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还是挺多事发生的。
比如上周没有记的,去Tate Britain看了Turner的展览,哇噻~~~在伦敦还没有去过的同学们一定要去呀,真的好过瘾呀!真是一次盛宴。盛到最后我和小巴都看累了,捏哈哈哈……相比起前几年在北京看过的那个庞大的透纳展,这个只能说是超级庞大吧。而且好像才十一二胖子的样子。性价比超好呀!嘎嘎嘎嘎
这回再看透纳,虽然不少作品在北京那次见过,依旧很多发现,所以可见策展和布展是很重要的。这次主要收获是发现透纳对蓝色和红色的运用,以及对空间的拉伸的。而且透纳在这点上真的真的很牛,看来水彩功底真是不可小觑,有一张画是夕阳下田野里支棱出的一棵绿树,那枝叶婆娑得,好看。走进了一看,不得了,原来树是先画的,远景的天空是后画的,但视觉上却是完全相反的效果。而且这家伙居然是用巨干的笔皴出的巨“浸润”的视觉效果。真是长见识。
小巴问我为啥迷透纳,我觉得太多的描述都是多余,一句话就能概括:世界上只有透纳能涂抹一堆金色,但你居然还知道他画的是海洋!
看完透纳就去看楼上的一年一度的透纳奖提名展。哎呀,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啊,四个作品看得我和小巴都一种被骗钱了的感觉。后来看Apollo杂志讨论透纳奖是不是曲高和寡,错就错在选拔过程不够公开和民主,而我则觉得难道是评委挑选了四个作品为了表达当代艺术集体失语了么?
我真是觉得他们集体失语了,因为我至少很努力外加很耐心的看了两个作品,实在没看出什么额外的意味来,唯一做的不错的就是四个作品说明,但除了文字,以及作品里的文字意外,实在实在没有再从别的元素里找出更多的信息了。但我以为靠文字吃饭的是作家,或者俺们搞文科的呀,不是画家艺术家呀,所以我觉得他们集体失语了,失去用艺术语言表达的能力了。好像所有的作品说明里都提到这是一个多么深刻的作品,表达了多么“multi-layer”的意思,但是我觉得他们都是被multi-layer这个词给害了,因为我觉得他们就连完整顺畅的表述一个layer的耐心和语言都没有,完全就是呜哩哇啦一堆符号颠三倒四地堆给你。我倒是不怀疑这些作品都超有思想,但问题是如果想看明白,我估计怎么着也得先看100多页的背景解释吧——这种作品完全失去了交流能力,有思想不能交流管屁用。 所以和楼下的透纳展相反,这个透纳奖真是让人失望呀!唯一好玩的是展览外面的留言板:
总之,下面这个一语中的——
回来说这周,阅读周后回来上课,赶上各门课的索命线,尤其是这是大一新生体验的第一个索命线,矮马,真是要命,我的邮箱和办公室电话基本要崩溃了,要说学生关心在意自己的学业表现做老师的应该很开心的,但今年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以前年资的同事跟我说一点点信息不到位都会在学生见触发疟疾般的焦虑,而200来口子年轻气盛的学生集体焦虑是件很恐怖的事情——真的是恐怖啊,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及最不靠谱的谣言(比如一篇essay只能引用四篇文献——你说可能嘛?完全反智啊!)都会引起“电邮喷发”——没错,就像火山喷发一样,呼啦啦一下子邮箱里有无数类似的焦虑邮件,还有学生发完邮件还怕我没收到,在给我办公室电话留言……
==|||
所以好歹周一傍晚,索命线也过了,这茬集体流感也算过去了。 矮马。
然后周四,英国全国高校工会就开始罢工,工会成员集体拒判作业。虽然作业是助教判,但那些慌乱中提交的作业的成绩什么时候才能公布,要等大Joy罢工结束才能公布——没错,这是大Joy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罢工哦! 因为咱也是刚加入的工会嘛!嘿嘿嘿嘿!确切的说,是罢工开始的那天早上缴纳的会费加入的,很有为了逃避劳动而加入劳动人民组织的嫌疑,哈哈哈哈哈哈……不过我同事基本都是工会成员,不加入工会在罢工的时候真是很难协调教学,不如就join the revolution了。
去年罢课的原因是普通教员工资待遇提升不够,这回罢工则是因为我们的养老保险被莫名的打了折扣。 其实就算不加入工会,被工会这么一闹腾,该有的养老保险也会有的,就如同该提的工资也会提的,但是总不好老做free rider,还是应该实际支持一下,该参与的抗议还是应该参与,所以俺就罢工了。
英国的罢工是这样,只有工会成员能罢工,因为工会会为你提供法律保护,而你没有加入工会就不能罢工,否则后果自负。所以开始我还有点担心,因为我那大一课上的3个助教都是博士生,都不是工会成员,他们要辛辛苦苦地按时把200多份essay判完,但是我,因为要和大学资本家们抗争嘛,所以要拒绝moderate他们的判分——相当于“质检”——而没有我的“质检”,他们判出的分数和写的各种评语都不能发到学生手里。换句话说,他们干也是暂时白干。 不过我想大概是咱没有罢工过,还不够理解罢工这件事在英国是件多么和个人权利相关的事情,因为三个助教听说我的安排以后,都一边继续按原速度玩命判作业(顺手还发现俩抄袭的案例),一边无条件支持无限期地推迟成绩发布。
嗯,在英国9年,依然年年有新发现。
----------
周五去伦敦见一对朋友。本来是计划聚会之前要去看伦勃朗的展览的。但是到了国家美术馆之后发现,哇靠,原来因为人数众多,开始“限行”,我们准备买票的时候,要至少等45分钟才能入场。 咱爱艺术可美爱到那份儿上啊,决定改天起个大早再来吧。空下的时间就没计划地在浪荡的街道上浪荡。 无意中发现一条俺俩从来都没有去过的小巷子,没什么人,很有趣的样子。溜达进去发现是古玩店呀,旧书店呀,还有艺术品交易商店等等。其他的店都不好玩,有一家古玩店却很有意思,在各种有趣的雕塑摆设之中,一眼发现了这个:
细节特别好,越看越着迷
1899年,出品于巴黎近郊的铜雕。多有意思呀!!!19世纪末光绪年间,中国留学生第一次漂洋过海抵达花花西洋世界,虽然有政府的自主,但依然紧巴巴的,勤工俭学求知似渴,而歪国小孩在公园里看着这些穿着长袍拖着辫子一天到晚读书的中国男人觉得好奇又好玩。你说这雕塑里描绘的是魏瀚 ?陈兆翔?还是陈季同?
照片上显示这个雕塑已经移居第N拨留学生大Joy的家啦!铜塑不大,全算上两个巴掌大小,我觉得这就是咱老北京所谓的 ‘玩-意’吧。
妈呀感谢大Joy!总算弄清楚老师罢工是怎么回事啦~
上礼拜有的学校有readingweek我们没有,听说有的学校老师罢工啦,我们这周各种formative essay due大家正琢磨要不要交作业呢,交了会给判嘛~
这下都清楚啦!估计我们老师都不是工会成员,照样上课判作业,但也等着工会给他们要回养老保险呢吧=v=
作业交了吧?其实就算你的老师是工会成员,你也得按时交作业,因为罢工不是不判作业,而是拖延判作业,这样学生就很郁闷,没有及时的反馈学习质量就会受影响,学生就会也向学校施压,但学生成绩评审标准是不受影响的,比如晚交或不交仍然没有成绩等等,因为大学的依然要遵守高校教育质量标准。
这个铜雕太有意思了,有了一个好归宿,为它开心!
留言板很尖锐。。。
嘻嘻,等你一家来参观。
留言板太真诚 哈哈哈!
雕塑也很有趣 这组对比真能让人产生很多的联想 很多的回忆~~
大Joy加油~~
这学期还有6周,哼哼哈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