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

IMG_4678

哇你说在英国住了十来年,说来一直没完全离开大伦敦圈儿,却第一次去Brick Lane的周日市场,我们是不是特别土?!?!?!

反正周末去了这个市场之后,我俩回家路上一直都在扼腕叹息相见恨晚我俩好土。真的哎!因为英国目前去的那些市场里(诺丁山的呀,borough market呀,格林威治呀,camden的呀),我们觉得Brick Lane的最好,因为吃呀玩呀旧货呀奇货呀啥都有,综合各市场之卖点,而且还不算太大,很适合又想假装文艺凑热闹又贪图享受懒得上下求索的中老年,啊哈哈哈

(另外,你们有没有觉得每次大Joy自拍总很吃亏,因为在iphone广角对小巴和俺颅围尺寸差别的夸大下,俺俩这个组合特别的Odie和Garfield?)

这回去Brick Lane觉得太文艺了,太好吃了。Brick Lane的面包都是Frida Kahlo范儿滴?

IMG_4686

这回没怎么拍照片,因为当时手里(如果不是拿着吃的,就是)拿着好多血拼战利品,但是不用多举例,喜洋洋看到一张照片就会顿时明白俺为啥那么兴混了——

IMG_4688

啊哈哈哈~真开心。

但是就是这次去,原本也不是为了去市场的,而是因为Brick Lane的书店——逛市场完全出于偶然,因为书店恰好在旁边,然后周日是11点才开门,两个兴混地一大早十点就跑过来的家伙闲着也是闲着,就先去吃吃喝喝花花银子一顿啦!

IMG_4693

看见小巴手里的袋子啦?嗯,满满都是书,顺手买个小布袋,那大小正合适装大Joy每天上班带的丰富的物质食粮(aka午饭+零食)

我们要去的还并不是上面这家,而是下面这家——

IMG_4701

这个书店在伦敦还算有名,里面不许用手机。书店不大,但很有特色,天棚和远墙都是通体的镜子,所以显得很大,而且书目也不是像一般书店一样按历史化学之类的科目归类,而是打破学科界限的用现实生活中的问题(theme)来分类。

但我真正要说的是,我俩这次一定要去看这个书店,是因为书店老板之一是Aeon,这个给大Joy和小巴在过去一年多带来无限惊喜和免费扫盲的人文网站(https://aeon.co)的资深编辑。这个网站真的非常好,文章质量大部分各位可以去看看,如果看了几个月还觉得喜欢,俺也很建议各位向其捐款哦——这么好的质量又完全免费,还是不怎么招基金会待见的人文内容,如果好则需要支持一下哈。

如果你对人文不是很~感冒,那我再做个广告呗?——Audm这个很火爆的app实在太好听了!里面是包括WIRED,LRB,纽约客等等杂志的部分文章的滚动文字音频版。试听之后需要付费,但真真开卷有益哎!特别适合晚上睡觉和上下班路上听。那天我听了个《户外》(Outdoor)这个俺正常情况下根本不会有兴趣去翻的杂志的文章,是关于中暑的——那天之所以听,也是因为早上听说Angela Merkel中暑了哈,然后收获了好多知识,让我忽然觉得自己八卦得都特别高大上~咳咳。

不过以上所述都不是周末去伦敦的最主要目的。真正的正经事是去和larger than life的戏剧大拿underland碰头,吃个肚歪后分道扬镳——underland奔赴她在伦敦要看的第29场戏,而大Joy和小巴奔赴她看过的易卜生的这部“罗斯莫庄” Rosemerholm

IMG_4638

很好看哎!!!

尤其很久没有看经典剧目了——跟小巴回忆说,好像上次看“经典戏剧”还是在北京呢!后来在英国基本看的都是良莠不齐的现代剧了。这回觉得:还是经典文学好看啊!剧情就不说了,人物层次太丰富了。

这个易卜生的戏是小巴送俺的生日礼物之一,哇,位置真好,哈哈!让我一坐下就会立刻有一种“破费了哈哈哈”的满足感!啊哈哈哈

这部戏是有现代改编,咱不懂戏剧啦,也没怎么看过易卜生的作品(除了高中语文课本),但从政治社会学角度(怎么说出来就天然辣么的boring),俺觉得是改的真好——尤其在金毛魔头Boris Johnson扯着硬脱欧大旗和女友打动口角竞选首相各种让人无比汗的新闻背景下,啊,这个黑洞洞的剧院里上演的drama可真让人感叹!——台词很多添/改的很现实,是“幽默”还是“反讽”,要看你怎么理解。归了包堆,不管你的政治立场是啥,这都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戏。抖个机灵:这部戏的结尾最末一句台词,要比易卜生的原文高明——就不剧透了,听说还会演一阵呢。

最近出行住了俩个有点意思的连锁酒店,一个是阿姆斯特丹的RoomMate(源自西班牙),一个是伦敦的Citizen M(源自荷兰)。这些‘luxirous’‘boutique’酒店,其实既不“奢”也不“时尚”,但是确实够“时髦”,都是干净简单的“理念酒店”

尤其这个CitizenM,即Mobile Citizen,房卡check-out后可以留作纪念当行李签。整体体验——包括第一次被check-in的房间因为网络故障连员工都打不开房门这种小插曲——够cosmopolitan,房卡俺留下了,觉得比British Airway的铜牌会员卡要酷之外,以后或许上课的时候还可以用哎

IMG_4705

保卫物质生活

IMG_E4528

最近物质生活好丰富哎!去了一趟荷兰,很讽刺的是在荷兰的英文书店里搜寻到一批伦敦出版却在英国至今尚未上市的新图书。啧啧,差距啊!

当然上图中的书不是这回买的,是本老书,但是很好看哦。并不是说我思故我在,但有些时候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取决于你能看到以及你想看到的。我们对这个世界睁大眼睛的观望不仅是有技巧的,也是有条件的。

上回提到过,喜洋洋说俺去荷兰就跟去北戴河似的(啊哈哈),主要是因为大Joy最近在研究全球化和世俗化对”知识“(或认知)的影响嘛。然后俺就完全被荷兰迷住了:因为这是个启蒙了启蒙运动的国家,比英国还现实现世,但所谓的“自由”“平等”“民主”,在我看看来明明是十七世纪尼德兰地区无数市井小民集体活出来的。为啥一群不过是为了追求生活更为物质更为富足、更为欢乐享受的无觉悟民众在17世纪居然集体活出这么深刻的道理?——因为尝试了宗教束缚、尝试了贵族集权、发现哎,居然就这几个原则的组合它work呀!——用中文说就是它好使呀!

换句话说,一起享尽人间奢华保卫物质生活,不仅是有技巧的也是有条件的,有些条件是必要的。——这点记住了吗?要记住。

总之,对于荷兰粉大Joy来说,今天的荷兰还是充满各种奇遇。上上周在阿姆斯特丹大街上漫无目的的溜达,路过一家印刷品小店,门外摆着一盒子一盒子的印刷品,大部分是讨好游客的旅游纪念类印刷品,但是呢,讨巧的又有那么一点点说不出来的不同。。。

然后我就钻进店里东瞅西看,一个美国中年男正在和店主聊啊聊啊——全世界最让大Joy抓狂的就是美国中年男了(嗯哼中年美男小巴同学,如果你看得懂中文请注意是“抓狂”不是“疯狂”),因为他们想聊天的时候,如洪泻堤完全真的是堵都堵不住!>.<!! 大Joy看上了一款表好的世界地图,拿下来反过来看了眼价钱,忍不住刘姥姥地吐了个大舌头,自我安慰道:靠,古董就很了不起啊……

总之,在不足5平方米的狭小空间里听两位男士唔哩哇啦了一下童年什么的,荷兰店主看见我在晃悠来晃悠去,最终找到一个歇口把这段(在我看来冗长的)对话结束了,妈呀!美国中年男临走的时候,扭头跟店主说:“不管怎样,转告令尊有个老客户特意在此来访来向他致敬。”店主(我看也60多了吧)说绝对的。

当时我一愣,心说,这是怎样一个小印刷品店,能让一个中年男子漂洋过海来“塞海”(say hi)?

不管他了,我们是很物质和平白的。俺和小巴分别为对方选了一幅画,然后跟老板说希望配个框。老板说行啊,然后慢悠悠地配了框。——别忘了,这时从挑选到等待他和老客户对话的结束,我俩差不多已经等了足足20分钟了,对于仅仅是“路过”的人来说,这实在是很漫长很考验耐心的经历。

然后安上画框之后,我们以为终于可以付钱走人了吧?老板居然一屁股坐回到转椅上,然后漫无目的地问小巴:你叫什么呀?

呃,Michael?

麦克尔,hmm,(负责康健的)大天使麦克尔,哎?那同行的这位女士呢?

Joy。(但说实话,我真的绝对阿姆斯特丹有很多比和一个陌生人聊隐私让我更有兴趣的事情做,哦凯?)

店主似乎完全读不懂微表情,因为他完全不着急,哼哼了两声,抽出一张和他记账用的没什么不同的纸,抄起一支钢笔,自言自语地说:“大欢喜”哎?

然后在纸上写下了Joy。

写完貌似自言自语地对着小巴说:一辈子和大欢喜结缘一定很不错吧?

我和小巴当时都有点懵,不知他这是干嘛。

然后他把水笔一扔,换了一根,(大概看出了我俩的年龄差)又如一个吉普赛算命先生一样继续对着小巴说:虽然这个结果让你等了很久,但是还是很值得的。

这时他在纸上写了M。

店主继续念念有辞,我和小巴看他在纸上运笔除了瞠目结舌就是瞠目结舌,我只记得他说“……然后来到了阿姆斯特丹……”顺手画下那三个红色菱形。后来我们就有了下面这个意外/附赠的收获——

IMG_4534

背面还有店铺的大印章。Antiquariaat B.L. Hoogkamp & Zn。靠,真不可思议。

我现在能想象N年之后,老年大Joy摸索着找回那家小店铺,blah blah blah,以至于引起一个美国小青年儿在网上即时分享说“靠全世界就中年亚洲女纸最让我抓狂,因为她们想聊天的时候,如洪泻堤完全真的是堵都堵不住”,然后临走时大Joy跟那时的店主说:“不管怎样,转告令尊有个老客户特意在此来访来向他致敬。”

IMG_4576

(上图中央的阿姆斯特丹街景是那天我们买的其中一幅)

回家拼了两个很荷兰范儿的模型——所谓荷兰范儿,是因为橘色啦!

IMG_E4520

后面的是N胖子的乐高,而前面这个摩托车可是英国便宜五金店wilko买的不过5块钱的摩托啦!摆在一起是不是很好看?

最近拼的另一个模型是3月份在淘宝上买的啦——

IMG_E4530

虽然不是乐高,但是很好玩哎!细节依然一等一——

最近除了拼乐高类玩具,类似幼稚的事情包括去电影院看The Secret Life of Pets 2——你觉得人很多哇?我们去的时候居然偌大一个电影院只有我们俩哎!

IMG_3982

而一周之后,我们又去电影院看了讲述Elton John的电影Rocketman。空荡荡的电影院画风马上变成了这个——

IMG_3984

呃……忽然觉得我俩兴趣爱好年龄跨度还真大……

再放一个物质主义信息——如果你如大Joy一样喜欢Roald Dahl的故事书(并且喜欢“大碗”喝茶)的话,那么你要去Sainsibury超市了,因为现在他们正在贩卖Roald Dahl大容量马克杯,才五块钱一个,好好看哎——

IMG_E4536

你还记得之前粑粑生日大Joy和小巴“不远千里”跑去布拉格拍马屁却撞上老爸无尽午觉这件尴尬事哇?——事实证明,除了借酒消愁,大Joy还是很会血拼消愁地,俺俩在漫长的等待间隙,顺便从布拉格顺来木质大树——

IMG_E4529

是不是挺好看哒?我很稀饭。我更喜欢目前在小巴书架上那个单色的,尤其和之前给他买的宇航员键盘灯组合在一起,够反乌托邦——

IMG_4564

好吧,都扯到反乌托邦了,那就说说我真正想吐槽的吧。这周大Joy的小宇宙里冲撞着两件不出意料又匪夷所思的新闻:一个是一个德国学生,因为生为一张中东脸(黎巴嫩裔)而在(还算左翼的)侃村光天化日之下被6个少年袭击了!侃村这周举行了反种族歧视游行。估计那些少年向外乡人挥起拳头的背后是他们周边成人貌似有道理的“鄙视移民保卫(英国本土)物质生活”,但其实在揍跑了底线价值后,英国还有啥物质生活可保卫?第二个新闻是半个地球之外的另一个全城游行。会翻墙的都看新闻了哈。据说以往政治保守的生意人以及享乐派的成人网站都参与了游行。道理也很淳朴:保卫群体物质生活。

那天在等小巴加热晚饭的空,在客厅十来分钟划拉了一个花束速写,嘿,一气呵成自我感觉还不赖。

IMG_E4486

(麻麻嫌弃地评论说,也就塑形还行,一点光影都没有。——这么打击人呐!幸好没选什么艺术科,不然准发现我麻麻居然也是个虎妈!速写而已,没等俺上什么光影效果就该吃饭啦!yum yum yum)

花瓶静物最兴盛的时候是17世纪的荷兰,其实那些奇花异草几乎没有一个是写实的,因为那些花都是在不同季节开放的。所以那些超级写实的画作并非写实,几乎统统是象征主义,不仅象征着一个社会/买家的富足,更象征着其多元与开放。

某些价值丧失之后,再找回来,可就难了。“嗯哼”,Waitrose的姜饼说。

IMG_4537

很喜欢在阿姆斯特丹碰到的这个涂鸦。保卫物质生活,要玩转资本主义,而非被“资本”或者“主义”而玩转。

IMG_2693

肤浅的一篇

IMG_3993

今天这篇博客没有啥实质性内容。因为又物质又享乐,每年就属这会儿最肤浅哈哈哈哈。

IMG_3994

Rita(上图主人公)照常从牙齿缝里不忘补刀说:“而且大Joy你又老了一岁,却依然没有我1/10酷,啧啧啧!”

啊哈哈哈哈。嗯呐!这周一是俺们家和部分国家和地区一年一度“严阵以待”的敏感日子——我说什么啦?我说的是大Joy生日呀!

IMG_E4117

小巴之前问我生日想怎么庆祝?我说当然应该和“最好的朋友”们过啦!

然后这厮眼珠咕噜咕噜一转,follow me,扣上小熊队的帽子就带我来到了这里——

IMG_4241

(喜洋洋很崩溃的评论说:荷兰就是你们的北戴河哇?!)

嗯呐!确切的说是这里——

IMG_2578

耶!!!!!猜对啦!这里就是可以见到伦勃朗呀,维米尔啊,van der Neer啊(下图左),Avercamp(下图右)啊等17世纪old masters的阿姆斯特丹国家美术馆。(俺朋友麦儿听了心有灵犀地哈哈大笑,说她“最好的朋友” are also all dead!)

IMG_2595

啥?你说大Joy生日穿得太素?大Joy这T恤是精心挑选的哎!看得清不?

IMG_2590.JPG

来,摄影师,放大一下大Joy胸部,看清这个T恤传达的信息没有——

IMG_4473.JPG

2 expensive 4 you.

哈哈,嗯,或许这也是为什么大Joy忽然这次发现“欢乐的小提琴手”眼神里仿佛也拂过一丝丝“忧桑”——

 

有木有?还是俺年纪大了爱“伤感”了?哈哈。

当然,看着大师之作擦擦口水(啊不我的意思是“泪水”)的“忧桑”只是一瞬间的,主体还是今朝有酒的享乐哈!肤浅也要肤浅出彩儿来。最美不过来个“Jan Steen Birthday”(不用google了,这是大Joy发明的词儿,Jan Steen善于描述肤浅又欢乐的家庭情景)——

IMG_E4373

(笑吧!喝吧!作(zuo一声)吧!靠,这算一个左派在一个右翼世界里的“中年危机”哇?——尤其你知道俺生日那天川普登陆英国,哇~真开心新闻被(忙着大快朵颐享乐的俺)屏蔽掉了。但俺还是忍不住打开了“Larry the cat”的推特,太逗了(@Number10cat,超级推荐)。啊哈哈,“The start of June means the end of May…”,我爱喵星人)

那天还和小巴感叹,少年时代的大Joy最喜欢会“作”会“活”的梵高,后来才慢慢体会出那个“倔老头”伦勃朗才是真正的启明星,才真正会应对“生活”。

 

现在这哥俩现在在大Joy的书架上——

IMG_4472

这次生日顺便去看了一下斯宾诺莎——

IMG_4224

近350年来,这个因为提倡民主与文化多元而被教会驱逐的磨镜片工的思想依然被哲学界认为是“最难啃的骨头”。奇怪吗?!

i

剩余的时间则是在Vondelpark晒晒太阳

IMG_4122

在运河边上晒晒(梵高范儿)脚丫

IMG_4088

好啦,放肆完了,pull yourself together,继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啦!

IMG_2491

 

最后放一个彩蛋——

 

那就是上周末赶上阿姆斯特丹炎热之后下雨,然后在岛国居住N久的大Joy忘了世界上有“吸血蚊子”这么一种动物(英国本土蚊子是喝树汁的“vegan蚊子”),然后手上被咬了一个(因为过敏而)巨大无比的包,然后第二天在书店看到这个背袋——

IMG_4431

靠,how 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