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同学在政治系讲课的时候特别喜欢情景带入地给学生举例子,因为他觉得这样便于大部分都没有离开过欧洲的学生“将心比心”地理解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要是能在讲课时插入当地语言就更生动了。
昨天小巴备课的兴趣点是最近的各类“拼爹”事件,他问我在国内遇到事,在拼爹现场一般都说什么。
大Joy咱一口纯正的京腔,很有范儿的甩出一句:“你知道我爸是谁嘛?!”
“拼”爹嘛,一定就要拼出个气势来,那句话得在一秒之内用那混沌圆滑的北京腔不忿儿地横着扔出来,这才够拽。
聪明的小巴马上逐字把拼音记在本本上,然后摸着光秃秃的大脑壳,抑扬顿挫地学舌说:
“逆~至道~卧的~粑粑~使~睡~吗?(还伴有上扬小尾音儿)”
⋯⋯
>.<!
结论:拼爹一定要中文过6级。
小巴委屈地摸着光秃秃的大脑壳用纯正的京腔回答:我找个北京媳妇儿容易么我?没事就跟博客里嘲笑我。。。
趁小巴看不懂中文的时候赶紧拿他开涮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