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更二的

前天在网上看见underland转发了一个吐槽中英夹杂的微博,原文如下:

‘大学时骂生物老师是假洋鬼子,因为他说话总是中英文夹杂,例如"单cell animal和多cell animal"。自己洋插队多年后回来,发现不中英文夹杂讲的话,就成结巴了。关键是自己语速快,一边说一边脑中翻译有点跟不上,很多英文词汇又没有准确对应的中文词。结果我就成被自己鄙视的"假洋鬼子"了’

洋泾帮英语嘛。其实我对语言的纯净这码事一直挺事逼的,因为我觉得任何语言的胡乱胡杂都不会显得一个人“特有学问”,反而只能显得这人语言能力有限。

不过这篇博客倒不是说语言本身,只是让我想起一个更二的例子。

俺还是医学生的时候,俺们也有个老师,刚从米果回来,那会儿海归还是稀有动物呢,记得那个老师曾经跟我们吹过,学校是给了个100万的回归红包,外加车和房什么的——当然,按现在的标准好像也没啥,不过十多年前,100万还是个很天大的数字,至少我们老师是希望我们这么觉得的。恩。

然后在课上——我好像听过他2节课——总说起他在米果时如何,就如同BBT里面Howard什么事都能和太空扯上关系一样。中英夹杂那是必须的。

最勇猛的一次是,他在讲台上白话歪歪歪歪国科研基金的事情,然后说,“那个那个,中文叫什么来着,哎你看我想不起来了,就是那个money,叫什么来着⋯⋯”然后这个老师很沉醉于自己洋到已经不太会说中文了,继续半中半洋地用棒渣味的口音谈论他的“妈~尼”(money)

我当时坐在下面就想:“呦,怎么出了趟国,连你‘妈咪’都忘了?”

⋯⋯

后来这事讲给我妈,我妈笑死了,但她非说这么荒诞的事情一定是我编的。哪里有,虽然我经常翘课吧,但每次上课我都听得很认真的。

时间如梭

嗖~一转眼,小俩礼拜没写博客了。对于一个热衷于八卦的大Joy来说,这是件多么匪夷所思的事情哇!

原因很简单,一上起课来,根本就是跑笼里的小鼠,没时间停下来。周末有点时间吧,上周末忙着写专栏来着。本来现在是要判硕士作业的,决定开瓶小酒,给博客锄草。

那天Trudy说她家猫生气了,好像是看见别的猫(电视上的猫)吃好吃的,自己没有,然后很生气,满屋子折腾,累死Trudy了。我说,那你手头没有什么猫的零食么?(想来当年我就是每天用奶酪夹心小猫饼跟老陈的猫臭臭拉关系套近乎的)Trudy很有原则的说:不能惯他(公猫)这毛病,给一碗牛奶就好了。

我很佩服Trudy教猫有方,直到那天下午我俩外出买咔灰,她披着她的黑色呢子外套,好么,上面全是猫毛,我都能想象她家猫抓狂的样子,一定是一只很有个性的暴脾气。可见那碗牛奶没什么效果。

我问Trudy,你家猫叫什么来着?

Trudy说:Bourdieu(布迪厄),Pierre Bourdieu.

我特惊讶,怎么给猫起了个著名社会学家的名聂?Trudy说因为买猫的时候她正热粉Bourdieu

一般这个时候,我都会顺手吹嘘一下AC的,但这回我都不好意思说了——心想俺家AC的全名,最牛逼也只不过是 Al Capone。。。超级土匪,哈哈。

现在AC走法国范儿了——

IMG_6731

另外,我们村上周和英国大部分地区一样,下雪了,这在英国就算是鹅毛大雪了吧——

IMG_6727

总之,火车啦,飞机啦,都已经不正常了,公路就更别提了,上周日BBC新闻里播放‘全国各地千万群众喜迎降雪’的时候,记者特别和谐社会地问一个玩雪的小孩,“开心吗?”小孩说,“开心!”然后又特英国的说:“如果明天学校下雪关门的话,我会更开心!”

结果第二天(周一)好像好几千所学校都关门了==||

周一我爬到学校打开邮箱,全是学生因雪请假的邮件==|| 这时候觉得还是做学生好,想不上学就不上学

不过后来今天下午跟小巴逛超市的时候,小巴看了下手表,忽然很邪恶地嘿嘿诡笑,说,“现在我那126名学生正在考我那门课的试呐,哇哈哈哈哈!”

恩,也许还是当老师好一点。

IMG_6723

上周还一件事就是咱下一本大作无修改地华丽通过——

Untitled-1

圣诞节是该这么过的

就是好多好多好多好多好多的礼物——

IMG_6575

我没数,但是我估计大概这树底下应该有120多件不止,因为今年圣诞节不仅有我姥姥的生日礼物,而且圣诞节除了我爸妈,小巴,我小姨,我舅舅,我表弟和他女友,所以就算每人只给其他每个人一件礼物,还72件呢,而我好像光给我表弟就准备了三件礼物。

话说在一群稀奇古怪的表亲里,我最喜欢我这个表弟啦,以前提到过。原因很简单,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俩都是大家庭里不入正途的black sheep(可我经常觉得我俩才是最cool的),因此两只啃草皮的羊特别的“大猩猩相惜”。唯一不同的是,我这个表弟常在别人面前说小时候我这个表姐是如何的关照他,而我这个表姐则经常时候被同一小撮“别人”抓到吐槽我这个表弟小时候是多么的烦人——囧!完全对不上口供⋯⋯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总之我表弟本来圣诞节是要出去玩的,但一听说他姐姐我要回北京过圣诞,马上决定⋯⋯拆完圣诞礼物再出去玩不迟。==||

恩,我也觉得是。因为今年我给我舅舅(也就是表弟他爹)准备了一件特别的礼物⋯⋯

当我笑嘻嘻地把礼物双手奉上的时候,瞧我表弟那表情,完全——完全很了解他姐姐我哈

IMG_6628

表弟问是领带么?

我笑而不语。

一打开,哇果然是领带哎,再仔细一看⋯⋯

  IMG_6630

啊!!!包装纸内侧全部是花花公子比基尼女郎⋯⋯

IMG_6631

我舅舅特入戏地说:“oh my heart!”

我表弟彻底崩溃了。

啊哈哈哈哈哈哈哈⋯⋯

老人不老

话说原订航班取消之后,确实有那么几个小时琢磨了一下,要么年底不回国也挺好的,因为假期要完成的东西实在太多,而且这一学期我和小巴都讲课讲到直吐舌头。不过不回国那是不可能D~因为这回原本也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热烈庆祝出生在圣诞前夜的我姥姥90大寿哇!

人生有几个90大寿哇,好多人都是0个哈。所以废话少说,扒上飞机,直打北京~

侃村好多同事听说我姥姥90大寿,都问,老人家还健康嘛?生活还能自理嘛?

我说:天呐,何止啊,我姥姥的脑子还嗖嗖地转呢,奥巴马,奥兰德,默克之流的每天都干嘛了我姥姥都门清着呢。

这都不是吹da。那天一起吃饭,小巴坐我姥姥对面,只听我姥姥忽然特别慷慨激昂地跟我妈嘚嘚嘚嘚嘚嘚嘚嘚了一堆一堆的话。小巴问我:她在说什么?

我很淡定地咬了一口白薯,说:叙利亚局势⋯⋯

我这边刚翻译着,我姥姥那边已经换台了,转成了老布什住院的新闻分析,表情极其中肯。小巴听出换台了,就又问我,她现在又在说什么?

——我姥说:“哎呀,太可怜了,88岁就入院了,还没有到90呢。”

————————————————————————-

如果你觉得我姥姥已经让你五体投地的话,那么我还得再显摆一个老爷子。这老爷子碰巧也90岁了,协和的儿科老教授。话说他是我姨的博士导师,后来好像一直就成了家里的朋友,再后来就来我的影展什么的,目前我俩属于互粉状态。这老爷子据说原来是京城有名的少爷,风流倜傥,其实老了老了,风度犹在,仍是1米9的魁梧身板,但又慈眉善目的,嗓门洪亮,本来说XX天吃饭的,结果老爷子说要拖后几天,因为他还没从南方玩回来呢。

恩哼。90岁,背包客,奏喜欢一人旅行。

南方旅游都算小菜了,去年老爷子一个人在英国玩了42天,从英格兰到苏格兰。家里人说想陪着同行,但因为工作原因得弄个短点的形成吧,嘿,老爷子还不乐意。所以就自己去的,自己溜达溜达参观了好多儿童类博物馆,然后还跟我感慨可惜没看成英国博物馆怎么组织幼儿活动等等,还是专业上那点事,然后还跟我说在伦敦那一阵子赶上天气不错,最喜欢的就是在海德公园里看人,他跟我形容那英国初夏娇媚的阳光——

“那阳光真是太好了,打在那么大一片草坪上,哎呀,我说这么好的阳光,绝对不能浪费,有这么好的阳光,我一定得好好睡它个午觉!”

⋯⋯ ==||

吃饭那天,老爷子还送了我一个他自己做的贺年片,上面是他2012年上半年去新疆的照片及自己写的一首诗,别的不说,那毛笔字真好看哇!

Scan

这回北京行我就有这么个感触:咱们总说什么“九零后”啦,“零零后”啦,都是些了不D的孩子们,可你看这些“一零后”(2010年后)的老人,更了不得。所以这篇博客也得归档到“牛逼新一代Newbility”里

打车也能打出崩溃来

事先说明,你大概现在以为我这篇会说的内容,并不是我这篇要说的内容。你可能以为的我的崩溃,并不是我的崩溃。因为⋯⋯这个崩溃很没有天理T.T

好啦,我这篇并不是要说北京天冷打车难的问题。虽然这问题的确够严重的,让我每次成功打上个车都兴浑得跟中了彩票似的⋯⋯

但那天我出门还挺运气,刚走到路口就打上一辆车。高兴呀!

钻到后座心想矮马这回暖和了,司机问:小姐你大概有1米72吧?

我一愣,说,没有没有,1米71而已。

司机挺高兴,说,你看我猜得差不离吧!

原来这师傅每天开车开得闷腾,就开始观察各色乘客,自己给自己找乐。他说他一般情况下推理还是很准确的,然后跟我说了几个“case”,都跟福尔摩斯似的,挺好玩的。

然后我坐在后座上就说:哎,那您猜猜我是哪里人啊。

——之前不是抱怨过嘛,这两年屡次被在北京的外地人问我是不是北京人,还满腹狐疑地追问我爸妈是不是北京人,这让祖上N代都是北京的大Joy觉得超可笑,我认为那多半是因为“他们”都不能探测出“我们”那北京口音和普通话的微妙区别而已。真正的北京人都能互相听出来。恩哼。因此我就拿这个跟司机逗闷子——

司机听了,从后视镜里斜楞了我一眼,说:我倒看不出你是哪里人,但我知道你不是北京人。

我差点从后座上跳起来:啊???不会吧?

我说:说起来我还算半拉旗人呢,这么地道的北京人您看不出来啊?

司机说:我也旗人啊

我刻意注意了一下口音,说:而且我说话明显北京口音啊,小时候还经常被老师呲的说我说话含茄子,吐字不清什么的,您怎么连这个也听不出来?

司机排队在立交桥下面排队掉头,掉过头之后,一副“看在咱俩都是旗人的份上”的口气,特推心置腹地跟我说:“您吧,哎,其实您知道您就是什么嘛?您呐,您在我们北京人看来,就是操着一口北京口音的外地人。”

啊~~~~~~~~~~~~~~~~~!!!!!!!!!!!!!!!!!!!

崩溃之音震得全北京的乌鸦都啊嘎嘎嘎嘎的欢笑,按照航母style嗖嗖嗖地起飞

要不是在环路上,我就喊停车了。为什么啊???凭什么啊?????

这个纯北京爷们儿说:为什么?不为什么⋯⋯比如吧,您怎么说每句话之前都好像要过一下脑子再说呢?我们真正北京人说话都不过脑子,想哪说哪。

人家是搞学术的嘛⋯⋯囧

啊啊啊,一队乌鸦思维严谨地飞过⋯⋯