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化差异-东游记1

 

blah blah blah~~哈哈,上面这三张照片很好的总结了我这次在北京两周的状态——10个工作日,6个内容不尽相同的讲座,还有N个meetings,哇啦哇啦……唯一放松的是见缝插针的和朋友小聚。其实每天晚上11点来钟回到家里,俺的心情都是像最下面照片那个绿衣服女生一样——我滴妈呀~~~

朋友说我精力真充沛,我说,“都是装的啦!” 真的是,因为之前波士顿的时差就没倒过来,飞机上判了三个硕士论文,下了飞机迎面是北京的时差,过去的两周基本一直属于云里雾里困懵了的状态。——上面三张照片虚晃晃的,我感觉很写实,哈哈。

另外这次临回国前剪了一下头,再加上国内还有点潮热,我的头发就尤其的打卷,以至于那天家里人吃饭时,我姑问我哪里烫的头,啊哈哈哈哈——有点自来卷的好处就是即便起晚了来不及好好捯饬,滋着毛出门也能滋出造型……嘎嘎嘎嘎

不过,缺觉还是非常影响智商的。

比如那天下午和朋友一起坐在室外聊天——我有好几年没有夏天回国了,因为夏天北京多热啊!这两年都是刻意选春天或者深秋之类的再回去,所以呢,有些基本生活常识都生疏啦,比如防蚊子这件事,尤其俺们英国绝大多数的蚊子都“食素”,都是那种吸树汁之类生存的超大个细长腿儿蚊子,俺都好几年没有跟蚊子斗智斗勇了。再加上大Joy那两周根本没有睡醒过,所以看北京那些围人转的“小黑虫”,我一直以为是腻虫!(然后回家还特奇怪什么时候就被蚊子咬了呢?)

嗯。。。直到那天下午,朋友实在看不下去了,一脸正色地提醒我说:”介个,你的额头上落了一只蚊子……”

汗!我这才明白敢情漫天飞舞的都是吸血鬼!幸好那天被朋友提醒,不然第二天去北外讲座估计就要头顶大包去啦!

嗯,常有人让我谈谈什么中英文化差异之类的,我觉得啥差异都没有这个“蚊”化差异让人感触深刻!

嘎嘎,当然,别看俺够傻,但偶尔在路上也能轮到我偷偷笑话一下别人,比如社交障碍啊、行为怪癖啊什么的,只要你有足够耐心,在学术圈总能遇到一个比你还障碍的。

比如这回在浙大讲座。那天我第一个就到会场了——因为怕找不到地方,所以提前45分钟到场,可见全世界听我讲座的我最积极,嘎嘎!

大概20分钟之后,有一个年轻女老师进来了。简单你好我好了一下之后,我隐隐感觉尴尬的气氛在两只学术女之间静悄悄地蔓延开来~——她好像觉得作为本地的东道主,应该跟我聊聊天,可是我俩又都不很善于寒喧。然后就有了下列对话:

她:我不了解你做的东西,其实是XX老师跟我推荐,我才来听听的

我:哦,好啊,谢谢捧场。

她:嗯……其实主要是我们家住的很近,我才一早过来的。

我:哦,好啊好啊。

她:嗯……如果不是因为我住的那么近,我不会过来的那么早……

==||我想,那个时候我们俩个人都在暗暗懊悔:对呀,怎么你家住那么近呢!——屋角里一只准备出场打弹幕的乌鸦探头探脑,正欲‘啊~啊~啊~’,忽然意识到囧戏在后面——

在对方每次用一句话表述关于自己的一方面信息(比如“我是做学生工作的”“我经常在几个校区之间跑”“我很喜欢我的工作”),我每次都以半以鸡哆米似的点头热情回应,如此往复6-7个回合之后,忽然对方冒出了一句:

“嗯,然后就是……我也结婚了。”

屋角里的乌鸦一下子就扑棱起翅膀,‘啊啊啊’在空中笑得前仰后合满空气打滚的。在乌鸦拍落的羽毛间,大Joy下意识低头看了一下自己,心说:跟我说这个干嘛?我看起来很gay嘛?

但大Joy还是需要努力把聊天愉快进行到底的,所以我说:“哦,那你是在这里结的嘛?”

这回轮到对方一愣,连忙摆手说:“啊,不不,我是在饭店里结的。”

啊嘎嘎嘎嘎嘎嘎~~乌鸦笑破了嗓子扬翅而去。幸好随即其他人就陆续来了,结束了两只学术女的尴尬。

IMG_6579

(未完待续)

 


 

加注:

今天 @松木木木 教了我一个新词,‘尬聊’。她说文末最后一句话“啊嘎嘎嘎嘎嘎嘎~~乌鸦笑破了嗓子扬翅而去。幸好随即其他人就陆续来了,结束了两只学术女的尴尬” 最后两个字替换成“尬聊” 更恰切,啊哈哈哈哈~ 前媒体人就是不一样,古人云,三人行必有一个OCD。

 

《“蚊”化差异-东游记1》有2个想法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