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上篇周年记的博客的第二天,大Joy就被重感冒击倒了。
矮马,上周五见老马丁的时候,老马丁也是感冒/气管炎刚好,他说他就是之前去城里开会(老马丁家虽然在“伦敦”,但是远离市区,在Dulwich附近的地方)从soho走到bloomsbury(相当于从东单走到东四吧)然后回家就发骚了,他说一来时人杂,二来是伦敦空气污染好严重。我还跟他玩笑说,咱乡下人就是耐受不了大都市。然后一个周末之后,等我从伦敦回来,我也病歪歪了——我觉得一来是那个周末确实有点冷,二来,咳咳,伦敦满大街咳嗽的打喷嚏的说话口水横飞的,满城都是病菌携带者呀!啧啧啧——
那啧啧啧的声音不是我发出来的,而是胡椒盐儿这两天串门儿时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肢体上完全表达出来的对重感冒病人的各种嫌弃。。。>.<! 这猫还真是很事儿!
为啥说是重感冒呢——因为虽然没有发骚,但是我这两天别看头重脚轻的,但感觉自己活生生就是一条龙呀!——两只鼻孔里永远在喷火的节奏——要不是嘴巴在忙着倒气儿,估计也会在喷火……
然后花花绿绿地吃了一堆药,止咳的呀,缓解卡他症状的呀,去头疼头晕的呀等等……但今天要说的重点是另一种药丸——
窝在床上静静地喷火倒气儿的间隙,我看了《红色药丸》这部纪录片,哎!感觉很有点意思——
这是一部由一个(前)女性主义者拍摄的关于“男性权利运动”的纪录片(Men’s Rights Movement,MRM,注意,我认为“男性权利”和“男权”是两码事,如同女性权利运动不好简称为“女权”一样,在中文里会变味)。
话说电影和书籍一样,在我眼里分两类,一类是知识普及类的“应该看看”,还有一类是个人喜好类的“我想看看”。这个《红色药丸》基本属于前者,就是单纯为了填补知识空白,所以放了好久好久,这不闲得也干不了啥正经事的时候想着拿出来看看。
“男性权利运动”嘛,从字面上也能看出来,就是为了曝光和抵抗当今社会从结构和文化系统上对男性的各种剥削和不平等待遇的群体运动。在这个男权的世界(male-dominated,权=“权重”)里呼吁男性权利运动,感觉压根就是一个自相矛盾的事情。这也就是为啥MRM经常被等同于厌女主义,强奸犯共同体、极右组织等等。
说实话,这个纪录片的前1/3我基本是快进看完的。虽然片子从一开始就比较严肃和中立,但是听到被采访的那些MR activists举例说什么男性工伤死亡人数远高于女性呀,男生在高等教育的比率逐年减低并且退学率逐年升高呀,法律监护体系在判决上永远偏袒女性(母亲)一方呀等等,我还是觉得很有点矫情。就当我开始对这个纪录片开始产生质疑的时候,然后镜头一转,采访了几个女性权益运动者和女性杂志主编什么的,指出那些MR activists的话以偏概全,其实男性仍然在这个社会上享受绝对的特权。——听到了熟悉的观点,我当时觉得这叫舒了一口气。嗯嗯。
不过看前半部分的时候,我就隐约觉得这部片子找机会我应该放给我的学生们看。
忘说了,这个片子之所以叫“红色药丸”是源自于Matrix的一个桥段——
你是要一个让你在混沌中舒服的过日子的蓝色药丸呢,还是要一个让你看到现实本质的红色药丸呢?
男性权利运动自诩为社会的红色药丸,这个有多准确我不好说,但我觉得这部纪录片确实是一粒很好的红色药丸。因为随着片子的进一步深入,我觉得这确实启发蛮多的。
比如片子前面有一个镜头,一个MR activist说,“男女平等,那女性权利主义者怎么从来不抱怨矿工这种高危工作女性不够多啊?” 听着像可笑的强词夺理,后面影片里有举例前列腺癌和乳腺癌致死率差不多,但乳腺癌的研究经费却远高于前列腺癌;然后一个女性MR activist又提到比如我们只知道中东地区拒绝女孩子上学,实际上很多地方是拒绝任何少年接触西式教育,男孩也如此,而且我们只看到女孩被恐怖分子抓走当奴隶啊,虐待啊,却忽视了那些男孩子直接都被枪毙了——但是连恐怖分子都知道,男孩被枪杀这一点上不了头条,要吸引西方媒体他们得对女孩下手才行……当然还有无处不在的“野蛮女友”,即女性家暴往往会被揶揄为男性“自讨苦吃”或者只是玩闹的一部分,不会被认真对待。
这些例子不是说女性权益不重要,而是忽然让你意识到,现在的女性权利运动又有多大一部分还是在传统性别分工的话语权下呀!如影片中一个受访人说的,你总不能把“男性”的都预先视为恶的、暴力的,“女性”的都是善良的、软弱的。。。。确实,男性里也有弱者,女性里也有强者。这个大家都知道,只是这也预示出传统“二分法”的权益之争是多么有局限。在影片的结尾,制片人Cassie Jaye说,至少她以后不会再称自己为Feminist了。
影片最后一段还记录了一些男性权利会议在召开的时候,门外是女性权利团体的抗议,把参会人(有男有女)打上“仇女”“强奸犯”等标签,甚至也会暴力阻挠会议的进行。其实,这样的“左派自由主义者”们和只能听得进去breitbart news的极右势力又有什么本质不同呢?
这让我联想到这周躺床上听的Intelligence Squared里的一个对前白宫新闻发言人Scaramucci(“The Mooch”)的采访。The Mooch基本就是个跳梁小丑一般的人物,所以我觉得Intelligence Squared居然会请他还挺新鲜。听完那期podcast之后,我觉得80%的内容非常神经病,不是一个星球的(他是真心觉得川普是一旷世天才),但是呢,他讲的为什么川普会赢得大选确实也值得一听,我觉得比左翼分析得要好,因为左翼(即我们比较长看到的)能理解到这是日子过得不如意/被全球化落下的人们发泄愤怒啊不满啊的选择,但是The Mooch这个纯正右派能让你看到这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换句话说,这个影片和这个podcast都再次说明,如果一件事恰好处在你的视野盲点中,并不意味着它不是别人眼中的common sense,虽然未必符合你的三观,但是消灭一个盲点也是好的。
总而言之,这部纪录片虽然会带来一些不适,偶尔会有舌尖发苦、喉咙哽咽、食道添堵等反应,但是个值得一吞的红色药丸。
制片人说不继续自称feminist这儿有点意思,feminism很重要的一点是反patriarchy,包括patriarchy对男性的绑架,和这里面很多MR activist强调的点是一致的呀,比如女性家暴不被视为问题等等。
我认为导演的意思是,经过这圈调研之后她发现以打着性别旗号划分话语阵营这种方式并不能达到平权目的,而且可能会引起曲解和被利用,所以她不再称自己为feminist。这点上我有点同感,学者可以解释“其实”feminism是怎么怎么回事,但是在市民社会里,有些词汇的历史包袱和公众印象就是会造成负效应,你真没办法改变。所以为更清楚的表达自己的目的,放弃一些标签也未尝不是好做法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重感冒!黄豆现在是我们家的万病之源,一人生病全家倒下。。。
哇噻!真是哎!我爸妈这两天也重感冒哎!而且还怪说都是我那天打电话传染的……我我我……
(黄豆儿我跟你说哈,他们这些家长啊,自己免疫力不好就会怪自家小孩啊!)
让你天天给一个重感冒的人擤无数次鼻涕试试。。。我如果没得感冒教科书就得把感冒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这一条删啦~
矮马,亲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