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内外的嘚啵

放了假了,反而有心情嘚啵学校那些八卦了,哈哈。

那天我一博士生来早了,我就让她先坐着,我转身把刚写了一半的邮件敲完。这是我今年新招的一个学生,做有关气候变化教育的,是个特喜欢聊天的非洲大妞儿。所以我扯着脖子盯着屏幕螳螂指在键盘上噼里啪啦的时候,她自己望着天花板也闷腾,就开始“不请自嘚”地嘚嘚穿过脑子里的意识流,其中感叹到,她发现写东西还真是一个需要激情的事情,有的时候她就能一下子写出好多来,有的时候憋半天也打不出几行字……

听着她的意识流从身后飘来,我一边收官邮件最后几句客套语一边漫不经心地打趣说,“哦,那你有没有注意观察过,到底是吃了什么好吃的才激发了你的“灵感”?是热巧克力还是啥?”

没回复,过了好几秒,背后还是一片寂静。

我以为她没听懂笑点,扭过头跟她解释说,“然后你下次写不出来东西的时候,就知道该怎么办啦!”

没想到她瞪大了眼睛,手指着我晃悠半天,恍然大悟般地说,“哦哦哦!!!你就是那个又喝酒又咖啡的那个老师!”

==||

就是以前博客里提到过的,我今年年初给研究生学术写作小册子写的“秘笈”,开篇是”Good academic writing starts with a good cup of coffee and is completed by a good glass of wine.”

我纠正大妞说,明明是先喝咖啡后喝酒,是有顺序的好哇?不是乱喝的哈!

但大妞更关心的是:“你真的是这么喝的嘛?管用哇?喝什么咖灰?白葡萄还是红葡萄酒?”

——你们只习惯一次只看140个字母是吗?敢情我后面写的三四百字注解你们都没有看呀!T.T 本老师明明是跟你们玩个文艺范儿的,结果却被你们断章取义了“狂饮女”!

所以写字儿真危险,搞不好就被拉出语境完全曲解了!

-------------------

另外还有一个误解是我不能理解的,就是为啥中文网络环境下,很多人都觉得“大Joy”是个男性呀?知乎上常收到关于留学或者作业伸手党的私信,最近更是收到一封上来就亲切地管我叫“大Joy大大”

我靠,误以为本美女是男的也就罢了吧,还管我叫大大,我有那么老嘛!

不回,不回,这种私信统统直接忿忿地垃圾箱——当然,估计这哥们要是把性别搞对了,要叫我“大妈”我更不回了,直接举报“人身攻击”……

啊哈哈哈哈哈哈

calvin-and-hobbes-faces

(上面是“你才大大,你们一宿舍都是大大”华丽分割线)

我偶尔会觉得被国内的人在网上误以为是男性是源于一种性别歧视,或者国内社会的性别偏见,换句话说,或许如果知道我是女性,很多人估计就不咨询我了。

这只是一个假设,开始留意国内的性别歧视问题一半是出于科研和教学需要,一半也是因为挪威人楚楚自从女友入住了中国,她也随之加入了中国关于性别平等和争取同性恋权益的“战役”中,学生社团有邀必赴。

但这里就又有个好玩的事情,楚楚是我们学院定量科研中心的头,这个科研中心好歹在英国也算很牛逼的呢,中心的名字叫”Q-Step”,有点怪,不过Q是取自定量 ‘quantitative’的字首嘛,所以中心名字的寓意差不多相当于“向定量走出一步”。

好啦,不过楚楚在中国的活动基本属于玩票级别,跟她本身的福利系统研究没什么关系,主要都是普及性别平等的。结果最近她在一个国内中欧合作大学讲课,学生社团在中文海报上的翻译就很好玩了,估计这些学生是看了两天福科,所以很自作聪明地把我们的Q-Step翻译成“同性恋研究中心”,以为Q是Queer的意思。

我俩笑翻了,要知道queer在英语里是个贬义词,就算是研究同性恋的中心,你觉得会用这个词嘛?这就好比一个研究问题少年的中心自己取名叫“混球研究中心”。

更逗的是,海报把楚楚的职称Lecturer(相当于美国的assistant professor)翻译成了“演说家”,啊哈哈哈哈~

两个谬误太欢乐了,又gay又给力。

-----------------------

再说个有点严肃但很有谈资的八卦——

我和小巴的一个朋友是个俄罗斯人,前一阵加入了英国国籍,英国和俄罗斯都是承认双重国籍的,但这周她特意预约了要走近俄罗斯驻英大使馆,向官方正式提出自己放弃俄罗斯国籍,虽然她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还在俄罗斯,她也经常回去——所以留本俄罗斯护照多少还是有点方便的,但她却坚持要放弃国籍,因为她无法接受普京的政策,这是她必须做的抗议。

我们开玩笑说,矮油,要是她“失联”了,我们可知道她是在谁手里了。

玩笑归玩笑,无独有偶,上周在楼梯上碰见了去年我的TA,一个波兰蜀黍——嗯,他才是你大大呢——从他塑料袋里拎的巧克力饼干,不知道怎么地就聊起让人堪忧的右翼政治复兴,然后波兰蜀黍跟我说,如果下次选举右翼党在波兰执政,他也会主动放弃波兰籍,以示抗议。尤其波兰退出国籍是需要本人致信总统的,那他就会写,“我无法成为你领导国家的公民”。

……

“幸好”,中国人就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咱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呀。不过我很好奇如果有这种可能的话,有多少中国人会放弃国籍?又有多少中国人(尤其是在国内的)会把此举看做是一种合理的政治抗议?

我猜,如果中国承认双重国籍的话,绝大部分海外华人是不会放弃中国国籍的,一来是图回国省事,二来也许更重要的是,在中国人的话语体系里,大概放弃国籍不会和针对“政体”的“抗议”联系在一起,而会被理解为一种“抛弃”,一种对中国“社会”的抛弃。

我倒不觉得这种思维差异是文化差异,因为上述两个例子里的主人公们放弃了公民权但依然认为自己是俄国人/波兰人;差别是在于咱可能还处于前公民社会。

---------------------

好啦,最后说个轻松的话题结束

那就是,各位有没有在页面右侧的Goodreads的列表上发现最近大Joy读完了四期Ms Marvel连环画???

哇塞,真的是太好看了,强烈推荐!

大Joy基本是不看superhero类漫画的——但Stan Lee麾下的Marvel是个列外,因为类似Captain America之类原创于美国爱国运动的漫画,还有类似自己一脑门子官司的Spiderman之类的是非常有社会学趣味的。而夏天开始,大Joy开始寻觅Marvel关于女英雄的漫画,比如金发碧眼的Captain Marvel啊,Thor Girl啊,黑美人Storm啊, 都不够好看,而Ms Marvel实在太有意思了。

Ms Marvel是个美国的巴基斯坦移民,一个从小崇拜Captain Marvel的女孩,发现自己有超级能力之初还模仿白人形象,后来才做回棕皮肤信仰伊斯兰教的超级英雄……

不知道作为一本漫画,Ms Marvel劲爆的故事结构会不会显得过于“肤浅”——如同作为“艺术”艾未未的作品已经直白到应该看作一种示威行为更为贴切——但作为搞社会学的,简直看得酣畅淋漓,满篇都是可论之点。

不光我一个人这么看我,把第一季的册子塞给楚楚让她看,结果第二天她就看完了,她说晚上躺床上累的半死,觉得翻两页看看就睡了,但情节太吸引人,总想着再看一页,再看一页,结果愣是一口气看完了。目前漫画已经传到女性主义学者老卡手里了,而老常还排队等着呢。

老常说我绝对是匹害群之马~啊哈哈哈哈哈哈

下面这个是我最喜欢的Ms Marvel的封面,Ms Marvel凑过去问她的偶像Captain Marvel:读啥呢?

4718335-msmarv2014017_dc21-0

《校园内外的嘚啵》有4个想法

  1. 又是一篇信息量好大的博~~
    叫大大貌似是现在这帮孩子的习惯?只要是牛人,甭管男女老少,都这么叫。。。
    双重国籍那事儿,其实还有一个更简单的理由,就是可以同时享受两边的福利呀,中国人当然舍不得放弃啦。

    1. 原来如此,同志-师傅-老师-大大,你说下一个词会是啥?AC说是“熊熊”,啊哈哈哈……
      你说的福利这事还真对——让我想起来前一阵听说的,一个90年代初因为某事件鱼目混珠以政治避难借口拿到美国公民的大叔,因为老家小地方管理也不那么严,前一阵说要回国拿旧身份证可以找原单位办理退休金!我心说,您号称政治避难,自己都把自己当阶级敌人,还敢回去钻空子,不怕再给您圈起来?啊哈哈~占个小便宜也是蛮拼的呀!

      1. 我知道当年拿血卡的人,现在又拿了中国绿卡(据说很难申到的),现在中美两边跑,各种申请项目拿funding呢。

      2. 中国绿卡难度太高了!!!好像必须每年在中国生活9个月还是多少个月。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