑为这周定的“主题”。之前的一周攒了两篇东西,巨额脑力劳动,居然胡吃海塞还瘦了两斤,所以反正这周也是生日周,我要Staycation,我要大玩特玩,我要躺着趴着横着竖着做各种“漫无目的”的“irresponsible reading”!
Staycation不需要去机场,但也可以从出行开始——关上电脑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小巴去俺家附近的绿地溜达了一圈,每次都是隔着超市的停车场观望,这回发现,哇,离俺们家步行25分钟居然是个风吹草低现牛羊的……
森林耶!
周日晚上很开心,盘算着未来一周各种“家里疯”。
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周一先是洁癖进行全家大扫除,然后审了篇稿;周二开了半天的教学会;周三过生日,开了一天的学院会,下午四点的时候还有一轮会,我说我不去了,Trude问为啥,我理直气壮说 it overlaps with my drinking time! 周四小酒醒来原本计划早上只和同事有个半小时的碰头会的,结果大Joy“义愤填膺”地扯了2个多小时(不是俺angry,咱那是passion),啊哈哈,下午本来以为没事儿了,然后在bluepumpkin的点拨下发现是自己把日程搞错了……那天喜洋洋问我为啥没有发生日大餐的照片馋她,那是因为——啊呜~一转眼就到了周五~!
不过在骨感的现实里,还是很有折腾余地哒!比如你看这周的irresponsible reading还有旁边的书签,是不是别具一格呀?啊哈哈哈哈~没错,上周日晚上偶然发现有Precipice和伦勃朗那两本书都是大白硬皮,尤其搭配那个之前在格拉斯哥某个小馆拿得书签很配,然后就寻思着,哎?不如这周我只读白色封皮的书???这矫情得有点创意(外加神经)吧?
嗯,经过一周,就罗列出了上面这张照片。
The Precipice是今年2月份风靡书店的一本关于全球风险的新书,COVID之后估计更受关注了,但其实挺泛泛的。比较让我感叹的倒是最上面那本2013年出的The Great Convergence,是个前外交官讲世界怎么趋同的一本书。
一边读我就一边怀念——怀念在2008年经济崩溃后,2013年那时大家对世界的乐观,那年我和小巴出版了《Green Politics in China》,那是一本直击中国公民社会环保自救但总体挺给人信心的一本书,前两天我俩都在说,那本书搁现在,我们不可能写出来,倒不是针对中国,而是全世界现在暴露的分化和分裂,让人很难保持天真地美好期望。The Great Convergence一书最后一章的名称是“because everything that rises must converge”。我现在很怀疑这点。并不是因为我觉得世界会分崩离析,而是我很怀疑知识界(包括我自己)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我也很好奇作者在奥巴马当选之后写的这本书之后,在川普当选和英国脱欧之后又有什么想法。世界或许会converge,但前提是不同立场上的人真的能看到彼此之间的沟壑到底有多深有多宽。
2016年后,我就觉得其实学界(尤其理论界)最大的失败就是陷入自己的话语圈,已经没有能力再“看”到现实了。而2016年已经是晚了,大概分裂是2008年后就开始了,只是水漫金字塔,塔尖上的头脑精英们要等一段时间才能看到社会底层已经逐渐被淹掉了。
知识界看不到的,只好由底层(subaltern)一次一次地告诉你喽!所以occupy之后,又有了George Floyd,也因为此GF的抗议才不再是单纯的种族抗议,也不再单纯是美国的抗议。
我有时候会想,如果大狮子还活着的话,自COVID肆意全球以来他一定已经在der spiegel发表好几篇评论了,他会说什么呢?——我想了很多种可能,但我最后觉得可能性比较大的是,其中一篇他会非常有底气的说:“你看,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我们将目睹the metamorphosis of the world!”——可是天呐, tell me something I don’t know!
昨晚看BBC采访一个Derby的黑人女社会活动家,她简单明了地对男白人主持人说:问题不是你们给我们黑人现在多少发言的时间,而是我跟你说完之后,你们BBC这种权威机构会有变化吗?你们总说要有改变,但改变不可能来自于我们,因为我们没有权力也没有影响力,要做出真的改变,必须从你们BBC这种当权机构和当权个人来做出行为改变。
刚开始觉得她有点“咄咄逼人”,事后琢磨觉得句句属实。和平的草根运动本身只会引发改变,实质的改变不可能完全靠草根,不然?不然只有不和平的草根运动喽。
啊,现实看着太气,还是美术比较赏心悦目。那本伦勃朗的书好像是去年生日的时候在荷兰买的吧,哈哈,今年才看,或许去年显白过了,今年不妨再显摆一次——
Martin Gayford的那本“追求艺术”也不错,尤其在没法远游的时候,书中收录的是Gayford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千里千寻”眼见为真的笔记,挺好看哒!很开眼界。而且Gayford的文字向来很轻松清晰,读起来很轻松,一点不做作。
小说The Water Dancer则有点做作。这是一本关于黑人解放地下运动(the Underground Railroad)的软科幻,自由如流水,成长与遗忘,知识和价值……太多的象征元素了,其实我只想要个匪夷所思的故事^_^
嗯,这个需求这周也在小巴同学孜孜不倦的research下解决了——北欧电视剧Brige好好看啊!男主角是Killing Eve里那个大胡子Konstantin。
现在来说这周的重头戏——哇哈哈,有没有觉得俺吹蜡烛非常之气壮山河?
这个蛋糕好粉红哈哈哈哈。主要原因是Patisserie Valerie网上黑森林蛋糕已经没有了,所以干脆定个大俗大雅的小粉红吧!
但别说,真的比看着要好吃很多很多,确切的说,这大概是我们从Patisserie Valerie订的最好吃的一款蛋糕。原因是看起来很乍舌的粉红奶油是butter cream,很绵软一点不腻,而蛋糕和黑森林差不多,质地蓬松,甜里带一点浆果的味道,很好哎。
在说这个生日大餐哈哈哈哈,墨鱼汁海鲜面面面~
喜洋洋批评说,小巴这手艺看起来不如我粑粑呀。嗯,但是中间白花花的那一堆都是蟹肉,你觉得手艺什么的还重要嘛?yum yum yum ~
另外,Staycation的意义就在于,就算是guacamole也是可以吃出花来呀
至于礼物嘛,下面这个一定要显摆——Guess the Artist的游戏,就是正面给你三个关于某个艺术家的卡通提示,你来猜,然后背面是详细解释(如下右图)
上面左图中我选了五个还算众所周知的艺术家(中间的是游戏包装,要看周边那五个哈),大家来猜着玩吧!我把答案写在评论里。
如果你觉得上瘾,再来猜猜下面这七个,也是相对比较家喻户晓的,如果仔细看提示,大部分应该很容易,右边第一个和第二个可能有点不好猜,但答案会让你哈哈大笑哒!——
好吧,就综述到这里,最后分享一张生日周里,我家最有进步的成员——俺的小向日葵这周从发芽已经长到半个手指高啦!
(麻麻看了这张照片第一反应是:🌻怎么种在这么小的花盆里?我后来想也是哈,不过种子包装上说的是‘small’向日葵,我现在只好寄希望于真的是small,而且我真没想到种子基本都发芽了,有点拥挤,所以目前觉得XS也是可以接受哒!哈哈)
公布答案了哦!!!
第一张照片从蓝色带绿苹果的那张图片开始,顺时针依次为 马格力特,霍克尼,达利,梵高,葛饰北斋。
第二张照片左边四个:莫奈,塞尚,毕加索,哥雅
右边三个:拉斐尔(因为那个忍者神龟名字叫拉斐尔啊!多直接啊!阿哈哈哈,37也是直接提示,他只活了37岁哦!),艾未未(没错,中国艺术家也在里面哦!可惜为什么没有徐冰📖?为什么没有蔡国强💣?为什么没有岳敏君😂?——你们觉得我用键盘搞出的这些他们的卡通提示怎么样?啊哈哈哈哈),最后一个是杜尚
艺术盲表示只猜出来了梵高和莫奈。拉斐尔还猜成了达芬奇,因为他也是忍者神龟。。。
哈哈哈哈,你这个是我听到的最可爱的错误啦!
只想跑来大补一句生日快乐!
哈哈,谢谢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