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篇-那些好看的

话说自从胡椒盐儿搬走之后,大Joy家后院院墙上的海鸥和松鼠明显增多。尤其那个小松鼠,妈呀,天天在以前被我们称为“Salt n Pepper highway”的木头院墙上,蹦呀,跳呀,冲刺呀,折返跑呀。妈呀,这些松鼠是嗑药了哇?俗话说“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们这里是“村儿中无小胡,松鼠称霸王”。

自从3月中旬也一直没看见的是性格跟胡椒盐儿完全相反,每次见到人类都一副“矮马你怎么也在这里!”至今没有搞清楚自己是怎么从喵星掉到地球上的佐罗。

我以前一直猜测佐罗和胡椒盐儿来自同一家,因为佐罗经常跟着胡椒盐儿屁股后面亦步亦趋很葱白的样子,所以好久没见佐罗,更让我们认为这多半是真的,也就是说胡椒盐儿不是一只猫搬走的,还带上了自己的sidekick!啧啧啧,不论这俩搬到哪里,哪里可热闹啦!

回到正题,说说回国见闻,这篇先拣着好看的说——那当然得先放张关于自己的呀!哈哈

这回Honglin邀请我去班门弄斧,而我意外的收获是下面这个(左侧)海报哎!有没有特别Star Trek??我觉得很有那么点意思哎!所以忍不住给自己P了一个Star Trek的胸章(右图),自己对着手机呵呵欣赏了一晚上,特美。

哈哈。现在说点“真正”好看的——

20190228125112_8326

北京民生美术馆的这个庞茂琨的回顾展真的很好很好看。

IMG_2755

IMG_2725

我一直认为我很难喜欢那种把古典画拿过来加上现代元素再炒一遍的画作,这种例子很多,最近比较网红的例子是哆啦A梦穿越到宋代山水之类的(没看过真品,或许看了我会改变对这以个系列的看法)。什么流俗曲解之类的这些暂且不说,用现代元素像药引子一样将人引入特别容易画蛇添足。但庞茂琨这个展览真的不是这样的,不论是“舞台”、“浮世游观”、“迷宫景象”还是“折叠肖像”这几个系列都特别有看头。因为经典画面即便布满画面,也只是背景,真正“耐看”的都在庞茂琨的笔下。尤其最近在琢磨伦勃朗的自画像,这个展览作品里有大量作者的自画像,很有意思。

带了一本展览画册回英国,明年上课不讲徐冰了,讲庞茂琨的“此在”(there-being)。这个词很有意思,虽然我觉得不论是从字面上还是从含义上,翻译成“彼在”都更合适。‘There-being’,最直接的意思是there is,即,你和曾经的“那些”(e.g. 过往、经历、历史或经典)的观察、互动。因为展览里大多数是经典与现代的碰撞,大师与作者的碰撞,所谓“相遇此在”,正是跨越时空和境况的一次偶遇。但从另一个方面讲,(这里不拽一下专业说不明白)在rooted cosmopolitanism的信奉者大Joy看来,我们经常说的“being”(比如human being,人类),都是指一种存在,而且是一个“此时此刻”的存在,有自身逻辑和自身尊严的存在。但我们是here-being嘛?因“此”而“在”嘛?其实什么being啊,becoming啊,那个存在的状态,有多少是需要根据已经在“彼时”“彼地”,在那个外在于我们的“there”已经既成的事实构造的呀。如果没有和那些过往的观察和互动,我们能形成我们自我意识中的being嘛?这样说来,being其实本质上不是here-being,而原本就是there-being啊。而我们一直对于“他/她/它者”的好奇,对“彼”岸的向往,不正是出自于我们寻求理解自身存在(being)的本能嘛?相遇彼在,不是穿越,是求“生”本能。

总之很好看的展览,居然还是免费的!!!!!立刻让我对民生银行的好感增生1000点,哈哈。在北京的都要去啊都要去,这种便宜真的很少见!

最近很火的片子是王小帅的这部《地久天长》。

p2549356750

周六下午带俺爸妈一起去看了。先说个深沉的/正经的,我比较突出的一个感叹是文革题材之后,最近几年触动人心的影视作品好像都和失独有关,比如《亲爱的》(小孩),比如《一家两口》。

影片本身挺圆通平稳的,没什么可指摘的,也没什么“个性”,对于一个中国观众来说,基本上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了,但我想或许正因为“平淡无奇”才会跨越文化地引起共鸣,才会获得国际大奖吧。

总体来讲,是个稍有沉重的影片,所以观后感说两个轻松点的。一个是看完之后,张总(AKA我爹)背着手一边往外走,一边感叹说:“年轻人都不会看得懂啊!”我跟在屁股后面接话说:“我看得懂啊。”张总呗儿都没打回了一句:“你又不年轻!”

>.<!! 哇!这刀扎的!这是因为那天没有给他买冰棍的秋后算账嘛?嗯,年轻的大Joy坚决这么认为!

另外一个是,看完电影,我觉得“邓英华同志”是全剧最郁闷的。不管你看还是没有看过这部电影,我估计你们当中大部分都不知道我说的是谁吧?因为一只猫事先教育我不许剧透,所以我就不告诉你们为什么了,但是如果你们没有看过这部电影,如果你们带着“邓英华是谁?大Joy为什么TA郁闷?”这两个问题仔细观看电影,一定会提高你们的观看体验。啊哈哈。

蹦四儿,跳起来!

每次回国其实大部分平时看的内容(包括国内的综艺节目)都被打乱了,但要是有一个人呆着的时候,不管是熨衣服、写PPT、回邮件还是瞪大眼睛望天花板倒时差,我总会把电视打开随便翻台,虽然收不着什么台,总觉得还是接点地气儿(尽管我知道大家都不看电视了……)。这次撞到一个非常好看的纪录片,是北京电视台的《医者》:

0

随机在电视上撞见的那集居然是讲人民医院的,觉得真的很好看。后来一口气在腾讯视频上全看完了。虽然在北医的时候我是个绞尽脑汁翘课的坏学生吧,但是上过医学院的真的会让你对人生和社会有不一样的看法,这部《医者》拍的真的很好。

与此同时,名气更大的一部医学类纪录片似乎是《人间世》——看了简介和片花,具体我还没看呢,估计会不错。但先扯个闲篇儿——“人间世”,“相遇此在”,感觉现在“有深度的中文”就是要把普通语言调过来说。所以我很兴奋地联想到,如果我把自己的名字“大Joy”也倒过来翻译,那是不是也会平增几分深刻聂?

转变中:“大欢喜”———————–>“大喜欢”——what!?

靠,还是摆脱不了庸俗啊!算了,认命吧。

最后,你不觉得这个农夫山泉的矿泉水瓶也很好看嘛?这就是AC的梦想啊——

IMG_3020

《回国篇-那些好看的》有4个想法

    1. 大菜白,感觉像一种神秘稀少的异域颜料,特别适合做RPG游戏里的宝物名称,哈哈哈哈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