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你说在英国住了十来年,说来一直没完全离开大伦敦圈儿,却第一次去Brick Lane的周日市场,我们是不是特别土?!?!?!
反正周末去了这个市场之后,我俩回家路上一直都在扼腕叹息相见恨晚我俩好土。真的哎!因为英国目前去的那些市场里(诺丁山的呀,borough market呀,格林威治呀,camden的呀),我们觉得Brick Lane的最好,因为吃呀玩呀旧货呀奇货呀啥都有,综合各市场之卖点,而且还不算太大,很适合又想假装文艺凑热闹又贪图享受懒得上下求索的中老年,啊哈哈哈
(另外,你们有没有觉得每次大Joy自拍总很吃亏,因为在iphone广角对小巴和俺颅围尺寸差别的夸大下,俺俩这个组合特别的Odie和Garfield?)
这回去Brick Lane觉得太文艺了,太好吃了。Brick Lane的面包都是Frida Kahlo范儿滴?
这回没怎么拍照片,因为当时手里(如果不是拿着吃的,就是)拿着好多血拼战利品,但是不用多举例,喜洋洋看到一张照片就会顿时明白俺为啥那么兴混了——
啊哈哈哈~真开心。
但是就是这次去,原本也不是为了去市场的,而是因为Brick Lane的书店——逛市场完全出于偶然,因为书店恰好在旁边,然后周日是11点才开门,两个兴混地一大早十点就跑过来的家伙闲着也是闲着,就先去吃吃喝喝花花银子一顿啦!
看见小巴手里的袋子啦?嗯,满满都是书,顺手买个小布袋,那大小正合适装大Joy每天上班带的丰富的物质食粮(aka午饭+零食)
我们要去的还并不是上面这家,而是下面这家——
这个书店在伦敦还算有名,里面不许用手机。书店不大,但很有特色,天棚和远墙都是通体的镜子,所以显得很大,而且书目也不是像一般书店一样按历史化学之类的科目归类,而是打破学科界限的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theme)来分类。
但我真正要说的是,我俩这次一定要去看这个书店,是因为书店老板之一是Aeon,这个给大Joy和小巴在过去一年多带来无限惊喜和免费扫盲的人文网站(https://aeon.co)的资深编辑。这个网站真的非常好,文章质量大部分各位可以去看看,如果看了几个月还觉得喜欢,俺也很建议各位向其捐款哦——这么好的质量又完全免费,还是不怎么招基金会待见的人文内容,如果好则需要支持一下哈。
如果你对人文不是很~感冒,那我再做个广告呗?——Audm这个很火爆的app实在太好听了!里面是包括WIRED,LRB,纽约客等等杂志的部分文章的滚动文字音频版。试听之后需要付费,但真真开卷有益哎!特别适合晚上睡觉和上下班路上听。那天我听了个《户外》(Outdoor)这个俺正常情况下根本不会有兴趣去翻的杂志的文章,是关于中暑的——那天之所以听,也是因为早上听说Angela Merkel中暑了哈,然后收获了好多知识,让我忽然觉得自己八卦得都特别高大上~咳咳。
不过以上所述都不是周末去伦敦的最主要目的。真正的正经事是去和larger than life的戏剧大拿underland碰头,吃个肚歪后分道扬镳——underland奔赴她在伦敦要看的第29场戏,而大Joy和小巴奔赴她看过的易卜生的这部“罗斯莫庄” Rosemerholm
很好看哎!!!
尤其很久没有看经典剧目了——跟小巴回忆说,好像上次看“经典戏剧”还是在北京呢!后来在英国基本看的都是良莠不齐的现代剧了。这回觉得:还是经典文学好看啊!剧情就不说了,人物层次太丰富了。
这个易卜生的戏是小巴送俺的生日礼物之一,哇,位置真好,哈哈!让我一坐下就会立刻有一种“破费了哈哈哈”的满足感!啊哈哈哈
这部戏是有现代改编,咱不懂戏剧啦,也没怎么看过易卜生的作品(除了高中语文课本),但从政治社会学角度(怎么说出来就天然辣么的boring),俺觉得是改的真好——尤其在金毛魔头Boris Johnson扯着硬脱欧大旗和女友打动口角竞选首相各种让人无比汗的新闻背景下,啊,这个黑洞洞的剧院里上演的drama可真让人感叹!——台词很多添/改的很现实,是“幽默”还是“反讽”,要看你怎么理解。归了包堆,不管你的政治立场是啥,这都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戏。抖个机灵:这部戏的结尾最末一句台词,要比易卜生的原文高明——就不剧透了,听说还会演一阵呢。
最近出行住了俩个有点意思的连锁酒店,一个是阿姆斯特丹的RoomMate(源自西班牙),一个是伦敦的Citizen M(源自荷兰)。这些‘luxirous’‘boutique’酒店,其实既不“奢”也不“时尚”,但是确实够“时髦”,都是干净简单的“理念酒店”
尤其这个CitizenM,即Mobile Citizen,房卡check-out后可以留作纪念当行李签。整体体验——包括第一次被check-in的房间因为网络故障连员工都打不开房门这种小插曲——够cosmopolitan,房卡俺留下了,觉得比British Airway的铜牌会员卡要酷之外,以后或许上课的时候还可以用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