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纳记-2 毕加索篇

img_9340毕加索虽然是个西班牙人,但其实他应该算是个巴黎画家,所以如果有人想看毕加索的作品的话,巴黎的毕加索美术馆,即便没有guernica,依然是全世界最好的,没有之一。

但巴塞罗纳是毕加索梦起飞的地方——现实点说,巴塞罗纳是开始成人的毕加索很策略的大展宏图的地方。这也是毕加索的“蓝色时期”,蓝色也是当时最便宜的颜色,你说毕加索是不是很聪明呀。

其实第一天在“高迪到此一游”之后,晚上在找食吃的时候,就开始了毕加索之旅——大Joy想去的地方叫“四只猫”,这是一个山寨巴黎蒙马特那个“黑猫夜总会”的文艺酒馆,,画家骚客也是不行不行的,据说“四只猫”的来源是加泰罗尼亚俗语“这里除了我们四只猫没别人”,我觉得翻译成地道的中文就是“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在,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的猫粮!(鏘鏘啋!)”

这里不仅是年轻的毕加索(及其他艺术家)经常出入的酒馆,而且也是毕加索生平第一个展览的举办地。

但我们好歹摸到门槛却发现——我靠!不会吧!居然关门大吉,在装修!!!

好在我们发现门是虚掩着的——我怀疑是其中一个粉刷工同情粉丝刻意留的门。我和小巴当仁不让地溜进门里——

img_9346

也正是因为装修,才让大Joy拍到了平时不可能拍到的照片哎!

p1020376

好嚣张哈

镜子里是大Joy和小巴哦!

p1020382

下图中注意到“二层”墙边的两个粉刷工了么?

p1020389

我怀疑门是他们当中的一个留的,因为大Joy在拍照的时候,他们完全假装没看见的样子。

在“四只猫”大概呆了一共五分钟,然后门又被推开了,另一个毕加索女粉丝探头进来,然后我们一起小声唏嘘了几句,太遗憾了,怎么赶上装修啊——正说着呢,不巧工头走过走廊,看见我们了,他摇摇摆摆地走过来轰我们出去,顺便在我们身后把大门给锁上了,谁也别想进了。

哇!幸好还拍了几张照片,比起那个同是冒雨摸到这里,刚探头进来就被轰出去的粉丝,大Joy觉得像中了大奖!

第二天的毕加索美术馆室内不让拍照,只能在室外拍拍建筑啥的,对于见到喜欢的画就有占有欲的大Joy来说不能拍照这点着实有点扫兴

img_9421

只能在美术馆的天井里仰天长啸一下啦

p1020426

最喜欢的还是这个对Velázquez的Las Meninas的系列衍生作品

meninas-picasso

记得Velázquez原画里门口站着的那个人有人考证说可能是Velázquez的亲戚,而毕加索的版本里,那个门口站着的斗牛士是视觉不可忽视主角,他是毕加索自己吗?

这个系列很让人感慨,因为古典绘画史上,好像除了Velázquez,西班牙画家也没啥了,以前西班牙美术作品在欧洲收藏家里也算“逼格”指标之一呢,而现代画家里,西班牙艺术家多得简直让人晕眩啊!!

逛这个巴塞罗纳的毕加索美术馆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了很多毕加索早期的作品,让我更加坚信,毕加索和莫扎特一样:他俩都是天才,而且都是极其努力的天才。啧啧啧,天分加耐力,完全势不可挡。

但论过眼瘾上,上面说了,巴城的毕加索美术馆远没有巴黎的毕加索美术馆来劲(尤其毕加索一辈子都没有亲眼看过自己的美术馆,因为他曾发誓弗朗克独裁当政一天他就不回西班牙),所以从美术馆出来,这毕加索的瘾绝对没过完。

好在大Joy之前做了点功课,比如摸索到这里——

p1020514

这是开天辟地“阿威农少女”的创作地,我讲课还用呢,你说我能不激动嘛

img_9455

当年“阿威农”其实就是一红灯区(所以阿威农少女画的就是五个妓女),20来岁的毕加索搬到这条街的时候基本已经经济独立了,这个时期很多画作其实都是“妓女”模特。这回发现,原来这个红灯区还挺长

p1020517

走了大约10分钟的样子,才找到毕加索创作那幅画时的地点——阿威农44号,应该是顶层的工作室

p1020522

在找这44号的一路上,我跟小巴嘚嘚:巴塞罗纳当年妓女分三类,第一类其实很多“妓女”都劳动妇女,这些女性经济不好的时候为了维持生计,就会从附近的Rambla拉客——尤其Rambla附近的大农贸市场是个很好的掩盖,很多主妇本来也会在那里消耗上大半天交换八卦,这些劳动妇女会把自己的“客户”带到附近的公寓里,而加泰罗尼亚女性还挺讲究生活质量的,这些公寓即便再简陋,也会有沙发等家具,第二类是在夜总会,还有一类就是妓院里的职业妓女,招待的都是中产很文体媒工作者,也就是阿威农少女里的形象啦……哎呀妈呀,连我都觉得自己知道得太多啦!嘎嘎嘎嘎

(了解妓女文化很重要哒,不仅和巴塞罗纳的女权运动相关,而且巴塞罗纳城市几次对权力的反抗中,这些女性是实际起了领导作用哒!)

拜访完老红灯区,然后去了圣洁得再不能圣洁的地方:毕加索一家在巴塞罗纳的第一个(也说“第三个”,但总之是第一个比较稳定的)居所,那是在Basilica of Our Lady of Mercy附近的一个房子。Virgin of Mercy是巴塞罗纳的保护神,所以你说这区域多金桂。

p1020532

上面这个是在教堂旁边的小路上,很奇怪的是,这个“Basilica of Our Lady of Mercy”在旅游书上不是很有名,但是我想如果青年毕加索参加任何礼拜的话,应该就会在这个教堂吧?而且刚才在美术馆看的毕加索初到巴塞罗纳在他老爸指点下画的第一幅参赛作品就是教堂礼拜,那毕加索是不是就是在这家教堂获取的灵感呢?

所以,走,进去看看!

进去不要紧,我觉得这是超越巴塞罗纳大教堂和海洋圣母大教堂的,最漂亮的教堂,有木有?!

以前毕加索一家住在这条街的4号,但那个楼已经被拆了,从里弄另一侧的门牌号推测,大概当时毕加索走出家门朝教堂/市中心走的话,大概就是这个视角——

p1020556

不过毕加索这么血性一人,他在巴塞罗纳一定是看的斗牛或看的弗拉明戈舞比去的教堂多。

但毕加索并非单纯文艺青年,当时巴塞罗纳屡次暴动屡次被血腥镇压之后,毕加索没留下文字评论,就画了好多画,其中之一是下面这张,那天在美术馆里看到的,好扎眼——

gored_horse

(未完待续)

巴塞罗纳记-1 高迪篇

在巴塞罗纳名义上呆了五天,其实也就三天。虽然事先并无计划,但这三天貌似漫无目的地转悠回顾起来恰好是第一天可以说是“高迪日”,第二天是“毕加索日”,第三天是“米罗日”。

看来潜意识还是起了作用,比如为啥第一天就去看高迪的?并不是因为最喜欢高迪,相反,实在是因为大Joy一直以来对建筑提不起兴趣(不是因为不知其价值,而是因为打心眼里觉得建筑和音乐一样,都超乎了我的智商范围,所以你会发现下文俺都是把建筑当画看>.<!),尤其以前麻麻带俺去过高迪公园和巴城里的标志建筑,而小巴没看过,所以大Joy想的是赶紧带小巴“到此一游”一圈,tick the box,然后就可以踏实看美术啦!嘎嘎嘎嘎

所以第一站就是“圣家堂”

p1020138

p1020177

比十六年前还真是进步不小,但居然还要十年才能完工——说是为了赶上纪念高迪逝世百周年。。。

听到解说器里对工期热情洋溢的保证,不由得让人感慨——还是建筑师牛,每个作品都是自己的丰碑。高迪离世一百年了,其风格居然依然从未被超越。也不由让人冷笑——纪念高迪离世一百周年?哈!高迪晚年的时候因为主要资助人破产自己也穷困潦倒,搬到低档社区不说,因其极端虔诚的宗教信仰而保持苦行僧似的朴素生活,撞到他的有轨电车司机还以为他是个乞丐——要不是因为电车司机以为他是个穷鬼,讹上自己,把他推到一边;要不是路人也以为他是个穷鬼,估计送到医院也没有保险支付医疗费,高迪估计会得到更及时的医疗救助,或许,就不会这么死了。所以或许这教堂的工期底线还会延长个几年也说不准……好个纪念高迪逝世一百周年!

(所以说以后见到大爷大妈摔在路边还是得扶,说不准这扶起的是棵摇钱树呢……)

高迪是个很让我困惑的家伙。因为从某种角度讲,他是个特别狭隘的人:他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加泰罗尼亚地区,几乎只会说加泰罗尼亚语,一辈子只想打造“加泰罗尼亚”的建筑艺术,但是他同时又那么具有超越性:他的灵感几乎都根植于自然界现存的动物和植物结构(而非局限于“民族的”)

比如圣家堂里面的房柱即大树——

比如米拉公寓的“石涛与海带(阳台)”的造型,及公寓里蛇骨式的回廊构造——

从来没有人能让石头这么柔软,砖这么锐利。

高迪另一个让人“困惑”的地方是,他所有的作品都那么的宏伟大气,他那对“高、大、上”的推崇简直不能再明显了——你想啊,19世纪末,高迪设计圣家堂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现在的芝加哥呢,即电梯这事还处于雏形呢,10-20层的房子就称之为“摩天大楼”,而高迪当时设计的圣家堂就在一个世纪后的今天在真正的摩天大楼面前也毫无压力啊!也因此,我觉得教堂门口的乌龟好辛苦呀,你瞧这累的直吐舌头呀——

p1020168

嘎嘎嘎嘎,我想Terry Pratchett的discworld里的那只海龟估计也就这样吧

但同时,看高迪又是个OCD,其的作品(不论是家具还是建筑)又那~么细节

在门口看见了一组鸡的雕塑,嘎嘎嘎嘎

高迪是超级OCD的,有一次有个主教问高迪:你教堂都建的那~么老高,一眼望不到顶的,你干嘛还把那么多精力设计顶楼啊?高迪回答说:可是天使看得见呀!

>.<! 服了!

我带着怀疑和极高的警惕性参观了圣家堂里还展出了很多高迪设计的教堂内的家具,因为别看外表看着这些家具都挺好挺圆润的,但是我听说高迪对其都动过一番心思和手脚,他设计出的教堂的椅子如果不正襟危坐就很不舒服的哦!!

但说到“困惑”,圣家堂里最让我不解的后门的这个受难基督的雕塑——

p1020234

因为我当时觉得太穿越了——哇靠,这构思是高迪的?!这十字架与基督的空间变幻不应该是达利的原创么?莫非(同是西班牙的)达利50年代的时候剽窃了高迪?后来回家查了查,原来是西班牙雕塑家Josep Maria Subirachs80年代末设计的——嗯,这时代就顺了。

而后来我俩路痴,迷路巴塞罗纳街头的时候,还碰巧看见了Subirachs的另一个作品,这是纪念西班牙设计师制造的世界“第一个”潜水艇的雕塑——

p1020263

巴塞罗纳这南欧小巴黎行呀,惊喜不断呀!

第一天除了圣家堂还去了上面提到的米拉公寓,屋顶好炫呀

p1020304

背景里长得特别像Game of Thrones里House of Targaryen的士兵头盔的都是烟囱,大的“圣诞冰激凌”都是楼梯,哈哈

这个公寓现在居然还有人在住,而且每家门上还有高迪亲自设计的符合手型的门板,无比羡慕嫉妒恨

这个公寓有个“样板间”对游客开放,其中一间是书房,你看同是在书房拍照,大Joy多乖,而你再看小巴是多么的八卦,瞧那表情——

窗外也没啥啦,风景如下

p1020331

其实就看了圣家堂和米拉公寓,已经觉得很有收获啦!路过下面这个高迪和其竞争对手的公寓楼,就没再进去,因为已经到了铁钉喝小酒的时间啦!而且是俺眼花了么,我怎么觉得这公寓对面的树上的瘤子都那么的高迪范儿?

(未完待续)

大年初一从吃说起

微信在过去的36小时内基本不忍打开,因为朋友圈里充斥着各种拉仇恨的年夜饭组图。这让Joy无比怨念,而且至少从上镜角度看,南方家庭确实比北方家庭会做饭哎……

幸好有春晚这种抑制食欲的节目,帮助我度过了美食轰炸强度最高的36个小时:大年初一一过,微信上就消停多了。大Joy擦擦口水猥琐地偷着笑:现在你们都开始忙着减肥了吧?啊哈哈哈哈~~~

我常跟学生说,好像我周围的中国人里,就我每年盯着看春晚呢——因为科研需要呀,其实如果你把春晚当作一篇论文来看的话就释怀多了——不需要啥审美,有足够的意志力就好了……(小品《真情永驻》是神作,是汇集各种歧视女性和扭曲的家庭观的集大成之作。。。。这是弘扬有中国特色的真情?)

回到吃上,大年初一大Joy也没闲着,请俩同事来家里吃饭。其中有个同事是个中国通,前几年都一直住在中国,前不久刚应聘大Joy的助理来到英国,我猜春节她肯定怀念国内的大吃大喝,所以请来家里热闹。同事很哈皮,摩拳擦掌地说,“哎呀咱一起包饺子呀!”——大Joy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俩同事都是vegan,就是鸡蛋、奶酪都不吃,做菜也不能放蚝油那种。你说这种饺子咋包呀?

我说,咱……还是吃面吧!(你想啊,芝麻酱面、葱油面都是vegan friendly嘛,不过大Joy昨天做的是香菇海带汤面,很好吃哦!)

上面前,先做了几道家常凉菜:拍黄瓜(要花椒腌哒!)、拌豆芽、麻酱菠菜、四喜烤麸。

别看都是简单小菜,但俩同事一进门神厨大Joy就跟她们夸下海口了:今天有个凉菜保准让你们难以忘怀~!

嗯哼。

然后果然,一进俺家饭厅,俩人开始噼里啪啦拍照

这道菜就是……

img_9664

麻酱菠菜,这个菠菜凹出来的造型特别适合中国年吧!

img_9661

(沙雕太逊了,以后玩菠菜雕,嘎嘎嘎嘎)

上面只是菠菜部分,而泼麻酱的时候,大Joy是按照国内雾霾地图泼的——

img_9668

地图对照:

116804025

啊哈哈哈哈~麻酱不是特别听话,所以只是大致意思哈哈哈

我们几个有志青年呼噜噜把一盘子都扫荡干净了,负责任地跟大家说:有“霾”的就是比没“霾”的地方好吃!矮马,满盘子的正能量在尖叫。

img_9651

 

预告加拜年喽

今儿是大年三十儿,明儿鸡年就开始啦。

img_9469

这是前天早上在巴塞罗纳港口早上拍的。上周大Joy借着小巴学术的名义以小尾巴身份去巴塞罗纳溜达了一圈,你看年前正好回来跟胡椒盐儿一起过年,啊哈哈哈哈~

今天胡椒盐儿在我们家打了一会儿滚儿之后,走到我面前,喵喵喵地叫,我猜这厮估计是饿了,就给它拿了几粒猫粮(虽然是别人家的猫,但一名合格的猫奴是附赠猫粮滴)。果然胡椒盐儿就很开心。

后来把这事告诉小巴,小巴充满赞许的说:胡椒盐儿(表达有方)就是很聪明!

我说:不对啊,我怎么觉得这个故事是说明我(懂得猫语)很聪明呢?

对此我和小巴依然无法统一意见。而胡椒盐儿则对我们在巴塞罗纳买的一对鸡很感兴趣

img_9611

我估计这厮心说“这是什么鸟啊?”

img_9612

这篇是个预告,等俺慢慢唠叨巴塞罗纳行。这回旅行参考书目如下

其中,真的是观光的话,左下Toibin这本Homage to Barcelona最实用;本来读海明威和奥威尔的是为了想搞清楚西班牙内战那点事——之前查过综述但完全记不住,心想这俩亲历者的故事应该能捋出个头绪来吧?——但是其实看完依旧觉得是个糊涂仗;如果感兴趣西班牙那一段的历史,其实这几本书里写的最好的是右下角这个历史学著作,明晰又视角独特。

总之,16年之后再访巴塞罗纳,还是觉得没玩够!有没有觉得西班牙的矿泉水瓶都很有格调咧?

img_9309

在巴塞罗纳街头看见这么一只王者风范的鸡,哈哈哈,很有启发性——

p1020772

明儿再啰嗦,迎鸡年先去high/he起来——

img_9486

我不光是个猫奴

国内这两天好像学校都放假了,上学不上学的都陆续进入春节模式了。别看俺们这边新年算翻篇了,但快乐的人生就是逮个理由就过节,前天是我和小巴“第一次约会十周年纪念日”,俺俩第一次约会八卦得上天入地口干舌燥,当时就是一人来一大汉堡,所以为了纪念十年前那次伟大的八卦(以及各自庆幸居然成功忍受对方十年还没有疯掉,哈哈),前天大厨小巴操刀制作了如下汉堡——

img_9103

看着或许不是那~么起眼,不过这个汉堡的层次——生菜、西红柿、肉饼、蘑菇、洋葱、酸黄瓜哪个跟哪个挨着,番茄酱、芥末酱浇汁在哪层,以及什么肉饼搭配什么奶酪,小巴同学都是经过严肃全网调研过哒!

这都是因为前一阵Hyper那个app上有一个关于从4美金到200多美金汉堡的对比的视频,让小巴同学一下子对“汉堡包科学”开始犯轴,轴得忘乎所以不能自拔——所以我要奉劝所有年轻人,找学术男确实是个考验耐力的事情,尤其是明明汉堡当前,你却要咽着口水听其自以为津津有味地向你blah blah讲述这个汉堡的各种reference的时候——那时候,我真的好希望生活有快进键呀!!!

但做学术的都特别容易OCD,那天老C说他编辑的期刊里有个年轻学者总写书评——一般博士生都推荐写个书评什么的,因为这样不仅可以得到免费的图书,而且书评相对好发表,但一两篇也就差不多了,几十篇几十篇的写,那就是爱好了——老C就很奇怪,有一次遇到这个作者就问他,为啥那么喜欢写书评,那个作者说,他倒不是因为喜欢写书评,而是他喜欢老C编的那个期刊,并且他纠正老C说,他不是“经常”写书评,而是确保“每一期”都写一个书评,因为这样他就像集棒球卡一样,能把那个期刊的每一本都收齐了!

哈哈!这是我听过的最有启发性的OCD了!我拍手叫好,说这个主意太牛啦,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老C很汗,用他穿透力的眼神疑惑的审视着我的智商……可是我真心觉得,要是回到做博士的时候,我肯定也这么干!

上周去新堡出差。新堡也是个挺有启发性的城市(感觉新年我在到处bing bing地找灵感呀!哈哈)——十年前还是个人口很白很白的东北老城,这两年(用咱中国话说就是)一年比一年“洋气”了,城里的餐馆种类越来越多,品质越做越好。所有每次找理由北上去新堡,有一半是为了吃!尤其这回还是跟做食品与农业研究的团队见面,更得跟吃有关呀!——不过做食品相关的研究也挺麻烦,因为经常遇到纯素或素食主义者,一起吃饭或咖啡的时候,都得各位注意“素”质,对于一个还停留在杂食动物的家伙来说,这是多郁闷呀!

从侃村出发前还挺乐呵的,因为天气预报说那几天新堡恰好没风没雨的,忍不住感叹自己真是人品爆发,结果到新堡的第二天天气预报就改主意了,说有寒流,而且俺们大不了颠儿的寒流还都直接来自北极——真高大上!——从北往南,等回到侃村的时候,南方已经开始下雪——

img_9100

这在英国已经算鹅毛大雪了好哇,紧接着啥飞机啊,火车啊,都开始晚点,连亚马逊投递都延误了,以至于大Joy上周末定的书居然现在都没有到……

好吧,啰哩啰嗦地躲避了半天,还是直面没有底线的人生吧——

昨天是周末,早上本来要去咖啡馆吃早饭,外加天气冷外面还飘着雨,所以我和小巴那叫一个各自对镜红妆地很臭美地穿着打扮完毕,出门走了不到50米,撞见胡椒盐儿远远的从一个棚子里跳出来——我和小巴一愣,因为至今我们也没确认胡椒盐儿的主人到底是谁,而他这个清晨的出发点倒是给两个蹩脚的福尔摩斯很大启示——胡椒盐儿也看见我们了,因为下着雨,这厮很策略地借助各个停在街边的小轿车,钻到我们眼前,喵喵喵~一副“呦呵,这是去哪儿啊?带我哇?”的无赖样子。

我们一挪步,胡椒盐儿就上窜下跳地跟着——我跟很多同事探讨过,我严重怀疑胡椒盐儿这只猫属狗,咳咳——因为飘着雨,咖啡馆又好远,所以盛装出行的我和小巴只好决定——算了,还是一起回家吃小巴牌培根炒蛋吧!

>.<!

今天 @松木木木 同学微信上对胡椒盐儿的评价是“憨萌”。

我觉得接触久了,胡椒盐儿同学的本质其实是“萌悍”,不信照片为证,一般如果我们坐在楼下被这只猫发现,下场是这样的——

img_8836

img_8837

img_8841

img_8843

img_88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