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午饭和晚饭

“海殴事件”远没有结束,最近每天我家后院都是这个情景--

IMG_4231

墙头上永远站着一只肥硕的鸟叔盯梢。房顶上就更别提了,基本一个尖顶一个哨。最近由于海鸥猖獗,连野猫都绕着俺家这旮旯走 =(

前几天,小鸥仔没有滑落之前,早上在后院吃早饭,没一会儿胡椒盐儿就溜达来啦——

IMG_0150

“猫宁!”

胡椒盐儿对我们吃什么不太感兴趣,因为早上它看起来很满足很疲倦的样子,一看就是刚从“夜场”high回来——至于它在夜场里饱餐了什么,我就不想去想象了——但这里有免费的“抹撒基”

IMG_0142

左挠挠,右挠挠

IMG_0153

邻家圈养的猫坐在窗边都看呆啦!羡慕嫉妒恨呀!

IMG_0152 copy

腻歪完,胡椒盐儿就一路猫步地找地睡觉去了。而由于胡椒盐儿的光临,这一天虽然还没开始呢,好像就已经完成了啥似的,嘎嘎嘎嘎。

不过这个情景估计未来几周都不会有喽,鸟叔们每天从早上4点就开始提醒你它们的存在,不是一般的没人缘。

但上次说了,我俩最近好不容易买了经典Weber烤炉,所以绝对不能让鸟叔吓退俺们BBQ的节奏,这是个原则问题。咳咳。

这两天在时不时在后院晃悠之后,鸟叔们好像也习惯我们了,除了每次我们一进入后院,它们当中有一只就会从三楼房顶飞落在探出到后院的厨房房顶之外,基本相安无事。俺俩今天就BBQ啦!

IMG_4254

蔬菜串是自己串的,不错吧,串完觉得五颜六色的,还挺gay的。啊哈哈哈哈,多么应景呀!

这里要插播一句,这两天有三大新闻主导了网络上的评论:1)美国同性恋婚姻合法化,2)奥巴马在南卡罗莱纳以“Amazing Grace”追悼枪击案中牺牲的牧师,3)美国高院维持了奥巴马医疗法案。

然后至少中文网络里好多人都在说美国好伟大呀好伟大呀……

作为一个住在闷骚国的大Joy,着实为俺们腐国不服气:1)俺们腐国两年前就合法化同性婚姻了好哇?2)俺们腐国枪支管理很好,一般莫有屠杀案,所以俺们领导除了一战二战之类的一般没啥可追悼的,另外Amazing Grace还是英~国牧师早在18世纪的时候为反奴隶制写的哎。3)腐国有NHS,也不需要再通过啥医疗法案。哦凯?!

可惜木有人说腐国伟大,但其实腐国经常蔫不出溜地就把事情给你办了,绝对的闷骚国。

吃完烧烤,发完牢骚,回到屋里在楼上的窗台上看见海鸥一家的午餐——

邻居一家还挺好心的,给小鸥仔扔出一根烤鲜香肠来——英国的那种生香肠,烤熟了,短粗——一根完整的香肠,烤的香喷喷的,诱人呀——而且也很诱鸟,因为这个东东马上引起了小鸥仔和鸟叔的兴趣。

小鸥仔首先哆哆哆,把香肠长向地哆进了嘴里,像吞生鱼一样,仰脖往下吞,吞,吞……哎,咳咳咳,马上又低头吐出来了——太粗呢!咽不下去呀!

然后小鸥仔和鸟叔开始齐心协力地哆哆哆香肠的外皮,有大概1/3的香肠肉落出来了,小鸥仔把散肉吃了进去,然后觉得香肠变小了,可以再试试了吧,哆哆哆,又把香肠长向地哆进了嘴里,吞!——啊,咳咳咳,不行,还是太粗呢!又吐出来了。

随后往复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旁边的鸟叔看着捉急,嗷嗷叫着那意思是“你个熊孩子,连吞根香肠都不会,看我给你示范一下!”。然后鸟叔哆哆哆——其实鸟叔未必真想咽,但在它仰脖做吞咽动作之前,那个滑溜溜的香肠就嗖~地掉进肚子里了。鸟叔还梗了一下脖子,一副“Ops!”的样子,感觉挺意外。小鸥仔在旁边张着嘴巴无语了,随后是一阵嗷嗷乱叫,然后鸟叔扑棱扑棱翅膀,麻溜飞走了,小鸥仔忧桑地哆着地上的香肠渣……

啊哈哈哈哈哈哈,鸟叔真不靠谱。

后来到了晚饭时间,大厨小巴在厨房里一阵忙乱,各式锅碗瓢盆叮当碰撞声伴随着各式投入地嚎歌。20分钟之后,大Joy跑下楼去,问小巴:“你还记得咱俩交往多长时间之后,你开始一边做饭一边唱歌的吗?”我俩讨论了几回合也没讨论出个答案来,但肯定是很早了,一定是在见父母之前。然后大Joy若有所思地说:“哇,唱得那么难听我都没有嫌弃你,矮马,我都被自己感动了……”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小巴表示,他对本博客的官方态度是“眼不见心不烦”。啊哈哈哈哈哈哈~~~)

海殴

标题没写错,就是海鸥根本就应该写成“海殴”。没错,最近海鸥惹到大Joy了,所以要来吐槽。

从小课本里读到的海鸥好像都是正面人物,都是身姿矫健,羽毛洁白什么的,而且海鸥那都不叫“飞”,书上都是用“翱翔”,明白吧。后来长大了,自己体会世界了,搬到海边了,才发现——原来海鸥都是流氓!

海鸥在俺家楼顶上筑巢每天4点半定时morning call这事就不提了。当你有机会近距离观察海鸥的时候,你就会质疑为啥以前小学课本上会说这副刁蛮的样子会叫“惹人喜欢”——

seagull-1

在我眼里海鸥特别具有政客范儿(政客和政治家是有区别的):你瞧那金灿灿的鸟喙,白羽毛,浅灰翅膀和黑色的翘尾巴,完美体现政客所需要的拿捏得当的体面、规矩与隐匿的犀利。

也许正因如此,我总忍不住把海鸥往坏处想,每次上班的路上,偶尔看见站在某个垃圾桶上自诩威严的海鸥,总觉得它们特别适合出演House of Cards,而且还得是90年代那个英国版,因为那个版本给人的印象更阴险……

>.<!!

而且海鸥其实特别暴脾气,绝对的R+级的你知道哇?R起来就是这副模样

secpic_seagull1_b1233704043_400x400

比如俺们这条小街上吧,斜对面的邻居前年本来想帮助一个受伤的小海鸥,结果被海鸥爸妈当街哚了个头破血流呀——如果这个事护犊子也就算了,去年俺另一个邻居回家路上看见一海鸥正在美餐一只鸽子——矮马,吓得邻居溜溜就跑回家了。

前一阵早上在后院吃早饭的时候,发现地上有一个空蛋壳,鸡蛋大小——空da!哈哈!一看就是烟囱里的海鸥一家又添新丁啦!(大Joy家的烟囱是封掉的,而邻居家那一半仍然是开放的,所以鸟巢就在俺两家之间)开始还觉得挺好玩。

问题是昨天早上,小海鸥不知咋d,居然从烟囱上掉下来了,落在了邻居家的草坪上。

小海鸥倒是没啥事——而且你看,原来海鸥小时候也是丑小鸭哈:

IMG_4219

它这一摔,邻居和俺俩的心都沉下去了——哎呀妈呀,这下麻烦了!

海鸥在英国是严格受保护动物,任何人不得接近小海鸥,别说是它落在你家院子里,就是它落在你的盘子上,你也得放下刀叉立地成佛呀!(不开玩笑哈,英国对海鸥的保护基本已经到了荒谬的地步)

而且我看那小鸥仔也是一身的baby fat,估量着它父母也没法把它再给“捎”回窝里去。

果然,大概几分钟之后,摔得晕头转向的小鸥仔在邻居家后院歪歪扭扭地忙着找北,它粑粑麻麻就陆续飞过来了,扑棱着翅膀落在院墙上,嘎嘎喳喳地叫唤,那气势基本就是“你怎么看孩子的?”“什么叫我怎么看孩子的,你在哪儿啊?”,随后爷爷奶奶七大姑八大姨也飞过来,“你们怎么看孩子的?”“我们家的事你们瞎掺乎什么?”“我侄子/外甥/孙子都摔成这样了不掺乎行嘛?”£$@£%*!£@£%……

当然,估计海鸥没这么俗。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是海鸥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词汇量,听它们七嘴八舌嗷叫的,基本都是 哇靠!哇靠!哇靠-!——而你想象一下如果你家屋顶上,后院院墙上,站着7-8只一起高嚎“哇靠”的海鸥,那会带给你一种怎样的脑壳崩裂呀!

——哦,对了,还得算上几只在天空中盘旋的,一边翱翔一边哇靠,环绕立体声,绝对的。

>.<!!

自从昨天早上开始,邻居家的后院就成了附近几十里海鸥社区里轮流蹲守的地盘。人?边上靠!

据邻居说,这已经是第四次有小鸥仔掉到她家院子里了,每次都是海鸥粑粑麻麻飞下来喂小鸥仔,直到它能飞为止——你晒你的太阳,我喂我家小崽,一般情况下倒也和人相安无事。可是这回海鸥粑粑麻麻尤其具有攻击性——邻居只要从她家后门一探头,就会有只海鸥立刻低空假扑一下,俺家后院也是,如果你走得靠近一点院墙,定会有一只海鸥极速假扑吓唬你一下,以示警告,警告完还得在旁边嗷叫一阵骂骂咧咧一番。俺家邻居还被洒了一身海鸥屎……

动物中心的人这时候一般都是没什么用的,不过他们倒是饶有兴趣地分析了一下说,海鸥父母这次如此具有攻击性,证明掉在邻居家院子里的应该是头胎,是家里的长孙。好似我们中了头奖似的==||……谢谢哈,我们是不是还该给个红包?

后来可怜的胖邻居出门都拿着把苕帚——苕帚毛朝上,像士兵行进中举长矛一样——你能想象嘛,一个披头散发的中年发福的英国女,穿着睡裙在自家后院倒举个苕帚走来走去?开始这个场景笑死我了,后来我明白了,这是为了防止海鸥俯冲的的时候不会撩到自己。她13岁的儿子倒是更注意一些形象,现在每次去后院都像做贼似的先撑起一把伞,然后像阻止狗仔队偷拍一样在雨伞的遮挡下小跑进出。

而对于大Joy和小巴来说,原本也没啥,但偏偏俺俩刚买了一个烧烤炉,而且这周末天气又特好,正打算在后院BBQ呢,你说这一圈海鸥姑妈姨夫盯着的,多恐怖?

所以大Joy有个’cunning plan‘:得让海鸥适应我俩。

我俩手无寸铁的书生就很鸡贼地选择了中午艳阳高照,听得外面嘎嘎喳喳声音弱了的时候溜到后院吃午饭。走到外面发现好像没有一只鸟哎!原来海鸥家族也有lunch break呀!啊哈哈哈哈……

笑声未落,我就发现屋顶上露出一个脑袋,一只放哨的海鸥嗷嗷叫了两声。不过势单力薄,它也没怎么着,就是时不时嗷两声发送信号。俺俩继续午饭,俺俩还在讨论呢,你说它们都去哪里午餐啊? Dover有点远,Whistable海岸还是Margate?

饭吃到一半,矮马,可见听见放哨海鸥叫声的七大姑八大姨从海边草草吃完午饭飞回来了。俺俩淡定的坐在椅子上,没(敢)动。俺俩之前信誓旦旦地说了,咱做社会科学的再怂总不能这么容易就被几只鸟给‘terrorize’了吧?涉及原则问题呀!

几圈盘旋之后,一只鸟叔从邻居家的屋檐挪到距离我们比较近的shed的顶上,进而又挑衅地蹦到我们的shed顶上,然后就盯着俺们,大Joy也盯着它,一脸都是“你不知道私人地产,非请勿入啊?”的大义凛然,心里却在嘀咕:额滴娘啊,其其实我散光挺严重的,根根根本看不清你哈……

过了一阵,鸟叔大概是觉得我俩挺无聊的,看个报纸还看Guardian,一点都不劲爆,就又飞回邻居家屋檐上了,哎呀妈呀,大Joy这叫大舒一口气呀!谢谢鸟叔信任!!

在写这篇博客的时候,小鸥仔在邻家的地盘上开始扑腾翅膀——但听说按它现在的个头,大概还需要6周才会飞(6周?!那都快开学了呀!)——邻居怕它渴,又慑于它爸妈的淫威,就拿根小木棍顶出一盆水到它面前……

大Joy躲在二楼窗户后面小声对它唱:“走吧,走吧,鸟总要学会自己长大……”

一张照片三本书

FullSizeRender 先晒一张前一阵在纽卡斯尔我和小巴在酒馆里“被偷拍”的照片。

用镜子反光的效果自己聂的啦,哈哈哈哈,效果挺好玩吧。

最近有三本书一直想上来嘚啵嘚啵。 第一本是图像小说《The Thrilling Adventures of Lovelace and Babbage: The (Mostly) True Story of the First Computer》

1

Babbage是计算机原型的发明人这个估计很多人都知道,不过诗人拜伦的女儿Lovelace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程序的撰写人,我还是看了这本书才知道da!

这本书写的和画的都特好,尤其写的——其实这本书应该算是本“漫画”,类似于小时候看的那套蔡志忠漫画,主体是详尽的研究,但不乏搞笑的成分(从第一页开始揶揄数学geek,维多利亚女王出场的段落为抖包袱作出的考证让人佩服,作者本身也很处女座哎——哎,不对,用喜洋洋的话说,也非常的A型血!)。

最值得推荐的是,这不仅是一本关于计算机诞生的科技史,而且更是一部关于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文化史,全书的亮点其实在footnotes和endnotes里,而各种备注我觉得基本是全书文字的2/3!特别特别过瘾!

前一阵小巴姐姐家来,我就买了一本送俺那个长得如哈利波特似的geeky外甥,外甥女在旁边示意我,这个马屁可是拍到点上了!啊哈哈哈哈哈哈~

第二本要嘚啵一下的书是女性主义社会学(sociology)学者Ann Oakley对她父亲,英国社会政策学(social policy)三大奠基人Richard Titmuss的回忆录。

20948553

这本书好久以前在书店就看见过,但要不是在学院里B大姐组织的 reading/gossip group 的诱惑下,我估计是不会特意去看的。

但是这真是一本奇书。奇在不仅仅如作者自诩的那样,这是一部英国当代社会学史(父女俩都非常有建树,尤其她爹)——虽然我觉得此话有点夸张,但是读下来对于一个老外来说,我觉得这话还是有70%的正确性的,确实是对英国战后社会科学的大脉络的写照。

(另外,这里加一句,这本书倒是一部LSE史,对LSE有兴趣的一定要看,因为战后LSE几乎所有的大事件、主要学者都在书里有描述哦!)

这本书奇在,它是一部非常非常大胆的书——不好说它是一部“坦诚”的书,因为Ann Oakley自己也会说回忆与故事都是主观阐释——但,谁会想到大名鼎鼎的Titmuss原来是个天天被便秘折磨性取向模糊地老烟枪呢?谁又会去这么“爆料”自己的父亲呢?

去reading group的路上同事“楚楚”就给我打预防针说肯定很多同事都会认为Ann Oakley不知感激的人,因为Titmuss在社会政策圈里就是神一般的存在——果然,居然那天我和楚楚是唯二觉得这本书写得大胆而精彩的,而且Oakley不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实在是没有得到父亲(不仅是生理父亲,更是学术上的父亲)认可而引发的各种纠结——搞学术的都应该有体会的。

其实看到牛逼如Oakley,直到晚年仍然这么纠结,后生看起来心里倒是踏实很多了呢!哈哈。

我觉得不是非凡的人写不出这么大胆的书。而且如果你体谅她的女性主义出发点,你就能体谅没有大胆的文字就无法说明她要点明的父权机制的弊病。

第三本书是社会学家Richard Sennett早年的一部小说,An Evening of Brahms

rs_jacket_AnEveningOfBrahms_125

这是一本关于年轻大提琴家成长的故事,也是关于理性与情感,技术与表达,面对与逃避的故事。

喜欢音乐的一定要看,因为书里对勃拉姆斯C小调钢琴四重奏及多部其他作品有非常细致和个人化的描述。

你知道大名鼎鼎的城市社会学家Sennett老先生原本是要当音乐家的呀!是因为少年时手部受伤,断了职业提琴梦,Sennett才转而搞学术的啊!——而且居然人家“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都做到了这个世界知名的程度,这天才得也太让人乍舌了吧!!!

至于他又懂指挥,又写小说,又当社会学大师,怎么还把另一位社会学大师Saskia Sassen娶进门的,根本就是神话嘛!

(不过话说Sennett和Sassen都在LSE任职,但其实在LSE六年,俩大师我都没见过哎~)

说到天才,最近听BBC广播采访另一个神人Lisa Jardine,这个人是个数学家出身的历史学家,还曾是英国人类授精和胚胎管理局(HFEA)的头头,超跨学科。

这也是一个天才。据说5岁时就发现在数学方面天赋异禀,节目里历数她的学术成就就不说了吧,她也是爱好广泛的主儿,节目里老太太自己也说,‘不是我不谦虚哈,但是我从小学什么技能基本都能学好,比如学吉他,虽然达不到专业水平也拿了好多奖,而且出去旅游拨拉着吉它路费就搞定了。’ (让我不禁联想,如果骑在摩托车上的Oliver Sacks狂飙途中遇到斜挎吉他的Lisa Jardine会是什么情景……[OS的经历参看‘On the Move: A Life’])

后来主持人问,你小时候喜欢数学训练嘛?

Jardine说,喜欢,而且很享受在学校楼道里听到其他大孩子间互相嘀咕说,他们的爸爸妈妈说如果下次考试能考过Jardine就给他们买自行车之类的大奖。

主持人问:那后来有人考过你吗?

Jardine很坚定简短地说:No。

后来主持人忍不住都感叹,你这么直白的谈论自己的才智,不觉得太不够英国嘛

——啊哈哈哈哈哈哈……闷骚的英国人好可爱呀!可惜广播里看不到脸,不然我想Jardine一定是一脸无辜的“可是学者不该实事求是嘛”的表情。

不过Jardine也是失败过的,她说在剑桥读大学的时候,第一次被人考过了。主持人问她此次挫败对她的影响,Jardine很实在地表示适当的失败有利于聪明人的心理健康。嘎嘎嘎嘎……

总之爱死这个老太太了。

另外,Jardine是著名科技史学家Bronowski的女儿,Jardine和她粑粑关系基本上和Oakley相反,听说她也正在写一本关于她父亲的书,想来一定非常有趣。

最后说点题外的感想:看Sennett的小说,听Jardine的广播,都是让人很振奋的事情,因为感觉西方学术圈真是挤满了“别人家的孩子”,做学术就是和这些传奇较量,即便较量不过总得有两下子才行,也难怪学者社会地位高,同时也感叹,难怪大学老师在国内不算啥,国内有多少人依旧习惯认为做学术是份安闲退隐的职业(看知乎上的提问便知),又有多少“别人家的孩子”会选择学术呢?

伪处女座模式启动~!

这个标题其实是上周四就想写的哈,原因是为了迎接小巴姐姐一家来英国玩,不过后来因为最近正好也是英国特有的每年期末“Board of Examiners”(BoE)时期(即在校内外评审参与下全学院对学生成绩逐一公开审核),在和小巴姐姐一家哈皮之余,本Chief Examiner忙得四脚朝天的,这个博客也就拖到今天才有时间写。

而多出了这一周,又多出了好多洋洋得意地事情来博客上求掌声:

比如周一大Joy的第一个博士生顺利通过答辩毕业啦!!!

再比如周四的BoE完美哎,效率高得让同事和外校评审乍舌,尤其大Joy清晰速读数字的能力惊艳全院啊——BoE的基本程序就是公开唱读每一个学生的学号,成绩,相关concession等级,按哪条学籍规定作出如何成绩变动及对于未通过科目的处理决定等,总之很多数字,很多语言总结,基本每年是500个学生左右,一般情况下需要2个半小时。今年大Joy精准迅速地史无前例地1个半小时搞定。

好几个同事事后感叹说,“你怎么能报数报的那么快聂?”大Joy很suai很故作小菜地说:“Born in China.” 啊哈哈哈哈!!!回家的时候在火车站遇到校外评审,两个人也纷纷说‘矮马,你这个BoE组织得好呀,一看就是事前功课做得好,几百个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嘎嘎,嗯哼,这才是NB背后的真谛呀!

总之,大Joy和她周四主持的BoE成了周五全院热议的八卦,最逗的是同事开始纷纷怀疑莫非我以前不是学医的而是搞说唱D?啊嘎嘎嘎嘎。I rock哎!

咳咳,好了,自我欣赏完了,现在回归正题,讲两个关于为迎接小巴姐姐来的逗事——逗得本伪处女座(再次声明大Joy是双子座da!)不惜牺牲个人形象在此分享:

小巴姐姐一家四口和俺俩特聊得来,所以这回虽然是他们第一次来欧洲玩,但首先选择来肯特。平时住在酒店,但我们请他们来家里吃晚饭。这也是我家第一次同时接纳4位客人!这绝对是个工程呀,大Joy马上预想到各种可能的意外及其预案方式,楼上楼下全面清理就不用说了,提前几个小时把晚饭的几个菜该洗的该切的该预腌的,都准备好了。

而且为了防止大厨小巴及大厨大Joy在厨房撞车,大Joy还把所有的佐料一个个地都放在合适大小的盘碟里,包上保鲜膜,并按照菜品及烹饪顺序整齐地码在灶台上。

小巴瞄见了这个情景,没吭声,蔫不出溜地在旁边深情地哼起了改了词的美国国歌:“O-C-D-you see….” (原词: oh say can you see)

…… >.<!!!

讽刺得那么有智商,咱也就不好抗议啦!

不过,咳咳,OCD也是一种素质呀!

后来在等小巴姐姐来的时候,小巴跑上楼来,探头进我的书房通知我说,他把他的ipad放在了阅读室书柜顶上那排M&J造型的后面了——

IMG_4092

我很疑惑:放哪里干嘛啊?

小巴说,万一晚上说起旅游行程需要在网上查个路线呢

我说:但为什么要把ipad藏到书柜上面啊?

小巴(满心敬佩地)说,他转悠了一圈,发现屋子被某伪处女座收拾得太完美了,他自己都觉得放哪里都破坏我们家风景,就敝帚自珍地放到书柜顶上去了……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胡椒盐儿和生日

好久没看见胡椒盐儿了——当然,说起来也许和不需要定时定点地去学校上课有关系——但最近还发现其他的猫开始在胡椒盐儿的地盘出没,让人忍不住念叨,这小子被绑架了?死掉了?私奔了?

周一傍晚和小巴遛弯回来,哎呦!正撞见胡椒盐儿心不在焉地在马路上闲逛——哈哈!看见它那吊儿郎当的样子就开心!当时就后悔没带手机呀!

胡椒盐儿是个喜欢跟人起腻的猫,精得很耶,别看百无聊赖的样子,余光里一看你弯腰招呼它,它颠儿颠儿地就跑过来啦!

胡椒盐儿一过来,我就明白它最近消失敢情是度假去了——明显刚洗完澡,还是blow dry,还换了个新项圈,矮马!几天不见鸟枪换炮了呀!

和胡椒盐儿耍了一阵之后,俺俩起身决定回家吃饭了,拜拜了您呐!

我俩转过路口还贱兮兮地瞟了一眼它有没有跟过来,但猫cool的地方就是,说不好是它粘你,还是你粘它:别看被你挠得很享受的样子,看你起身,胡椒盐儿也很屌地朝反方向继续闲逛,好像你不过是它路上一个小娱乐项目而已~

嘿嘿~

我俩走到了家门口,掏钥匙,打开前门,进了屋发现——嘿!嘿!看从后门进来的那个是谁,啥都别说了,抄起手机赶紧拍——

IMG_3900IMG_3908

霸气的猫向来都是放着大道不走,一定要在两指宽的院围子上溜达,胡椒盐儿诠释这才是猫步

IMG_3910

---------------------------

周三过生日,其实也没啥,因为那天要去上班开会,顺手打印了一堆材料,跟同事聊了半天前一阵纪念大狮子会,基本大半天就过去了,然后和小巴在侃村喝小酒儿,吃个肚歪,回家开礼物。

就在大Joy和小巴在侃村火车站旁的Goods Shed里埋头扫荡羊排的时候,手机屏幕一亮,哈哈!最可爱的生日祝福哈

IMG_4073

不是我说,你说我干儿子咋那帅聂?嘎嘎嘎嘎~

另外俺俩生日正好差半年,同天白菜在微信里晒了一张小黄豆张嘴大啃Eric Carle的The Hungry Caterpillar,那本书立马被大Joy认出来了,白菜说俺知道的人真多——咳,咳,微信里没好说哈,以前住在Goodenough的时候,经常每天在去LSE或回家的路上在Lamb conduit street上的Lamb bookshop溜达一圈,除了时而有乖奇的手工艺小玩意儿,一天24小时播放古典音乐之外,其实它是个地道的儿童书专营店呀!在里面翻过好多的Eric Carle。所以回想起来好笑,原来我读博的时候,扫盲了很多低幼读物!哈哈哈哈……

----------------------------

其实周四才更有生日气氛,因为终于来了一个大~晴天,而且我俩都在家。所以那天我俩基本一天都在后院晒着,兴奋呀!

从早饭新鲜烤出面包,假装在“椅搭力”——

IMG_3627

IMG_3623

到下午一个在判卷子一个在赶着看同事读书会指定图书(下篇聊),假装在度假——

IMG_4028

到晚上烧烤,假装在云南——

IMG_4047

IMG_4063

我想象,周围的英国邻居们若从他们的卧室窥视下来(按照英国人闷骚又八卦的性格,他们一定会的),看这点阳光让我俩一天折腾的,(包括晚上烧烤的时候,烟雾爆起好像我俩在搞烤全羊之类多大工程似的),我想周围的老英们一定合上窗帘,转身摇着头跟家里人感叹:“Ah, foreigners, they get excited too easily!”

哈哈哈哈……结束前,需要尤其指出的是,上面这个(吃了一半才想起啦拍照的)鲈鱼真是被俺烤绝了呀!放了7-8种佐料。矮马,绝对是带回了以前@喜洋洋 开车带俺去吃虹鳟的回忆呀!小巴说是那晚最好吃的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