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到芝加哥还有一个很兴奋的事情就是去看了Jane Addams的Hull House!
为啥兴奋呢,因为在“芝加哥之旅-1”的时候提到过,JA是个经典社会学学家,她目前在伊利诺伊大学界面上的Hull House是最早的缩减阶级差距的试验田,所谓的settlement house就是让受过高等教育的人settle到贫民区,帮助拉动贫民区的文化和生活水平(写着写着忽然觉得这和毛主席的上山下乡思路是一样的哇! 其实倒也不奇怪,你知道JA是托尔斯泰的笔友),鼎盛时期占着方圆俩街区十来栋楼呢。
JD还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由于她做了这样一个settlment house的试验,她写的书(上图她画像下面的书都是她写的哦)涉及后来分化出的城市社会学、移民社会学、工作社会学、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社会法学、社会伦理学、社会教育学等等诸多领域。
她和社会学的关系就不多说了,就说一个吧——童年大家都有过吧?但“童年”这码事或者这个概念几乎可以说是JA创造的。
你知道为啥绝大部分人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都比较头疼嘛?因为咱人类历史上,一直到20世纪初,基本都不太需要教育小孩哎,绝大部分小孩从能直立行走的时候开始,就要派出去打工挣钱养家,当“小大人”使唤。漫长的0-18岁的“童年”绝对是现代社会才有的发明。而Jane Addams是个富二代你造吧,她和她的partner们认为小孩应该有玩的权利,而且即便是有钱送女孩上学的家庭,小孩也不应该在学校里成天背诵四书五经(歪国的四书五经也是各种礼仪歌谣,我觉得跟三字经没啥差别),所以开设日托所,讲故事,开垦play ground,从Hull House现存的书架上展示的当年那些人看的书里(可以随便翻的哦),还有厚厚一本游戏规则大全呐!除了推进小孩教育,少年法庭这码事也是Hull House运动推动的。
总之,JA把在当时天方夜谭的一个想法变成了如今社会的常识:把小孩当小孩看。
上图是芝加哥历史博物馆里关于Hull House里的小孩的一张照片,中间那小孩笑得多给力呀!哈哈
Hull House在城南,历史博物馆在城北,后来我俩去历史博物馆受了一下爱芝加哥主义教育,历史博物馆就在林肯公园边上,室外就是一身正气的林肯——
本来去的目的也是因为林肯,因为小巴是林肯铁粉,本想去那里看林肯的death bed的。不过运气不好,居然那张床被租借到Springfield展览去了。不过林肯被刺杀前几个月留下的面具还是在的,一睹林肯真容——
别说,我肿么看这个面膜觉得林肯长得很有点哲学家的气质,比如蒙田什么的……>.<!
这个历史博物馆也挺值得一去的,虽然林肯部分的展览很让人失望(几乎除了上面说的两个东西就没什么了),但对了解芝加哥的历史还是挺有帮助的。
比如他们餐厅侧面是个很大的拱门——
这是从二楼拍的,一看就很有文化吧。嗯,是指芝加哥当年肉制品食品安全的问题,就是John Updike在The Jungle那个小说里写的……
==||
拍下来,回头讲课的时候告诉学生芝加哥人民还真有幽默感,在餐厅里放食品安全纪念碑……
除了在工业化食品加工问题,工会斗争,摩天大楼等工业化问题上走在前端,芝加哥还真是个神奇的地方呢。你知道俺前一阵显摆的俺家那Weber经典烤锅——源自芝加哥!
咱早饭吃的Quaker Oatmeal——源自芝加哥!
macaroni cheese——源自芝加哥!
美国版七巧板,lincoln log,源自芝加哥!
“兔女郎”情色服装——源自芝加哥!
而且这还是美国第一个获得专利的“职业服装”!哈哈哈哈哈哈~
到芝加哥就不能忘了一定要沾点匪气。
芝加哥人杰地灵呀,连出产的土匪都是顶级土匪。据说当年Al Capone的老大觉得芝加哥太乱了,居然是跑去纽约找安全感的——你想芝加哥当年得有多~不安全!
临离开芝加哥的上午,我俩去参加了一个芝加哥黑帮解说之旅(Untouchable Tours),大约1个半小时的样子,特别值得一听,从南到北把当年芝加哥黑帮割据和各种影视剧上的名角名段都讲明白了,现在再看Boardwalk Empire的很多桥段,大Joy都可以自豪的说——”I was there”了,啊哈哈哈哈~
讲解是两个老头,俩人都模仿着意大利黑帮口音,一唱一和,讲解得特好玩。具体内容就不复述了,就讲两个吧,一个是以前Al Capone以前的酿酒厂(所有照片都是从坐在大巴上透着玻璃拍的,凑合看哈)——
注意到了嘛,现在这个厂址门口已经蹲了俩咱中国的大石狮子,霸气!
第二个是,还记得Boardwalk Empire里有个情节是开花店的黑帮老大Dean O’Banion在他自己的花店里被枪杀的那个场景嘛?
那个花店历史上就是在这个现在已经是停车场的地方啦——
对面就是一个教堂,因为Dean O’Banion很孝顺,以前跟他麻麻保证过,要一辈子生活在教堂光辉的沐浴下——所以就把花店租在了教堂对面。据说现实中Dean O’Banion被枪杀这事没那么简单,出殡的时候也是一阵枪战。下面的照片就是花店对面的那个教堂,发现什么了嘛——
放大一下,看见当年的枪眼了嘛——
据说以前这个教堂的入口是和街道持平的,也就是说,没有前面那些台阶。你造为啥后来铺上了那么高的台阶哇?因为下面的枪眼太多了,只好用台阶的方式遮挡了。
劲爆吧?!1个半小时的解说基本全是这种劲爆八卦哦!所以去芝加哥灰常值得参加一次哦。
到此为止,芝加哥之旅的博客……
还没写完。因为最重要的一个地方还没有写呐!哈哈,要留在最后压轴。能猜得出是哪里嘛?
(未完待续)
高产的周末啊,一连3篇~~嘿嘿,信息量太大
可不是嘛!要在回北京前八卦完呀~
嗯,北京有更新鲜的八卦等着你~嘿嘿
哦耶哦耶哦耶
最后这个芝加哥黑帮tour不错,很适合八卦的同学们,赞!
Jane Addams的做法让我想起Obama最近的一个提案,把穷人的房子建到富人区去,打破种族隔离,概念上有点点像。
快订票去芝加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