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有几本书特好看,精彩程度依出场顺序递增。
第一本是Norwigian Wood——不是村上的《挪威的森林》而是真正的《挪威的柴火》——
虽然完全没有用,但超好看,有一点像科普书籍里的《瓦尔登湖》。圣诞前夜那天一口气看完的。
让我对斧头和码柴有了全新的认识,啊哈哈哈哈~真的很好看,而且一定要读硬皮本,不要读电子版本,倒不完全因为里面的插图,而是因为这种书,读电子版的就没味道了,一定要圈在沙发上借着落地灯捧着看,当然,手边要是有点伏特加估计就更正点了。大Joy没那么重口味(主要喝不了两杯就倒了),翻完一本书,一瓶mulled wine下肚,效果我觉得也不错哈。
第二本书估计很多人都知道,是前年巨风靡的Elisabeth Is Missing——写健忘症的,主线是一个健忘症老人找她忽然消失的老友。
已经有中文版了——我怎么知道的呢?因为我看完英文版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卓越网上搜这本书,然后给我麻麻订了一本,嗯——
英文版上,这本书打的噱头是——“一个自己都会把线索忘了的人该怎么“破案”呢?”
在这一点上,小说内容够精彩够紧凑。不过真正打动我的,是这是一本“真实”记录老年痴呆症的小说,我觉得即便你从医学的角度看,都会发现很多细节描绘的惟妙惟肖。我觉得即便没有有趣的故事情节,就单是对于老年痴呆的描写都特别有看头,特别值得一看。
看完这本书,你会对老年痴呆患者有更深的体谅,也会对照顾他们的人有更多的体谅。
你造哇,国内老年痴呆患者其实特别多,但国内几乎没有医院和养老中心会接收他们,即便接收也只是早期患者,严重了就又都塞回给各自家庭了,这事让人觉得特狗屎。——你能保证你吃了一辈子的地沟油,老了就不会老年痴呆莫?
第三本书也是和医学有点关系——是关于自闭症的Neurotribes,出自WIRED资深撰稿人之手,又有Oliver Sacks的推荐,基本就是“非买不可”级别的——
我对自闭症超级着迷,还记得很久以前,我曾推荐过那个日本小男孩写的The Reason I Jump——这本书大陆好像还没有中文版,我很喜欢台湾的翻译《我想变成鸟,所以跳起来》。
不过之所以对自闭症着迷,倒不是因为他们都是困在自己世界里的天才,而是因为自闭症这个疾患实在有太多的社会意义——首先,你造哇,现在每68个孩子里就有1个是自闭症,而且很多通过食疗和早期干预可以独立生活,自闭症的“兴起”绝对不仅是简单的诊断标准的扩展,我觉得里面绝对有epigenetics的原因。而且如这本书里提到的,随着互联网和新式通讯方式的普及,其实我们的社会模式本身也变得越来越自闭了。
我觉得你要想理解21世纪的社会,以及它是怎么来的,你得懂点自闭症。
你知道看完这本书我的最大感慨是,为啥没有人给Hans Asperger写传记?这个奥地利医生不仅仅是定义了“亚斯伯格症候群”(Asperger Syndrome),而且你知道他是在纳粹统治时期为亚斯伯格症候群——那些按纳粹思维应该直接安乐死的社会废物——辩护,并且冒天下大不韪地站出来说我们应该试图理解这些病人。所以现在炒的火热的neurodiversity啥啥的,其实Asperger才是包容生物差异性的先驱之一呀。在那个环境下,为了辩解自己为何把时间“浪费”在研究“废物”上,他还很大胆地提出,患有亚斯伯格症的这些孩子很可能会对轴心国的战事起到决定性贡献。如此看来,Asperger不论是从学术还是道德上,都是个多伟大的医生呀!——所以你说为啥没有人给他立传?
历史的讽刺性在于,后来不是轴心国,而是同盟国里的英国,招纳了一帮其实有自闭倾向或有自闭症的小geek们,破解了德国的密码,赢了二战。
嗯,要嘚啵嘚就是这三本书。
另外你知道电视剧Mad Men的原型,纽约的广告公司BBDO也给自闭症做了很多公益广告——虽然2007年第一次没公益到点上吧——下面这个2015年的还是很不错的呦!
广告背后的故事看这里
原来Asperger还有这么传奇的经历!老年痴呆症和自闭症确实需要更多人的关注。
我觉得真应该有人做个Asperger的医学史,尤其他和美国医生Kanner几乎同时发现的这个症候群,但特逗的是,Asperger接触的多是高能的孩子,Kanner多是低能的孩子,所以两个大陆对自闭症看法很长时间都不一样哦。
我也下单了!
哦耶!
你看书的速度真是杠杠的!
这是冬季“休网”了啊~~
嘻嘻,在外面开会呢,周五回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