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大Joy和小巴不在玩 iphone 6 就在给 iphone 6充电。这是我俩各自的第一部智能手机,哇哈哈哈……容易嘛!拖延了N多年,我们终于赶上21世纪啦!
其实作为躲在象牙塔里的学术人来说,对智能手机的需求不是特别多,比如我一同事那天感慨俺们学术人的geek特性的时候说起,前一阵她参加了一个学校里的讲座,早到了10分钟,坐在讲堂里四下打望,发现在场的听众不是在看(纸质的)书,就是拿根笔在笔记本上随手记事,要么干脆就是在那里“弗老色匪思~”(philosophise)同事半陶醉地说, “当时居然没有一个人在看手机!你看,这就是学术人和学生,及其他成人的区别呀!”
我说:“当然啦!因为我们facebook上都没有朋友,有什么必要看手机呀!”
结果我同事还挺认真地想了一下,说:Yeah, but I am proud of that!
啊哈哈哈哈……所以我觉得Modern Family里面的Alex Dunphy写得很真实
除了没有太多网络社交的需求,其实连电话也很少打,因为大家见面都提前一两个礼拜约,就连同事间的“即兴”午餐一般也是以一串标题为“lunch?”“12:30?”“meet you at the lobby?”的邮件搞定的——你想啊,单反俺们性格没有那么古怪,或者会与人交往一点,怎么还会在象牙塔里求庇护呀~嘻嘻
不过俺们还是很粉高科技的,比如俺们是用ipad的。记得几年前我刚买ipad,而小巴还没有的时候,有一次旅游用我的ipad给他同事发邮件,小巴还特别用粗大的手指在邮件末尾自己手敲了一行
“Send from my wife’s ipad!”
==|| 得瑟的程度都非常对得起“Permanent Head Damage”这个头衔吧?
不过鉴于我粑粑麻麻都用智能手机N年了,外加普通手机的sim卡的信号不论在英国还是在中国都经常处于死机状态,我俩觉得好像还是得换智能手机。而且我发现虽然理论上就是个小号的ipad,但手机还真不一样,确实有点“太”方便了,足以改变行为模式,我现在终于理解为啥大家(AKA我的学生)眼睛整天都粘在屏幕上了,因为现在早上我和小巴去喝咖灰基本就自己忙着鼓捣自己的手机了,唯一需要对话的时候是小巴向大Joy寻求技术支持!——别说,自从有了iphone后可以随时看新闻,结果小巴居然都在夸咱现在国际时事掌握基本达到了他对大三学生的要求呢!哈哈哈哈
而这一系列变化都是从“九一八”新iphone上架那天开始的!——运营店早上8点开门,我俩赖了个床,九一八早上8点半把新机器拿到手的,没有排队,也没有等待,哈哈哈哈~幸福吧?!
这就是傻人有傻福。其实我俩虽然计划着今年买新iphone已经计划很久了,但已经破罐破摔地抱定自己不会成为第一批用户,因为我俩自知不精通此道,比如听说可以在网上预定了吧,我俩不知道从apple直接订的话,我俩的sim卡怎么解决以及电话号码迁移需要多长时间,所以也没敢订,打算走传统路线去运营商的门市店订,结果英国运营商们开始接受预定之后吧,网上已经说预定数额爆棚了,很多网上的订的据说要等到10月份了,我就跟小巴说,那就别着急了呗。然后俺俩差不多过了两三天买菜的时候拐了个弯,订了两部手机。
没想到17号俺俩就被通知第二天去取货,上市第一天就拿到了呀!!!后来听说好多人都在排队,周末去伦敦近郊的大商场,擦身而过的人们都在议论何时能够拿到新iphone的问题。路过电子用品店门口,听到店员不厌其烦地向顾客解释说:“明早6点来也许会有”,在网上看国内新闻,早上说新iphone已经炒到1万2了,下午就已经暴涨到2万了——我们好像就花了一百多胖子,然后莫名奇妙地就第一天拿到了……你说是不是很傻人有傻福聂?
小巴说,这等好事一定得显摆。玩弄了一会儿手机之后,小巴很失望地抱怨说,为什么手机发送邮件那一栏是“Send from my iphone”,而不是“Send from my iphone 6”?哼,这设计师的语文是谁教的,叙述一点也不确切!
啊哈哈哈哈~
上周六路过俺们这的apple store,好长的队,不排个两三小时都进不去。。。
啦啦啦啦啦啦~欢乐呀,而且新iphone大小很合适我觉得,基本不需要ipad了
发微博可以显示 (●’◡’●)
哈哈,偏偏小巴没有微博
好用吗?
超好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