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我们罢工并不是针对养老金(虽然有些学校是),我们主要是为了年轻教师、博士生和尚未拿到终身职但对高教教学与科研都不可或缺的人群的平等利益罢工,因为英国高等教育界近年来越来越紧缩无限期(即终身)合同,目前英国高教界70%的教员都没有终身职——具体的算术我忘了,但简单来说就是即便你用很多短期合同重复雇佣同一个人很多年,税收和保险上,还是要比给这个人开创一个长期或终身职位划算。所以近两年短期teaching fellow的职位特别多,按小时付费的临时教职特别多,而这种职位我毕业的时候就是隐藏的陷阱,而在各高校比拼学生满意度靠生源创收的当下,根本就是连遮掩都没有的一个大坑——青椒们拿到这个职位虽然是“有工作”了,但是这份工作完全会因明年招生不好而砍掉,而且这种职位一般对所教的课是没有太大选择的——你敢挑?直接面试下一位啊——而且因为工作不稳定,你可能今年费了半天劲准备好一门课,明年却被调去教另一门课。而你不好好准备?可以呀,学生给差评你下一个工作去哪里找呢?所以你要为了一个毫无保障的未来很努力,唯一“翻身”的机会就是你发了大量的高质量文章外加拿到项目,然后居然还在竞争激烈、专业要求细微具体的少数终身职面试中脱颖而出!——不是不可能,但真的很难。
除此之外,还有薪酬问题——男女同酬自不必说,过去几年英国学术界工作量猛增,泰晤士报最新调查显示2/3的大学老师一周工作7天,每天9小时以上,但我们没有金融界和创新领域的奖励啊,过去十年学术界薪水实际缩水20%!!!哎,还有俺们那已经被砍去一半的养老金……这不是逼俺们集体在英国街头卖茶叶蛋嘛!最恐怖的是因为工作压力,43%的学术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矮麻,Jack Nicholson你肘开,我才是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妈呀我忽然觉得我还挺能“高级(自)黑”的,虽然为了和海报曝光度配合,我把自己的脸色调白了一点。。。)
有几个国内的朋友看着我们罢工的照片觉得纳闷——咋都那么喜庆欢乐聂?一点没有革命的严肃。
没错,和每次罢工一样,这回我们在筹备的时候,各个大学的分工会就强调,要让罢工“fun”!大家各自带糕点茶水——大冬天儿的,谁愿意在外面站好几个小时啊,罢工要达到效果首先要让人觉得舒服, ‘The revolution begins with care!’ 。后几天还有电影会,有摇滚乐,有讲座,罢工完毕还一定会有个BBQ聚餐之类的,让工会人员愿意来罢工,让学生和其他人人也愿意加入进来。
“罢工”这件事在当代社会功能是“施压”,但更是为了“造势”,罢工不是集体诉冤也不是“上访”——不然直接BBC曝光或者上法院讲理就好了。罢工不是为了“说理”,说理是屋里谈判桌上干的事,罢工一个是为了让谈判桌对面的家伙(高教集团)切身体会到我们的重要性(没有老师,何谓大学?),第二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和了解高教界的问题(造势也是间接施压),以及高教界市场化对教育公平、social mobility等的影响(如果你的老师们大多数都是朝不保夕的临时工,你觉得你获得的教育质量如何呢?)——至少对于社会科学的学生来说,老师们为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同僚的维权本身就是一种言传身教,所以我们也确实有学生加入我们的罢工行列,写信给校长支持,今天看到一个我们学院去年毕业生的twitter:
我们学生觉悟都很高吧!
最后发一个剑桥工会发的,看谁来给我们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