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很多种标记某人很牛的方式。
比如我上中学的时候发现歪国流行小说好多作者的名字比书名印得还要大,显然说明这是个“著名作者”。再比如上大学的时候发现名字后面要加上很多的缩写,比如张三PhD,更牛的李四就得是PhD,MD,更更牛的王五就得是PhD,MD,MBA什么的,再牛就不能光拼学历了,就得招呼CBE,OBE这种授勋了。
在世界还没有创造“屌丝”这个名词的年代,我还曾经在会议上接过一个屌丝的名片,上面用一串长长的缩写详细记录了那个人从本科以来的所有丰功伟绩,结尾就差一个OCD,特别有视觉震撼力,那张名片极大地扩充了我英文缩写方面的词汇量,回家查了半个小时的Google才搞清楚都是嘛意思。回想起来,那家伙大概应该是“屌丝逆袭”的国际鼻祖。不过后来在还没有“拼爹”这个名词的时代,我就又听说,what matters is not the letters after your name, but the name after your letter (真正起作用的不是你名字后面那串缩写(letters),重要的是你推荐信(letter)后面的那串名字)。英国果然老牌资本主义,屌丝和拼爹都有悠久历史。
扯远了,回到正题——
在格拉斯哥我又发现了一种方式:一般一个牛人我们习惯称其为“灯塔”,但真正的牛人,那都不是自己做灯塔D,而是自己的作品被人称作灯塔。这人就是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格拉斯哥前不见溪后不见的水泥路市中心,有个戴个灰盔帽的高耸圆柱建筑,原本是Mackintosh设计来做(欧洲第一家英文)报社的,后来这个楼在被翻新后,被后人改称为“灯塔”(内饰如上图)。你看,老M随便一个建筑作品都被视为是人海里的灯塔,这是何等牛?岂不是要让其他建筑师内心“波澜壮阔撕心裂肺”地抓狂呀?——俺的这个形容词用的很恰当,因为我觉得这种情绪完全都表现在Zaha Hadid在格拉斯哥河边上建的那个交通博物馆上了,你看——
那天我和小巴暴走累了,坐游览巴士绕全城转悠的时候,第一次来到河边看到这个著名的建筑,游览车上的介绍说,Zaha的这个建筑创意是取自后面两江(Clyde和Kelvin)相汇引起的波~澜~。
医学生大Joy推着眼镜看半天,心想,哪里是波澜啊,这不是模仿心电图嘛?
==||
总之灯塔它爹,Mackintosh,在格拉斯哥的主导地位是不容动摇D。虽然格拉斯哥是知名的艺术中心,有全英国最老的美术学院——
有达利这幅Christ of Saint John of the Cross的镇城之宝(我觉得会有很多人会单纯因为这幅画而来格拉斯哥吧,这是又一个真迹比复制品让人寻味无穷得多的例子,当然Kelvingrove博物馆为其特设的“小黑屋”,以及墙壁上无数监视探头也烘托了神秘气氛哈)——
作为当代艺术的活跃之地,格拉斯哥也有(比较规矩的)拿得出手的涂鸦——
但这些都不能改变全格拉斯哥的文艺腔完全是以Mackintosh为中心的事实。走到哪里参观,不是有M的作品,就是有M的楼,或者是以M命名的楼⋯⋯
可惜我对设计和建筑都不怎么开窍,所以只能走马观花,装装样子,比如在灯塔里,俺也就仰头眯缝着眼“想象”了一下上面几百节台阶之上的好风光,聂张照片,罢liao~我对建筑与设计都没有宗教迷恋,真上去,我可得找电梯=P
但懒人也有懒人的艺术感悟,比如我俩当时真的就是去找电梯来着,然后在电梯里我就想起来很久以前就听说的一种歪理邪说:参观别人的家(或者是带别人参观自己的家),卫生间是最能反应这个家风格的地方。
我觉得这标准对艺术也适用:一个城市有没有文艺细胞,要看它的厕所标示(摄于电梯里)——
咳,咳,多么的形象哈!哈哈哈哈
除了铺天盖地的Mackintosh,俺俩逛美术馆的计划倒并非一帆风顺。之前听说格拉斯哥是个独立展馆和画廊云集的地方——我发现现在的都市都喜欢标榜自己“文艺”,类似的评语我也曾在其他大城市的介绍上看见过,比如柏林是新艺术之都,布拉格文艺之乡,日内瓦遍地是画廊,浪荡SOHO里你都不知道谁是下一个培根,就连纽卡斯尔也是承托着北英格兰蒸蒸日上地美术音乐事业——欧洲转一圈之后我觉得吧,其实,真的就扒梨文艺,深入骨髓的明骚,那是不能比D!⋯⋯
回到格拉斯哥,我们第一天转的几个美术馆都关门或近似关门,比如下面这个当代艺术中心,除了在闷热的玻璃顶大厅里喝茶的,就没别的了:
楼上的展馆不开门,楼下的展馆在布展。
俺在门口拍的这张百无聊赖的小巴同学算是那楼里当时最艺术的一件事了==||——
其他的美术馆:关门。
还是关门。
所以你可以想象,当俺终于在GoMA(Gallery of Modern Art)看到展览的时候是多么的雀跃呀~
当然,格拉斯哥的三大美术馆(GoMA,Hunterian,Kelvingrove)还是很满足了俺的欲望D,下面一一说来。先说这个据说是伦敦之外最为火爆的Kelvingrove美术馆和博物馆。
之所以叫“美术馆和博物馆”是因为这个展馆左右分成了两部分:“艺术”和“生活”。艺术那块都是收集的油画啦雕塑啦,生活那部分则是从设计到服装到动物模型神马都有。
这个美术馆当然是以前面提到的那个达利的作品出名,但其标志性图像是下面这个——
一组悬挂在半空中表情各异的脸谱。来个近景:
可想而知,看到这组雕塑最为兴奋的是小巴,他马上指着自己的大脑壳说:
看见没?这是艺术!!
小巴同学深情地望着自己的秃头兄弟们,恩,果然很有融入效果——
其实在此前一天我们在大街上看见的一系列画在人行道两旁竹子上的涂鸦,我就怀疑是模仿这组雕塑的街头版:
我也决定加入艺术的队伍——
很像吧!?啊哈哈哈哈哈⋯⋯未完待续哦!
握手!医学生白菜也觉得那是心电图嘛~
厕所标示太有喜感了。。
最喜感的是,类似的标示曾经很长时间出现在新堡地铁上,不过是治疗泌尿系感染的广告⋯⋯ >.<!
也很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