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北京的第一天就看见了卖萌神器,豆芽发卡——
还好不是蘑菇,不然俺会以为是头发该洗了。哈哈。
那天逛完美术馆和三联,去苏苏吃河粉,然后发现苏苏的厕所原来也是一个景点,因为墙上贴着——
之所以说是个景点是因为后来跟好多人说起来,大家都记得这个“中国梦”的贴。哈哈~不过说实话,我觉得中英对照却只用英语揶揄,有点不地道哈!
这回见到老陈时,老陈提起N年前大Joy刚到伦敦的时候,发明的一句搪塞之词:“凑合活着吧!”
原来在没有屌丝的年代,大Joy就是屌丝的先驱呀!啊哈哈哈哈~
不过,这回老陈提起来,好像是她觉得十年之后这句话形容生活越来越贴切了。
记得敏敏同学年初从米国搬回来之后,在微信上曾说,“在国内,如果每天知识吃吃喝喝就会觉得过的还挺开心的,要办点什么事情就会觉得人生好艰难”。对于咱长在北京的人来说,对这一般也就一句心知肚明的“呵呵”。不过这回俺又体验了一把。
那天中午跟我爸妈吃完饭,一起去了一趟交通大队换驾照。我爸作为老当益壮的老同志,需要每年去年检一次驾照。几年前我也换过一次驾照,体检啊,复印啊,交费啊,盖章填表啊,啥啥的都在一栋楼里,我记得当时我爸还挺欣慰地跟我说,别看国内办事手续依然麻烦,但至少服务态度是好很多了。
这回换驾照,听说交通大队搬家了,吃完饭我们仨还琢磨着估计一俩小时就搞定了。
然后开到了交通大队新址。进了大厅,被告知——体检不在这里了,要先去指定医院体检。
返回车里,直奔指定医院,垂杨柳医院,实际距离也不算太远,几个街口吧,但是堵啊堵~嘎呦了半拉小时,到了垂杨柳医院,进了大厅,被告知——体检中心现在在医院的另一个分部。问在哪,出门右拐,步行两站地吧。
以三环那车流量,开车肯定更慢,俺们仨就步行了2站地,来到垂杨柳分部。排队交了10块钱,爬上3楼,对着色盲表念了一个69,对着视力表只需要用一只眼睛测两个读数,所谓的“体检”,一共也就10秒钟。
拿着盖着章的那张纸,俺们仨先是再走回2站地,走回车,然后再堵半个小时——也就是说,为了这10秒,俺们差不多消耗了1个半小时。回到交通大队,进了大厅,发现粑粑复印了旧驾照但没有复印身份证。粑粑问民警,复印机在哪里?
民警叔叔说,现在这里没有复印机了。
可是你们以前在旧楼里不是还有复印机吗?体检搬走了,复印机也搬走了?
民警叔叔也无奈地说,是啊,现在复印机体检什么的都不在这儿了,都剥离了。(“剥离”?这是为了显得专业化嘛?)
那去哪里复印?
民警叔叔说,出门走过一个街口,拐个弯,有个小铺子,可以复印。
然后我爸就又出去复印去了。后来取了号,坐在无比喧嚣的大厅里等了1个半小时。而特别爱上厕所的大Joy只是庆幸好在交通大队搬家没把公共厕所落下,不然我还不知道最近的一个麦当劳或肯德基需要走几个街口呢!
而大厅无比喧嚣的原因是,办事窗口和等候大厅是通体一个回音空间,电脑报号设备不仅响亮,而且貌似还有点毛病,有些窗口的号基本是“一叫就停不下来”,直到又有窗口叫号为止。因此一个偌大的大厅里就永远回荡着宏亮的叫号声,谁也甭想听见谁。其实,如果设备稍微靠谱点,或者如很多签证中心一样,把办公区和等候区稍微隔离一下,就不会那么的噪。
终于等到了。到了窗口,民警咕哝了一句,我跟我爹都没听见,我探身问了个“您说什么?”
结果一声巨大的“十块!!!!!!!!!!!!”,把我吓了一激灵,条件反射地往后打了一趔趄。
警官被逗笑了,那场景我估计是挺滑稽的,因为我爸在旁边也忍不住笑——民警解释说这喇叭质量不好,声音时大时小,尤其我站的位置正好是小喇叭的位置——虽然我知道那警官确实不是故意拿喇叭吼我,但是30多度的天儿,在嘈杂的大厅等了半天还附赠一身冷汗,我可真没这幽默感。
还好这警官办事还挺利落的。手续办完了,走出交通大队的大门的时候,虽然俺还有点惊魂未定,但经过这一下午的折腾,拿着手续跟爸妈一起走出交通大队的大门的时候,心理却居然还有点如释重负地欣喜外加成就感。
想起了这回北京见到了久闻大名的“良心油条哥”海报,据说我们现在是生活在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评劳模的年代,所以我想我有“每办完一件该办的小事都值得庆祝一下”的想法也属正常,因为办事过程中每一个幺蛾子都会让我们倍加珍惜事成之后的来之不易,你说以这是不是生生把日子过成段子的节奏?
回家的路上,我就忍不住跟我娘嘚嘚,他们咋不学学俞可平说的“民主是个好东西”呀。我妈问我怎讲。我说,你想啊,要搁民主竞选,把原本便利的程序变得这么折腾人,安这么差的喇叭,那你下次还想不想被选上啦?
道理就这么简单。也没那么简单。
其实各种吐槽都会被一句话打败,借用台湾话说,那就是:“你想怎样?” 问题就是其实不能怎样,很多槽点都是环环相扣,不是一个人一件事就能除根治本的,但反过来,当每个人都不作为的时候,这些槽点就浑浑噩噩地结成了一个被称之为“体制问题”的迷一样的存在。然后呢,然后去讲理就不如去Alahouse来杯鸡尾酒压惊消气来得奏效,然后从前的一句调侃就会变成如今的一句感慨:凑合活着吧。
才回去20天,就吐了四篇槽了,天朝除了新闻富矿还适合写小说!哈哈
嘿嘿,等你回国看你吐槽。
我去年回去也换了回驾照,感想就是:1. 为啥交通大队所在地的交通都极其不便?去一趟简直比去天津还麻烦。2. 办事之前提前查好攻略非常重要,事半功倍。本条不仅仅限于换驾照。3. 年轻人的服务态度明显优于中老年女性。4. 和美国比,办事效率其实挺高的,但是便捷度太差。
敏敏同学的感慨挺对的,在北京,如果可以慢慢悠悠不慌不忙地生活,挺美好的,当然,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咱都搬去成都吧……嘿嘿嘿嘿
呵呵,呵呵
可不是嘛。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