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狼荡浪荡

IMG_3322上图不是浪荡(London)啦,上图是俺们村儿,哇噻,住了5年方圆没迈出过两公里去(因为不到两公里就走到火车站了。。。)所以上周因为小巴一时兴起说要重新刷客房,俺俩步行去B&Q,跨国火车站的桥,才第一次发现原来俺们村儿还有这么宏伟壮观的喷泉呐!而且还是一块面积着实不小的绿地,惊喜哎。

言归正传,最近去了两次浪荡,每次都特“开眼界”哎。嘎嘎,人生又被各种汗所完整了。

先说第一次是上周,俺去参加一个社会学期刊的编委会。我经常跟别人说,学术人就是“执业怪人”,大多数都是性格内向不太善于与人交往的geeks。这个吧,你在学术会议上时常能体会到,但是学术会议一般都是一个微领域的人在一起,往往还有不少是彼此认识的熟人,所以再geek你也能看到大家有所交流。但是期刊编委会就很特别了,因为这是一堆平时只通过审稿平台在线交流的一个大专业里微专长往往互不相同的geek们,所以大家大部分都和其他人不是很熟或者干脆没见过。所以上周参加编委会碰头会时,就有一个特别逗的现象:就是在会议前大家第一次见面的自助午餐时,一个小会议室里戳着20来号习惯于在讲台上叱诧风雨口水横飞一两个小时完全没问题的各号老师,但是和不熟悉的同行被塞在一起,四目相视都觉得好尴尬啊……而且居然有两次整个会议室有长达3-5秒的寂静。所以那个午餐是这个节奏:只见一屋子的sociologists一边狠狠地咬着三明治绞尽脑汁想词努力social,一边感到“面对人类我们无言以对”呀!真的是特别滑稽的一幕。从那天开始,我就再不社交恐惧了,因为其实和同行比起来我完全就是个social butterfly嘛!啊哈哈哈哈

不过笑声到此嘎然为止,因为后来开会的时候看出版社数据——你猜俺们这个刊物文章录取率是多少?百分之……

8%!!!

我靠!!!!好像ESRC基金申请的中标率都比这个高吧?!据说因为今年刚过去一半嘛,年终数据大概能上升到12%左右,哇靠,还是很吓人的好哇!(当然,大Joy也忍不住在心里拍了拍自己的肩膀:之前“锄草记”里吹过的,俺的文章不仅被发表了还被shortlist今年的prize for innovation/excellence了嘛——虽然最后这个奖项毫无悬念的颁给了俺很葱白的教授,但是矮马,立马觉得自己个儿当了回小概率事件呀,感谢CCTV, MTV, BTV, ITV……)

更骇人的信息在后面——居然就这样,发在这个期刊里的文章据说也未必能达到REF4星评定(英国科研质量最高级),说只能保证3星以上。

谁订的REF??!!你,你,你们统统给我出来!出来!!你们要不要文科学者活?!

IMG_3332 无尽悲桑……

随后想起那天在哪里看到的这张图——

IMG_3273

真戳心窝子。

不过发个内部消息,现在投稿回复速度应该是一类期刊里顶呱呱滴,而且审稿人的意见质量都很高哦。编辑部说,他们时不时会收到被拒稿的投稿者写感谢信说十分受益于匿名审稿人们的严厉批判,拒得对……(矮马,学者都是怎样的人类啊……)

前两天第二次去了伦敦,又踏步在走过6年的Kingsway的阳光大道上(闷骚地想:啊,闭着眼睛似乎都能闻见LSE那完全dirty water的所谓的咖灰的熟悉味道——again,学者都是怎样的人类啊),但这回不是去LSE,而是去街对面的KCL见了一个印度学妹——喂喂@松木木木,注意啦,对,就是说你们母校啦!

你们母校太嚣张了,又财大气粗了——学妹说她们从18世纪新古典主义的公爵府Somerset House搬办公室了,说搬到离LSE更近了,这回在Bush House见。

Bush House?我怎么不记得LSE旁边的大楼叫这个?但是这名儿怎么听着那么熟呢?

俺就google导航了一下……然后就导航到了前BBC大楼。。。==!!

里面还有BBC的一些痕迹,比如下面这个分类信箱——

IMG_3336

行进途中随手抓拍的,没有张大嘴巴驻足欣赏,俺们乡下人也要假装见过世面的样子,嗯。哈哈

但这还不是最嘚瑟的,KCL新办公楼最嘚瑟的是——到处都是保安、预警设备!!这是学术大楼还是军情五处啊?然后乡下人大Joy通过层层关卡好容易来到学妹的系,好像一进会议室就撞坏了一个电子设备——

IMG_3338

啊哈哈哈哈。学妹说没有撞坏,没有撞坏,确切的说,因为那个会议室的门禁动不动就发出警报,所以他们巴不得把它搞坏,企图破坏好几次了,但目前证明这警报器还挺皮实……

俺俩在会议室聊了没有五分钟,就有一个学妹的长胳膊长腿的美女同事在玻璃墙外口中念念有词地张牙舞爪如同练快进版瑜伽似的比划着什么——但是玻璃墙隔音好好,俺俩完全听不见她说的是啥。学妹起身去开门,原来是同事的一个朋友需要借用员工卡刷一个什么门禁之类。

这些还不是最夸张的,最匪夷所思的是,居然在刷了N个门卡进入系办公室之后,如果你想上厕所,你还得刷卡!!!不持证不能上厕所!

学妹说,KCL解释说,这是因为地处伦敦市中心嘛,而且咱们又是那么的有名气是吧哈哈哈哈,所以一定要有防恐意识,包括要预防极少数不利于团结的分子混入我们的洗手间搞破坏……

@#¥%¥&#¥&##!。。。没想到这么右派的一学校还这么有幽默感啊……(@松木木木,难怪你也总有那么多冷笑话啊。。。)

因为碰头期间喝了咖灰,所以大Joy此行借学妹的员工卡在KCL上了两次厕所呢!莫名其妙地有一种不虚此行赚大发的感觉!!!

而且第二次的时候我发现,KCL逻辑诡异的地方在于——你进洗手间的时候是不需要员工卡的,但是出来的时候,是需要刷员工卡的!换句话说,如果你是KCL员工,然后急匆匆地去上厕所而忘了带卡的话,如厕完你就会被关在厕所里!(当然,大门是有玻璃的,所以严格意义上说,你可以通过拍门呼救的方式,让同事放你出去,但是那个门是防火门,比玻璃墙还厚的,我猜隔音效果应该蛮好的)

我冒着一脑门子问号摸回到会议室,问学妹说:你确定你们KCL不是在偷偷收集员工健康数据,根据每个人每天平均如厕次数偷偷征收(冲水)环保税什么的?

学妹擦擦从七窍迸出的血,但她转念一想,或许我这个建议更有道理哦。哈哈哈哈

好开脑洞的一天。

回家路上看见大Joy小时候最喜欢的北美墨西哥连锁快餐店Taco Bell在伦敦也有分店啦!

俺吃了一会。

真的

很……

恐怖。

完全不尊重Taco。北美的同学们看图大概就能看出和美国的不同,但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下面的sour cream——英国不是没有正常的sour cream,可是这里的Taco Bell的sour cream完全匪夷所思,不仅用的量特别巨大(大概占1/3体积),而且特别特别特别稠,稠到类似英国下午茶的clotted cream,只不过不是甜的而是酸的>.<!

只能说,这个经历给吃货大Joy带来的心理创伤是巨大的。最后只好用精神食粮来弥补一下——

91ogd79k42L

Jared Diamond出新书啦!各位知道哇?迅速买了一本,虽然至今为止,俺还没有真正从头到尾看完过Diamond的任何一本书。这本估计也不会有时间完整看完,但是书好漂亮,内容好有趣,这个周末,从前言(直接跳)看到后序!

《在狼荡浪荡》有4个想法

  1. 大Joy你绝对不是社恐症患者。真正的社恐症患者在这种场合应该会很开心啊,吃就行了,反正自己也不想跟别人交流别人也不想跟自己交流。——来自一个社恐症患者

    Taco Bell是我刚来美国时尝过几次,觉得taco一般般呀,后来去吃了脏兮兮的路边摊才开始爱上taco的。

    1. 啊哈哈~只能说白菜是个内心淡定的社恐症而我是个内心闷骚的社恐症~。

  2. 一般没点儿体认的都不知道啥叫“右派大学”也不理解我哪来辣么多醪糟,哦不,牢骚。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