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伦多随想-1

IMG_6411

(上图为在会场室内拍的多伦多)

多伦多是个很安静的都市。

你不觉得嘛?

在多伦多的那一周有两三天我俩都是早上8-9点钟的时候从城西直穿金融城区直奔城东。同样的高楼尖耸,同样看着一辆辆宽敞的北美款轿车擦身而过,同样踩着柏油路上冒出的地下蒸汽,同样经过路边排成一长列企身仰脖期盼下一列公交车的路人,第一天、第二天、等到第三天再次路过横睡在路口行人道上的流浪汉的时候我俩都忍不住说:你不觉得多伦多和其他北美(aka美国)大都市感觉不一样嘛?

这个大都市好安静!!!

没错,安静到早上在上班高峰的金融区,流浪汉依然可以安睡在街角,而那匆匆忙忙路过的白领们,脚步那么快捷又那么无声无息。而那些人们昂首挺胸阔步向前,却少有交谈,即便是交谈,好似也是相互的嘤嘤耳语,座位路人甲的我来说,只看到嘴唇在动表情在变化但擦身而骨也听不出在讲什么。而那些汽车,哇,那轮胎是什么质地的,感觉像套在车轱辘上的袜子一样,轻柔地擦过地面。那些北美特产的夸张自负的大笑呢?那呼啸而过的警铃呢?这个城市像全城铺了消音毯一样,除了闷闷隐隐的基线杂音之外,大早上起来几乎没有声音!

很多人把多伦多比喻为北方的芝加哥,但多伦多可比芝加哥安静多了。

我忽然明白为什么Mark Kingwell会把他那本城市学的作品起名叫“Concrete Reveries”(要我翻译我就翻译成《水泥梦幻曲~》),我想也只有扎根在多伦多的学者会想到这个名字,如果Kingwell在芝加哥的话,同一个主题我想他一定会把书名起为Concrete Symphony什么的。

唯有多伦多,那么安静的一个都市。

真的。

虽然我只在多伦多呆了一周,对这个城市的了解是偶然又片面的,但我也觉得我的感触应该是优点道理,因为出发去北美之前照例攒了一个Toronto歌曲集,和一个Philly歌曲集,搜集关于这两个城市的歌曲,那天听到Great Lake Swimmers关于Toronto的歌曲,Concrete Heart,感觉真的是很符合多伦多的脾性呢——

另外,Kingwell之前推崇过了,他的书都好好看。如果你感兴趣建筑学、城市学或者大众哲学的话,那这本Concrete Reveries是本不错的选择。这并不是一本限于多伦多的书,书中涉及了世界很多大城市包括上海,不过到了多伦多,感觉我对Kingwell的出发点又明白了一点。还有一点是,以前我觉得水泥建筑都好丑,尤其BBC今年的综艺The World’s Most Extradinary Homes其中有一集居然介绍了一对夫妇掏钱建造了一款水泥住房,两个主持人呜啊赞叹了好一阵,我怎么看怎么觉得好难看——不就是傻愣愣的水泥嘛,后来看了Kingwell的书,忽然也发现,矮马,不是水泥丑,而是我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嗯嗯。嘎嘎嘎嘎(——在审美上我是个慢热又比较固执的人,所以几页纸就让我完全改变了对水泥的看法说明Kingwell写的真的很好)

当然,这并不是说多伦多是个不够热闹或者缺乏激情的城市什么的,而是这个城市确实很加拿大——即在北美/美国文化中,显得真的好内敛,或者说好英国!

多伦多是我在英国久居后去的第一个英联邦内的英语大城市(以前的澳大利亚南非什么的都不算,最近今年虽然来过加拿大几次,但都是在法语区),所以我超级为能在英国之外的地方看到用帕丁顿熊做招牌(甚至多伦多飞机场还有帕丁顿熊玩具!)、以及用“royal”做商品推销的,还是觉得很新鲜的!

哈哈,别看多伦多到处都在标榜加拿大的“true north”的口号,但我看多伦多的“纯北方爷们儿”哪里有纽卡斯尔一般的血性豪迈啊!哈哈哈哈,但倒是多了很多北欧/北方的那种克制与淡定。这点很难不让人想起英国。尤其多伦多的大景点,Casa Loma,北美最大的私人府邸,其原主人根本就是个皇粉啊,一辈子就希望能有个英国皇室成员来自己家住一宿——

IMG_2905

IMG_2938

这个城堡还是挺好看哒!美中不足的是要是能有原主人和其老婆(早期女性运动支持者之一)的传记就更好啦!

多伦多市容市貌也挺简单整齐的,甚至可以说是够OCD的——这是我见过的第一个把各个neighbourhood分得真的特明细的城市:entertainment区基本汇集了全城80%的餐馆,金融区就真的是无聊的银行after银行,中国城区……哎呀妈呀,满天的中文,让人恍惚觉得梦回天朝(瞧着明晃晃的速8酒店,至少也是国内二级城市吧!嘿嘿)——IMG_6427

多伦多的低调还体现在,全城的公众艺术也是那么安安静静的。这回我看见城里好几个地方都分布有为阿兹海默症做宣传的公益艺术作品——每个艺术家都用人类大脑的形状为底板,做出一个说明人类认知和记忆相关方面问题的作品——

这组作品有好几个很有意思,我和小巴也没来得及特意去找,只看了三组,大概一共开了10几个作品,而全部似乎是100个,如果感兴趣可以看这个艺术项目的网站。总之,比起其他城市的公众艺术(比如芝加哥那显赫的Miro的作品,那显赫的毕加索的作品),多伦多感觉低调很多。

说起公共艺术和城市,这回开会还得知一个很好玩的事情,那就是巴西的São Paulo,这个城市还真逗,前几年选了个搞学术的市长,市长说,要美化城市怎么办呢?那就要发动群众,把公告涂鸦搞起来!人民美术为人民嘛!

503621-970x600-1

上图就是当年搞经济与哲学出身的市长,Fernando Haddad,翘开瓶盖,带头搞涂鸦.

后来去年这个市长下台了,换了另一个市长,这个市长也想美化城市,那怎么办呢?发动群众,把涂鸦都涂掉!人民美术不等于人人美术呀!

1489035878436-Mayor

上图是新市长拿着喷枪带头消灭野草般的人人艺术。

哈哈哈哈……好一场闹剧!如感兴趣可以看这里的一些英文报道。

相比之下,费城就心里坚定得多。我觉得你根本不需要之前看任何旅游手册,只要在费城随便转个20分钟,你就能肯定涂鸦绝对是费城市政一个有组织有目的的行为——

此幻灯片需要JavaScript支持。

真的是哎!我还没有特别留意去拍,但是费城几乎东南西北都有涂鸦游览路线,而且还有互动式涂鸦,很有创意。后来查了查,发现费城还不仅仅是the City of Brotherly Love (费城希腊语渊源,并非同志恋,虽然在我看来Tom Hanks已经让费城永远同性恋先驱联系在了一起) ,费城还是传说中的the City of Murals(Belfast一定的愤愤跺脚)。而且敢情这个传统有N年了,是1984年由一个Anti-Graffiti Network为了美化城市搞得专门的费城墙画(murals)项目,这个项目的逻辑是与其任当地的涂鸦画家自由散漫的吐槽,不如直接出钱雇佣他们,让他们把精力宣泄在巨幅的、有寓教于乐的、丰碑式的公共美术工程上。

每一个“涂鸦”被放大,就从吐槽变成了一个个现代道德寓言故事。负能量一下就转成了真真的正能量。啧啧啧,费城真是鬼得很!

而多伦多也有相当著名的视觉版道德寓言故事,不过它不在大街上,而在安大略美术馆里。

(未完待续)

《多伦多随想-1》有4个想法

  1. 哈哈其实我觉得多伦多像个人少版的纽约。我对去过的加拿大的几个主要城市都挺有好感的(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而且它们中国城里的中餐普遍非常正宗好吃。多伦多其实有三个主要的中国人聚居区(中国城?),这是我phd时候从多伦多来的同学告诉我的,包括郊区有个华裔中产聚居区。我还有另一个关于多伦多中国城的段子,也是phd时候一个同学,父辈是从香港移民到波士顿的,她说小时候第一次去多伦多到了中国城以为是到了香港/中国 :-p

    刚看到你提费城涂鸦的时候就想说mural那事儿,然后就看到你提啦哈哈

    1. 加拿大华语势力确实好强大,刚到机场听见东方航空公司对旅客取行李的字正腔圆的中文大喇叭广播,特别穿越,临走的时候发现多伦多机场东方航空和海南航空的柜台比英航大一倍哎!哈哈哈哈,觉得英航老丢人了。

      另外,那天会上听到Sao Paulo涂鸦那事我就在想,大概平时yueming参加的会议就都讲这些吧:跟城市有点关系,美术有点关系……哈哈

  2. 我有个俄罗斯朋友从犹他搬到宾州,又搬到多伦多,每次看到她instagram上的照片,都会神往这个城市,既现代又自然的感觉。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