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记-3

继续八卦在国内的这18天。

2.蚊子

我是个生物防蚊器,也就是说不管在哪里,只要有大Joy在,蚊子就绝对不会咬别人呀!要么我喜欢住在英国这个只长土豆的地方呢,因为这里没有叮人的蚊子呀!英国的蚊子好像都是吸食树汁的素食蚊子。哎呀,素食主义(的蚊子)万岁!。

过去三个夏天都是在没啥蚊子也没啥温度的地方度过的,所以这回三伏天里回国调研第一要准备的就是防蚊子这件事。俺从6月开始就在网上做了很多research呀,在英国订购了据说在野外生存都没问题的喷剂、自动释放驱蚊剂的手链脚链之后,还在美国划拉了好几支便携式的老字号驱蚊剂,还有各种消毒止痒的药水。

7月初在美国溜达的时候尝试了一下,效果很不错,我就信心满满地背着这些“装备”回国了。而且我觉得我还是挺细心的,比如我会在调研间隙记得隔两三个小时就重新在腿上,包括鞋子和袜子上都喷一遍。

但在被镉污染的长江水与PM2.5的朦雾中成长起来的蚊子果然不一样,大概进化程度都比其他蚊子跳跃了好几个级别吧!它们对于大Joy往自己身上招呼的各种毒物喷剂超级淡定呀!结果,大Joy还是每天都会被咬……还是在白天被咬 T.T

还没有到北京,那些防蚊子的家伙什儿就都被大Joy扔了。豁了,让蚊子来得更猛烈些吧!

不过北京的蚊子倒是比南方的文雅很多,基本没有搭理大Joy,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在各种化学驱蚊失败之后,我发现还是靠那种电插座的高频声波的物理驱蚊方法最有效!恩哼。

3.声音

说到用声音驱蚊子,这里就得记录一下国内的声音。

国内人多车多,背景声比较吵闹是理所当然的,但这回我对国内的声音无意中有个有趣的发现:那天晚上我娘电话说外面在下中雨,我坐在家里愣是半天不知道这雨到底是下了没有,忍不住跑到阳台上看,借着路灯发现原来这雨下得挺大呢,要在侃村的话,这么大的雨坐在屋子里早就满耳朵的哗啦啦哗啦啦了,可你看,在北京这个雨下得那么“安静”,好像安了静音器一样,完全淹没于已经半入睡的北京,要不是亲眼看见那密集的雨点,我还以为屋外什么都没有发生呢!

后来在回英国的飞机上翻看《不明觉厉》这本新周刊2013年佳作选编(很不错的书哦!),看到里面提到美国城市45分贝以上都算噪音,但一个记者在广州在夜里测的噪音值是43分贝。嗯,看来还真是这么回事呢。国内的背景音阈值就比较高啊!

4.书

说到书,这回回来太紧,基本没时间文艺。本来在北京的那个周末,晚上好不容易去麻雀瓦舍给朋友的乐队捧场,还打算给人家个小惊喜,结果人家是压轴的乐队,俺哈欠连天的又只能提前退场了。摇滚摇滚,人家场子还没有摇起来,我就嘛溜地滚出来了,当文艺青年容易么!嘻嘻

不过有一天上午和下午的调研中间隔了3个半小时,俺还是有机会打车逛了一下三联书店da!研究院的老师问我,你不吃饭啦?我说我又不傻,我记得那楼上有个咖啡厅,里面的卤肉饭不错哦!——现在也不错哦。

其实自从有Kindle之后,现在对回国购书的需求已经小很多了,但那天还是买了一兜子的书,什么《北总部胡同32号》呀,《故宫藏美》啊,不明觉厉,书皮摸着也舒服呀。鉴于下午还要去调研,有的书觉得有电子版的就都没买,比如刘心武的新小说《飘窗》当时没买,回家发现也没有电子版,有一种被坑了的感觉,回家玩命按那个告知出版社我要看kindle版那个键。

这回在北京翻的几本书里,觉得这本《斑马线上的中国》最好看,下图上赫然显示的三个人都不是作者哈,作者是邓子滨。这本书是作者发表在各大报刊的关于国内法治逻辑的文章,原本是为了教学买来随便翻翻的,读了之后觉得写得真是不错,里面涉及的法理逻辑和俺们做的科技伦理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每个人都应该懂一点,这样每个人能活得更明智,社会整体也能更善良一点。推荐一下。

s26919585

(未完待续)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