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临睡前在BBC主页上看到上面这条新闻。简单来说就是在英国在决定脱欧之后,英国外务部就找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做相关策略研究,但是昨儿LSE爆料说,外务部忽然示意说要在研究团队里剔除非英籍学术人,非英籍人员不能参与相关政策进言。这事还附加以一丹麦籍助理教授在网上的吐槽,说英国政府已经把她和其他非英籍欧盟政策专家踢一边去了,认为他们没有“资格”向英国部长们进言。
按理说我又不算歪果仁,我的研究跟外务部也没啥关系,这事貌似跟我没大关系,看看热闹也就完了,但之所以这件貌似只影响10来个外籍学术人的事情会上BBC头版,(其他的暂且不说),很重要的原因是对很多如俺一样的普通学术人,这事是非常挺添恶心外加需警惕的。
首先说这件事情本身的SB性。表面上看非英籍专家不许参与脱欧策略研究似乎有道理——比如你说丹麦就是欧盟成员国,那丹麦人和英国人不有利益冲突嘛!——这种幼稚园级别的推理其实站不住脚——又不是去选举一个丹麦籍的英国外务首相,或者MI5的头头,国籍有那么重要嘛?(而且国籍就真的能说明一个人的“忠心”所在嘛?那国产恐怖分子咋回事?)
所谓理越辩越明,理性讨论一向是政策研究最好的保障,这前提就是要最广泛的收集最聪明的头脑的观点。而且众所周知,并不是说英国学者才对英国在欧洲的地位了解最透彻,其实很多欧盟专家都是非英籍,甚至是非欧洲籍,外务部一句话就把很多的北美学者、亚裔学者统统排除在外,包括很多在英国生活了10年,20年,对英国有真知灼见的学者都被剔除在外。从根儿上就人为的事先屏蔽了很多很可能让英国受益的观点,你说是不是非常SB?
另外,也是我觉得更为严重的是,梅婆领导下的外务部这番做法完全就是对学术中立的侮辱,并且开了一个学术政治化的很危险的头。
我说学术中立性并不是说学术人没政治立场,当然有了。但是职业学人还是有职业中立性的——这就如同为杀人犯辩护的律师不是真的赞同杀人,而是职业要求是就事论事争取当事人最大利益;如同不是说因为手术台上是民主党的患者,共和党派的医生就会多给你切两刀——学术人也如此,在一个“政-研”相对独立的社会,不管你梅婆的政府多么不招人待见(我觉得大部分学术人都不太待见),但你若来咨询意见,绝大部分学人还是会凭职业良心说话的吧——确切的说,peer pressure就会让人在动小心思之前三思,不然以后怎么在圈里混。而外务部这个决定潜台词就是觉得学术人各个心怀鬼胎,就是那个让杀人犯直接上绞架的律师,和那个会给民主党患者多捅两刀的共和派医生——堂堂外务部你幼稚不幼稚啊?
而政治上预先就排斥“异己”这种事情,一旦开了头就会越演越烈,最后只会造成一个局面,就是你要想发声,必须先是“又红又专”。当“政审”成为学界发声的资格认证,与政府采纳意见的前提的时候……那不是退回到1984了么?
这新闻一出,我脸书上都炸了,感觉我就是从一个不知道会不会变糟糕的国家搬去一个已经在变糟糕的国家…
哈哈哈哈~有点。不过英国没有美国那么夸张啦,美国的共和党主流和英国的极右势力差不多啦,英国的保守党和美国的共和党比起来简直就是左派啦哈哈哈哈。虽然极右势力现在在世界各地抬头,虽然梅婆在对外政策(移民、外交)上比较癫狂,但至少她还很强调要往中间走,她的很多政策宣言和工党几年前的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