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明感应到今年圣诞树下有一盒乐高,但是小巴坚持说今儿才仅仅是平安夜,礼物要明天早上才能拆。真!挠!墙!
胡椒盐儿在一旁冷眼旁观,抒情地打了个哈欠,然后回到一副“鄙视人类”的神情——切,要是它知道明天给他准备了“三文鱼鲜虾汤”,他也得挠墙!
为了合理发泄一下不满情绪,我和小巴今天上上下下把全家都收拾了一遍,扔了一大包半新不旧但就是永远想不起来用的东西,整理出两摞子半重要不重要但就是不会再看的书打算回头驼办公室去,又收拾出了一盒子20世纪的CD准备放到阁楼上(小巴说:要不也扔了吧?贪财的大Joy说:万一等咱老了这都是古董了咧?!)……
矮马,收拾屋子真治愈!哈哈哈
陆续进入过节状态,有惊喜也有“惊吓”。惊喜是那天收到Ada寄来的巧克力,哇!!!真是惊喜,感动得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好开心——
“惊吓”是那天邮递员送来的一沓子信里,居然有一张来自一个只有工作关系的英国机构的贺卡——哇靠,太吓人了,我就想知道:您是怎么知道我的家庭地址的?!幸好不欠对方啥稿子,不然这个年没法过了,哈哈哈哈。
这两天看了那个德语电影《年轻的马克思》——真不怎么样,像我门槛这么low的,都觉得太搞了,尤其,如同 ‘Melian’同学那天微信上说的,马恩见面那一场戏,真是让人鼻血都要喷出来了。
不过呢,好处是莫名其妙地就感觉很有圣诞氛围。如同你看很多狄更斯的作品跟圣诞节八杆子打不着,但是就是让你觉得很适合圣诞假期看——后来我琢磨了一下,原因大概是,大概一切在寒冷窘迫的环境中寻找希望的故事都比较有圣诞范儿(所以很多奇幻故事,比如哈利波特,Terry Prachett等等都特别适合圣诞节看),你觉得的呢?
另外翻看完韩国小说The Vegetarian和讲产科故事的中国纪录片《生门》——两个作品都够虐心的,后来翻看记录去年圣诞节我看的是俄罗斯那个纪实文学《Voices from Chernoby》,话说我每年圣诞节的还真是重口味……
但是《生门》这部纪录片还是推荐(除喜洋洋之外的)大家看看的。一来是医生的视角表达的真心很好,二来,虽然Han Kang的Vegetarian文学得太“深闹”,虐心又看不懂,但是两个作品恰好一起看也是一种运气,因为两者看完都给我一个感觉:有些暴力真的是无声无息的。
矮马,太沉重了,我打算换换口味赶紧读两本东野圭吾去……
平安夜在俺家还有个特殊的意义,因为俺姥姥是平安夜出生的。你们看今年我姥姥生日的照片,我一看,矮马,这老革命根本就是个红衣大主教嘛!
94啦!那个生日帽是我买的哦,听说是“范冰冰同款”,哈哈哈哈……
最后,别看扯了这么多,但大Joy(和小胡)仍然密切关注着树下各个礼物的动态(和形态……)
看见你姥姥照片脑子里蹦出来一个词:精神矍铄!
礼物拆完了吗?刚才看到一句话,特别有共鸣:One of the most glorious messes in the world is the mess created in the living room on Christmas day. –Andy Rooney
看完这段引言,忽然觉得那我这种随拆礼物随收拾垃圾的是不是特别破坏气氛?啊哈哈哈哈。可是这样的好处是,拆完礼物就可以安心倒杯小酒玩儿去啦!
三文鱼鲜虾汤哎…..记住了,我一定不看《生门》,看名字就觉得诡异
你记这个有啥用,反正你家乐乐喜欢的是骨头
记住了小胡是这个待遇,我的待遇不能低于这个啊,怎么也得三文鱼龙虾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