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活节满血复活

从国内回来发骚发的比预想得长好久,然后英国天气又忽然如夏天般炎热(22度完全T恤短裤的节奏!)让我继而又得了热伤风,所以最近很打蔫儿,但这并不妨碍孝顺的大Joy(嗯哼)鼻子堵塞着打请安电话给爸妈,结果被粑粑嫌弃说“跪安吧跪安吧,听你喘我都累得慌”——我吐槽过几个月前麻麻感冒还赖我是电话里传染的哇?哎,世界上果然亲爹亲妈最难对付!啊哈哈哈哈。好歹复活节都结束了,虽然鼻子还是红的,我坚决认为怎么着也应该满血复活了吧?!

周末去伦敦看戏。而对于小巴来说,这个复活节最大的收获无外乎这个——

IMG_3204 copy

小巴最爱之经典好吃无比低档无底且曾经折腾大白菜大概寻觅了半个盐湖城才找到的垃圾软糖Jujyfruits——此软糖巨草根,以至于在米国不是便宜店还真是不好买呢!在英国和欧洲我们找遍了所有糖果店,从来没有发现进口过。

结果居然这周末在前几个月伦敦市中心新开的一家北美糖果店里找到啦!!!——虽然(小巴怨念说)一盒要5胖子(6个半刀)吧,但是(大Joy分析说)总比机票便宜呀!小巴立刻觉得生活真丰富多彩。哈哈。

这回去伦敦主要是去看Maggie Smith的新戏,A German Life

C2A9F079-E444-42D9-A377-F9382509BB38

 

(右图来自The New York Times)

妈呀,80多了,不仅重返舞台,而且这部戏是个不折不扣的“独角戏”——即全戏100分钟,没有中场休息,一气呵成由Maggie Smith扮演的主人公坐在椅子上向你婉婉道来一个纳粹时期宣传部女秘书的一生。

布景、音效、灯光都很简单却很精致,随着Maggie独白的深入,夕阳西下,整个剧院最后只剩下落在Maggie身上的一束暖光,而舞台也在你不知不觉中慢慢伸向你的面前。

二战的故事大部分人都读的太多了,所以故事本身没什么特别让人新奇的地方,但也许恰恰是这种“熟悉”的脉络能让你聚精会神地听100分钟才更显Maggie的功力吧!

Maggie的表演当然很牛逼啦,不过呢,说实话,至少我们看的那场有几个地方我觉得她说的有点赶,要是能再多停顿一两秒,效果会更好,不然我感觉我还来不及消化她就已经跳到下面一个桥段了。但是看戏那天是复活节周末哎,而且已经演了很多场了,是整个演出的中后部了(一直演到5月11日),我想老太太估计也想赶紧说完赶紧回家吧,哈哈哈哈。

和很多关于二战时期的作品的一样,这个戏主题当然不是简单的反纳粹,而是在反思当年的暴行之上体现人的复杂性,以及个人和体制之间的矛盾等等。所以很多“中心思想”也是预料之中的,不赘述。只是有一段预料之中的台词给了我一点预料之外的振动。即Maggie说到当时德国人对二战的责任的时候,她(/剧本)说她认为绝大部分德国公民,包括如她这样的宣传部职工,都没什么可负责的,因为对于那个情景下的他们并没有选择,甚至战后她在苏维埃的监狱里她认为苏维埃对待她这个普通工作者是很不公平的,尽管这并不意味着她认为纳粹没有错……然后她说,如果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话,那么当年的德国人犯的错误就是无知。对,就是有意识/下意识地主动选择无知与无视——主观上拒绝了解那些坏消息或者负面讨论。

剧本继而说,但是那和今天的那些主动跳过类似叙利亚新闻的人有什么不同啊?

对啊,时过境迁,可是还是有那么多人用我的话讲就是“自主选择愚昧”——跨文化跨地域——而且丝毫不认为这种鸵鸟政策有什么危险性或者是怎样的不负责。

这部戏很刻意地避开了英国脱欧这件事,可是我却很难不联想到每次回国都会被揶揄“谁还会看主流媒体的新闻啊?”

……

……

除了Maggie Smith,我们还去了大英博物馆最近的Munch特展

IMG_3251 copy

虽然绝大多数展品是Munch的版刻画,但真的比我想象中还要好,非常值得一看。

尤其还有Scream的版刻,右下是小巴拍的到此一游留念照,小巴事后说,如果你把它当成一幅艺术品来看的话,你就不会觉得是他手潮。。。咳咳咳。

最后,如果@Yueming在看这篇博客的话——你知道孟非的小面已经开到伦敦了哇?!

《复活节满血复活》有8个想法

  1. 真的,这个糖我是在一家叫dollar tree的店里找到的。这家店大部分商品都卖1刀,你这5个胖子都够买6盒半了。。你要是买个100盒,还不如打个飞的来买呢~

    1. 小巴说100盒?!至少够他吃四五年的吧!(大Joy算了算,三年差不多。恩。)

  2. 哈哈哈我是来回复最后一句话的 – 不知道哇!我都没有在国内吃过孟非的小面嘎嘎嘎,所以你去吃了吗?好吃吗?

    1. 哈哈哈,我也从来没有吃过哎!伦敦的上周还没开。我觉得至少应该不难吃吧?(主要面条做难吃了也蛮有难度的哎!嘎嘎)

  3. 最后一张图就是江湖传说中的 #有一种丑,叫老公不会拍照# 吗?哈哈哈……那个独角戏说的比The Reader里的“平庸之恶”更甚,是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吧。我有时常常感觉是习得性无助,然后就跑去鸵鸟了……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